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中股东及出资信息怎么填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中股东及出资信息的方式有两种:认缴制和实缴制。
如果是认缴制: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中股东及出资信息中的内容是按照公司章程里关于股东出资的章节内容填写。
如果是实缴制: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中股东及出资信息要按照股东实际履行出资情况来填写。
(1)股东信息一般写什么扩展阅读:
实缴变认缴年检改年报
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
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推进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降低开办公司的门槛和成本。
二、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
四、简化名称登记手续,放宽经营范围登记,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
五、加快建立全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体系,既方便市场主体准入,又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秩序。
2. 企业年报里股东及出资信息怎么填
就按股本结构来填写。
中国股份公司股本结构由以下几种或一种构成:
国家股、法人股、外资股、职工股、社会公众股。
1、国有股是国家持有股份,中国的法律还没有允许上市流通;
2、法人股是企业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经过转让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
3、外资股是指国外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投资者,以购买人民币特种股票形式向股份有限公司投
资形成的股份,外资股包括法人外资股和个人外资股 。
(2)股东信息一般写什么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从内部人控制是“出资人不能有效地对经理人员行为进行最终控制时”产生的这一命题中,可以引出内部人控制的产生其实与其股权结构大有关系。
当公司股权十分分散时,每个出资人由于占有的股份很小,就必然不愿花大力气去关心、监督经理人员的行为,而希望别的股东花大力气去这样做,自己则坐享其成,这就是所谓“搭便车”心理。
股东从监督经营者行为中得到的小收益和花费的高成本相比较,必然导致他们这种“搭便车”心理。广大股东都存在这种心理而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不闻不问时,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就会变得软弱无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股本结构
3. 股东及出资信息表怎么填写啊急……
股东姓名(有几个股东就填几个),出资金额(应该是以万元为单位填写),出资方式(是以货币还是实物还是其他),占比多少(占整个注册资金的百分比)
4. 注册公司股东信息怎样填写
各省年报情况不一,但大致相同。点增加,填写股东认缴额、认缴方式、认缴时间,再填写实缴额、实缴方式、实缴时间,写完要点下一页,全部填写完成后点交就行。
5. 网上注册工商时股东发起人信息怎么填写
一个股东的话,其出资比例就是100%。
应该上传与申请登记有关的附件,场地试用证明,公司名称核准,前置许可的证明等等
公司应当将股东认缴出资额或者发起人认购股份、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缴纳情况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6. 工商年报中股东及出资信息怎么填
咨询人:您好。
您是对填报2014年度报告关于企业股东增资情况不会填写吗?
认缴出资额是股东对公司作出的出资承诺,因此,认缴栏应填写股东承诺出资的总金额
比如,原来股东A认缴出资10万元,股东B认缴出资20万元,合计出资30万元。
现在股东A新增出资40万元,认缴出资额达到50万元,股东B增加认缴出资额70万元,认缴出资额达到100万元,
那么就应该按照股东A认缴50万,股东B认缴100万填写。
我说清楚了吗?
7. 股东性质怎么填
股东按照实际填写。如果股东是个人,性质就填自然人;如果股东是公司或者国有企业等有法人资料的组织,性质就填法人。
按不同的标准,公司股东可以分类如下:
一、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
以出资的实际情况与登记记载是否一致,我们把公司股东分为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缴、认购公司出资额或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等材料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隐名股东又称为隐名投资人、实际出资人。
显名股东是指正常状态下,出资情况与登记状态一致的股东。有时也指不实际出资,但接受隐名股东的委托,为隐名股东的利益,在工商部门登记为股东的受托人。
二、个人股东和机构股东
以股东主体身份来分,可分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机构股东指享有股东权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股东包括各类公司、各类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各类非营利法人和基金等机构和组织。个人股东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东。
三、创始股东与一般股东
以获得股东资格时间和条件等来分,可分为创始股东与一般股东。创始股东是指为组织、设立公司、签署设立协议或者在公司章程上签字盖章,认缴出资,并对公司设立承担相应责任的人。创始股东也叫原始股东。
一般股东指因出资、继承、接受赠与而取得公司出资或者股权,并因而享有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人。
四、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
以股东持股的数量与影响力来分,可分为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又分绝对控股股东与相对控股股东。
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资本总额50%或依其出资额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另外,公司股东还可以分为大股东和小股东,当然,这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7)股东信息一般写什么扩展阅读:
依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资格的取得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资格取得
一、原始取得
指通过向公司出资或者认购股份而取得股东资格。原始取得又可分为两种情形:
1、设立时的原始取得。即基于公司的设立而向公司投资,从而取得股东资格。通过这种方式取得股东资格的人包括有限公司设立时的全部发起人,股份公司设立时的发起人和认股人。
2、设立后的原始取得。即在公司成立后,增资时,通过向公司出资或者认购股份的方式而取得股东资格。
二、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也称为传来取得或派生取得,即通过受让、受赠、继承、公司合并等途径而取得股东资格,取得股份的受让人、受赠人、继承人、继受人就成为公司的新股东。
三、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是指股份的受让人,依据公司法所规定的转让方法,善意地从无权利人处取得股票,从而获得股东资格。由于善意取得不用依赖于转让人的意志就可直接取得股权,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原始取得方式。
一般来讲,股东资格的善意取得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股票本身有效;
(2)股份具有可处分性,法律所禁止处分的股份不能构成善意取得;
(3)须从无权利人处取得,如果转让人为正当权利人,则无需启动善意取得制度;
(4)取得时主观上善意,无恶意或重大过失,若明知或怠于注意让与人无权利之事实而取得股票,不能取得股权;
(5)依法律规定的股票转让方法取得股票,记名股票以背书方式取得,无记名股票交付即可。
资格丧失
股东资格的丧失是指股东因法定原因或法定程序而丧失股东身份。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公司法人资格消灭,如解散、破产、被合并;
2、自然人股东死亡或法人股东终止;
3、股东将其所持有的股份转让;
4、股份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5、股份被公司依法回购;
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赠与、纳税、被善意取得等。
8. 公司注册时需要把所有的股东名字都写上吗
公司登记信息无需股东本人签字,只要股东知道、批准并授权签字,法律上就没有问题,前提是股东身份证明必须真实有效。
常见的公司名称一般有三种形式。不同的形式没有本质的区别。你可以在注册时选择其中一个。
1、区域+品牌+产业+组织形式
例如:北京快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店名+地区+行业+组织形式
例如:快豪(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店名+行业+地区+组织形式
例如:快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建议在命名时,查询该品牌是否已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注册,尽量保证没有重复名称,这样通过率会更高。
(8)股东信息一般写什么扩展阅读:
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出资不足50名股东设立的经济组织,每名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全部责任。
适用范围:适合创业型企业。大多数投融资方案和可变利益实体结构都是以有限责任公司为基础设计的。。
注:对于初创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最适合的企业类型,原因如下:
(1)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只需在出资额范围内承担“有限责任”,在法律层面上实现公司财产与个人财产的分离,为企业家避免不必要的财务风险。
(2) 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经营成本低、组织机构少、结构简单等优点,适合企业发展初期。
(3) 目前,成熟的天使和风投几乎都是基于“有限责任公司”来设计投资计划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直接登记在今后的招商引资过程中会比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