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股份制公司股权怎么分配最合理
企业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形式,股份制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分散使用权转化为集中使用权。当许多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希望扩大公司规模并发行股票。股份公司是指通过发行、认购股份募集资金,有利于加强公司经营管理职能的公司。
股份制企业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利益主体以募集股份的方式自愿结合的企业组织形式。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有利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企业组织形式。国家按照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不能摆脱所有者的约束,损害所有者的权益。这可以使投资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动态优化组合,创造良好的业绩。
② 两个人合伙开公司,各占多少股份最合适
协商确定,可以在公司章程中约定;或者现在协议约定,委托起草。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关系利益方面的事情都要先以协议或合同方式加以定性,日后如有纠纷可以以此解决。
如果是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话,股份是按照投资金额和注册资金的比例确定的,利润也是按照股份占有情况按照比例分配的,这个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说法,直接按照股权比例分配。
公司注册时提供的公司章程和股东会决议中规定了股权分配和利润分配,除非有特殊要求,否则按照正常分配原则即可。
注册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就可以了,在公司章程和股东会决议中规定有关公司的每个人的权力和义务,例如股权比例,个人职责,如何分红等等,还有规定公司注册资本和认缴期限等,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股东,也可以不是股东。注册公司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如果经营范围有需要许可的项目,则需要办理相应的许可证。
③ 股权怎样分配才合理
经常有客户咨询我,我们要创业,股权该怎么分?在创业过程中,有双方都出钱出力的,也有一方出钱出力,另一方只出钱不出力的,还有更特殊的情况,双方一方有资源,另一方有技术,双方均不用出钱出力,在这些情况下,均涉及股权如何进行分配?
我们先来第一种情况,张龙和刘君是多年的好朋友,共同出资1000万,创办一家教育公司,其中张龙出资510万,刘君出资490万,张龙负责经营,刘君有自己的业务,不参与经营,但刘君有时会参与项目的讨论。双方的股权比例该怎么分呢?你先不看答案,先进行思考,双方的股权比例怎么分?
股权方案:
张龙占股51%,刘君占股49%,现实生活中不少的合作方会进行这样的股权设计,按照出多少钱占多少股进行股权安排,这样的股权方案行不行呢?这样的股权方案称之为股权设计1.0,企业在创业初期没有利润或者利润较低可能没有问题,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利润的不断增多,矛盾的产生就是必然。
假设企业的利润达到5000万,张龙分得利润的2550万,刘君分的利润的2450万,如果你是张龙,你是否愿意进行分配?如果张龙不愿意分配,也就意味着双方的合作陷入僵局。
问题来了,为什么双方在合作之处要按照出资额进行分配呢?
1、比葫芦画瓢,无知者无畏。
在股权合作之初,看身边的人这样进行股权分配,至于身边人为什么这样分配,不知道。其实《公司法》规定,可以按出多少钱占多少股,也可以按照不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红利。
《公司法》34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对这句话的理解股东之间可以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也可以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最终由出资人说了算。可见 法律对于合作双方是有充分的自主权的。只是合作双方不知道。
2、人力资本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创造财富的要素有不同的变化。以中国为例,在农耕时代,土地是财富创造的关键要素,谁拥有土地谁就拥有核心话语权,在中国的西周时期,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即意味着当时的周王室掌握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农民被紧紧的束缚在土地上,离开土地就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社会的生产力不断提升,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民不断的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不少农民进城打工,在农民乡镇企业开始兴起,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市场属于买方市场,谁掌握资金就可以组织人员进行生产,商品是不愁销路的,资金在合作双方之间就显得比较重要。按照出资比例定价矛盾倒不是太突出。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严重过剩,企业竞争进入品牌时代,这对企业家的个人能力提出新的挑战,人力资本的价值在企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中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他们一无资源,二无资金,三无人脉,但他们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超前判断以及先天的企业家才能在社会上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如任正非、马云、马化腾等,这些企业家的出现,证明了在这个时代,人才的价值已经超过了资本的价值。
三、企业家卓越应得到充分的肯定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企业家是具有破坏性创新的人,他们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冒险,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精神,他们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如任正非,他在1998年创办华为时,起步资金仅仅2万元,还是六个朋友凑的钱。今年华为的销售额有望突破8000亿,今年双十一华为员工发的奖金达20亿人民币,如果当初按照出多少钱占多少股,假设当时有人出了2000元,占了10%的股份,其必然结果是内耗。任正非曾经公开讲过,后来创始合伙人之间产生矛盾,理念发生冲突,后来为股份还打了官司,任正非花了巨额的代价买回来了其他人股份,现在看来,任正非买回股份的决定是正确的。
相反,马云就显得专业,1999年,马云50万元创业,2000年,孙正义投资马云2000万美金,孙正义占股20%,马云只所以会进行这样的股权设计,是因为背后有专业人士蔡崇信,可见专业人士的重要性。
双方的股权比例该怎么分才是最合理的?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下一讲讲,如何分才能更合理?我们总结了六种方法,期待你的留言。
北京君同集团
网页链接
④ 合理的股权结构分配比例是怎样的的
充电早餐
早餐可以提高血糖浓度,振奋精神,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所以早餐的选择最好是一些消化较慢含糖分高的碳水化合物,这类食物会平稳地提升血糖浓度,维持你一上午的营养供给。例如,一小碗燕麦粥、一根半熟的香蕉、一杯原味酸奶或新鲜果汁都是很聪明的选择。但如果你实在无法抽时间准备早餐,就提前买好一盒饼干带到办公室去吧。
营养午餐
中午是吃丰富食物的时间。最好选择高蛋白的鱼肉、鸡肉、牛肉、鸡蛋或豆腐。这些食物内含的蛋白质可以帮助消化,也可以驱除餐后的睡意。记住中午不要吃太多主食,如面包、馒头、面条、米饭或土豆,这些食物只会让你一下午打不起精神,行动缓慢。
平衡晚餐
碳水化合物特有帮助睡眠的功效,所以用在晚餐最合适了。土豆、荞麦面的面条、大米等主食因为对脑细胞有舒缓作用,因此可以选择这些作为健康晚餐主食。临睡前喝一杯牛奶,可以放松紧绷了一天的神经,对你的睡眠也大有帮处。
还有问题可以点开下方的小图标,进入在线医生,进行在线交流!
祝您健康!!
⑤ 股份比例分配多少,相对来说更有利于公
合伙人股权比例分配的考虑因素
在预留股权后,剩余的基本上就是合伙人可以分配的股权。关于分配比例,通常考虑的因素包括:
1、出资。如果所有合伙人都是同意按比例出资,各方资源优势基本相当的,则直接可以按出资比例分配即可。如只有部分合伙人出资,则应取得比没有出资的合伙人相对多的股权。
2、项目的CEO应取得相对多的股权。因为CEO是合伙事业的灵魂,对公司负有更多的担当。只有CEO取得相对多数的股权,才有利于创业项目的决策和执行。
3、综合评估每个合伙人的优势。比 如,有些项目的启动,不需要太多资金,而是依赖某位合伙人的专利;有些项目需要创意,产品仅是技术实现;有些项目,产品并不具有绝对的市场优势,推广更重要;有些项目,可能某个合伙人不需要怎么出钱出力,但只要其是合伙人,以后融资、导入项目所需资源、IPO就比较容易;各种情况,无法一一罗列。因此,对于具体情况,相应资源提供者,应占有相对多的股权。
4、科学评估每位合伙人在初创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作用。创业项目的启动、测试、推出等各个阶段,每个合伙人的作用不一样,股权安排应充分考虑不同阶段每个合伙人的作用,以充分调动每位合伙人的积极性。
5、必须要有明显的股权梯次,绝对不能是均等的比例。如果是三个合伙人,最为科学的比例结构是5:3:2。
以上讲的是原则,但其实是可以用量化的方式,折算出大致的股权比例。具体方法,囿于篇幅,不作详细说明,有具体需要的,另行交流。
举个例子。
A、 B、C合伙做项目,A是CEO,B是CTO,C是COO,股权比例为50%:30%:20%,约定所持有的股权,分四年成熟,每年成熟25%。如在四年 内,任一合伙人退出的,则未成熟股权由其他合伙人回购(也可以约定公司回购,但建议尽量约定合伙人回购,因为公司回购涉及到减资,程序相对麻烦)。
项 目启动后刚好满一年,作为COO的C不干了。那么,C成熟的股权为:20%×1/4=5%,余下15%股权属于未成熟的股权,即C离职后,仍可以持有5% 的股权,未成熟股权由A、B合伙人按股权比例回购。如此,一方面可以承认C对于公司的贡献,另一方面可以用回购的未成熟股权吸收替代的新COO合伙人。
顺便讲下,以上采用的是分期成熟模式,实践中也有约定按项目进展进度比如产品测试、正式推出、迭代、推广、总用户数和日活用户数等阶段分期成熟,也有按融资阶段分期成熟,也有按项目运营业绩递增情况分期成熟。
这里,在回购方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关于回购价格的确定,必须在创业合伙协议明确约定,不能等发生该等情形后再协商回购价格。另,常见的回购价格确定方式包括预先设定的股权价格、按利润预估PE倍数等方式。
⑥ 企业的投资人持股比例为多少比较合适
这个需要两股东商议而定,不是你想给多少就给多少。就像股票增发,大股东有认购的权力(为保证自己占比不被稀释),除非他自愿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