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东稀释股权咋算
股权稀释是什么意思?
根据《公司法》,股权比例的计算,在有限责任公司是通过股东认缴的出资额除以总注册资本,而股份公司则是股东所持的股份除以总股本。
股权稀释最直接的理解就是股权比例降低了,主要原因公司的总股本增加(增发导致)。在有限责任公司则表现为公司的总注册资本增加了,也就是分母增加了。
股权稀释会损害我的利益吗?
稀释会不会导致利益受损呢,你是否记得:
格力增发股份并募资收购银隆新能源,被小股东否决;
万科要增发股份收购深圳地铁集团资产,被华润等股东否决。
这里面就涉及到股权稀释的问题,可以看出,稀释涉及到很大的利益问题。
其中,格力的原因是发行价格偏低、且发行数量大,现有股东的权益被显著摊薄,也就是稀释。而万科增发引入深圳地铁呢,引入深圳地铁发行股份交易完成后,深圳地铁集团将会持股20.65%,华润集团也会落至第三大股东,而且发行价格为每股15.88元,最后深圳地铁受让华润是22元/股;受让恒大的是18.8元/股。
❷ 企业发行普通股的时候,如何保证被稀释的老股东的权益
当公司具有复杂的股权结构,即除了普通股和不可转换的优先股以外,还有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的时候,由于可转换债券持有者可以通过转换使自己成为普通股股东,认股权证持有者可以按预定的价格购买普通股,其行为的选择有可能造成公司普通股增加,使得每股收益变小。通常称这种情况为股权稀释,即由于普通股股份的增加,使得每股收益有所减少的现象称为股权的稀释
至于如何避免股权稀释,其实对于小股东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建议去看看相关文档,看看他们的论述:
http://wenku..com/view/6f336f26ddccda38376baf53.html
❸ 股权转让中的股权稀释是什么意思
股权稀释是股权所占比例减少。有两层含义:企业增发股份,导致原股东手里的股份占比降低。二是当公司追加投资时,后期投资者的股票价格低于前期投资者,或者产生配股,前期投资者的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值就被稀释。
❹ 股权稀释应该如何进行
引入新的投资者,进行增资扩股的时候,原股东的股份会被稀释,而且是同比例稀释。
原股东持股的变化有两种,第一种是股份转让,公司注册资本不变,转让股权的股东股份会减少,其他股东股份不变,第二种是增资扩股,一般引入投资机构都是采用第二种进行入资,同时产生股权稀释的情况。
在投资者增资后,注册资本会发生变化,投资者的部分资金计入注册资本金,另一部分计入公司资本公积金。
因为注册资本发生变化,原股东的股份会被同比例稀释。
最后简单说,融资方以钱买公司产品或技术以及整个团队。而股东却是产品技术或销售模式的创新及发起人…
而股东们为了产品的销售扩大及抢占市场份额,吸纳外部资金以壮大实力就必须割舍将来的市场远景红利来进行交换……
随着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逐步增大及饱和,以前的融资方(合伙人)渐渐实行退出机制,做到见好就收的目的。上市的目的就时就把融资人交给市场进行身份转换,此时的股份持有人就大众股民。
❺ 公司增发新股,如何稀释大股东的股权
公司增发新股,公司总股数增加,但是股东的股数不变,所以股东的占股比例就下降了,所以会稀释大股东的股权。
公开增发也叫增发新股:所谓增发新股,是指上市公司找个理由新发行一定数量的股份,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上市公司“圈钱”,对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人一般都以十比三或二进行优先配售,(如果你不参加配售,你的损失更大.)其余网上发售。增发新股的股价一般是停牌前二十个交易日算术平均数的90%,增发新股对股价肯定有变动。
❻ 标的公司怎资扩股,老股东股权稀释,怎样账务处理
增资扩股上,
需要先设定好要增资多少,增资的资金最好是企业价值的30%左右,因为考虑到后期可能还会扩股,或者增加股东人数,股份制有限公司,需要保证决策者手中的资金在51%(相对控股权)或67%(绝对控股权)
老股东的股权稀释,可以通过引进股东的方式,进行同比例稀释。
❼ 股权稀释是什么意思
股权的稀释意味的意思如下:
当公司具有复杂的股权结构,即除了普通股和不可转换的优先股以外,还有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的时候,由于可转换债券持有者可以通过转换使自己成为普通股股东,认股权证持有者可以按预定的价格购买普通股,其行为的选择有可能造成公司普通股增加,使得每股收益变小。通常称这种情况为股权稀释,即由于普通股股份的增加,使得每股收益有所减少的现象称为股权的稀释。由于中国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属于简单股权结构,中国证监会目前还未对复杂结构下的每股收益的具体计算方法做出规定,原则上规定发行普通股以外的其他种类股票的公司应该按照国际惯例计算该行指标,并说明计算方法和参考依据。
众所周知,很多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发生了股权稀释的现象,因此后悔莫及。但也有很多企业在融资之处就已经有详细的方案可预防出现这种现象,如何在融资中避免股权稀释呢,我们以卡联科技与LP签订的“反稀释条款”来说明,具体内容:增资完成后,如果卡联科技再次增加注册资本,新股东增资前对公司的估值不应低于本次投资完成后的估值,以确保PE所持的公司权益价值不被稀释。如公司再次增加注册资本,新股东增资前对公司的估值低于公司投资后估值的,PE有权调整其在公司的权益比例,以保证权益价值不被稀释;如果公司以低于本次投资后的估值再次增加注册资本的,则李兵和张捷将向PE进行现金补偿。
❽ 配股为什么会稀释原持有人的股权
因为股票的数量多了,而公司的资产没有发生变化。很多股民特别开心在听到配股时,以为是送了一堆的股票。但这只是上市公司换了各种各样别的方式来圈钱,这就是配股,这是对是错?我给你们好好说下~
在说内容前,大家和我一起看下机构今天的牛股名单,赶着还存在,赶快记下:【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配股是什么意思?
配股就是上市公司根据发展需要,向原股东进一步发行新股票,从而筹集资金的行为。换言之,公司的钱有一些不够用,想把自己人的钱集资一起。原股东可以行使认购权,也可以不认购。
譬如,10股配3股,这其实等于说就是每10股有权按照配股价,去申购3股该股票。
二、股票配股是好事还是坏事?
配股到底好不好呢?这就要按照不同的情况来看了。
通常来讲,通常配股的价格是低于市价的,因为配股的价格会作一定的折价处理。因为新增加了股票数,则需要去除权,从而股价会依照一定比例进行下降。
于没有参与配股的股东的这些人来说,因为股价降低会发生损失的情况。
参与配股的股东认为,股价虽然是在下跌,但股票的数量在增多,总权益基本是没有改变的。
除此外,股票配股除权后,最主要的就是牛市,很有可能会出现填权这种情况,换句话来说,就是股票有可能恢复到原价,甚至是比原价高,这样的情况下,获得收获也是有可能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某一只股票在收盘的时候,前一天的收盘价格为十元,配股比例为10∶2,配股价为8元,那么除权价为(10×10+8×2)/(10+2)=14元。除权后接着第二天,若是股价越来越高,涨到16元的话,那么市场上每支股的差价(16-14=2)元参与配股的股东是可以获得的。就从这一点分析的话,还是比较优秀的。
哪天进行分红配股、举办股东大会等重要信息,很多人都不知道要如何记录?这个投资日历能让你轻松把握股市信息:A股投资日历,助你掌握最新行情
三、 遇到要配股,要怎么操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配股不能呆板地说一定是好或是一定是坏,公司如何去花配股的钱?是主要的问题。
企业经验不善或者要倒闭的前兆常被认为是配股存在问题,这谁也说不定,也可能预兆着有更大的投资风险,所以遭遇配股时一定要先搞清楚这支股票的好坏,该公司的发展态势怎么样。
倘若大家不知道如何看这个股票未来发展趋势,快来点击这,会有金融分析师来帮助你分析股票!【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应答时间:2021-08-20,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❾ 如何降低股权稀释对原股东的影响
优先给原股东配股、发行优先股、提高增发的股价使其高于原股东目前持有的股票的价格等。
从根本上说,新进股权所带来的资产产生的收益大于其分流出去的收益就不会对原股东的收益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增发1000万股,占增发后股权10%,筹资1亿。而用1亿购买的资产预计能每年能提供2000万的净利润。而公司原来每年净利也就只的9000万。按未增发之前的情况,每股每年可以获得1元的净利润。而增发之后,每股每年可获得1.1元的净利。这就不会对原有股东造成负面的影响。
❿ 我是有限公司大股东,想稀释其中某一个股东的股份,应该怎么办
一、通过增资的方式进行股权稀释:
我国《公司法》并未规定增资需要全体股东同意,其实现实中也会有很多股东不同意增资。公司新增注册资本,“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公司法》第三十五条)。因此进行股权稀释比较通行的方法就是增加注册资本。
二、通过转让股权(股份)的方式进行股权稀释:
我国《公司法》对于股权转让的规定,依据公司性质不同,即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对于股权(股份)转让的规定并不相同。
(10)股权稀释老股东扩展阅读
1、短期股权稀释
所谓股权短期稀释,是指单位股利的暂时性下降。当企业购并溢价小于或等于企业购并协同效应时,虽然从理论上或长期来说,是不会导致股权稀释的。
但短期单位股利摊薄依然不可避免。这是因为,企业购并协同效应的实现主要取决于目标企业潜在价值的挖掘,而挖掘目标企业潜在价值,则不仅需要具备特定条件(资金、技术、高效管理等),而且需要一定的整合时间。
由于在目标企业潜在价值没有完全挖掘出来之前,企业购并增值额肯定会小于购并溢价,从而会出现主并企业股东的股权稀释现象。
2、长期股权稀释
所谓长期股权稀释,是指单位股利的永久性下降。造成这种股权稀释的根本原因是购并溢价大于企业购并的协同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购并协同效应完全得以实现,企业购并增值额依然不能弥补购并溢价,从而单位股利摊薄现象无法自动消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股权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