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叫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谢谢!
每只股票在发行时候,都可能有三种股票没有到股市上流通:
1、战略配售股:是我们在网上申购的时候,公司配售给公司的,叫做“网下配售”。这些股票要被限制三个月,之后才可以上市流通。2月5日中石油的10亿股解禁,就是这种。
2、小非:在网上发行之前,大约5%以上的股票低价配发给公司的高管,这个股票要一年之后才可以上市,叫做“小非”。
3、大非:在网上发行之前,大约10%以上的股票低价配发给其它公司(大股东),这个股票要三年之后才可以上市,叫做“大非”。
股票的价格,几乎完全是市场规律,总量多了,股价自然下跌。这三类股票解禁,就是增加了这种股票的总量,自然价格要下跌,这是“利空”消息。
Ⅱ 限售股解禁发个公告,可以上市流通!是不是说限售股已被卖出了
不是说已经卖出了,
限售股解禁是说限售股解除禁止了,不再限制出售行为了,
也就是说,可以出售了,
出不出售,由持股者自己决定,不受限制(或者说,不禁止其出卖)
Ⅲ 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是会意思,对股票有何影响
一只股票上市,其中大股东的股票是不能马上买卖的(限售股),要等一段时间才能上市流通(限售股解禁)。因为大股东的股票成本很低,低到非常人所知,还有的是要现钞,所以一流通他们基本是不管什么价都抛出的。有的公司只有几千万的(有形和无形)资财。一上市他们手中股票的市值达几亿,你说他们能不抛吗?再干也赚不到这么多了。
Ⅳ 哪位知道有限售条件股份解除限售上市流通对该股票有什么影响
一般来说,谨慎短期利空,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了。
从多空两方面来看,限售股份解禁也就是说公司的股东现在可以把原先不能抛出的股票抛出了,但这只是一种权利,股东是否立刻实施这个权利就不一定了,这是空头的力量。 再看多头,就看在解禁时会不会有大量买家接手。 然后,就看哪一边比较强嘛。
Ⅳ 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对股价有何影响
解禁股是大小非,所以它会通过下调价格达到这种平衡,另则是因为大小非的成本极低,以股票价格来讲有极大的获利空间,也使它有较强的抛售意愿,股票短期波段主要是取决于供求关系,一旦大小非抛售,其它的投资者不愿意接盘,就会出海通证券那种连续跌停的走势. 除了国家股没有太大的抛售压力外,其它小非的限售股上市后多数采取的措施,事实就是这样的,特别是限售股解禁后使现有的流盘股本增加的越大的股票,跌幅越大。
限售股的概念: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按照证监会的规定,股改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
大小非是指大额小额限售非流通股,解禁就是允许上市。大小非解禁就是限售非流通股允许上市。小,即小部分。 非,即限售。小非指的是小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内。大非指的是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
Ⅵ 为什么限售股解禁后,上市流通不对所持有的原有股东配股
解禁限售股是指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限制的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可以上市交易。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第27条规定,改革后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其中(二)就是针对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后的“限售”规定。
分析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后,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推荐参考以下四项指标:
其一、大股东的类型。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属于国家经济命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股东会对其保持较高的持股比例,不会轻易套现。另外,属于国资委管辖的央企和地方重点国企,套现资金的归属、分配及使用方面有待相关法规完善,如是否上缴社保基金,还是部分上缴等。在相关法规出台前,这些公司的股票还不会形成较大的套现压力。
作为发起人的民企投资家大多数会专心从事实业,并非从事买壳、卖壳从事资本运营的投资性公司,限售股解禁后,大规模套现以实现退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大股东属于非发起人的民企,擅长资本运作,则有套现的可能。
其二、业绩状况。业绩优良或尚可的上市公司中,限售股比例偏低,或者大股东持股勉强保持相对控股地位,限售股解禁后的套现需求也不大。业绩不佳、或价值高估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的股东退出意愿较强。
其三、有无承诺套现价格、增持计划。上市公司承诺了较高的套现价格,或大股东有承诺增持计划的上市公司,套现的可能性也很低。全体限售股股东的减持承诺仅满足法规的要求,没有承诺更长时间的锁定期,则存在有强烈套现意愿的嫌疑。
其四、限售股股东数量。在法规规定的自股改之日起十二个月的锁定期之后,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可以无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现。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东分散、较多无话语权的小非的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套现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