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了
本报记者 高莘
6月5日,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北京亿华通、丰田六家公司在北京签署合营合同,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这家新公司由丰田和亿华通为主,由各公司共同出资,计划由丰田(中国)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任董事长、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秋田隆任总经理。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落户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据董长征介绍,联合研发公司将进行全流程开发,对“FC(氢燃料电池)电堆等的组件技术”“FC系统控制技术”以及“车辆搭载技术”等技术开展研发工作。由此缩短从开发到产品化所需时间,加快燃料电池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普及。新公司将以接受委托开发的方式开展业务,根据各股东方需要确定开发内容,知识产权归委托方拥有。
而之所以选择商用车为先期方向,是因为2016年中国相关部门颁布的《节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预计,到2020年燃料电池车累计销售1万台,到2025年目标是10万台。这意味着,之后以商用车为核心的燃料电池车市场会迅速发展扩大。
“这是丰田在海外设立的唯一燃料电池研发企业,对丰田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丰田汽车公司执行董事、中国本部CEO上田达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新公司将把业务重点首先放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拥有燃料电池基础的地区,以后向更多的地方进行普及。”他引用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的话说,“只有实现普及,环保汽车才能为环保做出贡献,所以需要不断扩大朋友圈,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展与中国的合作。”
在签约仪式后,丰田中国在回复记者提问时表示,新公司对丰田在全球的氢能源布局有重大战略意义,通过此次与中国商用车市场上具有强大影响力及可靠技术实力的合作伙伴合作,将为燃料电池车在中国的普及奠定基础。
2018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日期间对丰田进行视察时,特地就氢燃料电池车的相关技术与安全问题进行了解。2019年,丰田又与北京市主要领导进行交流,并与北京市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备忘录。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王刚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联合研发公司的成立符合北京战略定位,对产业升级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介绍到,目前,北京已经明确了采取氢燃料电池和纯电动并行的发展策略;2022年冬奥会也将开展氢燃料汽车示范应用;北京会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新业态和服务体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华为把荣耀业务卖给深圳智信,荣耀有了更好的发展吗
是的,现在荣耀发展的也很好,而且旗下有很多的手机智能手环,平板电脑,技术水平也是很高的。
Ⅲ 燃料电池市场靠什么拼出个未来
氢能是我国能源体系的新成员,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生物制氢在氢源的开发,制氢源的开发和制氢技术中的不断拓展,高密度固体储氢材料的进一步研发,以及受燃料电池研究的驱动,氢能系统已经成为洁净能源研究的热点。氢能和电能、热能、汽柴油一起组成二次能源,也是能源革命的新技术。
目前多地对氢能产业升级抱有热望,社会资本对氢产业链的追逐也从未停止,这将推动氢能产业加速发展。如将氢能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100多年基于内燃机和石油工业体系的供应格局。氢储能和氢储运相关的技术突破,也会带动全球能源格局发生变化。
近些年来,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在不少宣传片中频频出现,氢能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从2016年到2019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销量逐年增加。
2016-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统计情况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与燃料电池相关的企业新增110家,目前国内企业更多的还是在从事系统和应用层面的研发,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功率密度、冷启动温度、寿命、电流密度等指标上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在燃料电池领域已经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参与此次合资合作的亿华通,是股东中唯一的第三方零部件供应商,持股比例位居第二。资料显示,亿华通主营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主要客户包括宇通客车、北汽福田、中通客车、申龙客车、中植汽车等,基本均为头部整车企业,且均为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下属公司,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领域起步早、积累多并兼具技术与资金实力。去年4月,丰田与清华大学就氢燃料电池应用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成立了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院。签约期间,一辆搭载了丰田与亿华通联合研发的6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客车也公开亮相。据悉,在亿华通向客户提供的产品上,也采用了丰田的电堆和零部件。
直播车市
只有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才能力地促进深层次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新一轮竞争,从而激发更大的市场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格局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一周汽车圈丨北京摇号新政要来了,五菱汽车借地摊风走红……
本周汽车圈内值得关注的热点不少,但要说本周什么最火?那一定是“地摊风”,借着这股风五菱汽车港股大涨。与此同时,本周多家车企公布了5月销量,大趋势是同比增长,能够看出在逐渐走出疫情阴霾后国内汽车市场迎来反弹,给未来带来了更多希望。
另外下周也有不少新车动态及新技术值得期待,更多关于本期《一周汽车圈》的详细内容一起往下看一看吧~
“地摊风”火热,五菱汽车走红
6月1日上午,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期间,特意前往当地一个老旧小区的小摊前面,明确提到,地摊经济,是就业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加之此前在中央文明办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后,各地纷纷为“地摊经济”松绑、助力。
6月2日,五菱专用车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五菱荣光翼开启售货车——地摊经济的正规主力军》,介绍了新推出的“摆摊神车”,引发市场关注。据悉,该车当天收到的订单量超过其5月销量总和。
另外,作为香港上市公司,6月3日,五菱汽车(HK.00305)港股,一度迎来盘中将近120%的大涨。截止下午16点收盘,五菱以0.305港元(今日开盘价格0.2元)收盘。
车界观点:今年有句话非常火,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从造口罩,螺蛳粉等带火了五菱汽车,如今借着地摊经济的热度,五菱汽车又火了一把,对于品牌宣传来说是莫大的好处。对于小型商用车生产厂家来说,火热的地摊经济是一大利好。实际上,除了五菱汽车之外,还有其他车企也开始发力“地摊经济”蓝海市场,如江淮汽车等也开售类似厢货售卖车。
北京摇号政策松绑,向“无车家庭”倾斜
6月1日,北京发布《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关于一次性增发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方案(征求意见稿)》三个文件,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三个文件,拟从明年开始,在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普通指标摇号和新能源指标轮候配置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以“无车家庭”为单位摇号和积分排序的指标配置方式。家庭总积分将作为摇号的中签倍率,赋予单个“无车家庭”更高中签机会,积分越高中签机会越大。
其中,《关于一次性增发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拟在今年8月,一次性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全部向“无车家庭”配置。具体配置办法总体上与政策优化方案中关于按家庭积分排序配置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的方案保持一致。根据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将尽快启动实施,让2万个“无车家庭”尽早受益。一次性增发指标配置工作计划于今年8月份启动实施。
车界观点:此前,北京一牌难求的局面已持续多年,如今政策松绑,在以上文件完善实施后在摇号上将给予“无车家庭”更高中签机会,是为了有限的资源的相对公平分配,防止北京“牌照”资源出现两极分化。在"后疫情时代",放宽限购政策恐怕是当下促进汽车消费较为立竿见影的手段。
丰田等六家企业联手研发氢燃料电
6月5日,丰田汽车公司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在北京亦庄签署合营合同,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
据了解,该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开展能为构建清洁环保的移动出行社会作出贡献的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以丰田和亿华通为主,由各公司共同出资,公司所在地位于北京市亦庄区。
具体规划上,新公司总投资50.19亿日元(约人民币3.3亿元),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其中,丰田占比65%、亿华通占比15%、而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各占5%,将采用委托研发的方式对燃料电池商用车进行全流程开发,预计于2020年内在北京正式成立。
据介绍,六家公司将通过协商共同规划产品,一条龙式地开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FC电堆等的组件技术”、“ FC系统控制技术”以及“车辆搭载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研发工作。由此将大幅缩短从开发到产品化所需时间,加快FCEV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普及。
车界观点:丰田汽车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的研发由来已久,并在技术上形成一定领先优势。这次六家企业联合成立氢燃料电池研发公司,意味着中国车企开始逐步加快在燃料电池车领域的布局。按照此前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到的发展愿景:预计到203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将实现商业化应用。
宝马联手国网电动拓展充电网络
6月3日,宝马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启战略合作,内容涵盖充电技术研究和创新、充电服务产品合作和推广、推动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力三大方面。
公开资料显示,国网电动是国家电网公司于2015年底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营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服务、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销售汽车、汽车租赁等业务。目前,国网电动已与蔚来汽车、长安汽车、广汇集团、神州优车等取得战略合作关系。
据介绍,宝马集团要在所有品牌和车型系列中持续推进电动化进程,到2023年,宝马集团将在全球提供25款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目前,宝马集团在全球已经完成交付超过5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明年年底,预计将增至100万;其中,宝马目前已在中国交付6万辆新能源汽车。
车界观点: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充电桩建设被纳入新基建重点领域。国网电动汽车公司承担着国家电网公司充换电业务发展主体责任,本次宝马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开启战略合作,能够更好实现汽车配套,标志着宝马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本土化进程再次向前迈进一步,将进一步构建完善其新能源生态系统,同时还拥有了探索更多可能的机会。
德国强制所有加油站建充电桩
据外媒报道,德国政府表示,作为其1300亿欧元(约1460亿美元)经济复苏计划的一部分,该国将要求所有加油站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以缓解电动汽车车主的里程焦虑,并刺激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
根据德国能源和水工业协会BDEW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德国境内一共有27,730个电动汽车充电站。该机构表示,要想让德国成为大型电动汽车市场,该国至少需要建设7万个充电站,以及7,000个快速充电站。
车界观点:除德国以外,英国也曾计划立法强制要求加油站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就国内而言,当前我国尚未要求加油站强制安装充电桩,但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公司早已展开布局。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新基建”中的重要门类。“加强充电桩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被提及。或许,未来“加油+充电”的配置也将成为国内加油站的标配,到那时纯电动汽车的出行体验将有很大改善。
售16.98-19.98万元,长城炮越野皮卡上市
6月5日,长城炮越野皮卡正式上市,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6.98万-19.98万元。
长城炮越野皮卡新增越野专家模式,还配备了COO蠕行模式、TAB坦克掉头、三把锁等;同时还针对专业越野出行需求,适配了标准、经济、运动、雪地、泥地、沙地、4L共7种全地形驾驶模式,可应对多种路况。
本次推出的长城炮越野版汽油车型搭载了2.0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90马力(140千瓦),最大扭矩为36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的是来自采埃孚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据此前消息,长城炮越野皮卡未来还将推出柴油车型,采用2.0T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66马力(122千瓦)。
售24.68万-32.98万元,东风本田UR-V正式上市
6月5日,东风本田UR-V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包含2种动力的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4.68万-32.98万元。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东风本田对UR-V除了在外观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优化之外,在整车尺寸及科技智能配置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总结
以上就是本期《一周汽车圈》中本周值得关注的内容了,截止目前并没有在下周上市的新车消息,或许这和即将在6月13日开幕的重庆车展有关,此前已有不少热门新车宣布在6月13日亮相或上市。
不过,下周仍有值得期待的新技术和新车动态。6月8日,长城汽车将举办以“智能守护 从未止步”为主题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线上发布会”,发布其最新研发的智能安全技术;另外,比亚迪汉也将在下周在北京举办鉴赏活动,我们将为大家带来第一手信息,敬请期待~我们下周见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大众160亿砸向纯电动之后,丰田又在氢燃料电池车领域点了把火
文/宋双辉
就在大众拿出20亿欧元(约160亿元人民币)砸向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之后,另一大巨头丰田汽车也开始行动了。
两周前,大众汽车先后在中国市场办成两件大事,先花11亿欧元成为了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的第一大股东,又拿出10亿欧元获得了江淮控股50%股份以及江淮大众合资公司的管理权。
大众的态度很明确:在中国的纯电动乘用车市场,我要发力了。
而另一家跨国巨头、此前也一直被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过于慢热的丰田汽车,则选择了另一条跑道发力——氢燃料电池车。
6月5日,丰田与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和亿华通签约,宣布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投资总额50.19亿日元,丰田出资占比65%,亿华通15%,其他四家车企各占5%。
这家公司瞄准了商用车市场,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普及。
丰田谈“氢”说爱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丰田汽车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油电混动是最佳过渡方案,终极环保车就是氢燃料,纯电动不是它的菜。
丰田对氢燃料技术的开发和混动技术一样早,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了。和混动一样,丰田目前在氢燃料技术专利层面也是有很高的话语权,掌握许多核心技术。
只不过受制于居高不下的成本,以及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氢燃料电池车在全球并没有迎来大爆发。那么如何降成本、增加加氢站数量呢?只靠丰田自己的力量肯定没戏,必须靠朋友。
中国市场无疑是氢燃料的热土,发展氢能燃料电池技术被写入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推进加氢设施建设也被写入了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所以两年前丰田就开始铺路,2018年就与北汽福田和亿华通达成了合作意向,要联手打造氢燃料电池客车,还将服务于2022北京冬奥会。
去年丰田章男亲自跑来清华大学,宣布成立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院,氢燃料电池就是主要研究课题。随后又与一汽和苏州金龙就氢燃料电池大巴的合作达成共识。
这次成立合资公司,丰田在中国氢燃料领域又多了东风和广汽两个新伙伴,一个是商用车巨头,一个是在华合资多年的铁哥们,两家又都是国企背景,合作意义深远。
外资入局,搅动新能源市场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早就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了,如果说几年前政府还是希望通过补贴和政策倾斜的方式先让自主品牌们跑起来,那么如今已经进入第二阶段,敞开大门让外资品牌带着投资和技术入场,带活整个新能源产业。
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首次出现同比销量下降,今年前四个月的销量又同比减少了近4成。如果要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甚至25%的目标,那么必须给予市场更多的外力刺激。
所以我们看到了动力电池“白名单”废止,看到了特斯拉国产享受到各种政策优待,看到了大众在江淮大众合资公司中的股比提高到了75%,如今又看到了丰田与四家国有车企在氢燃料领域的牵手。
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出现,认为对外资过度开放,是对实力不足的自主品牌的一种碾压,是引狼入室,我倒是认为没必要这么悲观。
“狼”早就来了,我们没必要保护弱者,否则失去机会的就将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欧洲已经跃跃欲试想要赶超中国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了,法国德国最近都拿出几十亿欧元砸向电动车,我们更要努力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Ⅵ 请问浙江省内有哪些汽车制造企业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原名北京亿华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更多客户创造理想的用车体验。公司由清华大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心副主任方运舟博士、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上海哲奥投资管理公司联合创始成立。
2016年11月,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亮相,合众新能源汽车进入公众视野。
2017年4月19日,合众新能源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获得发改委批准。合众新能源成为第13家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牌照的企业。
2017年10月31日,合众新能源汽车变更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方运舟变为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后者出资3.3亿元收购了合众新能源近53.4%的股份。
2018年3月,合众新能源从浙江桐乡搬来这个比邻上海。
2018年5月,合众新能源浙江桐乡智慧工厂正式竣工。
2018年6月1日,合众新能源发布全新企业品牌HOZON以及旗下产品品牌NETA哪吒汽车。同时,合众还发布了全新哪吒汽车概念车为EUREKA 01以及设计理念。
2018年6月6日,工信部发布了第308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公示,在新增汽车生产企业清单一栏中,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列。在2017年获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牌照后,合众新能源作为独立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正式获得工信部核准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成为全国第7家拿下工信部生产资质的造车新创企业。
2018年6月21日,哪吒汽车进入工信部的新能源产品目录。
公司在企业运营、研发、生产、营销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款车”:独立研发了一款新能源汽车车型,将在2018年三季度上市。
“一座工厂”:合众新能源的自建工厂——桐乡智能制造工厂全面竣工,初期产能为年产8万辆。
“一张牌照”:合众新能源正式获得工信部核准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成为全国第7家获得发改委和工信部双重认可的企业。
“一个战略股东”:引入了知合出行这一战略大股东。
2018年11月29日,合众新能源变更法人,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已退出,由方运舟接任。
2018年11月,华夏幸福董事长王学文从合众汽车撤资的同时,宜春市金合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合众汽车的新控股股东。
宜春市金合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合众汽车51.31%股份,宜春市金合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的背后是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第二股东桐乡众合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合伙企业占比16.46%,背后则为合众汽车董事长方运舟控股。
Ⅶ 亿华通(北京)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亿华通(北京)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04月0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法律、法规禁止的,不得经营等。
法定代表人:张丽
成立时间:2004-04-01
注册资本:3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222268079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工业开发区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