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需要大学生简历表格范文
个人简历很多朋友都面临着找工作,个人认为个性化的简历更能打动企业的芳心。具体来说,就是你的简历是否能够让企业相信你就是他们需要的人,你为什么适合这份工作?毕业时,自己选定了几家企业,针对他们各做一份简历,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因为时间关系,做得比较粗糙,有些就是其他简历的翻版,还请大家海涵。以下是简历的正文,因为是word粘贴,所以格式发生变化进入福成的简历简历概要一、 个人概况:郭锐,男,新疆大学市场营销专业02-1届毕业生二、 应聘岗位:福成企划公司的广告文案三、 对福成企划的认识:无论从名字还是从作品风格,都可以看出福成蕴涵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无论是民族的,还是旧上海似的怀旧情怀.福成作为一家企划公司,很清楚单纯的凭一两部广告是无法改变一个企业或产品命运的.因此,福成总是进行全盘考虑,希求从战略,定位等更高层面看待问题.这也正是营销学与广告学的区别所在.我也正是因为这个差别的存在,更乐意投入福成麾下.四、 对应聘岗位---文案的认识。1、 广告不能没有文案.当今广告媒介丰富多样,但文案却无处不在.无论是平面,户外还是影视广告,一个好的文案往往使它”如虎添翼”.电台广告缺乏图象,平面广告缺乏声音.但无论何种广告,却鲜有缺少语言或文字,由此可见文案工作的重要性.2、 广告文案必须创造商业价值。广告文案首先应是一个经济人,应以能创造商业价值为第一目的。广告文案不同于文学艺术,艺术是以追求美感为唯一目的;夹杂了商业性的艺术是不纯粹的艺术;而文案追求的却是一种说服的力量。但有时广告文案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的存在是以能够更好的创造商业价值为目的的。3、 文案不是广告的全部,但凡广告,均应服从企业战略,形象及产品定位。广告文案也不例外。文案还应服从广告策划,以期与广告设计等达成和谐统一,巧传真实4、 广告文案必须具有一定策划能力。五、 为什么郭锐适合这个岗位:1、 郭锐知道广告文案应该说什么。四年的营销课程使我对消费者需求的管理有了新的认识。一篇文案最重要的是说什么,告诉消费者什么更适合他的需要。2、 郭锐知道广告文案应该怎么说。作为院辩论队主力辩手,我一直致力研究表达技巧。同样的内涵,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取得不同的表达效果。3、 郭锐缺乏经验。缺乏经验一方面是年轻人的不足,但另一方面经验往往又成为员工接受新思想的障碍。而应届毕业生恰恰没有这种障碍,这也注定了福成文化将给我深刻的影响。我也会更好的融入这个家庭。4、 郭锐阅历甚浅,但阅书甚广:年轻往往意味着一个人阅历的不足,但多读书可以从一定程度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从小学至今,阅书在同辈中也算颇多,但又绝非一些消遣类的文字按摩。我好读历史、人文、生活常识、文学名著(多为西方作品)、甚至包括产品说明书。我高考志愿无一不是市场营销专业,最后也终于如愿以偿。因此,也格外热爱这个专业,能把兴趣当作事业来进行,是人生莫大的幸福。我读了很多专业书籍。学校图书馆的借阅记录便可佐证。5、 郭锐总是在不断学习.对于一个谋求不断发展的策划公司而言,它的顾客会是不同公司的不同产品,这就更要求它的员工能够终生学习,而郭锐恰好满足了贵公司的要求,并且乐于与贵公司一起成长.6、 郭锐“觊觎”贵公司该职位已久: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我大三便确定了目标----我要进福成.对于这个目标,我也采取了很多行动:我借阅了大量图书,尤其偏重策划类,并且对内容进行了筛选,融进一些自己的想法,整理成笔记.我在贵公司BBS上也有一些活动,尽管多为”潜水员”行为.贵公司网站上的作品我也多次拜读,并且与普拉纳的作品进行了比较.除此,我还对二者作品及论坛风格进行了比较,最终发现贵公司更适合自己发展.六、 工资要求: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薪酬的多少表现的不仅是公司对我的认可,还表现出公司愿意交付多大的任务给我,他们无疑是成正比的。我希望公司对我有充分了解和认识后,能赋予我更多的责任。七、 资格认证:自治区计算机一级国家英语 四级附件:任课老师评价。没见到我,你不会知道自己可以做出的最好选择.你好,我是新疆大学市场营销专业06年毕业生---郭锐.我希望应聘贵公司销售代表一职.郭锐主要工作经历:02年:为天通鼻炎喷剂华夏大药房促销员.04年寒假:为数流动力市场调查公司做市调访问员.06年1-2月:为新疆福成企划广告公司企划部文案 .实际执行营销总监曹sir的助理职能.在职期间,参与海川-海贝尔(乐百氏参股公司)矿物质水的市场推广提案,该提案最终失败;参与金海纳影视广告提案(此案直至本人离开公司上课时仍未完稿);参与新天葡萄酒新疆区的推广策划,该案本人离开时基本框架已定,细节尚待完善.郭锐为什么适合来高露洁公司?1.郭锐知道应该给顾客卖什么。2.郭锐知道应该给顾客怎么卖。3.郭锐没有长期在某公司供职经历,我的人生尚属白纸,更容易融入高露洁的企业文化。4.郭锐的专业知识能力很强,平时很注意对案例的分析。5.郭锐是新疆人.高露洁如果需要开拓新疆市场,那么她需要一个对新疆各方面比较了解的本地人,相比许多来疆不久的人,我更具本土优势。如果高露洁想进一步开拓新疆市场,少数民族市场将很有发展潜力。6.因为郭锐是新疆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专业知识最好的,对于一个想做最好的公司而言,没有更适合的人选了。7.如果本章标题改成"郭锐为什么来高露洁?",说明郭锐是个应聘者,现在标题是"郭锐为什么适合高露洁?",说明郭锐把自己当作一件产品,是个市场营销者。8.郭锐的表达能力不错,很有煽动力。9.郭锐有责任心.对于一个销售代表,公司的控制力相对较弱,因此,很多事一定程度是靠员工的自觉性完成的。10.郭锐喜欢集体的感觉.我总是试图融入自己的团体,这种感觉十分重要.我喜欢与公司共同发展的感觉。11.郭锐知道只有热爱自己的公司,才会喜欢自己的工作,才会为自己取得的成就骄傲.没错,干一行,爱一行。12.郭锐懂得定位的重要性.在一个个性化的时代,我们都希望别人给与自己的重视多一点,所以郭锐写了这么一个为高露洁公司量身定制的简历。13.也许您看见这么多"郭锐"字样的出现,一定认为我是个自我膨胀的家伙,我现在有必要解释一下,我这样做的唯一目的,是让您记住我.如果一样产品广告作了很不错的宣传,唯一的遗憾是没让顾客记住它的名字,那么,你会怎么看待这个广告呢?我的证书:英语四级.03年我取得国家英语四级证.计算机一级.我没考计算机二级,所以只拿了一级证书.真是很感谢您耐着性子读完了我的简历.如果您觉得有必要进一步了解一个高露洁准员工,那么,下面是郭锐的联系方式:电话:E_mail:请直接回复本邮件:[email protect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世界没有蛀牙!---高露杰
Ⅱ 郭锐的学术成果
[span](一)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论
[span]1、《性别伦理与合作偏好——女性主义国际合作观述评》,《伦理学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5期;
[span]2、《结构性权力视角下的美韩同盟变迁》,《社会主义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期;
[span]3、《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述评:从研究范式的角度》,《求实》(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7期;
[span]4、《变革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流派及其核心原理》,《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9年第1期;
[span]5、《试析均势与均势功能的维持》,《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span]6、《 [span]国际体系转型与东北亚多边制度安排构想 [span]》,《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6期;
[span]7、《 [span]意识形态与美国的朝鲜政策:后冷战时代的视角与认知 [span]》,《韩国研究论丛》(CSSCI来源集刊)2007年第3期;
[span]8、《体系秩序与中朝关系:视域、轨迹与启示》,《远东中文经贸评论》(新加坡)2006年第1期;
[span]9、《安全共同体刍议》,载于《战略与管理评论》(第二卷),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span](二)军备控制与东亚安全
[span]1、《韩国海洋安全战略调整与海军军备发展》,《国际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2期;
[span]2、《近年来日本军工产业转型研究》,《现代日本经济》(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1期;
[span]3、《 [span]朝鲜半岛乱局与美朝韩博弈 [span]》,《领导之友》2011年第2期;
[span]4、《美韩联合军演的动向及其影响》,《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
[span]5、《巧实力·冷处理·多渠道——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的新理念及其走向》,《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4期;
[span]6、《俄罗斯东北亚战略评估——地缘环境、主旨目标、战略资源及实施路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
[span]7、《虚幻的“安全困境”与冷战后中日安全关系变迁》,《日本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2期;
[span]8、《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评估及其走向》,《美国问题研究》(CSSCI来源集刊)2010年第1期;
[span]9、《民族主义与韩国外交政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3期;
[span]10、《从朝鲜2010年元旦社论看其政策走向》,《亚非纵横》2010年第2期;
[span]11、《俄韩军事技术合作及其战略问题的研究》,《太平洋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期;
[span]12、《 [span]美国意识形态中的朝鲜:后冷战时代的知觉与议题 [span]》,《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span]13、《冷战后韩国国家战略的调整与评估》,《当代韩国》2009年第4期;
[span]14、《 [span]安全视野下的中俄能源合作 [span]》,《江南社会学院学报》(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9年第3期;
[span]15、《中俄能源安全合作的概念体系、逻辑困境与现时问题》,《统计与决策》(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23期;
[span]16、《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9期;
[span]17、《朝鲜:东北亚的敏感神经》,《领导之友》2009年第5期;
[span]18、《朝核危机,尘埃落定?》,《领导之友》2008年第5期;
[span]19、《 [span]东北亚新秩序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 [span]》,《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span]20、《后冷战时代朝鲜国家战略论析》,《当代韩国》2007年第4期;
[span]21、《 [span]国际秩序转型中的东北亚安全合作——地缘环境、意识形态与一般原则 [span]》,《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span]22、《 [span]东北亚体系秩序转型与其集体安全合作问题 [span]》,《理论导刊》2006年第11期;
[span]23、《 [span]日本的海权观及其海洋领土争端——一种建构主义的尝试分析 [span]》,《日本学论坛》2006年第2期;
[span]24、《 [span]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若干内在课题 [span]》,《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span]25、《 [span]驻韩美军基地整合及其动向效应 [span]》,《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span]26、《 [span]朝鲜核危机:解决途径及其安全效应 [span]》,《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03年第4期;
[span]27、《朝鲜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格局》,《政策科学研究》(韩国)2004年冬季号;
[span]28、《整体视角的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分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参编;
[span]29、《和谐世界论:从国际法角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7月版,参编;
[span](三)当代中国外交
[span]1、《 [span]冷战后美俄日韩对朝政策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兼论中国对朝政策的知觉定位 [span]》,《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span]2、《论中国维护西部安全的战略选择——上海合作组织及其评估》,《公共管理论坛》2009年第1辑;
[span]3、《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国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span]4、《 [span]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历史流变——一种体系秩序的认知与建构 [span]》,《韩国研究论丛》(CSSCI来源集刊)2007年第1期;
[span]5、《 [span]中朝韩经贸关系纵深发展的战略进路 [span]》,《国际经贸探索》(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4期;
[span]6、《 [span]朝鲜半岛与中国大战略 [span]》,《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1期;
[span]7、《建构中国的朝鲜半岛大战略》,《中国评论》(香港)2005年第3期;
[span](四)公共管理研究
[span]1、《科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国行政管理》(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3期;
[span]2、《大众传媒与群体性事件处理:作用及功能》,《长江论坛》2010年第2期;
[span]3、《继往开来 再谱新篇——“纪念华北人民政府成立60周年座谈会”综述》,《中国行政管理》(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11期;
[span]4、《 [span]中国行政改革的政治哲学考量:一种价值系统的分析 [span]》,《长江论坛》2008年第1期;
[span]5、《 [span]理念转变与党的执政能力提升 [span]》,《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span]6、《 [span]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外部沟通与合作问题 [span]》,《长江论坛》2007年第4期;
[span]7、《 [span]法律与制度规范下的美国政府采购 [span]》,《经济视角》2007年第7期;
[span]8、《和谐社会与政府治理:观念·模式·路径》,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副主编;
[span]9、《地方政府管理前沿问题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参编;
[span]10、《试析日本地方自治体分权改革》,载于《战略与管理评论》(第一卷),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Ⅲ 个人简历和求职信怎么写啊
这是自己的事哦,但是要写好的,对不对啊
Ⅳ 郭锐的研究方向
汉语语法语义、语言学理论、语言类型学。
对汉语词类问题、动词时间性、致使结构、虚词语义分析着力较多。
担任过的课程
本科生课程: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法修辞、汉语写作
研究生课程:汉语词类研究、语义分析、语言类型学
专著与论集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7月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合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编著
《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袁毓林、郭锐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论文
1. 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410-419页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verbs representing course of event in Chinese)
2. 述结式的配价结构和成分的整合,《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沈阳、郑定欧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168页-191页 (Valence Structure of Verb-Resultative Complement and Integration of Constituents)
3. 汉语语法单位及其相互关系,《汉语学习》1996年第1期,8-14页 (Grammatical units in Chinese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
4. 论表述功能的类型及相关问题,《语言学论丛》第19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253-271页 (The types of expressional functions)
5. 过程和非过程——汉语谓词性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中国语文》1997年第3期,162-175页 (Process and non-process: two extrinsic temporal types of Chinese predicative constituents)
6. “一个人(也/都)没来”类句式的配价分析,《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袁毓林、郭锐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271-282页 (On Yi ge ren ye/dou mei lai: a valence analysis of the completely negative sentences)
7. 语文词典的词性标注问题,《中国语文》1999年第2期,150-158页 (On the not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n Chinese dictionary)
8. 句法成分的词类构成,《计算语言学文集》黄昌宁、董振东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96-101页 (A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makeup of syntactic components in relation to word classes)
9. 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的作用,《当代语言学》2000年第1期 (The conversion of the expressional functions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particle DE in Mandarin Chinese)
10. “吗”问句的确信度和回答方式,《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2期 (Credibility degree of ‘ma’ questions and corresponding answers)
11. “的”字的作用,《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陆俭明等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The function of the particle DE in Mandarin Chinese)
12. 汉语形容词的划界,《中国语言学报》第十期,2001年5月 (Demarcation of adjectives in Chinese)
13. 词频与词的语法功能的相关性,《语文研究》2001年第3期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requency of word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word)
14. 汉语词类划分的论证,《中国语文》2001年第6期 (Justifying the parts-of-speech classific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15. 实体和位置:汉语名词功能的分化,《中外文化交流与澳门语言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宋柏年、赵永新主编,澳门:澳门理工学院出版,2002年10月
16. 述结式的论元结构,徐烈炯、邵敬敏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21世纪首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17. 把字句的语义构造和论元结构,《语言学论丛》第28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The semantic structure and argument structure of Ba constructio)
18. 方位词“前、后、左、右”的参照策略,《中国语言学论丛》第3辑,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The Reference Strategies to Specify Front,Back,Left and Right in Chinese)
19. 语法的动态性和动态语法观,《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第一辑,商务印书馆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
20. 连续量词和离散量词——谈“每隔-数量”的两种意义,《对外汉语研究》第一期,上海师范大学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
21. 衍推和否定,《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2期。(Entailment and negation)
22. 空间参照理论与汉语方位表达参照策略研究,《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5月。(The Spatial Reference Theory and Reference Strategies of Relative Spatial Description in Chinese)
23. 语义结构和汉语虚词语义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4期。(Semantic structure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Chinese empty words)
24. 复数名词短语的指称和“都”量化,郭锐、罗琼鹏,《汉语的形式与功能研究》,程工、刘丹青主编,商务印书馆,2009年。
25.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的介词删除和介词悬空,《中国语言学》第二辑,2009年。(Preposition stranding and deletion in Mandarin and Classic Chinese)
科研项目
1.七五重点研究项目“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参加)
2.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研究”(参加)
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动词论旨结构系统和汉语词语语义分类层级系统研究”(参加)
4.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汉语多功能语法形式的语义地图研究”(参加)
5.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现代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虚词语义分析”(主持)
获奖
1. 论文《过程和非过程》1998年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电子词典)》(合著)1999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 专著《现代汉语词类研究》2004年获北京大学第九届优秀成果一等奖
4. 专著《现代汉语词类研究》2004年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 入选教育部2004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