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18家上市公司 业绩持续增长且增长幅度3年来不断上升
一楼的网页早已看过了,但是没有那18家上市公司的名称和股票代码呀。
② 中国最近十年一直保持高增长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这个多了去了,给你介绍几个典型的:000538云南白药、600123兰花科创、000338潍柴动力、600489中金黄金、600739辽宁成大、002001新和成
③ 如何判断上市公司有持续增长的潜力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仍然处于企业成长期,具有明显的成长性;老牌大公司会强者恒强,多数中小上市公司会做大做强;少数经营有困难的上市公司也正在积极重组,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将会有部分这样的上市公司会上演乌鸡变凤凰的新版现代剧。
④ 现在公布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哪几家业绩增长最多谢谢!
不要太过于关注那只复业绩增长最多(主制要看是什么带动高业绩增长如:政府补贴/变卖资产等等),有的上市公司为了在季报或年报上(或配合大股东出货)做出靓丽的报表。选择可持续的长期的业绩增长在30%左右的股票,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如:云南白药等。他具体独特的技术可以支撑该股长期持续稳步实现业绩增长。
⑤ 如何选择高成长型上市公司
1.上市公司在同行业中具有优势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讲,一个企业在行业中规模越大,资本实力越强,其长期竞争的能力就越强。一方面,规模经济可产生更多的边际效益,使其在成本、价格上占有优势;另一方面,巨大的资本实力可以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并使其在激烈的市场中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开拓市场。按照市场竞争的一般结果,通常是行业中最大的几家成为行业巨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是被兼并,就是被淘汰,所以行业内的前几名具有稳定的成长性。
2.上市公司的产品优势
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开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下降期四个阶段。其中成长期期末和成熟期是其利润的最大产出期,此时投资获利较大。而在开创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产品的市场前景又难以确定,风险较大,此时投资,一旦成功,获利丰厚,一旦失败,损失惨重。而下降期的产品将被新产品所替代,因此不值得投资。
3.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保持合理的财务结构和盈利水平,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是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具体表现。其中,压缩成本、控制开支对公司的利润增长具有杠杆作用。
4.上市公司的决策体系及开拓精神
保证公司不断成长的决策包括新项目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等。公司要向前发展,就要有新项目投入运作,这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主流因素。此外,公司的领导决策层要有开拓创新精神,不断进取,与时俱进。
⑥ 未来能高成长的上市公司
新大陆 远望股 莱宝高科 广汇股份 同人堂
⑦ 怎样在上市公司中寻找有业绩高增长潜力的公司(未来3年内)
很简单,看业绩预告,在其中选,剔除上年业绩低的,主营业务外一次性收入的。再看未来业绩增长板块!
⑧ 年增长率在15%以上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排名靠前的公司有华远地产、徐工机械、山煤国际、维尔利、祁连山、S仪华、梅花集团等,复合增长率分别达497%、390.98%、377.85%、372.33%、348.44%、309.8%和308.37%。
具体可以查和讯网数据。
你的15%的要求太低了,符合条件的太多了!
⑨ 低估值高成长股票有哪些
如何投资低估值成长股?
可以预见的投资趋势是,随着外资不断进入A股市场,投资期限的长度也在逐渐拉大。
A股与港股市场差异较多,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便是上市公司公告良好业绩后的股价表现,A股常常跳水下跌,而港股总有大涨的惊艳表现。一个恐惧,一个贪婪,又是为何?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良好业绩可能在公告前业绩走漏风声,投资者更看重的应是超出预期的部分。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市场交易环境偏重于换手率很高的散户市场,所以频繁买卖追求交易价差是常见的投资思维。但是,港股市场拥有较多的机构投资者,更看重公司产品优势和长期的业绩增长预期,也就是公司市值在几年时间里整体的增长前景,不会总在几个月周期的定期报告披露时间里反复交易。
试想,实施高送转这种对公司完全没有“营养”的行为,却常常可以推升股价,更别提走漏消息的良好业绩了。许多投资者提前了解公司由于行业发展或者某个重大事项,实现了业绩大幅增长,然后在公司公告业绩之前已经买入股份潜伏其中,等到消息一公布,马上兑现20、30个点的涨幅落袋走人,造成了公告日当天股价的跳水现象。
追根溯源,这其实体现了投资者对公司研究了解程度的巨大差异。对少许浮盈化为泡影的恐惧,让投资者选择迅速落袋为安。更进一步地说,投资者并不是相信公司产品优势和业绩发展带来市值增长,而是相信短暂拥有的信息优势和各种交易策略带来所谓的收益。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这样的心态是常见的和常规的,我们可以将其划入“投机”的范畴。常有人放言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到中国来也得赔钱,就是基于A股市场种种不成熟的特征。
笔者认为,成长性能否维持是投资高估值成长股的主要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低估值成长股所承担的风险就会小一些。在公司兑现良好业绩时抛售股份,并非明智之举。一旦公司保持行业优势,甚至利用自身竞争优势提高行业的集中化水准,那么我们将见证一个数十亿元市值的小公司逐渐成长为数百亿元,甚至千亿元的大公司,而这在A股上市公司中已经屡见不鲜。
举例阐述,中国制造业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典型行业。在一些制造子行业中,中国制造业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大规模并购重组,已经让其成为行业的领跑者。近些年快速发展的苹果产业链行业,也有诸多A股上市公司的身影。在不知不觉中,这些不断加强技术优势的企业,从小不点市值逼近千亿元市值,甚至上千亿元市值。
在持有公司股份时,应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行业和公司发展。如此一来,没有多少精力可以去感受恐惧或者贪婪。A股市场是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市场,连续几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几十的上市公司少说也有几十家,但大多数人并不能从中获取投资收益,因为他们的投资决策主要来自于股价的波动,而不是公司自身优劣势的变化。
一个可以预见的投资趋势是,随着外资资金不断进入A股市场,投资期限的长度也在逐渐拉大。3年甚至5年的投资周期将慢慢被投资者所接受,对公司研发、技术等各种核心优势的考量将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因素。很多上市公司对外资机构成为股东持欢迎态度,放低短期利益考核的比重,才有可能迎来公司长久的壮大和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