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2009年年底日本二十大上市公司市值排名

2009年年底日本二十大上市公司市值排名

发布时间:2021-07-06 16:57:32

❶ 2009全球20大汽车厂商市值排名

20大

1. Honda Accord
2. Honda Civic
3. Toyota Camry
4. Honda CR-V
5. Toyota Corolla
6. Toyota RAV4
7. Toyota Highlander
8. Toyota Prius
9. Nissan Altima
10. Honda Pilot
11. Ford Escape
12. Chevrolet Camaro
13. Honda Odyssey
14. Ford Fusion
15. Mazda3
16. Ford Mustang
17. Volkswagen Jetta
18. Toyota Sienna
19. Lexus RX 350
20. Chevrolet Equinox

五大品牌

1。丰田
2。本田
3。福特
4。雪佛兰
5。日产

❷ 2009年世界500强名单

据报道称,英国《金融时报》公布本年度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在金融海啸下,上榜企业总市值从去年的26.8万亿美元锐减至15.6万亿美元,跌幅达42%,其中银行业总市值减少逾半。能源类取代银行业成为最值钱行业,当中埃克森美孚及中国石油分别蝉联冠、亚军。
报道称,今年有多家欧美金融类企业跌出榜外,包括美国国际集团(AIG)、美林、雷曼兄弟等。其他金企排名亦跌逾百位,花旗银行由第53位跌到358位,荷兰国际集团(ING)更从第77位跌至442位,是最大输家。银行业总市值从4.1万亿美元跌至1.9万亿美元。但中资银行未受影响,中国工商银行从第6位升至第4位,蝉联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升至第13位及21位,亦高于欧美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排第269位,跳升153位,是最大升幅企业之一。
报道指出,按国家及地区计,美国以181家企业、总市值6.2万亿美元雄踞排行榜,中国大陆27家上榜企业总市值1.4万亿美元,紧随其后。香港有16家,总市值4392亿美元。日本和英国的总市值均低于中国大陆。
全球500强企业前10位排名(去年) 企业国家/地区 类别 市值(合人民币)
1(1)埃克森美孚美国能源2.29万亿元
2(2)中国石油中国大陆能源1.96万亿元
3(11)沃尔玛美国零售1.39万亿元
4(6)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大陆银行1.28万亿元
5(5)中国移动中国香港流动通信1.19万亿元
6(7)微软美国电脑软件1.11万亿元
7(8)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美国固定电话1.01万亿元
8(17)强生美国药品0.994万亿元
9(9)壳牌石油英国能源0.949万亿元
10(10)宝洁美国日用品0.942万亿元
各国上榜500强企业总市值排名 排名国家 上榜企业总市值(合人民币)
1美国181家42.3万亿元
2中国(包括港台) 47家13.1万亿元
3英国32家7.9万亿元
4日本49家7.6万亿元
5法国23家5.4万亿元
6德国20家4.2万亿元
7加拿大27家3.6万亿元
8瑞士10家3.5万亿元
9西班牙13家2.5万亿元
10澳大利亚14家2.4万亿元
中国大陆27家上榜企业排名情况
排名(去年)企业
2(2)中国石油
4(6)中国工商银行
13(20)中国建设银行
21(26)中国银行
24(37)中国石化
31(50)中国人寿保险
59(52)中国神华能源
87(140)平安保险
94(105)交通银行
122(103)中国招商银行
174(369)中信证券
190(260)中信银行
243(新上榜)紫金矿业
269(422)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289(新上榜)中国铁道建筑
292(新上榜)兴业银行
293(273)中国铝业
309(433)中国中铁
314(363)贵州茅台
337(242)中国远洋
340(288)宝钢
343(311)中国中煤能源
350(419)中国民生银行
383(387)万科
405(新上榜)华能国际
427(新上榜)上海电气
472(新上榜)大唐国际发电

❸ 2019年美国前十大市值公司状况:与2009年有何变化,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这种变化

2016年美国前十大市值公司状况与2009年的变化是是指普遍都有所下降。

❹ 1986年日本股市总市值是多少

当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泡沫经济”在1989年最后一天破灭时,它标志着日本“增长奇迹”及其20多年海外商业快速扩张的终结,转而陷入一轮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萧条时期,这是自二战以来日本遭遇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萧条。

一、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7——1989年是泡沫经济的极盛时期。随着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日元开始急剧升值。1988年日元汇率升至1美元兑120日元,与1971年固定汇率制下的日元相比,升值了2倍。结果导致日本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削弱了日本在全球贸易市场的竞争力,但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财政或金融的措施使国内需求大增。

(1)由日元升值走向“扩大内需”。为了减轻日元大幅升值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避免与欧美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同时也迫于美国政府要求日元升值、开放市场、扩大内需及实现贸易平衡等方面的强大压力,日本政府制定了以国家投资、私人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扩张为引擎的内需型增长策略,从而在日本掀起了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建设的高潮。土地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房地产投机热,投资膨胀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迅猛扩张。

(2)国内经济快速增长拉动“有效需求”膨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步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增速名列发达国家榜首,在经济一派繁荣的氛围笼罩下,企业和消费者变得更为自信、乐观,投机变得更富激情、大胆,东京的房地产与股市一并上涨不止。

(3)“流动性过剩”为股市“火上浇油”。一向保守的日本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缓慢展开金融自由化的进程。80年代中后期这一进程加快,1985年日本开始放开存款利率。随着利率自由化以及金融业务管制的放松,金融市场规模急剧膨胀。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国内日元资金过剩,经济过热,形成了所谓的“流动性过剩”的格局,这为日本股市泡沫埋下了重大隐患。

二、日本经济泡沫的主要表现

1988——1989年,公司投资急剧膨胀。伴随高股价,新股票发行的快速升值,当银行在不动产方面寻找资金投向时,股票发行便成为公司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反过来,公司利用它们持有的不动产进行间接的股市投机,从而形成了不动产与股市双重泡沫——房地产价格持续暴涨及日经225股价指数持续暴涨。

(1)股价持续猛烈暴涨。1985年末,日经225股价指数收于13083点, 1989年末收于38916点,四年间日经225指数累计上涨197.45%。1987年底,日本股票市值竟然占到全球股市总市值的41.7%,并赶超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1989年底股票总市值继续膨胀至896万亿日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0%。

(2)房地产价格持续暴涨。股市泡沫与房地产泡沫是日本泡沫经济的两大根本“支柱”。当日本股市泡沫一路凯歌高奏之时,日本房地产价格也正在疯狂,不断上涨。据日本不动产研究所的调查,日本6大主要城市的商业区地价指数,若以1955年为100,到1965年则上涨超过了1000,到1988年则超过了10000,也就是说,日本城市房地产价格在33年间上涨了100倍,而同期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上涨却不足40倍,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上涨不到20倍。1990年高峰期时,东京商业区的地价涨至1985年的2.7倍,住宅区地价则涨至1985年的2.3倍。与此同时,由于日元巨幅升值,也严重刺激了日本人海外收购与海外投资热情。

1990年,随着日本股市泡沫的率先破灭,日本房地产泡沫也随之破灭。

三、泡沫经济对日本的沉重打击

1989年5月,政府紧缩其货币政策以抑制诸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涨。然而,更高的利率使股市螺旋向下。1990年底,东京股市已下跌了38%,300万亿日元(折合2.07万亿美元)股票市值瞬间消失,房地产价格从投机巅峰陡降下来,从而使日本经济陷入了“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萧条之中。

(1)银行业受到严重打击。在日本股市泡沫与房地产泡沫形成过程中,银行始终是充满激情,并推波助澜,且从中大为受益。然而,双泡沫破灭的同时,日本银行业也遭受了灭顶之灾的报复与打击。股市暴跌,上市银行再融资受阻;房地产泡沫破灭,不动产贷款成为呆帐;企业效益徒降,银行不良资产剧增。80年代的泡沫经济直接为90年代中期日本银行赤字风暴与金融危机埋下了历史隐患。

(2)证券业出现空前萧条。随着股市泡沫的破灭,日经225指数一路直线下跌,几乎毫无反抗之力。直到2000年底,当欧美股市及新兴股市均纷纷上涨至历史新高时,而日经225指数却低收至13785点。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也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萧条。 2003年4月28日,日本股市更是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点7607点。2006年底,当大多数欧美及新兴股市再次刷新历史新高时,日经股市才终于缓过气来,便勉强收在了近五年来的新高点17225点,与历史最高点38916点相比,却相去甚远,大致相差约21700点。

(3)对企业与消费者的猛烈冲击。虚假的繁荣背后,其实是由企业和消费者来承受这一切后果的。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直接打击了本国企业和居民的信心,投资信心严重受挫,企业不良资产增加,银行不良贷款剧增,个人消费萎缩,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失业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为1.1%,而且就连这1.1%的增长也是日本政府累计10次动用财政手段刺激景气(“景气对策”总规模高达136万亿日元,接近日本GDP的1/3)才勉强获得的。由此可见,日本人要想再次见到80年代中后期平均5%的经济增长已是十分困难的了。

❺ 日本都有哪些著名企业

1、索尼

是日本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

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索尼排名第100位。

❻ 2009世界500强排名

1-500强的公司名称,中文常用名,总部所在地,主要业务,主要收入,营业收入

http://wenku..com/view/31e49688d0d233d4b14e6975.html

❼ 日本市值第一公司是什么

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30日发布了2014年年底收盘时的主板上市企业股票市值排行榜,丰田汽车公司连续13年稳居第一。
英国《金融时报》于近期公布了2011年全球500强上市企业名单,今年上榜企业总市值最大的为金融和石油业,而汽车行业亦有不错表现,有多家汽车制造商以及零部件公司上榜。其中,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以1393.67亿美元的市值位居汽车行业第一位,位居全行业榜单第35位

❽ 09年中国股市发生了那些大事

09年中国股市的大事是创业板开板并交易。

(1)中国举办建国60周年盛大阅兵式和规模空前的全运会;

(2)中国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成为世界汽车最大生产国;

(3)中国经济规模超出日本,排名世界第二;

(4)三峡大坝正常蓄水175米,标志着三峡工程基本完工:

(5)创业板成功推出,国家年度经济增长率超过8.5%,居全球翘楚:

(6)ST股改规范化,披露信息公开公正透明,成为世界股市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拓展资料: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

例如比较显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气、吉林化工,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要盘活国有资产,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因此市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

然而在2005年,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不同的是,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由此引发了市场极大的不认同。

因而在2011年,中国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列为冠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倒几年前的原点2228点。

❾ 09年世界500强 和中国500强排名

英国《金融时报》上周公布2009年全球500大企业排行榜,依据企业市值大小排名,去年的冠亚军今年连庄,今年上榜的银行较去年少了15家,上榜银行的市值总和更是较去年腰斩逾半,反映出金融风暴对全球银行业造成的冲击。同时,今年榜上企业的市值总和减少42%,也反映出金融风暴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重创企业的情形。今年全球500大企业的市值总和为15.617万亿美元,明显低于去年的26.831万亿美元。其中,上榜银行市值总和从4.116万亿美元滑落至1.937万亿美元。今年排名前20名企业依序为艾克森美孚、中国石油天然气、沃尔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微软、AT&T、强生、皇家壳牌石油、宝洁、雪弗龙、伯克希尔·哈撒韦、中国建设银行、IBM、雀巢、英国石油、巴西石油、罗氏药厂、必和必拓、道达尔石油。

全球企业500强 市值蒸发4成

英国《金融时报》公布本年度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在金融海啸下,上榜企业总市值从去年的26.8万亿美元(约208万亿港元)锐减至15.6万亿美元(约121万亿港元),跌幅达42%,其中银行业总市值减少逾半。能源类取代银行业成为最值钱行业,当中埃克森美孚及中国石油分别蝉联冠、亚军。

今年有多家欧美金融类企业(银行、保险等)跌出榜外,包括美国国际集团(AIG)、美林、雷曼兄弟等。其它金企排名亦跌逾百位,花旗银行由第53跌到358,荷兰国际集团(ING)更从第77跌至442,是最大输家。银行业总市值从4.1万亿美元(约31.8万亿港元)跌至1.9万亿美元(约14.7万亿港元)。

但中资银行未受影响,中国工商银行从第6升至第4,继续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升至第13及21,亦高于欧美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排第269,跳升153位,是最大升幅企业之一。

不计家族国营 龙头仍保优势

《金融时报》根据全球企业在3月31日的股价作出排名,上榜公司必须有最少15%股份在市场流通,所以国营或家族企业均不会入榜。此外,排行榜会以企业主要上市地点作为其所属国家或地区,故排第5的中国移动被列为香港企业。

虽然能源类是最值钱行业,但各行业龙头仍分据首10位,包括上升8位、排第3的美国零售商沃尔玛,微软、美国电讯商AT&T、药品和生物科技生产商琼森则排第6至8。

美181企上榜 两岸三地47家。

按国家及地区计,美国以181家企业、总市值6.2万亿美元(约48.1万亿港元)雄踞排行榜,中国大陆27家上榜企业总市值1.4万亿美元(约10.9万亿港元),紧随其后。台湾有4家企业上榜。

香港有16家,总市值4,392亿美元(约3.4万亿港元)。5家新上榜的包括港铁、中国海外发展、港灯、中华煤气及港交所。中电急升182名至第298,同样是最大升幅企业之一。

虽然日本和英国的上榜企业分别有49和32家,但总市值均低于中国大陆。

阅读全文

与2009年年底日本二十大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人民币兑换乌吉亚汇率 浏览:380
2017熊猫普制金币价格 浏览:802
区县金融办改革成金融服务中心 浏览:853
口罩股票未来 浏览:341
调研拓展融资渠道 浏览:586
股指期货操盘手大赛 浏览:190
对公外汇拓户 浏览:239
广发证券草根 浏览:49
银行外汇英文单词 浏览:398
长江小金属网钒价格 浏览:608
丝路硅谷综合金融服务中心 浏览:279
恒星外汇公司详细信息 浏览:16
香港制暴股票 浏览:723
民生银行原油期货 浏览:499
金融行业安全服务 浏览:144
杠杆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浏览:180
贵州银行2016理财发放额度 浏览:707
金融服务业的营销策略 浏览:415
500彩票佣金 浏览:949
疫情间金融服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