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安美国移民局的地址
西安没有美国移民办事处、
移民机构咨询;
科技路48号系亨瑞集团西北办事处、
高新路31号CIBS集团西安办事处、
『贰』 亨瑞集团在哪里具体是做什么
好像有移民 海外房产,还有很多国外的业务。你打电话自己去问问去
『叁』 十大媒体是哪些具体到相关名称.比如回答电视是CCTV
影响美国的十大媒体
1851年9月18日,亨利·J·雷蒙德和乔治·琼斯在一个没有窗户的阁楼上,点着蜡烛印出了4个版的《纽约时报》创刊号。该报在首刊中写道:“今天我们发行纽约每日时报的首刊,我们打算在今后无限期内每天早晨(周日除外)发行一刊。”
办报人的心态决定了《纽约时报》生命的长久。
NO.1:《外交》杂志(Foreign Affairs)——“在离你最近的报摊上洞察世界”
今年是该杂志创刊83周年。《外交》杂志是美国重大对外和国际事务的权威观点发源地。杂志由独立研究机构——“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编辑出版,为双月刊。该杂志宁可刊登对一些观点的争执,也从不刊登任何已取得公众广泛认同的观点。
从1947年乔治·凯南向理查德·尼克松总统提议的《遏制法案》,到 1967年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的分析,在《外交》创办至今的历史上,它曾多次为美国的对外事务政策定下基调。
《外交》杂志还是美国很多大学专业的必读刊物。该杂志在新世纪内也延续了它的传统,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到全球化、艾滋病和气候变化,都是《外交》关注的内容。最近的由该杂志内容结集出版的畅销书有斐里德·扎卡里亚的《自由的未来》、肯尼思·鲍勒克的《危险的风暴》、斯蒂芬·弗林的《易受攻击的美国》。
2005年第一期,该杂志将推出对布什第二个任期内将面对的挑战的特别调查,该选题共邀请了6位知名作者分别撰写了重大政策、伊拉克问题、中东问题、亚洲问题、国际经济的相关文章。
在这个美国影响力巨大的世界,当美国的选择更具有影响力的时候,《外交》杂志具有比以往更加强大的力量。在主编詹姆士·F·霍格的领导下,即使面临杂志报摊销售普遍不景气的情况,该杂志在过去十年的报摊销售量仍上升了80%。杂志的总有效发行量近14万份。
该杂志的发行口号是:在离你最近的报摊上找到世界大事。在该杂志的网页上有专门的报摊搜索引擎,输入居住区的邮政编码,即可找到居住区内售卖《外交》杂志的报摊位置。
《外交》杂志网站:www.foreignaffairs.org
淡蓝色封面,简约设计的《外交》
NO.2:《国会(报道)周刊》(CQ Weekly:Congressional Quarterly Weekly)——“从A—Z,国会信息无遗漏”
《CQ》的两个字母会根据每期封面图片的需要变换字号。这在国内杂志中并不多见。
1945年,纳尔逊·伯恩特与夫人亨瑞艾塔共同创办了《国会(报道)周刊》(简称CQ)。纳尔逊·伯恩特出生于一个新闻世家,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圣彼得斯堡时报》并把该报办成美国最优秀的地方报纸之一。后来,伯恩特想要创办一个报道国会新闻的私有出版物,《CQ》诞生了。夫妇俩打算把《CQ》办成一份介于国会和地方报纸之间的出版物,以帮助人们理解政府行为。
“联合政府永远不会建立一个恰当的机构去检视自身。所以这需要私人企业去做这件事。”伯恩特在1965年这样说。
开始,杂志“名不副实”——每年发行4期。后来,伯恩特发现这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于是杂志发行得更加频繁,现今已升级为周刊。
杂志刊登国会日常的计划和新闻,对每周国会事务进行分析。编辑部已经积累了50年的“精确、综合和无党派成见”的报道声誉。该杂志的网站对国会信息进行实时更新,为正式订户提供自定义信息查询。
“从A—Z,国会信息无遗漏”是该刊的发行口号。
该杂志拥有超过100名专门报道国会信息的记者、编辑。95%的国会成员、商业领袖、高校、媒体、非赢利组织、政府管理层构成了杂志的主要订户。
伯恩特还创办了一家全美著名的培训新闻从业者的学校,该校以创办者纳尔逊·伯恩特命名。与之相适应,杂志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提高政府报道的质量,帮助官员和公民更好地理解和改善民主政治。
《国会(报道)周刊》网站:www.cq.com,伯恩特新闻学校网站:www. poynter.org
NO.3:《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所登新闻,皆宜刊登”
2001年9月12日的《纽约时报》。头版头条用的是特大字号:“美国遭受攻击。”这是《纽约时报》历史上第三次使用特大字号。第一次是人类登上月球,第二次是尼克松辞职。
该报有时被称为“灰色女士”(The Gray Lady)或被简称为“时报”(The Times)。《纽约时报》最初的名字是“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
1851年,亨利·J·雷蒙德和乔治·琼斯在一个没有窗户的阁楼上,点着蜡烛印出了4块版的《纽约时报》创刊号。
如今《纽约时报》已经成为北美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之一,并成为全美最大的媒体集团之一,年收入达30多亿美元。在《财富》杂志的“最值得羡慕的美国公司”排行榜上,《纽约时报》名列出版业首位。
《纽约时报》的版本分平日版和周日版两种,读者可以分开订阅。 2003年3月,《纽约时报》周日版的日平均发行量为68万份,平日版的日平均发行量为44.8万份。
《纽约时报》分为纽约地区版和美国国内版两种版本,还出版《时报文传》,内容是各版新闻的摘要,一共是8页,用文传发送。《时报文传》在全球各地拥有大约10万多读者,即便是在北京,只要订阅文传,也可以读到当天缩写本的《纽约时报》。另外,《纽约时报》还出版简写本和大字本两个版本:简写本为双周刊,专供中小学生阅读;大字本为周刊,主要读者是老年人。《纽约时报》是一家媒体“辛迪加”,它向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个新闻机构供稿。
在新闻报道方面《纽约时报》将自己看作是一份“报纸记录”,除纽约当地的新闻外,《纽约时报》很少率先报道一个事件。而假如它首先报道一个事件的话,那么这个报道的可靠性是非常高的,因此往往被世界上其它报纸和新闻社直接作为新闻来源。
《纽约时报》网站:www.nytimes.com
NO.4:《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让报道比颜色更出彩”
改版后除了图片和一些分栏的底纹为彩色,版面风格依旧
《华尔街日报》延续了近60年的黑白版面。美国人常说,他们有几样东西50年来不曾改变,那就是绿色的美元、“莫顿牌”食盐的包装以及《华尔街日报》的头版
1882年,两位记者查尔斯·道和爱德华·琼创办了道·琼斯公司,他们编印了一份名叫《客户晚函》(Customer's Afternoon Letter)的金融布告向外发售。由于信息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及时更可靠,该印刷品很受欢迎,订户迅速增多。1889年,两人将《客户晚函》扩容,注册出版《华尔街日报》。出版该报的同时,他们编制了12类主要股票的指数,用以表现股票市场的变化。这些指数后来扩大到20种,到上世纪90 年代后期进一步发展至30种。它们被习惯称为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迄今仍是世界股票市场的重要指标。
1976年,该报在全美率先采用卫星传版技术,将在纽约排好的版面通过卫星送往全国各地18个分印点。1980年,该报的发行量首次超过纽约《每日新闻》(Daily News),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983年首次突破200万的发行量,此发行量保持至今。美国版《华尔街日报》的读者平均年龄在55岁,多为中产阶级以上人士。
《华尔街日报》共有美国、欧洲、亚洲3个不同版本,亚洲版的总部设在香港、欧洲版的设在布鲁塞尔、美国版的设在纽约,每个版块都有独立的编辑班子和记者队伍,也仅仅分别在各自特定的区域市场上发行。
该报一般每日出3叠。A板块通常18页左右,主要是新闻和综合内容,除了财经要闻、国内国际新闻外,还有政策、来信、艺术、休闲等内容;B板块是市场板块,通常16页,包括市场要闻、重要兼并或交易、合作经营、行业日志、外汇交易、经济简讯等内容;C板块即金钱与投资,通常18页,包含金融市场日记、道.琼斯等各类股票指数、股市数据库、股票行情、基金行情、债券行情、期货行情、货币利率、世界各国股市动态等。
《华尔街日报》延续了近60年的版面风格:黑白印刷、除手工制作的人物头像外几乎没有图片。该报甚至不设自己的摄影记者。2002年4月 9日,报纸终于改为彩版,加入了一些图片,但简约的风格仍未改变。
《华尔街日报》的电子版是美国唯一向读者收阅读费的报纸网站,现有订户近60万个。该网站连同其它一些网上收费项目,年收入超过3 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网站:www.wsj.com
NO.5:《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在文章中提出的任何争论和主张必须要经得起事实的考验”
The Economist字体和鲜红的底色,秉承了刊物创始人James Wilson一贯倡导的朴实无华的作风
1843年创刊于英国。是一份包含新闻、政治经济观点和深度分析的周刊。该杂志所有的文章都不署名,皆由集体创作。
《经济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发行量仅有3700份,直到1970还未能突破10万大关。如今,杂志分别在7个国家印刷,其发行量已超过70万,其中有4/5的发行是在英国本土以外,单独在美国的发行量占总量的1/3。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始终恪守创始人James Wilson的办刊思想:“在文章中提出的任何争论和主张必须要经得起事实的考验”。
《经济学家》读者定位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与此相适应,文章始终保持了一种独特的格调:不拘一格、叙述朴实、用词准确和忠于事实。
《经济学家》网站:www.economist.com
NO.6:《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提高全球的管理标准”
2004年最后一期《哈佛商业评论》,这也是该杂志的传统设计
《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创刊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80多年来,《哈佛商业评论》一直致力于创造和传播工商管理领域中最新的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帮助管理者们不断更新理念,领导变革。如今,《哈佛商业评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高级管理论坛。
主编汤姆·斯图尔特(Tom Stewart)说:“《哈佛商业评论》是一份提供理念的杂志,以研究为主,读者群为企业界的从业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既不是学术期刊, 也不是商业新闻刊物。”
在它创刊的前二十多年中,《哈佛商业评论》一直是一本学术刊物。上面刊登的大都是哈佛商学院教授的一些学术文章。直到40年代末,哈佛商学院才决定把《哈佛商业评论》变成一本商业刊物。它的办刊宗旨同时转变为“提高全球的管理标准”。而刊物的供稿人也从单一的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变为了三类人群:所有商学院的学者、管理顾问和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哈佛商业评论》的女主编韦特劳弗曾访问66岁的通用电气前行政总裁杰克·韦尔奇,当访问稿在最后编辑阶段时,她突然建议把稿件“撤回”。这是因为她“与韦尔奇的私人关系已变得密切”,撤下该稿是为了避免文章的不客观,也是为了维护该刊客观和中立的声誉。
《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对《哈佛商业评论》的评价是:“引领全球管理实践。” “《哈佛商业评论》独立承载了管理史上所有的争论”。
《哈佛商业评论》网站:www.harvardbusinessonline.org
NO.7:《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美国国会和白宫官员案头必备的报纸”
2004年圣诞当天的《华盛顿邮报》头版,头条为美军在伊拉克度过圣诞的报道。左下角报道为《快餐渗透入中国文化》
《华盛顿邮报》创刊于1877年,为美国首都华盛顿最大报纸,以调查性报道见长,其对水门事件的揭露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对五角大楼文件的报道促成了越战的结束。这两组著名报道使该报声名大振,成为全国瞩目的大型日报。《华盛顿邮报》是美国联邦政府动态报道的权威。
2004年,《华盛顿邮报》日平均发行量为709,500份。
《华盛顿邮报》网址:www.washingtonpost.com
NO.8:《纽约时报·星期日刊》(The New York Times Sunday Edition)
《纽约时报》的版本分平日版和周日版两种,读者可以分开订阅。周日版的订数要高于平日版。2003年3月,《纽约时报》周日版的日平均发行量为68万份,平日版的日平均发行量为44.8万份。
通常周日版有一两公斤重,夹有旅游、汽车、就业等各类周刊、专版和广告。近年来《纽约时报》还出现了杂志化的倾向,新开了不少周刊,比如“在家吃/出去吃”、“房与屋”等。
1987年9月13日的周日版共1672版,重达5.15公斤,为《纽约时报》历史之最。由于报社75%的收入来自广告,那一天的广告收入也达到了创纪录的1700万美元。
NO.9:《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该杂志的封面便是目录,设计可谓简单朴素至极。
创刊于1812年,是世界上连续出版时间最久的医学期刊,每年发行 52期,每周四出版,年页码数为3400页。杂志隶属于马萨诸塞州医学会。杂志主要提供重要的、未被刊登过的研究成果、临床发现以及观点。注重文章的实用性,文章多为指导临床实践。
杂志有非常严格的审稿程序,稿件的处理流程通常需10—12周。来稿的刊用率约为7%。
177个国家超过50万名的医师、学生、研究人士、以及其他医学专家构成了该杂志的读者群体。在美发行量为20万册,其中约有1.29万名在校生订户。69%的订户年龄在50岁以下。
美国科技信息所(ISI)2004年发布了2003年期刊影响因子统计数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影响因子在主要医学期刊中保持首位,影响因子高通常表明该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对以后的观点影响大。
因此,该杂志也吸引了在数量上居全美第一的医师招聘广告,200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杂志每年刊登医师招聘广告2.4万多条。分类广告按照刊登次数的多少给予价格优惠,如果想让字体加粗以变得更醒目,则需要额外付费。如果按现有标准平均每字5美元计算,光杂志的分类广告收入就是相当可观的。
该杂志要求,为保证内容的精确性,所有的广告必须以书面形式提供内容。招聘广告的内容不得有对性别、年龄、种族、地域、婚姻状况、生理缺陷的歧视性条款。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网址:www.nejm.org
NO.10:《科学杂志》(Science Magazine):“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2003年12月5日出版的一期《科学杂志》,封面为果蝇的蛋白质排列
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为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
多数科技期刊都要向读者收取审稿、评论、发表的相关费用。但《科学杂志》发表来稿是免费的。其杂志的资金来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费。
《科学杂志》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AAAS也是《科学杂志》的宗旨。
在全球,《科学杂志》的主要对手为英国伦敦的《自然杂志》,该杂志创办于1869年,曾发表了大量的达尔文、赫胥黎等大师的文章。21世纪的 4年中,二者为率先发表人类基因排列的图谱而激烈竞争。
《科学杂志》的主编唐纳德·科尼迪毕业于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为斯坦福大学第八任校长,著名的环境科学教授。
《科学杂志》网址:www.sciencemag.org
『肆』 亨瑞国际咨询集团信誉如何有做过的吗
很好,我有好几个朋友去了加拿大啦,通过亨瑞移民去的,有一个已经拿到枫叶卡拉!
『伍』 北京亨瑞同照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亨瑞集团(Henry Group)由前加拿大国家实验室科学家亨瑞邹博士创办。集团成就于移民业务,经过二十多年的深耕、探索和积累,目前在投资移民办理、海外商务咨询、北美地产投资与开发(酒店并购、高端住宅开发、土地投资、办公楼投资和管理)和海外金融(私募股权基金、信托基金和过桥贷款)、海外安家置业等多个业务领域内发展成为具有丰富经验和竞争优势的多元化跨国集团。
法定代表人:邹品正
成立日期:2001-08-16
注册资本:2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8014409035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英文名:Beijing Hengrui Tongzhao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 Ltd.
人员规模:1000-4999人
企业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38号院1号楼泰康金融大厦1605、1606、1609、1610、1611、1612室
经营范围: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务、代理服务;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经济贸易咨询;财务咨询(不得开展审计、验资、查账、评估、会计咨询、代理记账等需要经专项审批的业务,不得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查账报告、评估报告等文字材料);市场调查;会议服务;翻译服务;投资咨询;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企业管理。(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通过企查查查看北京亨瑞同照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陆』 移民美国,住在哪里能让你风生水起
如果可能移民,你的首选是哪里?400多万华人的答案是:美国!
中国当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近几年,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在美国买房、读书、生子、养老。那么,美国的华人都来自哪里?他们又在美国的哪些地方混的风生水起、令人艳羡呢?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公布数据,给出答案。
该数据显示,美国华人人口已超过450万,华人是美国亚裔中最大的族群,也是所有少数族裔中仅次于墨西哥人的第二大族群。
位于华盛顿的移民政策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中国移民人口最集中的两个州是加州(31%)和纽约州(20%)。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是中国移民人数最多的美国大都市地区,约有44%的中国移民。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大陆居民赴美留学丶探亲人数明显增多。在美国的华裔移民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占据59.5%,也就是说美国华裔移民中5个人中有3个是来自中国大陆。
在美国,华人在哪些城市混的有声有色、享受他们的美国梦呢?
1.洛杉矶
华人占总人口比例大,华人地位也比较高,华人文化丰富。华人社区多,使用华语机会多,即使不会英文,生活也不会很麻烦。中餐馆、华人超市林立,中国胃不会受到任何委屈。
2.尔湾/新港滩
尽管尔湾是只有约30年的年轻城市,但却让许多人选择它做为自己的归宿。宜人的气候、优良的学区、理想的治安状况等因素,成为许多人特别是华人选择居住在尔湾的原因。
3.旧金山
淘金热把第一代华人带到海外,目前也是海外华人居住密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旧金山80万人口中,20%是华人,这在美国城市人口中华人比例最高。唐人街规模很大,使得华人在这个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4.圣地亚哥
加州第二大城和美国的第八大城。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华人在这里投资、工作,成为他们生活的风水宝地和安家首选,据推测现有华人不会少于10万。
5.圣何西
第五个入选最适合华人移民的加州城市。很多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华人新移民更多的不再从事餐饮等传统行业,而是在硅谷的高新技术领域大展身手,他们的住处也多选择在硅谷附近的别墅群里。华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自由伸展的充分空间,生活上也十分方便,当地的中文电视台每晚都播放着中文新闻和电视剧。
6.西雅图
自2008年西雅图开通直飞中国的班机,到2009年,骆家辉先生出任商务部长,西雅图的知名度和投资热度不断攀高。西雅图居民的平均教育水平很高。36%的人口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93%的人口高中毕业。除学校外西雅图的成人培训班和家庭学校教育也很强。西雅图与中国的重庆和高雄是姊妹市。
7.纽约
是在美华人最多的城市。各种华人聚集区都是有名的人气之地,如果你置身唐人街、法拉盛等地,那里菜场、小摊、按摩足疗店云集,可能一时都体会不到自己身在美国。
8.波特兰
是美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它的城市地区非常紧凑,给市民增添了许多便利,与其它类似大的城市相比公共交通的效率更高。波特兰市的俄勒冈州立大学,是美国最著名的州立大学之一,由林肯亲自主持建立,学术声誉极高。最为关键的是这里的生活开销也很低。
9.奥兰多
佛罗里达州中部的奥兰多是世界上最好的休闲旅游城市之一,拥有与洛杉矶迪斯尼齐名的世界上最大的迪斯尼乐园,是旅行、露营、水上活动、蜜月及家庭旅行的最佳去处,每年到奥兰多旅游的游客约2600万以上。这边的生活开销低,收入所得税低。不少中国人来到这边直呼吃穿太便宜而不习惯!投资的话,奥兰多升值空间也很大。
10.波士顿
波士顿靠山临海,是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著名的文化城。市内有16所大学,大市区有47所。有著名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还有国家航空与宇航局电子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机构。高质量的教育是吸引各地的移民和留学生的重要原因。波士顿有着众多的常居华裔人口,以及规模位列全美前三名的唐人街。在众多身份构成复杂、生活参差不齐的中国城中,波士顿的中国城是美国各城市的唐人街中管理得最整齐一个,相对来说华人的生活水准比较好。
截止目前,亨瑞集团31大EB-5投资移民项目连续获批I-526,惠及4000多家庭,I-829获批及项目全额返款也是捷报频传。亨瑞集团与美国40多家顶级知名律所的50多个行业资深律师建立了密切地合作关系,能为不同行业的客户“私人定制”申请方案,目前已累积了近百个行业上千个EB-1A成功案例,成功率高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