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问钢铁企业年度生产计划怎么写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 生产的前提,更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对炼轧厂来说, 120吨转炉—炉卷轧机和150吨转炉—1780mm热连轧两大工程的建设重任, 职工人数已达1898人,仅分流职工就达1180人。职工人数多、人员构成 、工程建设任务紧、120吨转炉—炉卷轧机工程即将投产、生产 刻不容缓, ,在安全上对了严峻的考验。面对安全上的诸多不利因素, 进行客观分析 , 找出和采取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措施,狠抓安全管理制度 ,为工程建设打造了“安全平台”,为生产畅通了“安全通道”。下面就我厂的情况,将安全管理上的做法介绍如下:
一、打牢“安全”之基, 施工与生产 “安全并存”。
在120吨转炉—炉卷轧机施工现场, 是施工高峰 ,大范围、长跨度、深基础、高厂房、立体交叉的施工环境,曾一度整个施工现场安全严峻,再加上现场 设备的存放,设备安装调试人员的增多,生产的同期 , 加大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 针对炼轧厂的情况,从基础工作抓起,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安全管理工作, 协调了施工与生产工作交叉并进、安全并存。
在施工组织中, 大小施工 ,只要 工程施工,指挥部均要求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员, 安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 要求各施工规范施工, 施工部位提前制定安全的施工方案,现场作业人员劳保穿戴整齐,危险源(点)有的防护措施。 ,指挥部还携同公司安全环保部、设备处及监理公司等 ,在关键时期安全监督检查, 的奖罚措施;在高温、多雨等安全隐患较多的季节,在特种设备使用及进行难度部位施工时,都要求施工制订安全预案,力争把一切不安全、不文明扼杀在“萌芽状态”,为工程建设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在工程建设和生产中, “三 ”的要求, 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警示装置,能够与主体工程设计、 施工、 投入生产使用。为生产前的安全工作,我厂 安全环保科牵头,组织各车间安全员每周多次进行安全检查,纠正纠察我厂职工劳保穿戴不齐和违规操作的不良想象。在设备安装、调试、交付过程中, 提前制订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监督检查, 保证了生产工作安全有序。
二、以人为本, 安全管理, 职工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
炼轧厂人员构成 ,既有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又有各 抽调人员,还有一大批从炼钢厂、 轧钢厂、 轧钢厂等的分流人员, 的文化参差不齐,实践经验相差悬殊, 职工的素质亟待提高 。
新工艺、新设备、新环境, 这对老职工是一个挑战,更不用说是新工人了,这是在安全上面临的一次新的考验。因对环境不熟悉,对设备性能不透彻,对操作熟练,甚至对工艺流程及其能带来的危害还不很 ,都给安全带来隐患。氧气、煤气等易爆、有毒气体,铁水、钢水及热坯料等高温液体和固体,天车、 的机电伤害、 放射源等个危险源(点),遍布了整条生产线。 都给安全管理工作了难度。
为此, 管理力求到位, 分工力求明确,还要做好对口对接, 编织安全责任网,从职工报到开始就着手安全教育。为抓好抓牢安全教育工作,厂、车间两级安全委员会克服职工多、场所少、教材缺等 , 安全规程的要求, 对职工三级安全学习和教育,组织三级安全考试,并将考试成绩填卡入档。在抓好三级安全教育的,还工作岗位, 安全监护和技术培训,让尽快熟悉生产现场, 安全责任意识, 安全防护能力。 督促职工学习《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职工安全常识,尽快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 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规范职工的操作 。
为使安全教育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并把安全管理工作 系统化、规范化, 炼轧厂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 人员现场, 工艺装备及岗位特点,并参照类似规章制度, 制订出了我厂的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点) 预案、 岗位的预知预控、特种设备、放射环境管理制度、 劳保用品的管理办法等安全的规章制度,为细化安全管理打下了基础。
还即将着手“合格岗位人才”的评定工作, 措施,激励职工岗位的比干劲、比责任,自觉自身素质,打造安全、技术、 素质等各均能符合岗位要求的职工队伍。
三、 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双向安全无障碍管理通道。
用制度规范安全管理,以制度情况量化责任, 职责 ,奖罚分明;不折不扣地执行公司及厂部各级安全管理制度,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安全无障碍管理通道,杜绝任何推诿扯皮和隐瞒事故的 。这是炼轧厂对各级安全管理责任人的要求。
因现场施工点多,作业面广,战线长,人员杂,外来施工队管理难度 ,再加上职工到岗时间短,人心不稳、岗位环境不熟, 都需要有一条“主线”来上下贯通, 安全管理。 炼轧厂在组建了安全环保科后,本着全员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原则,于7月1日成立了厂、车间两级安全管理委员会, 和炼轧厂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了组织保障。 炼轧厂安全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在常规安全管理工作的 ,还 我厂需要,迅速 了 安全管理措施,并制定了安全例会制度。
各车间安全委员会也制定了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涵盖了所有工种和岗位, 了我厂安全管理工作的 框架,各车间专职安全员也已到岗,班组安全监督员已开始实施带证上岗制度。
安全任务、安全工作的部署、安排,“自上而下”无障碍; 安全隐患、信息、意见的反馈,“自下而上”无障碍;双向无障碍安全管理通道已在炼轧厂 。
四、居安思危, “警示性”安全教育, 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鲜血换来的教训,决 用鲜血来验证。在日常安全管理中,我厂早在工程指挥部时期,就同类型兄弟企业的典型事故通报、分析, 剖其原因,究其根源,吸取经验教训,为职工敲响安全警钟。在将安全事故 通报的过程中,让职工在的事例中认识,使职工从血的教训中教育, 职工的安全防范能力和事故应变能力。 安阳市信益二期工程“5.12特大事故”、郑煤集团“10.20特大矿难”等 的沉痛教训, 除对全厂干部职工通报外,还分析其事故原因、过程及后果, 是兄弟企业的氧气爆炸、煤气爆炸及中毒、严重的钢包漏钢事故、 机电伤害、天车伤害等事故,组织职工 学习、 ,谈体会、写感想, 工作 思考。 ,还 组织学习《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 理论与事例相 ,在吸取经验教训的 , 系统地了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当然,在安全管理中, 也的隐患和漏洞,但已在场所进行了的批评、教育和整改,并给以了的经济处罚。 120吨转炉—炉卷轧机工程投产日期的迫近, 职工将陆续工作岗位,直接融入到整条生产线的各个角落,在 操作前,还需要对安全和技术规程学习,还需要强化实操训练,还需要对新的岗位熟悉。对安全检查中的安全隐患,需要逐项逐条地整改,安全管理也需要的细化工作。 是在热试车和投产过程中,需要提前预知预控和急救预案工作。 在工程建设及今后的生产经营中,随时要注意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 都需要静下心来,冷静思考,寻找新的口。
安全管理网络,强化安全责任, 安全措施。 是的工程建设时期, 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 炼轧厂将 把安全管理一项系统工程,扎实地向纵深 。 【编后说明】这是一篇钢铁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总结和计划,并不是在严格意义上的生产计划。如果你并不会满意,就可以在提问那里提示我,不必追问,我就可以删除后,再重新作答。
㈡ 55岁脑膜瘤切除术和脑积水分流术后眼睛看东西重影【脑膜瘤和脑积水(轻度)】
复查的核磁,没看到增强的片子,我需要看到详细的结果,如果增强的核磁显示没有肿瘤残留,那么就好了
如果有残留,肯定还要做放疗或伽马刀
我建议你把片子拿来北京,我们再会诊一下,我了解的省二院的手术水平,应该是不错的。
(309医院匡山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㈢ 雨污分流会议记录怎么写
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
会议类别:
时 间:
地 点:
主 持 人:
参 会 人:
主 题:
纪要内容:
正文写简单的会议内容即可(简明扼要的分点表述)。
记 录 人:
把主要内容写进去就行,比如什么时候动工,谁需要负责哪部分工作,相互协调、配合。。。大概内容写进去就行。最好是开会时随时做个笔记。。开完之后再整理一下就OK了。
范文:
雨污分流工程例会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10年9月6日17:00-18:00
会议地点: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焦化:郑向民、焦恩惠、杨金岗、尹利峰、张春记、杨新建
中科窑炉:徐建元
国龙矿建:聂玉峰
宏信公司:白新晶、祝红伟
工程监理:周天继
主 持 人:陈鹤露
记 录 人:李金永
会议内容: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汇报上周工程进度、安全、质量工作。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下周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安全方面:
黄冈中科方面:熄焦塔支模板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加固,确保安全。
国龙矿建方面:
化验楼脚手架搭设连墙件、剪刀撑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基坑支护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基坑抽水夜间值班必须至少有2人;
土方外运车辆要进行登记,便于统一管理。
宏信公司方面:
道路软基坑注意加固;
夜间施工要设安全警示灯,做到万无一失。
、工程质量方面:
国龙矿建方面:
化验楼砌墙的平整度控制方面,要求抽调技术高的工人操作;
预制构件、钢结构半成品的购买要求施工单位要带甲方共同到厂家察看确认,并且以后凡是进厂的材料方面都要求有质保书;
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钢筋留样送检都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黄冈中科方面:
操作平台钢结构焊接焊缝、防腐严格遵照图纸及相关标准;
三轨基础浇筑时表面龟裂,一定要做好现场操作控制工作;
同条件下的混凝土试块送检不少于3组;
、工程进度方面:
周计划可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月进度计划完成;
要求国龙矿建等施工队的周计划要安排的周密、严谨;
三、甲方对下周工作的安排:
安全方面:各施工单位要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不安全不施工,做好各项安全施工措施的编制与执行,甲方、监理共同监督,抓好机械、人身、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工程质量方面:
张景伟牵头,监理单位配合对1#焦炉机侧钢平台焊接、防腐进行监督;
尹工负责落实1#焦炉端台纵拉条缝进行处理;
化验楼砌墙要求严格按照标准验收,并且要有记录;
国龙矿建混凝土配料时要求用磅秤严格进行配料。
工程进度方面:
九月份工程要全面展开,快速推进,
下小雨的情况下,要求国龙矿建进度不能停;
宏信公司基坑抽水要24小时间断抽排。
工程设计方面:
与设计院联系,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消防系统预留位置一定要到位;
关于熄焦管道预留口位置错误的情况,要求以后相关预留位置要有三方共同签字确认,切实落实各方责任。
其他方面:
以后的每月第一个周一监理例会,监理单位要着重对上月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工农关系方面,由荀总与综合办共同协调解决。
㈣ 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客货共线就是一个很大矛盾,可以看看国外 货车专门有线路
客车专门有高速线路,分开用效率高运用的效率也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总里程达5千公里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进入了高峰期,有25个城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高达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超过8000亿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这是正在深圳召开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讨会传出的信息。
国家开发银行已经先后向国内1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提供了融资支持,截止2005年11月底,开行累计承诺贷款超过600亿元,贷款余额达400多亿元。
据介绍,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属于公益设施,经济效益不高,但投融资需求十分巨大,单靠政府投资难以为继。如何推动体制和模式的创新,需要借鉴海内外的成功经验。为此,研讨会推介了香港地铁公司以城市为轨道交通为中心,带动沿线新建小区整体规划、综合开发、专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探讨适合内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和投融资运作模式,搭建投融资平台,建立市场机制,以有效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
各国铁路发展趋势:以新理念建设高质量客运专线
客货分线是各国铁路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自以日本新干线、法国TGV为代表的快速铁路投入运营以来,以安全可靠、技术创新、优质服务的优势为铁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快速铁路的成功,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快速铁路的发展规划,不仅在欧洲、亚洲得到推广,而且目前在美洲和澳大利亚也在进行中。我国铁路更要加速建设客运专线和快速客运网。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明确指出:"运输紧张的繁忙干线修建四线或多线,实行客货分线运输。在大中城市间发展客运专线,在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铁路,加快形成覆盖我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网。"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客货分线的方向。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逐步实施,武(汉)--广(州)、郑(州)--西(安)、京(北京)--津(天津)、石(家庄)--太(原)等客运专线先后立项。在这些客运专线的建设中,有必要借鉴国外客运专线建设的经验,修建我国高质量的客运专线。
客货分线是各国铁路发展的趋势
客货分线是各国铁路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自以日本新干线、法国TGV为代表的快速铁路投入运营以来,以安全可靠、技术创新、优质服务的优势为铁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快速铁路的成功,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快速铁路的发展规划,不仅在欧洲、亚洲得到推广,而且目前在美洲和澳大利亚也在进行中。从这些国家快速铁路的发展史,对照我国铁路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
1.加速建设客运专线和快速客运网。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起着骨干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得到迅速发展,以仅占世界铁路7.2%的营业里程,完成约占世界铁路24%的换算周转量。但是我国铁路仍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在大中城市间的客运能力严重不足。欧洲客运网建设规划首先就是连接二十几个国家的首都,这对实现欧洲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应该尽快在大中城市间发展客运专线,在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铁路,加快形成覆盖我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网。
2.坚持技术标准,确保建设质量。我国客运专线的建设要借鉴各国快速铁路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在总结我国多年铁路建设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全新的建设理念、全新的管理制度、全新的监督机制,认真贯彻"先进、成熟、经济、实用、可靠"的技术方针,建设高质量客运专线。
转变观念,全力以赴,建设高质量客运专线
我们多年来习惯于那种"限额设计、限期开通、现状交接"的粗放型建设模式,建设、运输结合的松散性带来诸多后遗症,高质量客运专线的建设绝不能重入这个怪圈。从这个意义上讲,客运专线建设的成败决定于建设理念,即是否能以部党组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思路为指导,转变观念,义无反顾,做好各项工作。
1.克服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铁路建设的技术标准不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的矛盾是突出的,特别是包括设计、施工、管理在内的建设理念与客运专线建设的要求存在着巨大差距。另外,客运专线的速度目标值与客货共线的速度目标值不可同日而语。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基础设施承受的各种力的作用往往以几何级数递增,这和传统铁路按准静态设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摒弃一切陈旧观念,按跨越式发展思路建设客运专线。
2.克服无所作为的理念,树立时不我待的观念。
客运专线列车速度目标值比较高,其成败的关键是能否达到高平顺性,而实现高平顺性的关键是基础沉降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认识还有很大差距,甚至在软土地段采取以桥代路的措施后仍对沉降控制持悲观态度。能不能搞好客运专线的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利益和铁路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铁路,我们必须站在践行"三个代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客运专线工程,以极其强烈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快速客运网这一伟大、艰巨的工程设计好、建设好、运营好。
3.克服专业分割的理念,树立系统论的观念。
客运专线建设不是一项孤立的事物,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综合考虑各种要素,实现各要素间的匹配和最佳组合。从大的方面看,快速客运网要与自然界和社会这个大系统相统一,工程设计、工程标准、技术装备、运营管理一定要适应自然环境和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我国铁路路网相统一,做到与既有线有机衔接;各种设施之间要有机统一,固定设备之间、移动设备之间、固定与移动设备之间要匹配协调,达到最佳组合;设计和建设要与劳动组织、运输组织相统一,为减员增效创造条件。从基础设施本身而言,线下设备和线上设备的统一,线下设备对线上设备高平顺性的保证作用;桥梁、轨道从结构上的统一,结构内各部件之间性能、寿命的有机衔接;各种设施寿命与高速行车要求的统一,确立高质量、全寿命的保障系统;各项设备的高可靠性和少维修相统一,建立高效管理体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4.克服等、靠、要的理念,树立市场化观念。
一流的观念只有在市场化运作中才能确立,一流的质量也只有在竞争中才能产生。多年计划经济在建设中留下的烙印是根深蒂固的,至今不少工作内容都希望承接世袭、技术垄断。尽管我们在客运专线的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多成果,但是这些成果的取得是靠各方面力量既竞争又合作才取得的,为了实现建设高质量快速铁路网的目标,还必须在科研、设计、施工、物资采购等各个环节实行招、投标制度,很多项目还要进行国际招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设计、建设和产品质量。
5.克服大而全、小而全理念,树立工业化大生产观念。
快速客运网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有严密的组织、科学的管理才能搞好设计和建设,要坚持专业化、标准化、理性化生产。从一开始就要按专业化要求,组织国内最具实力的科研、设计、制造、施工等方面的专家拟订统一的技术条件,并集中对最先进的方案进行优化,再通过招标确定设计单位和制造单位,以保证把最好的设备用于客运专线建设。类似这样的项目还很多,虽然协调难度很大,但必须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以符合现代化铁路建设规律的工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建设。
6.克服片面强调国产化的理念,树立利用成熟技术、形成后发优势的观念。
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国产化道路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铁路多年来一贯坚持的方针。如果片面强调国产化,甚至以保护民族工业为名,消极对待引进先进技术,把国产化与引进技术对立起来则是不合适的。我国铁路养路机械化的发展之路就是采取技贸结合的方式,从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开始,组织有关工厂和研究单位对关键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国产化率逐步提高,现在已达到70%以上。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我国大型养路机械得到快速发展,08一32捣固车已自行生产100多台,达到普拉塞原装机械的水平,适应了铁路发展的需要,节约了大量外汇。目前,09一32捣固车也实现了国产化,为国内市场提供了20多台,使养路机械的装备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稳定车、配碴整形车和清筛机也顺利实现了国产化。如果沿着闭关自守的路走下去,我国养路机械化之路至少推迟20年。
7.克服规章适应一切的理念,树立为质量负全责的观念。
规章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依据,但在执行规章的过程中,由于情况千差万别,应该从实际出发,才可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例如最小曲线半径是各国铁路规章都有的基本技术指标,但我国在执行这个规定时与国外却有天壤之别。按常理选择最小曲线半径应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国外也都是这样执行的。但多年来我们为了节省建设投资,不顾具体条件,使用了大量小半径曲线,给运营带来极大困难并造成运营成本的大量增加。完全符合规章要求的设计不一定是最好的设计,规章的规定是设计中最起码的要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如果只是一味机械地套用规章,则往往事与愿违。秦沈客运专线在设计中大量采用最短坡段长,致使列车运行中频繁发生纵向冲撞;芜湖长江大桥引桥采用没有横向联结的T梁和轻型墩,致使桥梁横向振幅超限,长期限速运行等实例,在设计上都没有违反规范要求,但运营的实践证明是失败的设计。
8.克服任务观点,树立设备全寿命的观念。
客运专线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部领导明确提出主要结构物的寿命要达到100年。多年来我国的铁路工程没有强调耐久性的要求,一般在工程交接后,设计和工程承包方就算完成任务,不再承担使用期间环境破坏、修复、重建等相关义务和责任,造成大量因耐久性不足带来的经济损失。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00年国务院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都规定了建筑结构应注明使用年限。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理应率先执行法律规定,但实际上铁路在这方面的工作比较落后,要以客运专线的建设为契机,引入全寿命的观念,拟订技术标准、加强质量监测,确保主要结构的一百年使用寿命。
树立设备全寿命观念的另一个层次的问题是施工质量问题。在新线建设中,由于现状交接政策的保护,施工质量低劣的现象屡见不鲜。路基填筑压而不实、桥隧基础测而不实、隧道衬砌光而不实、浆砌圬工华而不实、内业资料有而不实等通病大量存在。这些低层次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设备使用寿命,严重危及行车安全,在客运专线的建设中必须彻底杜绝。
中国十大主要铁路干线
作者:林启栋
铁路网是由相互联结的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和铁路枢纽构成的铁路网系统。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全国以北京为中心,各省以省会为中心伸展线路的铁路网骨架,连接着许多不同规模的铁路枢纽,枢成我国铁路网骨架的主要干线:
1:南北交通的中枢:京广线
从北京南下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直达祖国南大门广州。沿途纵贯六省市,跨越五大流域,途经华北平原、两湖平原、江南丘陵,穿越南岭山地,连接珠江三角洲,沿线人中稠密、物产富饶、经济发达、城镇密布、运输十分繁忙。南运货物主要有煤炭、钢铁、木材及出口物资,北运货物主要有稻米、有色金属及进口物资。
2:东西沿海地区交通大动脉:京沪线
京沪线始于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直抵我国最大城市上海。贯穿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冀、鲁、苏、皖四省,跨越四大水系,连接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京沪线北接京沈线,南接沪杭。京沪线沿线地势低平、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煤炭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南运的货物主要是煤炭、钢铁、木材、棉花等;北运货物主要有机械、仪表、百货等。
3:纵贯南北的第二大交通中枢:北同蒲——太焦——焦柳
全线北起山西大同、经太原、焦作、枝城达柳州。基本上与京广线平行。沿线经过五省(区),跨越三大流域,纵贯黄土高原、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和两广丘陵。全长2395KM,沿线盛产粮、棉、油、烟叶等农副产品及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该线对改善我国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分流京广运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4:纵贯南北的第三大交通中枢:京九线
京九线始于北京,以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直抵香港九龙。全长2538KM,沿线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水系,纵贯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大别山、井冈山、两广丘陵。沿线地区不仅是我国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的重要产区,也是矿产资源、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该线对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的繁荣,都是有重要作用。
5:纵贯西南地区的南北干线:宝成——成昆线
北起宝鸡,翻越秦岭、大巴山,穿越川西平原、飞越岷江,横跨金沙江,到达昆明,全长1754KM,沿途多崇山峻岭、急流险滩,有许多“地下铁路、空中车站”。成昆铁路桥、隧道总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40%,工程之艰巨为世界铁路建筑史上所罕见。该线在宝鸡与陇海线衔接,在成都与成渝线相接。沿线是我国特产丰富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铁路的建成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了民族团结,也是连接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
6:横贯中原和西北的大动脉:陇海——兰新线
东起黄海之滨的连云港,经郑州、西安、兰州进抵乌鲁木齐,途径六省区,横贯黄淮平原、豫中平原、关中平原、黄土高原、穿过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翻越天山山脉到达北疆,全长3652KM,是我国最长的一条铁路干线,沿途经过我国许多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沿线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和棉花、蓄产品等。这条铁路的修建,对于沟通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正在发展的西北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旅游事业发展,巩固边防有重大意义。另外由此铁路西行经中亚地区可直抵波罗的海沿岸及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条“亚欧大陆桥”,是我国通往中亚、中东、欧洲的捷径。这条陆桥的沟通,对发展我国外贸事业,加速沿边开放将起重要作用。
7:京包——包兰线
京包线自北京西行经呼和浩特至包头,全长833KM,包兰线自包头西行南下经银川至兰州,全长980KM。该线东起北京,越冀北山地、跨张北高原、内蒙古高原、过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至兰州,连接六省(市、区),沟通华北和西北。沿线煤、铁、池盐、磷矿等资源丰富,又分布着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西运货物主要有钢铁、机械、木材等;东运货物以煤炭、矿石、畜产品为主。该线对促进华北和西北经济联系,分担陇海线运输压力,建设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重要意义。
8: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全线东起上海,经浙江、江西、湘、黔、滇等六省市,连接长江三角洲,江南丘陵和云贵高原,全长2677KM。是横贯江南的东西大动脉。该线东段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西段煤、铁等资源丰富。东运的货物主要有粮食、木材、有色金属等,西运的货物主要有钢铁、机械、水泥、日用百货等。
这是一条与陇海经和长江航线平行的密切联系东西部的铁路主干线,对加快赣、湘、贵、滇的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9:自成体系的东北铁路网主干线:哈大、滨洲——滨绥线
东北铁路网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由哈大、滨洲——滨绥线相接构成“丁”字型骨架,联接全区70多条干支线,独具一格,自成体系。哈大线北起哈尔滨,经长春、沈阳、鞍山到大连,全长944KM。哈大线联结东北三省主要的工业中心、政治中心和最大海港,通过重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地带,是我国通运能力最强、客货量最大的主干线之一,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滨洲——滨绥线,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全长1483KM。两端都与俄罗斯的铁路接轨,是一条重要的国际铁路线,沿途特产极为丰富,是我国木材、粮食、畜产品供应基地,也是石油、煤炭、木材等产地。
10:沟通关内外的干线:京沈线、京通线
京沈线南起北京,经天津、秦皇岛出山海关,沿辽西走廊到沈阳,全长850KM,沿途是我国重要城市以及煤炭、钢铁、机械、石油等生产基地集中的地区,是我国客货运密度最大的铁路干线之一。也是联系关内外的最主要通道。
京通线自北京郊区昌平,经内蒙古赤峰至通辽,全长870KM,是晋煤出关和东北木材外运的重要铁路,也是沟通华北和东北的第二条铁路干线,对减轻京沈线的运输压力和内蒙古东部的经济开发有很大意义。
㈤ 二尖瓣轻度分流【动脉导管未闭】
轻度二尖瓣反流,不伴有左房、左室扩大,不需药物治疗,定期心脏超声检查即可。只有反流加重了,达到中-重度,才需手术治疗。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黄美蓉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㈥ 何时治疗,费用多少【房间隔缺损,双向分流】
如果单纯的房间隔缺损,患儿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至180bpm,三尖瓣中度返流及肺动脉瓣中度返流,故考虑可能还存在其他心内畸形,建议来我院重新行心超检查,再决定治疗方案。
(贾兵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㈦ 会计核算中工厂雨污分流工程算固定资产吗
会计核算中工厂雨污分流工程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
工厂雨污分流工程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从增值税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固定资产的角度讲,固定资产是指:
1.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
2.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07年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认定价值限制取消,只要公司认为可以的且使用寿命大于一个会计年度的均可认定为固定资产,按照一定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这里的规定比《企业会计准则》当中的规定范围要小,主要不包括房屋、建筑等不动产,因为销售房屋、建筑物缴纳营业税,不缴增值税。
㈧ 郑庄区块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及开发前景分析
李俊乾 刘大锰 姚艳斌 蔡益栋 张百忍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 寻找煤层气富集高产区是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对煤层气富集成藏的规律及开发潜力进行分析,为煤层气有利开发区的优选提供依据。本文从沉积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三个方面,对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山西组 3#和太原组 15#煤层气富集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 1) 区块内 3#煤层顶板以厚层泥岩为主,15#煤层顶板为一大套碳酸盐岩沉积,两类顶板封盖性好,有利于煤层气保存; ( 2) 区块位于滞水洼地附近,水力封闭作用有利于煤层气富集; ( 3) 煤层气局部富集区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宽缓背斜部位有利聚气、两翼较陡的向斜和背斜轴部均不利聚气、活动性断层部位最不利聚气,总体上向斜部位要好于背斜部位。最后本文从煤储层参数角度,具体分析了该区块的开发前景。3#和 15#煤层煤级高,含气量、含气饱和度较高,煤层较厚,煤层埋藏适中,储层压力接近或稍高于静水压力,均表明有利于煤层气的开发; 而煤储层渗透率普遍较低,则是煤层气开发的主要瓶颈,统计表明,该区块渗透率大小主要受最小有效应力 ( 最小主应力与储层压力之差) 的影响。
关键词: 郑庄 富集规律 沉积环境 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 渗透率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34 ( 2010ZX05034 - 001)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 ( 2009CB219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0972107) ,中石油创新基金资助 ( 2010D -5006 -0101) 。
作者简介: 李俊乾,博士研究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主要从事煤层气勘探与开发研究。
Email: lijunqian1987@ 126. com; Tel: 010 - 82320892
Primary Geologic Factors Controlling Coalbed Methane ( CBM) Enrichment and CBM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Zhengzhuang Block
LI Junqian LIU Dameng YAO Yanbin CAI Yidong ZHANG Bairen
( 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
Abstract: It is significant to find out the CBM enrichment area ring the 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 ment. It can help select favorable CBM target areas through studying the CBM enrichment regularity and its devel- opment potential. In the paper,the CBM enrichment regularity of the Shanxi Formation No. 3 and the Taiyuan For- mation No. 15 coal seams of the Zhenzhuang Block in northern Qinshui Basin were studied by analyzing sedimenta- ry environment,hydrogeology and geologic structure. Results show that: ( 1) in the study area,the thick mud- stone and carbonate rock are the major lithology of the roof plates of No. 3 and 15 seams respectively. Both roof plates have a good sealing-capping property which are beneficial to preserve the CBM; ( 2) the study area locates near the center of stagnant water,where a CBM enrichment area is formed resulting from hydraulic sealing; ( 3) regional CBM enrichment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geologic structure. The most favorable area for CBM enrichment locates at an anticline with steep wings; secondarily locates in the axial parts of the anticline and syncline with gentle wings; and the worst locates near the activities faults. On the whole,syncline is much more favorable than anticline in CBM enrichment. In the paper,the CBM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the study area was also analyzed based on coal reservoir parameters.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promising to develop CBM within No. 3 and 15 coal seams because both seam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metamorphic grade,high CBM content and gas saturation, thick seam,moderate coal burial depth and coal reservoir pressure is similar to ( or higher than ) hydrostatic pressure. However,the low coal reservoir permeability is a main unfavorable factor in CBM development.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l reservoir permeability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nimum principal stress and coal reservoir pressure.
Keywords: Zhengzhuang; enrichment regularity;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geologic structure; hydrogeol- ogy; permeability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成功实现地面煤层气商业性开发以来,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主要产煤国的重视。煤层气的抽采利用不仅能缓解常规油气资源短缺带来的能源危机,而且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以及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据最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孙茂远等,2008),埋深2000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达36.8×1012m3,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截至2008年,在沁水盆地南部已建成1.5亿m3产能的煤层气生产基地,成功实现了高煤级、中低渗透煤的煤层气开发,打破了国外高煤级储层是煤层气开发禁区的理论(高远文等,2008)。
虽然我国高煤级煤炭资源丰富(占总煤炭量29%),赋存煤层气资源量巨大(占总含气量15.42%),但开采难度较大,单井产量也通常较低。这是由于我国的聚煤盆地形成演化历史复杂,后期构造破坏严重,以及盆地原型及构造样式多变(孙茂远,2001;饶孟余等,2005),使得煤层气富集规律难以把握,而且我国的高煤级煤储层多阶段演化和多热源叠加变质作用明显(杨起,1999),使得我国煤层气藏的储层物性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增加了煤层气的开采难度。因此,研究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地质控制因素以及分析煤层气藏的开发潜力,对于寻找煤层气富集、高产高渗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沁南郑庄区块煤层气藏为研究目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
1 区域背景及地质概况
郑庄区块位于晋城市西北约80km处,行政区划属于沁水县郑庄镇。1999年,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在郑庄区块取得982.76km2的探矿权,并于2006年探明含气面积74km2;在2008年取得了135.2km2的采矿权;截至2009年,在该区块累计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达到843亿m3,和毗邻的樊庄区块一起构成我国首个整装千亿立方米的煤层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为1152亿m3),具有广阔的商业开发前景。
郑庄区地块质构造上位于沁水盆地东南部的马蹄形斜坡构造背景之上,其东南及东部以寺头断裂带为界,区内以宽缓褶曲为主,局部发育小规模正断层(如图1)。区块内自下而上发育有奥陶系,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以及第四系等地层,其中山西组和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层段,发育多套煤层。山西组3#煤层和太原组15#煤层在沁水盆地南部广泛分布,为两个主力煤层,厚度较大且稳定可采,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层位。
图1 郑庄区块地质构造及3#煤层埋深等值线图
2 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地质控制因素
2.1 沉积环境
结合前人研究(任海英,2004;邵龙义等,2006)及钻井剖面分析,郑庄区块15#煤层形成于太原组早期第一次特大型海侵之前,聚煤作用发生在泻湖被逐渐淤浅的滨岸沼泽之上,在稳定的构造背景下,聚煤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形成较厚的15#煤层(2.4~7.9m)。长期的海侵之后,在15#煤层之上沉积了10m左右的大套石灰岩。在太原组末期,海水开始退去,海陆交互相沉积转换为三角洲沉积体系,在下三角洲平原分流涧湾内发育了厚度较大的3#煤层(5.3~6.2m)。3#煤层顶板发育厚层分流涧湾泥岩,局部夹有分流河道砂体。
沉积环境控制着煤层气的储盖组合、煤层气储层的几何形态以及煤层厚度(王红岩等,2004),从而影响煤层气的赋存及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在不同沉积环境,煤储层围岩条件好坏各异,这直接影响着煤层气的保存。围岩条件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及其透气性。顶底板岩性越致密、厚度越大、透气性越弱,越有利于煤层气保存富集;反之则利于煤层气体向其他岩层扩散,使气体含量降低。如图2所示,在郑庄区块,3#煤层直接顶、底板均为厚达10多米的泥岩,由于泥岩具有气体排驱压力高、透气性弱的特点,因此对煤层气的封闭能力较好;15#煤层直接顶板为大套的石灰岩,虽然灰岩易受地下水溶蚀作用而使其透气性能增加,但溶蚀性灰岩常分布于构造变动强烈地段,而研究区内构造变形简单,石灰岩遭受溶蚀可能较弱。再加上该灰岩层厚度较大,因此对煤层的保存亦较为有利,但总体较3#煤层围岩封闭性差。
图2 郑庄区块3#和5#煤层顶底板岩性图
总之,在郑庄区块,稳定的沉积环境下发育厚度大、稳定性好(其中3#>15#)的两主力煤层,为煤层气大量储集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煤层顶、底板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能,保证了煤层气的有效保存富集。
2.2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的富集及运移起重要作用,影响煤层气的赋存和分布。通常,水文地质条件控气具有双重性,既可导致煤层气逸散,又能起到保存聚集煤层气的作用。叶建平等(2001)将水文地质控气作用概况为3种类型,即水力运移逸散作用、水力封闭作用和水力封堵作用,其中后两种类型有利于煤层气保存。傅雪海等(2007)在研究沁水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时,提出从盆缘到盆地中心依此出现水力封堵控气作用、水溶携带控气作用、径流逸散控气作用和水力封闭控气作用,最终导致盆缘煤层气含量低、斜坡带含量较高和盆地中心含量高的结果。
研究表明,沁水盆地南部地区山西组含水层主要由底部砂岩和3#煤层上部砂岩组成,两者之间没有水力联系,后者通过裂隙与3#煤层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傅雪海等,2007);15#煤层与顶板石灰岩没有水力联系。可见两煤层本身基本是独立的水动力系统,受其他含水岩层影响较弱,外部水动力对煤层气保存影响较小。
郑庄区块边界的寺头断裂,现今状态下属于一条封闭性断裂,导水、导气能力极差,是盆地内部的一个水文地质单元边界。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和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水位在寺头断层东侧附近达到最低值,是地层水的滞水洼地;位于寺头断裂西侧的郑庄及其附近地区,水位也较低,地下水径流强度也可能较弱,较有利于煤层气保存(王红岩等,2001;2004;傅雪海等,2007)。通常,地下水滞水地带也是矿化度较高区域,郑庄区块煤层水矿化度非常高(如表1),远高于弱径流区地层水矿化度(1823.61mg/L),由此推测郑庄区块亦位于地下水滞流区,地下水以静水压力的形式将煤层中的煤层气封闭起来,导致煤层含气量较高。
表1 郑庄区块煤层水矿化度 单位:mg/L
2.3 地质构造条件
构造作用是影响煤层气成藏最为重要和直接的因素,不仅控制着含煤盆地及含煤地层的形成和演化,而且控制着煤层气生成、聚集和产出过程的每一环节。在聚煤期,构造控制着煤系地层形成发育的特征,影响到煤层气的生成、储集和封盖能力;在聚煤期后,构造特征及其演化通过对构造变形和热历史的限定,不仅对煤层气的生、储、盖性能产生影响,而且直接控制了煤层气的运移、聚集和保存特征,从而决定着特定地区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的大小(秦勇,2003)。
在沁水盆地东南部(包括郑庄区块),煤层气成藏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王红岩等,2008;林晓英等,2010):第一阶段,三叠纪末期,煤层达到最大埋深,煤岩镜质组反射率达1.2%,此阶段为深成变质作用生气阶段,累计生烃量达到81.45m3/t;第二阶段,晚侏罗世开始至白垩纪末,地层开始抬升,但由于燕山中期的构造热事件影响,煤层长期处于异常高古地温阶段,引起二次生烃,累计生烃量大,可达359.10m3/t;第三阶段,喜山期的煤层气藏调整与改造,最终形成了现今格局。在第二阶段,由于异常热事件的影响,地层的抬升并没有破坏煤层气藏,反而增加了煤储层储集气体的能力。两次生烃作用为煤储层大量聚气提供物质基础。
在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郑庄区块受构造作用影响较弱,构造形迹相对简单。对煤层气富集具有控制作用的主要为寺头断层及区内局部背、向斜,在不同的构造部位煤层含气量具有明显差异。从图3上可以看出,在宽缓背斜部位有利聚气(如Js8井)、两翼较陡的向斜和背斜轴部(如Js5和Zs31井)均不利聚气、断层部位最不利聚气(如Zs39井),总体上向斜部位要好于背斜部位(如Js5>Zs31井)。
图3 区域地质构造与煤层含气量关系图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通常处于活动期的断层具有开放性,是气体运移的有利通道;而活动比较微弱或不活动的断层具有封闭性则有利于气体的保存。在煤层气成藏演化过程中,寺头断层在喜山晚期之前一直处于活动状态,具有强开放性,导致断层附近煤层气体沿断层大量逸散,煤层含气量极低。(2)两翼较陡的向、背斜,均为挤压应力下形成的地质构造。对于向斜,轴部煤层的底部及其底板岩层张性裂隙易于发育,部分煤层气扩散损失,而两翼部位则为煤层气富集区;对于背斜,轴部煤层含气量低则是由于煤层顶部及其顶板张性裂隙的发育,同时两翼部位有利于煤层气富集。总体而言,向斜要比背斜更有利于聚气。(3)宽缓背斜也是在挤压应力环境下形成的,属于局部小构造,亦为应力集中区,因此有利于煤层的吸附。
3 煤层气开发前景分析
煤层气有利开发区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它既是煤层气的富集区又是高产高渗区。在查明煤层气富集规律的基础上,寻找煤层气高产高渗区是实现煤层气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关键。文章从煤储层参数角度,具体分析了郑庄区块3#和15#两主力煤层的开发潜力以及瓶颈问题。
煤层气在煤储层中的渗流特征与常规天然气差异很大,影响煤层气高产的因素复杂而多样,主要包括:煤层气含量、含气饱和度、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级、煤储层渗透率、煤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娄剑青,2004;万玉金等,2005;陈振宏等,2009)以及煤体结构等。在研究区内,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储层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煤储层含气性较好(表2),3#煤层平均含气量19.11m3/t、甲烷含量18.35m3/t、含气饱和度69.58%;15#煤层平均含气量16.30m3/t、甲烷含量15.42m3/t、含气饱和度62.80%。较高的含气量和含气饱和度是煤层气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2)煤层埋藏适中,降低开采难度及开采成本,3#煤层埋藏深度512~1215m;15#煤层605~1310m。(3)煤层厚度较大,3#煤层厚度5.3~6.2m;15#煤层厚度2.4~7.9m。(4)煤变质演化程度高,最大镜质组反射率Ro,max=3.55%~3.98%,高变质程度使煤的吸附能力强,含气量高。(5)3#煤储层压力梯度接近于静水压力梯度;15#煤储层压力梯度略高于静水压力梯度。煤层气储层为常压或接近常压均有利于煤层气的开发。
表2 郑庄区块煤层含气性特征
注:下标ad代表空气干燥基。
在郑庄区块,开发煤层气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是煤储层渗透率较低,平均低于1mD,其中3#煤层试井渗透率为0.013~0.430mD;15#煤层试井渗透率为0.022~0.920mD。通过镜下观察显微裂隙,两煤层均以B型(宽度>5μm,1mm<长度<10mm)裂隙为主,A型(宽度>5μm,长度>10mm)裂隙较少,裂隙密度较小,且连通性中等至差。裂隙不发育和连通性较差是导致煤储层渗透性差的主要原因。但两煤层的煤岩类型主要为光亮煤,煤体结构以原生结构和碎裂为主,这使得改善煤储层渗透能力成为可能。从煤层气开发的角度来讲,原生结构的煤体,裂隙虽然相对较少,但经过压裂后,煤层气容易抽放,属较好类型的煤体;碎裂结构的煤体,裂隙相对发育,抽放条件优越,属于极好的煤体类型。
表3 郑庄区块煤储层宏观和微观裂隙发育特征
另外从图4上可以看出,在郑庄区块煤储层渗透率主要受最小有效应力(最小主应力与储层压力之差)的影响,随着该应力的增加,渗透率值明显降低;但埋深和最小主应力对渗透率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可以通过研究最小有效应力分布规律,在研究区低渗透率背景上寻找渗透率高值区,为选取煤层气高产高渗区提供科学依据。
图4 3#(a)及15#(b)煤层渗透率与应力、埋深关系图
4 结论
文章从沉积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构造三个方面,分析了郑庄区块3#和15#煤层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地质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稳定的聚煤沉积环境和封闭的水动力系统是煤层气的保存的有利条件,而局部煤层气富集则受控于地质构造条件:在宽缓背斜部位有利聚气、两翼较陡的向斜和背斜轴部均不利聚气、断层部位最不利聚气,总体上向斜部位要好于背斜部位。另外,文章从储层参数角度分析了该区块煤层气的开发潜力。3#和15#煤层煤级高,含气量、含气饱和度较高,煤层较厚,煤层埋藏适中,储层压力接近或稍高于静水压力,均表明有利于煤层气的开发。然而该区块煤储层渗透率极低,使煤层气的商业开发增加了难度,但可以通过压裂等增产措施适当的改善煤储层,提高气产量。
参考文献
陈振宏,王一兵,杨焦生等.2009.影响煤层气井产量的关键因素分析———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为例,石油学报,30(3),409~416
傅雪海,秦勇,韦重韬等.2007.沁水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含气量的控制作用,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61~69
高远文,姚艳斌.2008.我国煤层气产业现状及开发模式探讨,资源与产业,10(2),90~92
林晓英,苏现波,郭红玉.2010.沁水盆地东南部寺头断层对煤层气藏的封闭性评价,天然气工业,30(4),20~23
娄剑青.2004.影响煤层气井产量的因素分析,天然气工业,24(4),62~64
秦勇.2003.中国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述评,高校地质学报,9(3),339~352
饶孟余,杨陆武,冯三利等.2005.中国煤层气产业化开发的技术选择,特种油气藏,12(4),1~4
任海英.2004.沁水煤田晋城矿区煤层的沉积环境与煤层气,煤矿现代化,(6),18~19
邵龙义,肖正辉,何志平等.2006.晋东南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古地理及聚煤作用研究,古地理学报,8(1),43~52
孙茂远,刘贻军.2008.中国煤层气产业新进展,天然气工业,28(3),5~9
孙茂远,杨陆武.2001.开发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地质可能性与技术可行性.煤炭科学技术,29(11),45~46
万玉金,曹雯.2005.煤层气单井产量影响因素分析,天然气工业,25(1),124~126
王红岩,万天丰,李景明等.2008.区域构造热事件对高煤阶煤层气富集的控制,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15(5),364~369
王红岩,张建博,李景明等.2004.中国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天然气工业,(5),11~13
王红岩,张建博,刘洪林等.2001.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水文地质特征,煤田地质与勘探,29(5),33~36
杨起.1999.中国煤的叠加变质作用,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增刊),1~7
叶建平,武强,王子和.2001.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作用,煤炭学报,26(5),459~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