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主板块表现好于合资 上汽集团2019年销量达623.79辆
(文/张钰翊)1月9日,上汽集团发布了2019年12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集团在2019年12月实现汽车销量69.77万辆,较上一年同比微幅上涨。累计来看,上汽2019年全年实现销量623.8万辆,同比下降11.54%。
的确,2019年上汽集团的海外业务大幅增长,目前已经进入了5大洲60余个国家,形成了泰国、英国、印尼、智利、澳新、中东、印度7个“万辆级”区域市场。而这些市场的增量,也为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发展提供优势。
不过,客观的说,尽管自主品牌的发展获得阶段性成功,但2019年上汽集团仍未完成年销量目标。此前,2019年中,上汽集团基于对全年国内市场的预测,将2019年全年的销售目标调低至650万辆。然而,即便是调整后的目标,也未完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2019年国内车企无一幸免,销量全面下挫
进入2020年,多家车企公布了2019年的销量。根据已知车企的销量数据来看,国内各大乘用车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更有甚者下滑幅度超过了2位数。
通过目前已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来看,全军覆没。对于中国车市而言,过去的这一年依然略显萧条。2019年国内汽车市场乘用车销量为2070万辆,较2018年下降7.4%,降幅已超2018年。轿车、SUV、MPV、新能源市场均出现下滑,2020年对于国内车市来说到底是触底反弹还是继续下滑,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2019全年销量出炉:10家乘用车企业无一增长
2019全年销量出炉:10家乘用车企业无一增长,上汽、长安、比亚迪降幅两位数
2020年伊始,部分汽车类上市公司按照惯例纷纷发布了2019年12月份的产销快报。至此,2019年全年的产销数据也随之出炉。本期单独统计了乘用车上市企业的产销数据,截止发稿时已发布产销数据的乘用车企业共有10家,东风集团、长城汽车尚未发布(注:上市公司产销数据系自愿发布,因此有的车企虽然是上市公司,但却不对外发布该项数据)。
?要·点·速·览
乘用车
?上汽:2019年销量623.80万辆,下降11.54%
?广汽:2019年销量206.22万辆,下降3.99%
?长安:2019年销量176.00万辆,下降15.16%
?吉利:2019年销量136.16万辆,下降9.28%
?奇瑞:2019年销量74.5万辆,下降0.9%
?比亚迪:2019年销量46.14万辆,下降11.39%
?江淮:2019年销量42.12万辆,下降8.91%
?小康:2019年销量32.54万辆,下降6.46%
⑨北汽新能源:2019年销量15.06万辆,下降4.69%
⑩海马:2019年销量2.95万辆,下降56.41%
相关文章:12月产销快报-商用车:2019全年销量出炉,货车老大是福田,年销54万辆遥遥领先;客车老大是宇通,险胜金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上汽集团2019年累计销量约624万辆
日前,上汽集团(600104.SH?)发布的快报显示,公司2019年12月整体销量约为69.8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20%。2019?年全年销量约为624万辆,同比下滑11.5%。
具体来看,上汽大众2019年12月的销量约为23.4万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13%。其中,轿车板块,朗逸销量约为6.7?万辆,同比增长68%;SUV?板块,途岳销量约为1.9?万辆。整体来看,上汽大众2019年实现销量约为200.2万辆,同比下降3.1%。
中银国际证券在研报中称:“未来,上汽大众将新增高端MPV等车型,奥迪项目顺利推进,发展持续看好。”据了解,上汽大众奥迪除Q4e-tron外,预计还将量产A7L,豪华车项目未来将给其带来相对更高的盈利能力以及增量。
此外,上汽通用2019年12月销量约为12.4万辆,同比下滑28%,环比增长4%,其中主力车型英朗销量约为2.6万辆,同比增长41%。2019年,上汽通用实现销量约为160万辆,同比下滑18.8%。华西证券在研报分析称:“目前上汽通用仍处于底部蓄力阶段,在市场对三缸机认可度比较低的影响下,上汽通用中高端合资品牌别克和雪佛兰被高性价比的日系品牌抢占部分市场。展望2020年,上汽通用产品切换四缸机计划落地,将在产品定位方面重塑品牌形象,驱动销量修复。”
自主板块,上汽乘用车2019年12月销量约为7.7万辆,同比增长11%,连续6个月实现同比增长,但全年实现销量67.32万辆,同比下滑4.1%。上汽通用五菱12月销量约为22.3?万辆,同比下滑1%。2019年,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销量约为166万辆,同比下滑19.4%。通用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明年宝骏及五菱车型逐步更新换代,有望实现产品升级,会推动销量回升。”
尽管全年销量整体下滑,上汽集团在2019年也有不少亮点。比如,海外销量约为35万辆,同比增长26%。其中,MG名爵海外销量约为13.9万辆,同比增长9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上汽集团2020年11月产销快报出炉,荣威、MG热销八万辆!
在刚刚过去的11月,在广州车展的带动下,整个中国车市继续延续热销态势。作为国内汽车龙头的上汽集团也有着不错的销量表现。12月4号下午,上汽集团正式发布了2020年11月产销快报,其中:
2020年11月,上汽集团共销售汽车64.39万辆,同比增长10.7%;
2020年1-11月份,上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485.39万辆,同比下跌12.39%;
MG品牌方面,全新一代MG5在11月8号上市后,订单爆棚,目前市场上一车难求。另外,MG领航、第三代MG6也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⑹ 上汽集团2020年5月产销快报出炉,自主品牌表现抢眼!
北京时间6月5日傍晚,上汽集团(600104)发布了2020年5月产销快报,整体销量继续回暖,特别是上汽大通表现出色,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
2020年5月,上汽集团销量47.3万辆,同比降1.63%;
2020年1-5月份累计销量156.97万辆,同比跌36.47%;
上汽集团整体销量继续回暖
作为国内汽车的龙头企业,上汽集团的销量一直被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风向标,也因此备受大家关注。在逐渐摆脱疫情的影响后,上汽集团在5月份的销量也再创2020年新高。
对比上汽集团2020年前5个月的销量走势,很明显发现,从3月份开始整体销量正逐步向2019年同期水平靠拢,并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回暖迹象明显,并很有可能在6月份实现同比正增长。
自主品牌回暖明显
分品牌来看,上汽大众依旧跌幅明显,同比去年同期跌14.9%;上汽通用在全新英朗销量强势回归的带动下,正逐步缩小与去年的差距,五月份微跌3.6%;而上汽通用五菱与上汽大通表现优异,分别同比增长10.9%和60.6%;
另外,作为上汽集团作为倚重的自主品牌上汽乘用车在5月份销量也超过了5万辆,虽然与2019年同期相比让那个处于微跌状态,但环比4月大增32.5%,回暖迹象明显。另外,上汽乘用车分别将在接下来的6月与7月上市两款重磅车型,荣威Rx5 Plus和第三代MG6。两者分别作为荣威与名爵的销量主力同时面临换代,对其目前的销量也存在一定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⑺ 2019年年终销量快报:最早交出成绩单的车企,都表现良好
2019年刚刚过去,就有几家车企迫不及待地交出了2019年全年的成绩单。就跟我们在学生时代一样,积极拿着考试卷给家长签字的,肯定都是成绩好的。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我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达到9.1%。而这两天抢先发布销量报的这几家车企均跑赢大盘,甚至逆势增长,是2019年车市绝对的“优等生”。
一汽丰田
2019年对于一汽丰田来说无疑是丰收的一年。据官方数据,2019年一汽丰田累计销量达到738,000辆,同比逆势增长2%,达成了既定销售目标。不仅如此,在市占率方面,一汽丰田也从2018年的3.2%提升到了3.5%。
随着丰田TNGA架构下的新车型不断铺开,一汽丰田也享受了其成果。在2019年,亚洲龙、第12代卡罗拉、全新RAV4三款重量级新车给一汽丰田带来了非常不错的收益。可以说,要不是产能有限,一汽丰田的销量还能网上提升一大截。
雷克萨斯
尽管前段时间被罚了几千万元,但这并不影响雷克萨斯今年在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2019年雷克萨斯累计销量达到200,521辆,年销首次突破2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高达25%。
经历了改名、换标、出新车等一些列大动作,2019年的上汽MAXUS宛若重获新生,在其覆盖的所有细分市场都打开了全新的篇章。从商用车拓展到乘用车,上汽MAXUS都表现出不可小觑的强大竞争实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⑻ 上汽集团的产销快报看不懂。本月数与去年同期数怎么会差别这么大
产销量根据季节变化和节假日的不同,同比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波动,只要是经过审计的财报数据都是比较准确的,不会有问题。
⑼ 2019年2月份保费收入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1至3月,一季度全行业保费收入同比下降了11.15%,这种情况在保险业已经多年没有发生过了。记者查阅了从2014年以来的相关数据,发现每年一季度的保费增长均保持在两位数的速度。2017年为32.45%,而最快的2016年,同比增长为42.18%。一般来说,一季度的业绩是全年最显眼的一个季度,因为每年1月份都有保险公司惯例的“开门红”冲刺,而今年在防风险严监管的氛围下,行业未能实现“开门红”,故而影响了一季度的整体业绩。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500.81亿元,同比下降18.22%;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561.52亿元,同比下降2.39%。具体来说,主要受到去年10月保监会开始实施的134号文影响,使“开门红”的主力年金型产品受到限制,销量大幅下降,造成寿险新单业务增长趋缓。以行业标杆,目前上市的4家大型保险公司为例,今年一季度,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的寿险新业务保费同比均有下降,分别下降了35.3%,28.2%,16.6%和49.1%。
尽管一季度总体保费收入呈现出下降态势,但如果进行更细节的分析,则会看到一些不同的风景。首先,3月份,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已经由负转正。寿险公司3月原保费收入为3236.85亿元,同比增长8.53%,而2月份的同一数据为同比下降21.03%,情况有所改善。
其次,由于近年来行业不断进行结构调整,期交保费占比不断提高,大量的存量业务开始为行业贡献长期稳定的保费收入。仍以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一季度的续期保费同比收入为例,其分别增加了39.1%、55.9%、60.7%和35.7%。
其三,健康险业务在3月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达到29.4%。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普通较高,健康险保费收入的大幅增加有助于保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的改善。
应该看到的是,一季度保险行业销售数据虽然表现平平,但保险行业前景依旧向好,从行业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到税收递延型养老险政策试点落地,一系列政策红利正逐步释放,这都将是保险行业的长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