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股东八十万,另外两个每个人十万,怎么分股,分红
大股东八十万,另外两个每个人十万,总额一百万。
股份按投资多少,占总额的比例,这是正常的。
分红可以按投资人是否参与经营,占股份相应增加或减少。
B. 靠股票分红,是不是大股东分红最多,受益最大啊
1.不一定来,中国股票分红比较少源,而且承受风险较大,所以并不是收益最大;
2.投资者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对该公司进行投资,同时享受公司分红的权利,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分红,也可以两种形式同时用。
3.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发放股利,称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东分发股票,红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现,又称为送红股或送股;另外,投资者还经常会遇到上市公司转增股本的情况,转增股本与分红有所区别,分红是将未分配利润,在扣除公积金等项费用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而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种送股形式,它是从公积金中提取的,将上市公司历年滚存的利润及溢价发行新股的收益通过送股的形式加以实现,两者的出处有所不同,另外两者在纳税上也有所区别,但在实际操作中,送红股与转增股本的效果是大体相同的。
C. 如果上市公司分红大股东怎么分
公司法第三十五条是这样规定的: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因此,年终分红是股东的基本权利,股东一定拥有年终的分红权。但拥有部分的分红权,并不能代表拥有了企业的股权,成为了企业的股东。有很多的企业采取了虚拟股权的激励制度,给予员工岗位股、业绩股等虚拟股权,员工可以根据拥有的虚拟股权在年终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但这种虚拟股权并没有所有权,其实质是企业奖金的递延发放,无非这种奖金的来源是企业的年终净利润的一定比例。
年终分红,需要和企业的产权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授予员工实际或者名义上的股份,以此作为年末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依据。
员工股权确认的方式。如果企业采用了员工持股的制度,给予员工实际或者虚拟的股份,作为员工应该关注以下的一些程序,只有履行了这些程序员工的利益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1)签订明确的《股权授予协议》,明确授予的股票、数量、价格、获授股权的性质和权利、企业和员工各自的权利义务、股权退出等核心条款。
(2)如果是真实的股权,则在股权获得的同时应该得到公司签发的出资证明和股权证书,并在企业的股票登记簿中进行登记。
D. 有限公司分红的问题,公司盈利4年以上,大股东(50%以上)不想分红,其余小股东想分红
1、公司董事会决定利润分配的方法制定,按照一人一票的方法表决,这是公司法的规定;
2、公司股东会对利润分配方案进行审议表决,按照表决权进行投票,其中,一般是按照股权比例,也可以按照章程规定的其他方法投票;
3、规定当连续盈利5年且可以分红而不分红时,股东可以投反对票,让公司收购自己的股权进行变现,收购价格按照合理的协商价格或者是第三方评估的价格进行;当公司解散时按照清算组清算价格计算;(75条)
4、当不足5年,小股东认为应该分红没有分红时,有权调取财务情况包括账簿,当发现公司有税后利润弥补当年亏损及应该提取的公积金公益金(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等后仍有剩余而没有分配红利时,可以协商提议,当确定大股东或高级管理者存在不想分红时协商无效时,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违反章程规定损害股东利益为由,要求赔偿(34条、4条、153条等)。
5、具体请参见公司法,另外请注意几个概念——股东会、董事会、股东表决权、股权比例。
以上供参考。
E. 公司大股东所获得的分红和散户获得的分红是不是一样的
不会的,分红遵照同股同利的原则,大股东和普通散户就每一股来说,红利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大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多,他分得的红利总额比普通散户要多
F. 如果公司的大股东扣发小股东的分红,怎么办
公司在盈利后没有分配利润,属于公司内部的经营方针,直接起诉法院主张利润分配是有程序问题的。《公司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了董事会的职权,其中有一条规定董事会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第三十八条规定了股东会的职权,其中有一条是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也就是说有限责任公司利润分配方案是由董事会制订,股东会审批。这是公司内部的利润分配程序。
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者将自己的财产投入公司,此时股东不再持有这部分财产的直接处分权,而是持有股权。财产进入公司后,经过运营产生利润,利润也是属于公司财产,而不属于股东的个人财产,只有这部分利润分配到股东手中,才能变成股东个人财产。所以股东直接向法院起诉主张公司的利润为自己所有,是不符合法律程序的。
股东会在有利润可分的前提下,可以决定分或者不分利润,股东会决议的作出,是各个股东的投票决定的,这些都由公司章程所约定,所以公司一旦有了利润必须分配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另外公司的利润和股东的股利也是两个概念,公司的利润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提取相应的资本公积金后才可以分配。股东会如果批准了董事会的利润分配方案:分还是不分配,分配多少。股东认为分配方案存在问题的,可以就分配方案提出诉讼。
另外《公司法》第七十五条异议股东请求公司收购股权的情形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上述法律规定对主张股利分配的股东而言,条件非常苛刻,可以这么形容,只看得到权利,而没有办法行使。《公司法》考虑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主要是人合和资合的双重特点,代为设立的公司中,股东之间多数是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朋友,同学之间合股,公司创设之初,股东之间具有人合性,因此在公司创设之初多考虑“人合”的因素,同时在章程、股东出资协议等法律文书中最好把利润分配的周期确定下来,以免日后的纠纷
G. 中国大陆大型民营企业大股东怎样分红的
1、民营企业的概念在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民营企业是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另一种看法是指相对国营而言的企业,其按照其实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为国有民营和私有民营两种类型。实行国有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国家所有,租赁者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私有民营是指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
2、这种分红得看这家公司董事会如何安排净利润了,只要是股份制企业,他的分红模式都是一样的,都是按照你所拥有的股权来分配的,不过你所要分配的利润,也就是分红,得是扣除各项预算、投资、设备更新等资金后来分配,所以并没有具体的数额来界定到底有多少的年终分红。这得看那家公司董事会如何安排这些利润了。
3、上市自然会对这位股东分红造成影响,因为上市就得发行股票,这样就会稀释这位大股东的股权,如果上市后公司的经营成果不佳或者持平,必然使大股东的分红缩水。但多数情况下,上市后的公司常常因为募投项目达到预期,而实现公司快速发展,以至使其分红数额的增速高于未上市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