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投资1.3亿14天收10亿 《芳华》能给冯小刚赚多少
截止12月28日,冯小刚的《芳华》上映14天,累计总票房突破10亿。除去已计入的网络售票平台的服务费,净分账票房9.43亿。片方可分账约3.62亿。
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据说是1.3亿。其中,搭建实景就花了3500万。那场六分钟的长镜头战争戏,花了700万。宣发及营销费用未知,假设是7000万上下,那总成本就在2亿左右。
从目前来看,减去成本,片方的净利润已经达到1.62亿。
冯小刚公司净入0.8-1.6亿?
这部电影的主要出品方有东阳美拉、华谊、爱奇艺影业、耀莱影视、北京文化、八一电影制片厂六家,另外还有华夏电影、大地时代、英雄互娱等十家联合出品方。其中,冯小刚的东阳美拉作为项目操盘公司,是第一大出品方,猜测所占投资比例应该在30%-60%。
《芳华》上映第一个周末,只落后了一天时间,第二天就赶超《妖猫传》、《机器之血》、《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三部新片,重新成为单日票房冠军,至今排片占比和上座率高居首位。
上映第二个周末,也即12月29日,又有四部新片《妖铃铃》、《二代妖精》、《前任3》、《解忧杂货店》开画,抢占市场。能否继续靠口碑和上座率逆袭,将成为《芳华》票房能否继续走高的关键。
不管竞争多激烈,从目前的走势保守预估,《芳华》最终票房应该至少在13亿上下,片方分账4.7亿左右,减去约2亿成本,净利润2.7亿。东阳美拉如果投资占比30%-60%,就能分到8000万-1.6亿。
当然,东阳美拉作为版权方,还会有网络播映版权费等收入,像这种热门卖座片,通常都有几千万的版权费净入账。
完成业绩对赌已不成问题?
2015年年底,华谊以10.5亿现金收购浙江东阳美拉股东冯小刚、陆国强合计持有的70%股权。当时东阳美拉只是一个刚成立两个月的空壳公司。双方签了五年总计6.75亿元的业绩承诺。美拉2016年的净利润不得低于1亿元,此后几年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增加15%。如果业绩完不成,冯小刚用现金补足差额。
根据华谊2016年年报,东阳美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税后净利润1.015亿(包括2015年和2016年两个财年的利润),刚好超过1亿的业绩承诺目标。
按年15%递增,2017年的对赌利润额为1.15亿。2017年上半年,东阳美拉净利润为2700多万。如果《芳华》的收入计入2017财年,完成对赌目标就不成问题了。
实际上,除了电影票房收入,及冯小刚作为导演、广告代言人、综艺节目评委的个人收入,东阳美拉还在拓展其他业务。
根据华谊兄弟相关年报,东阳美拉制定了新人导演计划。签下部分艺人经纪合约。参与《情感抢险队》、《美少年学社》等综艺节目。还投资了包括《火王》在内的电视剧。
电影方面,未来的项目还有《非诚勿扰3》、《念念不忘》、《手机2》等。
⑵ 巴宝莉牌子得标志图是什么样得
巴宝莉牌子图标如下
旗下产品
产品类别:女装、女装配饰、手袋和鞋履、男装、男装配饰、童装、美妆、香水、家居用品及礼品。
参考资料
网络_巴宝莉
⑶ 成龙是耀莱集团股东吗
不是;
耀莱集团是香港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如下:
股东名称
最终控制人
持股数(万股)
占总股本比(%)
持股变动(万股)
股票类型
Sequoia Capital China Growth Fund I, L.P.
沈南鹏、Sequoia Capital China Advisors Limited
20932.80
7.02
不变
普通股
Sequoia Capital China GF Principals Fund I, L.P.
沈南鹏、Sequoia Capital China Advisors Limited
2568.00
0.86
不变
普通股
Sequia Capital China Growth Partners Fund I, L.P.
Sequoia Capital China Advisors Limited、沈南鹏
499.20
0.17
不变
普通股
LC Fund V, L.P.
LC Fund V, L.P.
14904.80
5.00
不变
普通股
华朗有限公司
江海荣
43289.60
14.53
不变
普通股
耀莱控股有限公司
綦建虹
84344.00
28.30
不变
普通股
綦建虹
綦建虹
496.00
0.17
不变
普通股
⑷ 曾与王一博、陈飞宇传绯闻的綦美合,是网红还是明星
綦美合家世布景强壮,是妥妥的白富美,10岁时就与成龙合唱过国度。由于家世布景强壮,所以綦美合与娱乐圈中许多明星联系都不错。
綦美合家世不一般,她也是一位很聪明的女生,所以不太会随意爱情,对于綦美合的绯闻,粉丝们还是要看得开一些。
⑸ 耀莱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有哪些
耀莱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
北京耀莱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耀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恒盈瑞麟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耀莱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尊崇“踏实、拼搏、责任”的企业精神,并以诚信、共赢、开创经营理念,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卓越的品质为生存根本,我们始终坚持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
⑹ 现在孝义哪家电影院好 辛巴达关门了
奇幻森林、垫底辣妹、冰河追凶、纽约纽约、废柴特工、猫脸老太太、不朽的时光、伦敦陷落、火锅英雄、我的特工爷爷、蝙蝠侠大战超人等
⑺ 信阳毛尖更名茅台,改名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中文名称,以“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代替。董事相信,更改公司名称将更好地反映本集团目前及未来的业务发展状况,并相信,新名称将为本公司树立更合适的形象及形象,从而有利于本公司的业务发展,符合本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
信阳毛尖,原名中国天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相关化工产品的制造和销售,以及电力和热能的生产和供应,2004年,基于原油价格上涨的预期,集团转向扩大和发展煤化工产业。本集团通过招标收购成功转型四家国有企业。经过扩大生产和技术改造,本集团形成了煤炭相关化工原料上下游业务生产链。
在公告中,信阳毛尖表示,目标公司的合作伙伴上海高诚是中国酒类行业的有利市场行家。目前上海高诚已经推出了贵州茅台,五粮液等知名白酒品牌。而目标公司则拥有包括成龙商标在内的一系列商标。
⑻ 企业理财案例
耀莱投资小赢的一亿也是牛,P2P平台总是觉得不太安全。
⑼ 身家百亿,和成龙冯小刚关系密切,今却成为老赖,他是谁
曾身家百亿,但现在却因为20万元成为“老赖”,最后却被迫离开自己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这个人就是綦建虹。綦建虹一手创办了耀莱集团,旗下涉及了房地产,投资,影视等领域,还和成龙、冯小刚等知名明星关系密切。
而且在之前,綦建虹在服装订单上还有17万元的订单尾款没有偿付,所以綦建虹还背负着将近20万的债务。不过谁会想到,当年身家百亿,和众多明星关系密切的綦建虹,现在连20万的贷款都还不起。对此您怎么看?
⑽ 《潘金莲》背后的资本赌约 票房不佳谁最紧张
重庆商报11月28日报道 26日晚,一袭西装的冯小刚站在金马奖颁奖典礼的舞台上神采奕奕,捧着金灿灿的金马奖杯,这位新晋金马最佳导演却一脸严肃,因为此时此刻助他获奖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正遭遇票房危机。
从上映前三天的高歌猛进,到后来的票房遭遇腰斩,“潘金莲”已经陷入票房绝境,猫眼预测该片的最终票房为4.75亿元,这与该片发行方五亿元保底的赌约还有所差距。更让冯小刚坐立不安的是,《我不是潘金莲》还关系到背后4个制作公司的资本赌约。作为与上市公司利益绑定的明星IP,冯小刚们与资本方的赌约故事已渐入高潮。
票房问题 火了三天 突然疲软?
冯小刚导演、范冰冰主演的《我不是潘金莲》于11月18日上映,在经历前三天高票房以后,尽管仍是33%左右的高排片,票房却遭遇腰斩。据猫眼电影统计,截至记者27日中午发稿前,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票房仅有3.2亿元,单日票房被26日上映的《神奇动物在哪里》与《海洋奇缘》远远甩在身后。猫眼预测“潘金莲”的最终票房则为4.75亿元。
同时,近期关于《我不是潘金莲》的新闻屡见不鲜——先是冯小刚掀起华谊与万达的票房骂战,后被多家媒体质疑“幽灵场”刷票房。从这些喧嚣中可以看出,《我不是潘金莲》背后的投资、发行公司有点着急。
据公开资料显示,《潘金莲》的出品方共有4家,分别是:耀莱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摩天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子公司)。
4家出品公司中,东阳美拉是上市公司华谊兄弟的子公司,耀莱影视是上市公司文投控股的孙公司,摩天轮文化是上市公司北京文化的子公司,这三家子孙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均发生在最近两年,且都处于业绩承诺期内。
业绩问题 票房不佳 谁最紧张?
据媒体报道,华谊兄弟(含东阳美拉)、北京文化、耀莱影视对《我不是潘金莲》的投资比例为5:3:2,其中耀莱影视通过对影片5亿元的保底从华谊手中“换”到了20%的投资额,华谊兄弟(含东阳美拉)的投资份额从70%变为50%。按当下的票房预期,“潘金莲”票房可能在5亿元之间徘徊,如果低于5亿元,耀莱影视按影片票房收入总额人民币5亿元支付投资方2亿元票房净收益;票房5亿至8亿部分,票房净收益由发行方耀莱影视独享;票房超出8亿元部分,发行方耀莱影视获得票房净收益的50%。也就是说,电影还没上映,华谊兄弟和东阳美拉已经有1亿元收入入账,摩天轮文化也入账6000万元。
有了这份保底协议,华谊兄弟(含东阳美拉)除去电影成本,都能捞到7000万元左右的利润,不得不说是控制风险的高明之举。不过另外3家公司由于涉及背后上市公司的业绩承若,还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所以“潘金莲”票房远不如预期,而关系背后上市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业绩问题。
业界问题 保底发行 救命稻草?
保底发行一般都是保名导演,热门影片,双方彼此有合作,有深交,互相了解,然后运用资本手段推高票房,赢取更大的资本层面的利益,涉及到太多的资本运作和利益输送。对于热门大片来说,保底已成标配,似乎每一个大片背后,都能找到几家资本公司的影子。
曾保底发行的有《心花路放》、《后会无期》、《港囧》、《叶问3》、《一步之遥》、《太平轮》等,但不是每一部都能大赚。保本作为一场资本游戏,赌赢了皆大欢喜,但万一失手,也是惨不忍睹。
《我不是潘金莲》也玩保底,开拍就已经赚了2个亿。
耀莱影视文化与华谊兄弟、摩天轮文化共同签订冯小刚新片《我不是潘金莲》的发行协议,如票房低于5亿,耀莱将支付2亿票房净收益,票房5亿至8亿部分净收益由耀莱独享,票房超出8亿元部分,耀莱将获得票房净收益的50%。
如果票房不到5亿,摩天轮和华谊也能拿到2亿净收益,等于是稳赚。
此次,华谊兄弟携手冯小刚也玩保底发行,能否对赌全赢,还是个未知数,从刘震云的小说来看,有点够呛。
投资方博弈 哪家赌赢了?
从上映前三天的高歌猛进,到后来的票房遭遇腰斩,“潘金莲”已经陷入票房绝境。4个投资商,谁在资本博弈中赌赢了?
赌约1耀莱影视5亿保底发行
以4.75亿的票房收入来计算,“潘金莲”约40%也就是1.9亿会回流到电影的投资公司,根据公开消息,《潘金莲》的制作发行费用在6000万到8000万之间,如果没有保底的话,电影的各制片发行方基本可以赚钱了。
由于该片带入了耀莱的5亿元的保底发行,那么对于耀莱来说盈亏就变得有点复杂了。如果最终票房4.75亿,耀莱需要拿出2亿的票房净收益支付投资方,除了1.9亿的收益,耀莱仍需补足1000万的缺口。不过在2亿的票房收入中,由于耀莱影视占到了20%的投资,因此有4000万收入将直接回到耀莱手中,还有3000万的利润。
同时耀莱影视还参与了该片的放映与宣发,还可以分到不少利润,即便最终票房只有4.75亿元,耀莱影视也能达到盈亏平衡,而其参与投资放映来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也已达到。
赌约2摩天轮文化过线仍很悬
摩天轮文化为北京文化持股比例为100%的全资子公司,在北京文化收购光景瑞星时,其2016年的业绩承诺是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到3043.08万元。
由于影片的保底赌约,北京摩天轮在“潘金莲”上映之后,已经能拿到6000万元左右的收益。11月21日晚,作为投资方的北京文化发布公告,与投资者分享收获高票房的喜悦。公告称,“《我不是潘金莲》截至11月20日24时,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3日,票房成绩约为2.04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
不过,摩天轮在今年上半年的收益可并不好看。2016年上半年,摩天轮的营业收入为1945万,但是净利润则为负的2866万,也就是说,虽然拿到手这6000万,但是摩天轮的业绩可能也只过了保本线——前提是公司今年剩下的业务不再亏钱。
赌约3 冯小刚恐为东阳美拉掏腰包
2015年11月华谊兄弟公告称,拟以10.5亿元投资冯小刚控股的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业绩承诺方面,东阳美拉2016年度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自2017年度起至2020年12月31日,每年在上一年度承诺的净利润目标基础上增长15%。若未能完成该目标,冯小刚将以现金补足差额。
据艺恩数据显示,东阳美拉被华谊兄弟收购以来,制作完成的电影作品仅有《我不是潘金莲》一部。而华谊兄弟2016年半年报显示,东阳美拉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535万元。也就是说,下半年东阳美拉6465万的业绩缺口,全都压在了“潘金莲”身上。由此可见,面对6000多万元的利润差额,《潘金莲》对冯小刚兑现今年的业绩承诺至关重要。完不成业绩,那是需要冯小刚本人掏出真金白银补上的。
不过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近日华谊兄弟董秘高辉已向媒体澄清,冯小刚承诺的东阳美拉2016年度业绩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