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类理财产品收益对比
普益标准最新发布的《晋升财富管理收益指数报告》显示,2018年12月,在流动性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各类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继续下滑。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维持去年11月的下行趋势,环比下降3BP至4.34%,降幅收窄;基金货币收益大幅回升,环比上涨60BP至3.43%;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下降16BP至8.74%;P2P产品收益增长3BP至9.33%。
银行理财方面,2018年12月,414家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9016款理财产品。与2018年11月相比,发行银行增加11家,产品数量增加139款。
今年以来,为加强资产管理的风险隔离,减少多层嵌套,监管出台了多份指导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纲领性文件。在净值化转型的第一年,商业银行更加注重探索战略转型的节奏和步伐,以期在过渡期内尽快完成转型。
信托理财方面,2018年12月,62家信托公司共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567款,较2018年11月增加671款。
货币基金迟槐行方面,2018年12月货币基金产品数量总体稳定,114家机构747款产品。就产品运作而言,在经历了几个月的下跌后,本月收益大幅增长,平均收益率为3.43%,为近半年来的最高水平。据Wind统计,超七成货币基金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3%。临近年末,货币基金行业收益整体增长势头明显。
从各类理财产品的风险来看,P2P虽然收益最高,但风险也不容忽视。
去年12月,P2P行业持续爆发,单月新增问题平台40家,其中经侦7家,跑路1家,延期支付11家,网站关闭21家。事实上,自《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来,近两年的行业治理推动了P2P行业的整体发展。然而,在底层资产逐渐恶化的过程中,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更严格的合规要求和更强的风险控制能力,P2P行业早期的粗放式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弱抗风险特征。考虑到行业内风险的传导效应,建议投资者短期谨慎投资。
银行金融风险方面,2018年,监管层不断释放严监管信号。在资管行业统一监管的大背景下,对银行理财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也在持续。去年12月,多家银行因理财业务、资金投向、产品销售风险隔离被银监会处罚。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时间紧、任务重。监管正在通过向上识别理财产品的最终投资人,向下识别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深入推进资产管理转型和问题整改。
信托财务风险方面,去年12月,湖南信托因违反规定和审慎经营原则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被湖南银监局罚款30万元。自2018年初中融信托、中江信托违约以来,信托业风险加速上升。信托行业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832个,规模2159.73亿元,较去年末分别增加231个和845.39亿元。
货币基金风险方面,货币基金不存在明显的风险事件,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率受整体市场行情和年末冲高因素影响而上升。
有啊!我朋友三个平台投了100万,团贷40万,玖富40万,万盈金融20万,这三个平台在当时都比较有名气,网贷排名前20,又是大平台,那时偶尔有野鸡高返平台暴雷,但也从没想过它们会出问题,我朋友精选了好几天才决定投这几家。
团贷有自己的上市公司,有垃圾分类的小黄车;玖富纳斯达克上市,旗下有证券公司、小贷公司等,网贷之家、网贷天眼排名前五;万盈金融号称国资控股上市公司五粮液背景,我朋友属于稳健型投资者,他不想折腾所以投了几家自认为安全风险小利率中等的平台。
结果没想到团贷网一夜暴雷,到现在3年多了没有兑付一分钱,不过追回了上百亿的资金,所以迟早会按比例兑付的,应该不会死雷;玖富4折转让了20万,剩下20万他说不折扣了,因为玖富有兑付能力现在是耍赖收割出借人。
万盈金融已经立案,以前的所谓背景股东都与它撇清了码哗关系,回来的可能性不大。我朋友已经从P2P损失里走了出来,自己经营着两辆长途客车,所受损失在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挽回的事实已经存在,没明贺必要一蹶不振把自己陷进去,他心态很好。
2. 2018年最新理财产品
下面整理出最新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排行,仅供参考。
1、槐蔽汇丰银行,汇丰银行发售的汇享天下六个月期限的人民币结构性投资产品,预期收益率为4.2%,机构的资金为人民币10万元,理财的期限是188天。
2、中国银行发售的中银理财计划,博弈睿选系列物败,该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5%,起购资金为10万元人民币,理财期限为91天。
3、交通银行发售的得利宝,私银惠享系列理财产品,该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起购资金为30万元人民币,理财期限是34天。
4、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发售的吉林农信,九九赢系列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提高资金为5万元人民币,理财期限是61天铅蚂州。
5、星展银行发售的星利系列理财产品,该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机构资金为5万元人民币,理财期限是61天。
3. 目前,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以及有什么问题风险
资管新规实施满月。在“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等要求下,银行“保本”理财发行量、收益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向净值化转型效果还未充分显现。
业内人士表示,净值化转型仍存在资产估值、投资者教育等诸多障碍待突破。当前,一些银行已开始在产品方面作出尝试性准备,但市场仍在等待理财产品监管细则落地,作为资管新规配套细则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将适时发布。
银行理财市场的变与不变
资管新规中部分条款对银行理财业务影响巨大。4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从发行数量、平均期限和预期收益率等方面均出现明显变化。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自3月开始骤降,4月环比减少20.42%至10846款。进入5月后,产品发行数量持续走低,上周(5月18日-5月24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938款,较5月11日-5月17日一周减少317款。
资管新规下保本理财将逐渐淡出市场,目前保本理财呈现明显下降趋势。4月保本理财发行量占比为33.15%,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但5月以来保本理财发行量有所收缩,占比持续下滑。某城商行客户经理表示:“我们会向客户强调整改期截至2020年底,在此期间保本理财仍会继续发售,但在销售过程中不再承诺保本保收益。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按照约定收益给予客户。但与去年相比,预期收益率下降得明显,产品并不是特别好卖。
2017-2018年4月中国银行理财发行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购买理财的渠道也逐渐由线下向线上转移。手机银行和网银正成为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的主要渠道,占比达到62.46%。在和银行业内人士的访谈中也了解到,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加大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移动金融资源的投入。
4. 银行理财市场有哪些新变化
一、存量整改基本完成 保本理财产品清零
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拉开了资管业务改革的序幕。打破刚性兑付、不再保本保收益,成为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重要方向。
随着过渡期收官,银行理财转型成绩单如何?报告显示,在主动化、净值化的监管导向下,银行理财业务过渡期整改任务基本完成,保本理财产品实现清零。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财产品规模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与此同时,净值型产品比例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92.97%。
存量业务整改方面,报告显示,绝大部分银行如期完成理财产品存量整改计划。
业务转型成效明显的同时,理财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
二、投资人数迅速增长 投资收益保持稳健
长期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以“保本保收益”受到众多投资者青睐。
在资管行业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下,没有了“稳赚不赔”的“金甲护身”,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是否依旧?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8130万个,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5.31%。其中个人投资者仍占据理财市场绝对主力,数量占比达99.23%。
“在资管行业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以其长期稳健的资金供给渠道、专业优质的资产管理能力、丰富多元的产品设计创新等优势,实现较为平稳的产品收益。”报告称。
数据显示,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理财产品已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61万亿元,其中2021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
三、中低风险产品占比超80%
保本理财产品清零,是否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上升?对于投资取向相对稳健的投资者来说,是否还是合适的选择?从以下三个维度,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从风险等级看,截至2021年底,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规模24.06万亿元,占比82.97%;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规模0.11万亿元,占比0.37%。
从产品结构看,截至2021年底,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6.78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92.34%;混合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占比为7.38%;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占比为0.28%。
从收益率看,2021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97%、最低为2.29%,收益率波动相对平稳。
5.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为何创2018年最低水平
目前网上的很多解释都没说明白,或者不愿意说明白。一个拿得出手的解释是国内货币政策转向,资金充裕导致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但是如果看余额宝收益率可以发现是4月初开始大幅跳水,而去杠杆是在7月23号实际上结束,显然在时间上不能很好解释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现象。
实际上,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核心原因是4月份资管新规(包括2016年底开始的去杠杆政策)。2017年的一系列去杠杆政策,导致大规模的表外资产回表,确实化解了金融风险,规范了金融秩序,不过也导致非信贷领域的融资渠道和平台(即广义的影子银行)不能给无法获得贷款的资金需求方提供融资。而4月资管新规给了表外业务致命一击,导致底层质量较差但收益率高的产品出局。8月份社融存量增长10.1%,是2003年以来最低的,表明大量资金需求方已经得不到融资了。虽资管新规被暂停,给融资平台留了口子,但表外业务已经被规范,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不再包含高收益产品。所以说,理财产品的底层产品结构变化决定了收益率必然下降。
而且目前实体经济变差,质押不断爆仓、P2P不断跑路,整体上约束越来越多,激励越来越少。理财产品收益率没有上升的动力啊。
6. 2018年什么理财产品好些
1、货币基金。货币基金一直都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理财产品,在经历了6月份的短暂低迷后,7月份货币基金再次爆发,单月规模就增加了9000多亿,总规模创历史新高。目前货币基金的规模已经占到基金总规模的60%以上,把其他类型的基金远远甩在后面。
货币基金之所以能这么受欢迎,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安全性较高,流动性较好,但从收益上看,货币基金并不具备太大优势,可能也就比银行存款稍微强一点。所以货币基金是否值得买,就要看投资理财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想买一款安全的理财产品,同时在需要钱时又能及时取出,而对收益高低没有太大要求的话,那货币基金还是值得买的。
2、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也是今年销售比较火爆的理财产品之一。截至7月份,四大行的结构性存款相比去年年底就增加了7000亿, 而在这期间,四大行的总存款也就增加3.2万亿,结构性存款占了其中的21%。
结构性存款的爆发,跟外部环境变化及其自身的特点有关。外部环境主要是因为资管新规的落地,要求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将逐渐退出市场,不过结构性存款并没有受到资管新规的影响。反倒是结构性存款作为一款本金有保障,收益也还可以的理财产品,正好可以作为保本理财退出后的替代品,因此以前喜欢买保本理财的投资者,也就有一部分转购结构性存款了。
2、P2P理财。P2P理财就是通过互联网理财,即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借贷 ,是指以公司为中介机构,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方可以是无抵押贷款或是有抵押贷款,而中介一般是收取双方或单方的手续费为盈利目的或者是赚取一定息差为盈利目的的新型理财模式。
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消除中间商,为企业与个人提供更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