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武汉制造业上市公司

武汉制造业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21-09-17 02:01:11

Ⅰ 武汉制造汽车的公司有哪些

神龙武汉工厂,东风本田,东风扬子江,东风电动车,东风乘用车武汉工厂,枭龙汽车

Ⅱ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要详细的公司名称和股票代码谢谢了!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上市公司名称及股票代码:
序号:代码:名称
1:002465:海格通信
2:002417:*ST元达
3:600680:上海普天
4:002194:武汉凡谷
5:002316:键桥通讯
6:300394:天孚通信
7:002281:光迅科技
8:000892:*ST星美
9:300050:世纪鼎利
10:300213:佳讯飞鸿
11:600522:中天科技
12:002491:通鼎互联
13:300322:硕贝德
14:002766:索菱股份
15:300079:数码视讯
16:600203:福日电子
17:600050:中国联通
18:000070:特发信息
19:002148:北纬通信
20:600728:佳都科技
21:002115:三维通信
22:600498:烽火通信
23:000063:中兴通讯
24:300312:邦讯技术
25:002017:东信和平
26:000561:烽火电子
27:300136:信维通信
28:002383:合众思壮
29:300292:吴通控股
30:600198:大唐电信
31:300177:中海达
32:002583:海能达
33:300299:富春通信
34:600776:东方通信
35:002446:盛路通信
36:002396:星网锐捷
37:600105:永鼎股份
38:600485:信威集团
39:000547:航天发展
40:300310:宜通世纪
41:600775:南京熊猫
42:600487:亨通光电
43:002296:辉煌科技
44:300270:中威电子
45:002231:奥维通信
46:600345:长江通信
47:300211:亿通科技
48:300074:华平股份
49:300101:振芯科技
50:002261:拓维信息
51:002093:国脉科技
52:600130:波导股份
53:300098:高新兴
54:002089:新海宜
55:002547:春兴精工
56:002467:二六三
57:300353:东土科技
58:300038:梅泰诺
59:300167:迪威视讯
60:002052:同洲电子
61:000032:深桑达A
62:000034:深信泰丰
63:000733:振华科技
64:600289:亿阳信通
65:600076:青鸟华光
66:002313:日海通讯
67:300134:大富科技
68:000851:高鸿股份
69:000829:天音控股
70:002544:杰赛科技
71:300081:恒信移动
72:300025:华星创业
73:000586:汇源通信

Ⅲ 武汉都有哪些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尤其是机械制造行业的

武钢——主要是以冶炼铁矿、生产钢材。
武重——也就是武汉机床厂,也就是机械制造了。
武船——武汉船舶集团,设计和生产船只舰艇
中科院——主要做航天方面的吧,具体的不是很清楚。
还有就是一些,大型的研究院和研究所,其中也有部队和院校的。

Ⅳ 武汉江岸区有哪些大型制造业企业

武汉市江岸区属于汉口片区,是武汉市政府所在地。汉口历来以商贸闻名,制造业相对较弱,武汉几个著名的大型企业如武钢、武重、武锅、富士康等,都不在汉口,几个国家6开发区也与汉口无缘。江岸区工业园只是比较小的工业园,适合中小企业。这类园区几乎每个区都有。著名企业一般集中在武汉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青山区(武钢)、东西湖开发区。

Ⅳ 武汉汽车制造公司有哪些

  1. 东风本田

  2. 神龙汽车(东风与标致雪铁龙合资)

  3. 东风乘用车(总部)

  4. 上海通用

  5. 还有一些小的·····

Ⅵ 央企在湖北投了哪10家智能制造企业

1.东风汽车系列项目

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将围绕行业趋势和结合东风实际,实施转型升级、核心能力提升及新业务培育,主要涉及技术创新、销售、智能网联、数字化建设、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

2.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金茂武汉长江TOD综合体项目

计划总投资50亿元,拟在长江新城范围内,规划建设中国金茂武汉长江TOD综合体项目,包括企业总部及产业研发基地,5A甲级写字楼,超星级酒店,高端生态主题商业街区、大型商业MALL等。

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葛洲坝城市创新项目

计划总投资400亿元,围绕硚口区“三旧改造”、教育文体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开展项目合作,培育一流产业生态,助力硚口经济腾飞。

4.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余家湖工业园绿色发展转型升级项目

计划总投资50亿元,重点实施襄城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城建设三大板块项目,努力把襄城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产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聚集区。

5.中国船舶710研究所海工装备产业园项目

计划总投资50亿元,主要建设深海智能装备研发总部,着力打造以装备制造产业化、智慧城市研发中心为龙头的产业园。

6.湖北省发改委、湖北省卫健委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资医疗医药应急保障体系互联网有限公司“医疗医药应急保障体系互联网平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以中资医疗医药应急保障体系互联网有限公司为依托,打造物资流通全过程监管互联网平台,基本实现湖北地区医疗医药应急保障能力在线展示;中资医疗医药着力构建涵盖医疗、医药、卫生、储备、物流、金融等6大体系的综合性平台。

7.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高纯阴极铜清洁生产项目

计划在黄石投资60亿元,引进世界先进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双闪工艺,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税收4亿元,新增就业岗位900余人。

8.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电子信息高端制造产业项目

计划总投资32亿元,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新基建”卫星互联网建设战略部署,依托武汉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和荆州市航天科工电子信息产业园基础,建设高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测试试验能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卫星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9.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黄冈临空经济起步区开发建设项目

计划总投资103.5亿元,采用“授权开发+投资合作+EPC”模式在黄冈临空经济先行区黄州片区内10平方公里起步区、白潭湖片区东北部分区域及长河两岸等范围内,开展投融资、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及生态修复等项目。

10.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与省交投合作,计划总投资493.37亿元(其中中交建签约部分合同金额为120亿元),项目主要包括湖北省内咸宁至九江高速公路咸宁段、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宜昌段、利川至咸丰高速公路、呼和浩特至北海高速公路宜都(全福河)至鄂湘界段,共计246.56公里高速公路建设。

11.湖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沿线综合开发项目

计划总投资80亿元,铁投开发集团与中铁大桥局置业公司发挥双方优势,在铁路沿线综合开发、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重点开展黄冈西站项目、孝感东站项目、云梦东站项目合作。

详见黄冈市对外官网

Ⅶ 湖北大型企业有哪些

昌宏保
武汉工业的发展目前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武汉着眼长远,谋划工业发展的长远大计,需要科学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
工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受制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过去一些人们习以为常、沾沾自喜的若干“优势”。
一是区位。在新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中,武汉的区位优势正在淡化。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不仅沿海地区继续保持区位优势,西南地区已在着手构建东盟自由贸易区,东北也开始谋划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从国内区域发展的角度看,长江三角洲凸现龙头地位,珠江三角洲正在积极扩张,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推动下,辽中南、成渝、福厦、长株潭、关中等城市圈群雄并起,争扛“第四增长极”的大旗。武汉的区位优势是以国内市场特别是中西部市场为基础的。在内需不足,中西部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武汉区位优势的含金量并不高。但随着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内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武汉的区位优势将会重显威力。
二是科教实力。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看,科教实力与经济发展并不构成因果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是可以自由流动的,技术是商品,可以买卖,人才也可以流动,教育也只是众多产业中的一个,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有限。由此看来,寄希望武汉的科教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就应该创造“转化”的条件,降低“转化”的成本,营造“转化”的环境。
三是产业基础。20多年来,武汉新发展起来的现代工业,总体规模在全国尚不具备像武汉五六十年代那样的优势,还支撑不起武汉在全国形成产业优势。正在扩张和筹划的汽车产业、化工产业、光电子产业和烟草行业,有可能形成产业优势,是武汉新的希望。
四是水资源。早在20世纪90年代,水资源的重要性已为世界不少战略家所关注和认识,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其重要程度将超过石油。在水资源价值陡升的有利条件下,武汉的水资源虽可为未来的发展确立重要的优势,但从目前来看,水资源优势尚未如同石油那样构成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是经济发展环境。从发展的结构上分析,在代表改革开放和发展方向的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武汉处于相对落后状况,发展起点相对较低。政府职能转变还不是很到位,公共服务的水平还有待提高,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单纯依靠国有经济发展的惯性还存在,战略重点从国有经济转到非国有经济还有一定难度和一个过程。武汉工业的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金融业、物流业的支撑力度还不强,配套能力还需加强。武汉就业压力大,老工业基地的社会保障包袱沉重,在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地方财力还难以支撑社保、养老等公共职能。武汉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既需要通过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加快自身的发展,又需要国家和湖北省的大力支持。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时期。国际、国内经验表明,在这一时期某一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其工业发展的速度。武汉市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确立了壮大、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应该说,这一思路代表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但是经过测算,这一思路只能保证武汉实现常规的发展。而从目前态势来看,武汉要实现赶超任务,就必须走出一条超常规的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体制改革与体制创新可以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体制是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决条件。
武汉要实现工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在体制改革和创新上领先一步。首先,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变。要把政府工作重心放在体制改革和创新、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坚持企业优先,坚决打破部门利益和行业垄断,切实履行好公共职责,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创造各所有制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主动性和创造性地为企业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绩效,不断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第二,建立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当前,影响武汉工业自主增长的关键在于增长动力的结构性缺陷和增长机制的体制性障碍,尤其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形成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政府创新商务发展环境,有效引导和聚集经济活动的经济自主增长机制。
第三,要加快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坚持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转向民营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建立有产业特色的民营工业小区,扩大民营经济的聚集效应,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吸引更多的民营制造业企业聚集武汉,壮大民营经济规模。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体现了明显的区域性块状经济特征,其好处有二。一是产业集中度高,容易形成规模优势。以乐清市柳市镇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为龙头的低压电器产业年产值达180多亿,占领了全国40%的市场。二是分工细化,合作紧密。仅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一家,就有几百家企业与其合作为其加工零部件,构成严密的生产链。专业化生产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商务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第四要制定全球化发展战略。鼓励、支持和引导有比较优势和经济实力的国内企业,注重经营战略全球化、经营目标多元化、融资国际化、生产营销全球化、技术创新全球化,把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空间扩大到全球范围,培育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
武汉要实现工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突出重点,强化支柱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要发展在全国工业发展格局中具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产业。目前,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钢车机,烟酒药”、"五大产业基地"、“十大优势产业”、“十五个产业链”体现了抓住重点、带动一般的思路。在实施这一思路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不懈,又要开阔眼界。因为在开放的大格局下,要振兴武汉制造业,关键是在全球制造业的坐标中认准武汉的位置,进而不断突出武汉制造业方面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提高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根据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地区形成某个产业优势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和两个辅助条件,即相关的资源优势、合适的企业组织结构、较强的配套能力、人文传统以及发展的契机、政府的支持。从这六个方面分析,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武汉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从资源方面来看,湖北及武汉的水、能、粮、棉、林和人才、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钢铁及金属冶炼、高新技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等产业。从企业构成方面来看,武汉钢铁冶炼和汽车制造有很多大型企业,光电子产业有希望产生更多大型企业,其他产业基本是中小企业,对钢铁冶炼、汽车制造、光电子、精品服装及其他加工业和都市工业的发展有利。从配套能力来看,武汉的机械制造仍有一定基础,在钢铁、服装等方面的配套能力较强,在光电子、汽车、纺织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配套能力。从人文传统来看,钢铁、机械、纺织、食品是武汉的传统优势,汽车是湖北的传统优势,科技是武汉的长期优势。
从发展契机来看,中国加入WTO有利于纺织服装、钢铁产业中低附加值部分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转移有利于加工业的发展,汽车产业面临轿车进入家庭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过渡期的时间压力。从政府支持的角度看,光谷的建设有力地支撑着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其他有优势的产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和支持。
总体而言,武汉的钢铁冶炼和纺织服装最具比较优势,其次是光电子、食品加工和汽车制造业。当然,由于武汉的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之中,特别是武汉的区位优势对谋求中国市场的国内外投资公司有特别的吸引力,不排除全球性的跨国公司以巨额投资打造其他优势产业的可能。因此,我们要在认识武汉比较优势的同时,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及产业发展的规律,动态性、前瞻性地对待重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给国内外投资者更多的发展空间,比较容易形成特色,最终形成具有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优势产业。
武汉要实现工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将武汉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在产业布局及分工方面,重点规划发展三大产业带:一是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推进光电子信息、钢材制造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产业集群,建设黄石、鄂州、黄冈、咸宁产业带;二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推进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产业集群,建设仙桃、潜江、天门产业聚集带;三是以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区为龙头,推进汽车零配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及盐、磷化工等产业集群,建设孝感产业带。从经济理论上分析,武汉城市群目前的经济布局是一个以武汉为核心,存在多层次发展梯度的典型点轴发展格局,客观上存在由点轴带动的梯度发展态势。因此,选择这一主导发展模式,实质是要选择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包括二层涵义: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武汉这个华中地区惟一特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中心功能,重点推进武汉国际性城市的建设,使武汉进一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中心。二是在重点加强武汉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武汉、江汉平原、鄂东、环洞庭湖、环鄱阳湖五大城市群及周边辐射区域的发展。突破行政区划,按照市场规律,加快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融合和联动发展,使其在空间形态上实现一体化,武汉城市群的起步建设和最终成型就有良好的基础。在促进产业联动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共同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圈生态建设,促进城市圈的产业联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参考资料:http://www.whxc.org.cn/shownews.asp?news_id=353

阅读全文

与武汉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东莞市建设银行对港币汇率 浏览:358
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浏览:950
融资融券业务市场运行月报 浏览:696
朋友之间能买卖外汇吗 浏览:939
机构持仓为什么不多 浏览:316
昭义创新股票 浏览:116
广州货期交易所 浏览:690
紫光集团转让紫光股份 浏览:672
金融机构扶贫领域作风问题自查 浏览:524
万川金融公司在那条路 浏览:925
平安银行贸易融资事业部 浏览:801
扬州市现代金融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189
境外融资登记手续 浏览:8
千元投资理财app 浏览:297
获取汇率api 浏览:497
300685上市大约价格 浏览:143
山东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229
杠杆如何增力 浏览:672
杠杆收购的现金来源 浏览:758
金融运营公司 浏览: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