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央企没有CEO
央企没有CEO,但是央企有高管,可以行使CEO的权利
B. 国企和央企
中央企业(简称:央企)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按照中国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中国的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央企只有112家,可直接在网络查看。国企是国资委出资创建,当不一定是唯一资金方(股东),也有引入社会资金的国企。央企和国企都可在国资委官方网站查询。营业执照可以去315网站:http://www.315zw.com和企业信息查询网查询:http://gsxt.saic.gov.cn。
C. 国有企业与央企的股东是谁
国有企业与央企的唯一股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D. 央企成立分公司里自然人能不能占股
可以占股的。
例如,央企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旗下就有许多分公司,其中有3家公司在A股上市,分别是中国核电、中核科技、东方锆业。查看中国核电的股东情况,可以看到顾健、张涛、姜静、罗小未等均持有公司股份,且他们都是“分公司里”的“自然人”;分公司外的自然人就更多了,今年一季报披露股东户数达42万多。
E. 国企有没有个人股东
国企包括全资国企,国有参股,控股国企,国企也是市场化运行,公司治理结构也适用公司法,不排斥个人参股。
F. 央企、国企的股东收益是什么
你好,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一、计算公式
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股东权益(即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二、应用法则
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
三、权益内容:
1、股本
即按照面值计算的股本金。
2、资本公积
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
3、盈余公积
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公司税后利润的10%强制提取。目的是为了应付经营风险。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4、法定公益金
按税后利润的5%一10%提取。用于公司福利设施支出。
5、未分配利润
指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对总资产的比率。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
风险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据网络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G. 怎么区分国企还是央企
国企、央企怎么区分,快来看!
近日,《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印发,引发不小的关注,很多媒体用了“近四千万人的工资将受影响”这种黑体加粗加感叹号的标题。
说到这里,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老生常问的问题,什么是国企?什么又是央企呢?怎么区分呢?
放眼网络,绝大多数文章都在集中介绍央企或者国企的级别,这个为啥是副部级,那个又怎么看出来是正厅级的,云云。今天,本猴想从出资人的角度简单说说。
一
其实就一句话,从中央、地方二元维度来看,国企是大概念,包含央企,央企是其子集。国企包括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
中央企业,也就是央企,它的出资人或者说股东是国资委、财政部、主管部委,甚至可能直接就是国务院,反正都是中央一级的。
地方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或者股东是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国资委、地方财政部门,地方有关部门、地方国资公司等等。
二
央企分为三类,最大的一类是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资格监管的企业。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目前有97家,怎么样,里面都是熟悉的面孔吧。
这类企业绝大多数集团一级的股东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国资委,当然也有例外,比如91号,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前49家正职由中组部任命,所以坊间就会自动认为其级别高一级,具体的可以自行网络。
当然这49家里也有一定区别,比如五大发电集团(包括合并后的国能投)的一把手(董事长)63岁退休,比一般副部级退休年龄还要晚,侧面反应出公司的重要性。
三
第二大类央企是金融企业。与国资委监管的央企一样,金融企业有前15户之说。
前15户有: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中信)、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非15户有中国信达、中国华融、中国长城、中国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等,还有一些,不一一列举了。
金融类央企里有的是国务院直接出资比如中投、中信,更多则因为股份制改革、整体上市而多元化,比如四大行,但是其大股东仍是财政部和中投的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
四
第三类央企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央企。比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青旅等等。这类央企大多都是由相应主管部门进行出资管理。
当然央企也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的央企就是以上三大类,狭义的央企仅仅指国资委出资监管的企业。
五
相对于央企,地方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情况就比较复杂一些了,有些可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有些可能是改革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比如山西七大煤炭集团中的同煤集团。
其集团层面的股东,既有省国资委出资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这体现了山西国企改革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走在全国前列;
又有信达资产,这体现了当年债转股的历史原因;
还有地级市国资委或者煤炭局,这体现了省与市之间的协调。
央企和地方国企也会存在转换,比如漳泽电力原是中电投下属上市公司,是名副其实的央企。
2012年12月28日上午,同煤集团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电投)在太原举行漳泽电力控股管理权移交暨所属企业接收签字仪式,同煤集团正式成为漳泽电力控股股东,漳泽电力及所属企业从此融入同煤集团。从这天起,漳泽电力成为了地方国有企业。
H. 国有法人股是大股东的,是不是这个公司就是国企呢
国家控股和企业性质不是一个概念。你说的国有法人是大股东,应该说这个企业的性质是国家所有。
I. 为什么出现多家央企控股股东改制更名
周一(12月18日),上证综指弱势整理,收盘勉强翻红,涨0.05%报.92点;深成指跌0.35%报10960.12点;创业板指跌0.19%报1780.64点。两市成交3408亿元,创阶段次低。盘面上,中小创普遍低迷,江南嘉捷、华大基因、中科曙光、武汉凡谷等多只明星股跌停。新零售概念股遭杀跌,新华都、中百集团、人人乐等逼近跌停,三江购物、天虹股份跌逾7%。芯片概念股极度低迷,士兰微、景嘉微、国科微、江丰电子等多股逼近跌停。
国内期市当天收盘大面积飘红,黑色系领涨,焦煤封涨停,铁矿石、焦炭一度逼近涨停,分别收涨于7.09%、6.59%,成材涨幅相对有限;有色金属、化工品普遍走升,沪镍涨超4%,玻璃涨超2%;农产品窄幅震荡,普遍小幅飘红,淀粉涨超2%。
国企是比较稳定的。
J. 国有企业与央企的股东是谁还有,国企与央企关系
先说一下国企和央企的区别:这两个概念是相互交叉的,首先说国企,国企就是国家作为投资主题成立的企业,过去是按系统划分的,属于中央部委的,叫央企,例如中国化工、中国石油 ,还有兵器工业部的如飞机制造公司等。属于地方的叫地方企业,如国营××市机床厂,还有就是集体企业,这个企业的出资人不是国家财政的,而是一个特定的群体,比如是某个大厂成立的厂办集体,也可以是街道为安置剩余人员自筹资金成立的,也包括村集体设立的企业。从隶属关系上分,央企规国家部委管理,省市企业(国营)规各省市的工业局管理,集体企业由主办单位管理。铁路系统隶属于铁道部,所以可以说他首先是国企,然后也可以称为央企。.向高手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