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券交易 >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法规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法规

发布时间:2025-08-30 12:27:56

㈠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有哪些

罚款罚款罚款

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信访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证券监管机构”)的信访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依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度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信访工作,是指对涉及证券监管机构职权范围的建议、举报和投诉事项进行接收和办理的工作过程。第三条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稽查局信访处为证券监管机构信访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督办系统的信访工作。其他部门应当协助做好信访工作。
派出机构应设专人负责信访工作。第四条信访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第五条信访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事求是,维护证券期货市场公开、公平和公正;
(二)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举报材料不得转送被举报单位或个人;
(三)方便群众,接受社会监督;
(四)实行领导责任制,统一受理,分级负责,归口查办。第二章信访事项的接收第六条证券监管机构应为信访人提供便利条件,设置举报接待场所,设置举报专用电话和传真机,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传真号码和通信地址。
中国证监会设“主席热线”专线电话。稽查局信访处负责“主席热线”的管理工作,各部门轮流值班接听热线电话。第七条信访部门负责信访事项的日常接待、接收工作。
对于群众来访,必要时有关部门应当配合信访部门做好接待工作。
对于重要的信访事项和群众集体上访,有关部门领导应亲自处理或做好接待工作。第八条证券监管机构受理信访事项应当分类登记:
(一)对到证券监管机构上访的,应填写《群众来访登记卡》,必要时可以录音;举报人不愿意留下姓名或不同意录音的,不可勉强。
(二)对电话(包括“主席热线”电话)上访的,接听人应问明情况,认真填写《电话记录卡》,必要时可以录音。对举报电话,除情况不明无法立案外,应当填写《电话记录卡》。
(三)对信函和其他书面信访材料,应当指定专人拆阅、登记。
(四)对上级机关转来并带有领导同志批示的信访件,应当单独登记立卷。第九条信访部门根据信访事项的内容,对信访件作分类处理:
(一)对涉及会内有关部门业务以及需要由派出机构、专员办公室、交易所办理的信访事项,在填写转办单后转相关单位办理。
(二)涉及重要问题和紧急情况的举报事项,应及时编写《信访要件摘报》,按程序逐级上报证券监管机构领导;必要时可直接报送。
(三)涉及证券监管机构工作人员违法违纪问题的举报事项,转交机构纪检委、监察局办理;第十条对不属于证券监管机构职权范围的来访和电话举报,应当向举报人耐心解释,请其向有关主管机关反映;对不属于证券监管职权范围的书面举报材料,由信访部门转送有关主管机关办理。第三章信访事项的办理第十一条证券监管机构有关业务部门对接办的信访件应当逐件进行登记、了解、甄别。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办理:
(一)对于建议、意见类信访件,应当认真进行研究,注明处理意见。
(二)对于要求解决问题类信访件,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证券监管机构有关规定,注明回复意见。
(三)对于举报类信访件,一般性问题由本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处理证券期货违法违规案件基本准则》有关立案的规定办理。第十二条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应当在接办信访件30天内将办理情况反馈给信访处,如有特殊情况应当说明原因。对上级领导机关和中国证监会领导批示限期办理的,应当按期完成。第十三条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各证券期货交易所发生的信访事项,应在职权范围内认真办理,不上交矛盾。
对中国证监会批转的信访事项,应当及时调查,认真处理。一般情况下应当在45日内报告办理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应当说明原因。第十四条对于到中国证监会的集体上访,应由会办公厅组织,信访处、保卫处及有关部门共同处理,并及时报告会领导。
派出机构所在地方如发生与证券期货有关的集体上访,应及时将情况上报中国证监会,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积极做好化解处理工作;同时主动依靠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劝阻群众集体进京上访。

㈢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专维护社会经济属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适用本法;本法未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政府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上市交易,适用本法;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证券衍生品种发行、交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原则规定。

第三条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证券发行、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应当遵守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章内容查看附件。


㈣ 中国证监会监管范围

法律分析:中国证监会监管范围,中国证监会监管对象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1992年10月宜告成立,中国证监会这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开始形成。中国证监会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是国家对证券市场进行统一宏观管理的主管机构。

法律依据:《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 第四条 派出机构监管职责的确立和履行,遵循职权法定、依法授权、权责统一、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派出机构履行的监管职责,除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外,由中国证监会规章授权。监管职责事项涉及中国证监会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证券期货交易场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协调配合,需要做出具体安排的,由中国证监会制定工作规程。

㈤ 中国证监会的监管措施有哪些

1、监管谈话、谈话提醒;

2、重点关注、出具监管关注函、出具警示函;

3、记入诚信档案;

4、责令改正;

5、指定中介机构进行核查;

6、要求报送专门报告、提交合规检查报告,要求披露资料;

7、请司法机关禁止其转移、转让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财产,或者在财产上设定其他权利;

8、通知出境管理机关依法阻止其出境;

9、限制业务活动;

10、限制分配红利。

(5)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法规扩展阅读:

主要职责

一、研究和拟订证券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起草证券期货市场的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议;制定有关证券期货市场监管的规章、规则和办法。

二、垂直领导全国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对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管理有关证券公司的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

三、监管股票、可转换债券、证券公司债券和国务院确定由证监会负责的债券及其他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托管和结算;监管证券投资基金活动;批准企业债券的上市;监管上市国债和企业债券的交易活动。

四、监管上市公司及其按法律法规必须履行有关义务的股东的证券市场行为。

五、监管境内期货合约的上市、交易和结算;按规定监管境内机构从事境外期货业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证监会

阅读全文

与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法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百度钱包第三方贷款 浏览:960
百年金融公司是怎么样 浏览:195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法规 浏览:168
县级如何代理证券营业部 浏览:649
非银行金融机构归谁管理 浏览:985
金轮股份招聘南通 浏览:252
以下不属于金融机构基本功能的是 浏览:475
重庆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浏览:567
取外汇叫取现炒吗 浏览:552
桂城海八东路金融公司 浏览:167
现在投资顾问理财顾问好做吗 浏览:526
2018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浏览:514
马云和孙正义在洗手间融资 浏览:541
宜信金融机构 浏览:285
民生证券财富管理部 浏览:602
好未来学而思的融资状况 浏览:362
在银行买的定期理财产品怎么取出来 浏览:415
长期投资理财基金 浏览:550
首汽215亿融资估值 浏览:685
平安车险佣金高的日子 浏览: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