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鸿海股东成员

鸿海股东成员

发布时间:2021-06-10 14:40:57

① 鸿海集团总资产

鸿海企业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以工业及商业地产开发、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为主,横跨项目投资、高新技术、物业管理服务、塑胶制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集团资产规模已超过35亿元人民币,年产值15亿元以上(不含在建房地产项目销售额)。鸿海企业集团旗下共拥有十来家核心成员企业,其中下属五家控股集团:鸿海置地集团,创海实业集团,鸿海科技集团,鸿海资产管理集团,香港海时利集团。目前在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海宁,东莞等城市都有已建、在建及待建项目。

② 富士康的第二大股东是谁听说是个日本人

郭台铭,祖籍晋城市南岭乡葛万村,1950年10月8日出生于台北县板桥市,毕业于台北市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台湾第一大企业鸿海精密(下属最大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

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

1985年创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在深圳开办只有百来人的工厂,之后发展成为富士康龙华基地,至2007年底,富士康在全国相对成熟的基地已超过13个。

2010美国《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36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团分别在深圳和昆山建成两大资讯科技工业园。郭台铭是台湾著名的企业界人士,根据《福布斯》最新公布的信息,郭台铭以55亿美元的身价,在台湾富豪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2)鸿海股东成员扩展阅读:

获奖记录

2002年:郭台铭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2012年:福布斯2012全球最具权势人物第55位

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第257位,财富值63亿美元。

富士康是全球3C代工领域最大又成长最快的国际科技集团,主要上市成员已于亚洲及欧洲的证交所、香港证券交易所及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集团全球总市值超过700亿美元,布局横跨欧、美、亚三大洲,员工总数超过120万人,并全球共取得超过15,300件专利。

富士康多年快速增长的专利申请及核准成果斐然,已成为华人企业驰骋全球科技业的智权先锋。

2010年,集团全球专利申请量15500件,核准量7050件。

截至2010年底,集团全球专利申请已累计882000件,核准量达到39870件。

2005-2010年连续6年名列大陆地区专利申请总量及发明专利申请量前三强;

2003-2010年连续8年获台湾地区专利申请及获准数量双料冠军;

2010年美国专利获准排名第13名(排在前15名的唯一华人企业);美国专利2006-2010年连续5年为国际领先的技术分析机构ipIQ评定为Electronics & Instruments领域第一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富士康

③ 鸿海精密集团和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什么关系

鸿海精密集团和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一个公司。

富士康集团在中国台湾地区被称为鸿海科技集团,鸿海科技集团在中国大陆叫富士康科技集团。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投资兴办的高新科技企业,专业研发生产精密电气连接器、精密线缆及组配、电脑机壳及准系统、电脑系统组装、无线通讯关键零组件及组装、光通讯元件、消费性电子、液晶显示设备、半导体设备、合金材料等产品。

所以,鸿海精密集团和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一个公司。

(3)鸿海股东成员扩展阅读:

全球布局

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拥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全球布局策略为“两地研发、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

两地研发

“两地研发”是指以大中华区与美国为两大重要战略支点,组建研发团队和研究开发实验室,掌握科技脉动,配合集团产品发展策略和全球重要策略客户产品发展所需,进行新产品研发,创造全球市场新增长点。

三区设计制造

“三区设计制造”的布局重点,是以中国大陆为中心,亚美欧三大洲至少设立两大制造基地,结合产品导入、设计制样、工程服务和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高品质的垂直整合制造优势,提供给客户最具竞争力的科技产品。

全球组装交货

“全球组装交货”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装,保证“适品、适时、适质、适量”地把货物交到客户指定的地点。为此,配合客户所需进行全球性物流布局与通路建置,以达成要货有货,不要货时零库存的目标。

④ 富士康老总叫什么

截至2019年4月,富士康总裁为郭台铭。

郭台铭,祖籍晋城市南岭乡葛万村,1950年10月8日出生于台北县板桥市,毕业于台北市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台湾第一大企业鸿海精密(下属最大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

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年创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在深圳开办只有百来人的工厂,之后发展成为富士康龙华基地,至2007年底,富士康在全国相对成熟的基地已超过13个。

2010美国《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36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团分别在深圳和昆山建成两大资讯科技工业园。郭台铭是台湾著名的企业界人士,根据《福布斯》最新公布的信息,郭台铭以55亿美元的身价,在台湾富豪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4)鸿海股东成员扩展阅读

郭台铭考虑富士康在大陆上市 未来3至5年内完成

新京报讯 (记者李媛)制造业大户富士康可能要在大陆上市。鸿海精密董事长郭台铭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表示,鸿海精密正考虑在未来3年至5年内让其中国大陆业务部门在当地交易所上市。

郭台铭称,分拆很有可能提升庞大的大陆业务的价值。尽管鸿海精密制定了近期在印度的扩张计划,但是并不计划缩小在大陆的制造业务规模。目前,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鸿海精密集团在大陆的业务主要是代工制造商富士康,主要从事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等3C产品的制造。资料显示,富士康1988年开始在中国大陆投资,目前拥有上百万员工,2014年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大陆进出口总额的3.5%。

关于分拆细节,郭台铭没有详细说明,富士康公司也没有给出具体回应。但是从鸿海精密集团以往的战略动作来看,分拆计划顺理成章。

鸿海精密具有庞大业务体系,是全球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等代工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集团,集团旗下多家公司在台湾、香港、伦敦等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2014年,郭台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鸿海精密集团将执行分权分利的方法,集团未来会走向邦联式。

郭台铭曾在2013年的股东大会上宣布过分拆业务、结构重整的决议,计划将集团的事业群升级为12个次集团,每个次集团独立扶持3~5家上市公司,希望以此实现收入的增长。

从过去的分拆进展来看,鸿海精密旗下从事芯片封装业务的讯芯科技已经于今年1月在台湾证交所挂牌上市。除此之外,鸿海精密还分拆过几项业务,包括工业主板制造商Ennoconn、乙盛精密工业(Eson Precision)、LED配件部门Advanced Optoelectronic以及触摸面板显示部门英特飞科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富士康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郭台铭考虑富士康在大陆上市 未来3至5年内完成

⑤ 富士康的老总是谁哪里的人

郭台铭,1950年生,祖籍山西省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人,1974年在台湾创办"鸿海企业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公司已连续9年入选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强,现排名第二;连续四年稳居中国内地企业出口第一名,2006年出口额达270多亿美元;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2006年居第206位。富士康公司凭借其独特的代工模式,为戴尔、惠普、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苹果、思科、IBM、西门子、阿尔卡特等世界知名企业生产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和显示器等电子产品,2006年营业收入达370多亿美元。

2006年全球福布斯富豪榜,郭台铭以43亿美元身家排台湾第二富豪。所控股的鸿海精密也成为新加坡伟创力国际之后,全球最大的电子专业合同制造商。

郭台铭1950年出生于台北,1966年考入“中国海专”,后进入复兴航运公司上班,但他不甘心永远靠海为生。1974年,郭台铭向岳父借钱与朋友合资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由于没什么经验,一年后赔了个精光,股东们一一退出。但郭台铭不愿轻言放弃,他看到黑白电视机开始在台湾兴起,于是着手生产电视机旋钮。1977年,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郭台铭并未买房置地,而是从日本购买模具设备,建立了模具厂。事实证明,此举极有远见。当20世纪80年代电脑工业起飞时,鸿海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迅速进入连接器领域。1982年,他把公司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鸿海集团的营业额首次突破100亿元新台币,1999年突破500亿,2001年达到近1500亿。

鸿海是靠什么迅速崛起的呢?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鸿海能做大,最关键是选客户。在他看来,只有把产品卖给世界级客户,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要是先卖给台湾小厂,他们的要求比较低,我们就无法进步”。为了拿到美国一家大公司的订单,郭台铭曾住在一家简陋的小旅馆里,每天只吃两个汉堡包。等了5天,客户才给他5分钟见面时间。1987年,郭台铭为赢得康柏这个大客户,干脆在康柏总部旁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的生意大门最终开启,而且一做就是十几年。索尼游戏机在和鸿海合作之前,开出两个条件:必须在45天内完成所有模具的设计;4周内生产100万台。结果鸿海提前两周完成订单,最终成为索尼游戏机最重要的供应商。

⑥ 鸿海 鸿富锦 富士康 这三个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鸿富锦精密是富士康下面的一个法人,鸿海是富士康在台湾的母公司名 ...

⑦ 台湾首富是谁

郭台铭
20年前在台湾,他名不见经传,所属企业规模连台湾一千大制造业都够不上;但如今却是叱咤风云、纵横四海的台湾科技首富,麾下企业遍及欧美。他就是台湾最大科技企业集团——鸿海集团的老总郭台铭。
英雄莫问出身低 黑手雄心与天齐
对于鸿海的成长过程,郭台铭曾经说过:“阿里山的神木(台湾最著名的风景)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回顾鸿海成长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恐怕也只有郭台铭自己能够体会。
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老大。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
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1975年,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
白手起家目标大 雷厉风行明赏罚
自初创鸿海,郭台铭的奋斗目标就很明确,就是要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他创造了自己的经营哲学。
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他要做的首先是选客户。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IBM、英特尔、康柏、戴尔等国际一流大厂。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应商。可以说正是这些大厂的订单成就了鸿海今天的格局。据说,现在全世界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装有鸿海的产品。
但光有客户还不行,郭台铭背后依靠的还是自身的硬功夫。自创业后,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郭台铭认为,他应该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因而他每天坚持至少工作15小时。即使晚上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加班到三更半夜更是家常便饭。
“将提高服务客户能力放在首位”是鸿海职工时刻谨记的厂训,也是鸿海成功发展的秘诀。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高科技产业中求得生存发展,郭台铭创造出CMM的运作方式,从“自制零件、零件模块化、快速物流”的组装,再加上e化的信息流连结全球客户,从而达到“交期准、品质好、成本低”的境界。
再企业管理方面,郭台铭治厂如治军,重视纪律,讲究细节。郭台铭用人方面的口头禅是:“不管高科技还是低科技,会赚钱的就是好科技”。为了获得高回报率,他用人唯才,奖惩分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与技术骨干,郭台铭从不吝啬,给予巨额奖金。近几年每年年末鸿海员工聚餐,郭台铭提供的奖品总值都高达数亿元新台币,头奖高达数千万元。但对竞争对手,他则一律以敌人视之,难怪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因此,虽然鸿海集团近年配股分红居高不下,郭台铭也成为股东热烈追捧的对象,但郭台铭和鸿海却始终被列入“形象不佳”的行列。
作为一名世界级大企业的总裁兼董事长,郭先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终日运筹帷幄,商务缠身。然而,无论他驰骋天南地北,海角天涯,缕缕乡情不绝, 赤心依旧。为了改变家乡偏僻闭塞的自然环境,促进经济腾飞。多年来,郭先生慷慨捐资1700多万元,先后为家乡修建了"万芳桥"、"牛土路"、"富晋桥"、"葛万小学"、"富康新优果品示范园区",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父老乡亲无不拍手赞誉。
郭先生从徒手创业至今30载,企业资产由最初的30万元,增至拥有市值3000亿元(新台币),增长了百万倍,他个人的身价早已高达23亿美元。然郭先生艰苦创业本色始终不变,并以"抠"闻名商界。郭先生言:我不会把钱花在个人享受的领域~我比较有兴趣把钱投在为大众谋利的领域。几年来,郭先生为省、市、县、乡教育、助残、筑路、饮水解困、抗击"非典"捐资8000多万元,其情操、品格令世人崇敬。正如家乡一位诗人所赋:"煌煌骄子乃家乡荣耀,巍巍丰功令海岳流芳。"

阅读全文

与鸿海股东成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融服务专业属于什么类 浏览:364
基金持仓越来越多 浏览:563
杠杆系数说法 浏览:699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电话 浏览:467
微金所是什么理财产品 浏览:997
铼本股票 浏览:499
pp基金官方理财下载 浏览:514
萨斯病毒股票 浏览:9
高杠杆之殇华为员工落泪事件 浏览:712
房贷金融服务费合不合法 浏览:5
11月钢管价格会回落吗 浏览:18
伊利股东刘春海 浏览:590
青岛银行理财到期后几天到账 浏览:635
银行汇率有关的实证论文 浏览:645
建华科技股票 浏览:922
光大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怎么样 浏览:152
未来金融服务行业 浏览:509
ndf与即期汇率之差 浏览:261
贵金属icp检测机 浏览:240
6月23日英镑汇率 浏览: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