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南银行的股权架构
据相关公开资料显示,海南银行注册资本30亿元,其中民营资本占53%。从股东结构来看,海南发展控股旗下全资子公司鹿回头旅业作为主发起人,持股17%;交通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持股10%。
其余股份分布如下:海马汽车的子公司海马财务持股12%;华信石油持股12%;海南农垦集团持股10%;海航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港航控股持股7%;东华软件持股5%,东华软件成立后还将协助海南银行全面IT建设;海南海药、昌江华盛天涯水泥、海南新建桥各持股5%;海钢集团持股3%。
B. 中国倒闭的三家银行除了海南发展银行 还有两家是什么银行
正式关闭的只有一家,海南发展银行,简称海发行。中国被关闭的金融机构不少,如广国投,华银等等。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海南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很多信用社通过高息揽存的形式发展业务。到1997年年底时,海南省已有几十家信用社出现资不抵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等问题,并发生多起挤兑事件。最终海南省政府决定让海发行兼并这些信用社,背起它们的资产和负债。
1998年3月22日,央行在陆续给海发行提供了40亿元的再贷款用于“救火”后,决定不再给予资金支持。
1998年6月21日,央行发出公告:由于海发行不能及时清偿到期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央行《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决定关闭海发行。
海发行关闭后,个人存款转由工商银行托管,由于公众对于工商银行的信任,并没有造成大量挤兑。
而对法人(公司)存款则进行债权登记,待清算完后再行兑付,但是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20年至今未完成清算。
(2)海南银行股东名单扩展阅读:
事件启示
首先,在海发行关闭事件中,我们看到其原因包括经营管理混乱、承担接管问题信用社等。而在其背后,则是房地产泡沫崩溃可能导致金融失败的残酷事实。
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市场崩盘,导致包括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不良资产,海发行则不幸成为这轮房地产泡沫危机的“牺牲品”。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与金融体系关联更加复杂的情况下,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警示。
其次,在海发行遗留问题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金融机构的退出制度尚未建立起来,这在客观上阻碍了中国金融改革深化的步伐。长期以来。
中国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往往都是行政性关闭,或者是关闭后走向行政性主导的破产,因此往往被人戏称为“计划性破产”。市场化破产机制的缺位,使金融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市场化都难以完全建立起来。
再者,海发行关闭的直接原因,就是储户因为恐慌引起的“挤兑”所造成的。挤兑的发生往往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储户在缺乏银行的信息,二是由于存款缺乏安全保障,导致储户信心丧失。
其中的教训,一是要求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运作规范性和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充分了解内部的风险收益特征,二是要求尽快建立起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成为挽救储户信心的“最终安全网”。
C. 44家银行申请破产名单
没有44家银行破产,应该是44家地方AMC成立。
随着近年区域性金融风险加大及银监会放宽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设立的数量限制,地方“坏账银行”扩容步伐不停歇。
2017年,银监会下发关于公布云南、海南等七省市地方AMC名单的通知,云南省资产管理公司等7家地方AMC获批参与本省(区、市)范围内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
据统计,截至2017年,已有44家地方AMC正式成立,覆盖除贵州、新疆及港澳台外的全部省级行政区域。从这些地方AMC股东结构看,主导方多为地方国资,包括地方财政部门、地方国企、地方金控集团等,但也有不少地方AMC的股东中有民企股东、上市公司股东、四大国有AMC及传统金融机构身影,混合所有制甚至民营独资AMC的案例越来越多。
(3)海南银行股东名单扩展阅读
时隔22年,我国出现第二起银行破产事件。
2020年8月h,央行披露的报告透露,根据前期包商银行严重资不抵债的清产核资结果,包商银行将被提起破产申请,对原股东的股权和未予保障的债权进行依法清算。
包商银行破产,让不少人恍然意识到,原来大而不倒、赚得盆满钵满的银行也存在破产倒闭的可能,没有什么是永远“刚性兑付”的。
事实上,早在2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过银行倒闭第一案。
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因经营管理不善而被关闭,成为新中国首个走上“破产”之路的商业银行。
D. 海南 有什么商业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
海南光大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
E. 海南省农业银行现任行长
农业银行海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韩明
农行海南省分行领导班子看望慰问一线员工
2018-01-01 17:41
12月31日,农行海南省分行党委班子成员分赴省分行本部、各基层行,走访慰问坚守在年终决算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向大家致以节日的问候,并感谢大家为农行付出的辛勤劳动。
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韩明慰问
红城湖支行员工
12月31日,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韩明到红城湖支行进行年终决算指导并慰问网点一线员工,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勉励大家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在新征程中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F. 中国倒闭的三家银行除了海南发展银行还有两家是什么银行
正式关闭的只有一家,海南发展银行,简称海发行。中国被关闭的金融机构不少,如广国投,华银等等。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海南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很多信用社通过高息揽存的形式发展业务。到1997年年底时,海南省已有几十家信用社出现资不抵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等问题,并发生多起挤兑事件。最终海南省政府决定让海发行兼并这些信用社,背起它们的资产和负债。
1998年3月22日,央行在陆续给海发行提供了40亿元的再贷款用于“救火”后,决定不再给予资金支持。
1998年6月21日,央行发出公告:由于海发行不能及时清偿到期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央行《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决定关闭海发行。
海发行关闭后,个人存款转由工商银行托管,由于公众对于工商银行的信任,并没有造成大量挤兑。
而对法人(公司)存款则进行债权登记,待清算完后再行兑付,但是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20年至今未完成清算。
(6)海南银行股东名单扩展阅读
倒闭原因分析
1、不良资产比例过大
早在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成立海南发展银行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1993年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
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
据统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
2、银行体制混乱
海南人曾骄傲地说,海口银行的密度在全国最大,银行的数量多过了米铺。但正因如此,使海南的银行走上了恶性竞争的道路。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25%。
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社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
3、经营模式不规范
但是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名义流回股东手里。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日正式开业的。
但仅在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贷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
G. 海南银行的主要领导
海南银行董事长由海南银行筹建工作组组长、原海南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年生担任;海南银行行长由原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副行长、纪委书记朱德镭担任;符海碧任海南银行监事长(试用期一年);刘政权、吴竞择、马文峰任海南银行副行长(试用期一年)。
H. 海南银行是城市商业银行吗
海南银行是城市商业银行,海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ofHainanCo.,Ltd)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一家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也是海南唯一的省级法人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