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向股东借款流程怎么走
公司向股东借款,与向其他企业或个人借款是一样的程序。
只要有借款合同就可以了。
做账: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xx股东
支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利息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应付款)
还款
借:其他应付款----xx股东
贷:银行存款
注意:在支付借款利息时,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率20%;借款利息在没取得正式发票的情况下,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如有不明白,或想避税,欢迎追问
⑵ 股东借款给公司有无涉税风险
如果是真实的借款则没有问题。
很多公司将帐外收入通过股东借款的方式回到公司,所以大额应付股东款也是税务局重点查证的对象,就看你是不是经得起检查了。
⑶ 股东借款给公司有无涉税风险,特别是三年以上了
不会确认捐款收入,也不涉及税金问题,因为是无偿的借款,不涉及利息。
⑷ 股东借款未还有何税务风险
企业法人股东向公司借款有税务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⑸ 公司向股东借款,当初没有写借款收据,日后该怎么冲掉这笔借款
1、单位向股东借款,应该给股东开借款收据,根据收据补作借款分录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600万 贷:其他应付款--XX股东 600万 2、分期还款时,单位要填写还款支出单入账
⑹ 股东借款有哪些税务法律风险
从法理上分析,公司和股东均为相对独立的法律主体,二者在人员、资产、责任等方面相互对立,不得混同,股东不得以其股东身份随意侵占公司资产,损害公司、国家、债权人、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以各种方式从公司抽取资金的行为。虽然法定注册资本制改认缴注册资本制以后抽逃出资将不再承担刑事责任,但国家的税收利益不得因股东的不当行为受损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公司在支付股息、红利后,股东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义务,部分投资者为了规避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就希望通过借款的方式变相发放股息、红利。但是税务机关不会认可这种操作方式的,因为税法上有个实质课税原则。
因此,为防止个人投资者以借款之名掩盖分配利润之实,财税〔2003〕158号规定股东在一个纳税年度(1月1日到12月31日)向所投资的公司借款,在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也不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计征20%的个人所得税。
⑺ 企业股东借款年末不归还,会有什么风险问题
企业股东借款年末不归还,会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股东分红 ,而按20%计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⑻ 企业亏损较大,如用个人股东借款冲销未分配利润,存在哪些税收风险
企业亏损较大,实际无利润可分,个人股东借款冲销未分配利润,漏交了20%的个人所得税,查到要补税加滞纳金和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