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5人合伙开公司如何确立大股东如何进行利益分配问题
您好,您的问题属于《公司法》范畴。
首先,您所说的“大股东”应该是指在股东会会议进行表决时表决权较大的股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如果公司章程中相关对于表决权的规定,按照规定,如果没有相关规定,就按照实际缴纳的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出资较多的股东也就可以成为您所说的“大股东”了。
其次,对于利益分配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如果全体股东对分红的方式有约定的话,就按照约定进行分红(利益分配),如果并没有约定,便可以按照实际缴纳的出资比例来分红。
如果回答能帮到您,请采纳并点赞。
如能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我们可提供更为具体且有针对性的解答。欢迎您电话咨询我们的专家律师。
『贰』 股东的利益
首先合同是生效的,因为实施行为的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第三人为善意,因为其有理由相信该高管可以代表公司法人作出意思表示,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时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的。如果该固定资产所有权还没发生物权上的转移,股东可以达成一致拒绝转让该固定资产。这样就造成了买卖合同的违约从而保证公司的固定资产。
其次公司高管侵害股东利益你可以依照公司法第153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该高管,并且让该高管赔偿相应损失
『叁』 中小股东的权益有哪些
东方钽业配股已经进入配股缴款阶段,在之前的网上路演中,东方钽业董事长张创奇曾表示,公司要用5至10年时间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钽铌铍钛等稀有难熔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及稀有金属制品等特色高技术产业深加工研发和生产基地,钽粉、钽丝及其制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40%-65%,其他主要产品规模至少占到市场前三名
『肆』 大股东与小股东的权益问题
公司制的企业,按照出资额行使权力。
大股东出售股权,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多个小股东合计的股份是否超过大股东,超过的话,对大股东有较大的牵制。
如果是直接出售公司的资产,价钱低了,大股东的损失会更大,当然最怕的是内幕交易。这个可以在你们股东协议中事先订立
房子是按照租金算在出资额里面还是折价算在出资额里?折价算在出资额里的,属公司资产,不可能不给用。
租金算在出资额里面的,要看股东间的协议里是否有将租期计算在内。
『伍』 如何平衡大小股东的利益
第一,应将质询事项限于股东大会的目的事项,并规定董事、监事的相应说明义务;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股东滥用质询权,规定在何种情形下董事、监事可以拒绝说明。
第二,建立独立董事的能力建设机制和选拔机制,明确独立董事的问责机制,建立独立董事的利益激励机制。采纳累积投票制。当董事会面临股东集团之间的严重利益冲突时,倘若小股东集团在董事会没有一席之地,就会在公司的各项政策中没有充分的发言权,该制度使小股东将其代言人选入董事会或监事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利益关系。
第三,折中资本制模式下,有条件地允许减资、股份回购、股份回赎异议股东评估请求权的运作,为投资退出开辟了附有条件的空间;所以,根据我国公司法实施的经验教训和我国公司运作的状况仅仅为保护股东尤其是小股东权益就应当在公司法修改中采纳折中授权资本制。
第四,要构筑保护公司资本充实的安全网以进行事后救济,当公司股东利用各种手段掏空公司资本或公司董事为牟私利而致公司资产受损,股东或董事需承担相应的责任,采用衡平次位原则恢复以借款形式进行的投资等。
最后,小股东除可在股票市场上转让股份外,当其认为股东会决议对自己的利益构成或可能构成侵害时,应享有收买请求权,公司或控股股东应当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并赋予小股东通过诉讼手段最终实现该权利的权利。
『陆』 怎样应对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
中小股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和制度保护自己的权利:
1、可以查阅公司会计账簿。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2、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确认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申请撤销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根据《公司法》第22条的规定,当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时,该决议无效。
当股东会、董事会的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时,股东可以自作出决议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3、可以要求退股。公司连续5年盈利,并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但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对股东大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要求公司以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特殊情况下,股东可以申请法院解散公司。
目前有的公司经营严重困难,财务状况恶化,虽未达到破产界限,但继续维持会使股东利益受到更大损失;而因股东之间分歧严重,股东会、董事会又不能做出公司解散清算的决议,处于僵局状态。此时符合一定条件的股东可以申请法院解散公司,进行清算。
5、可以提起直接诉讼。
股东相关义务: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
二、按时足额缴纳出资,不得抽逃出资;
三、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四、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6)大小股东利益百度扩展阅读:
案例:
销售额超亿元的某高新技术企业因两股东产生分歧,认为大股东翟某开办空壳公司并转移公司资产,小股东刘某遂将该公司告上法庭,请求解散公司。日前,这起被认为是首例高科技企业股东压制案件在顺义法院开庭。
股东刘某诉称,其与翟某是北京德威特电力系统自动化有限公司的两位股东,二人分别持有公司48%和52%的股权,但因经营思路分歧,两人逐渐产生矛盾。
刘某称,翟某不断利用担任执行董事、总裁等优势,利用被告公司对自己实施压制,剥夺了刘某的参与经营管理权、知情权和收益权,并免除其监事职务。除此,翟某还通过设立壳公司等手段转移并侵占公司财产,公司已名存实亡。
刘某认为,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刘某的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遂请求法院判令解散公司,翟某被列为第三人。庭审时,被告及第三人律师辩称,被告公司并未像刘某所称“发生经营困难”,一直正常纳税,股东利益也不会受到损失。
被告代理律师表示,曾一直私下与刘某协商,但其一味地要解散公司,仅发律师函而不愿对话,其行为是扰乱公司经营。当日,该案并未当庭宣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股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称大股东侵占财产 小股东诉解散公司
『柒』 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的手段有哪些
例如,可以通过资产购销、产品购销的关联交易,以对控股大股东有利的形式转移定价,债务担保,对公司投资机会进行侵占。(大股东通过自我交易等行为从企业转移资产到自己手中)
另外,还可以利用各种金融手段(控制股东不从企业转移任何资产而增加自身在企业的份额)直接实现利益侵占,如采用通过扩股发行稀释其他股东权益、冻结少数股权、操纵上市公司的会计报告、渐进的收购行为、以低于市场价格回购中小股东的股票,以及“高派现”等其他旨在侵害中小股东的各种财务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