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汽奥迪的使命 | 汽车产经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营销事业客户营销与数字化高级总监陈历
在营销领域深耕多年的贾鸣镝也很明白,过去20年上汽大众和斯柯达旗下4S店的运营模式很成功,但想要做简单的升级或改变,同样有非常大的阻力。
而上汽奥迪就是一个机会,可以从一张白纸开始,就像贾鸣镝所说:“2016年我们做上汽奥迪上市准备时,最初计划是2020年发布,近两三年可以看到很多新势力在通过代理制模式销售,但我可以自信地讲,我们团队是比较早研究这套模式的。”
代理制的好处不必多言,用户不必把注意力放到价格折扣上,经销商不必承担库存压力,主机厂可以直达用户。
而围绕客户直联,上汽奥迪在这两年花费了大量精力做营销中台准备,其目的就在于直接获悉用户的声音。
贾鸣镝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奥迪A7L上座椅发泡材料的厚度、腿部支撑的宽度、电吸无框车门的设计,都是通过用户洞察而来,他说:“未来可能是用户直接参与,对产品做出改变,包括产品的定位、营销、创新等等。”
写在最后
南北奥迪至此形成了清晰的分工。既是从产品层面所讲,一汽奥迪负责全球车、进口车和PPE,上汽奥迪负责中国市场车型。
其实在几乎所有车企都将中国市场放在战略首层的当下,所谓“中国特供”早已不再是以前的含义。更何况,如果站在面向未来的变革角度,上汽奥迪也是探索和开拓的先行者。
从两个合作伙伴、到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再到代理、直销、用户运营,通过上汽奥迪这张白纸,奥迪得以深入很多传统品牌未曾碰触的领域。就像贾鸣镝所说:“从零开始,每一个人都倒空,往一个空杯子里重新倒水。”
既有奥迪品牌的积淀,也有新势力的起点,上汽奥迪的使命,并不简单。
B.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员单位
沈阳分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榆林大街2号,占地面积3000㎡。主营产品:汽车零部件以及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
长春分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10日,位于长春市高新开发区宜居路3199号,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上海分公司
凌云工业股份上海分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27日。
公司所在地于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华昌路8号。
公司主要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为车门框及导轨、保险杠、防撞杆、发动机支撑杆等产品。
公司现主要客户为上海通用、上汽汽车、东风悦达起亚等。
公司于2007年通过TS16949、ISO14000、OHSAS18000等体系认证,并坚持以“精品交给顾客、绿色献给社会、安康留给你我”的经营方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目标成为行业内最佳供应商。
公司理念
企业精神:身为凌云人,胸怀凌云志
安全目标:重大伤害事故为零
经营方针:精品交给顾客、绿色献给社会、安康留给你我
上海分公司发展历程:
2004年4月27日 成立凌云股份上海分公司。
2004年10月 实现凯悦产品单品开发
2004年11月 SGM201保险杠产品批量生产
2005年3月 凯悦产品批量生产
2005年 上海分公司、上海凌云东园实现合并管理
2005年 进入德尔福配套体系
2005年12月 德尔福产品批量生产
2006年 上汽产品批量生产
2007年12月 完成三个体系独立认证工作
2008年5月 租赁华新镇华志路988号2704平方米的厂房扩大生产规模。
南京分公司
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2日,股东为凌云股份占100%
营业场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百家湖科技产业园A4幢
经营范围:汽车零部件生产、销售
北京分公司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18日,坐落于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凤翔科技开发区一园9号,占地面积9996.05㎡,建筑面积5500㎡。
凌云股份北京分公司是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为扩大北京凌云东园公司生产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在北京地区设立的分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建立,将解除北京现代公司对凌云股份公司后续新产品开发面积不足的担忧,有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配套关系,增强凌云东园公司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
盐城分公司
定州分公司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定州分公司坐落在河北长安工业园区内,东邻京广铁路与107国道,距保定市65公里,距石家庄7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紧随长安集团微车系列北上发展的战略,是第一批入驻河北定州长安工业园区的企业之一。 重庆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哈尔滨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北京凌云东园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凌云东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凌云工业股份(芜湖)有限公司
武汉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上海凌云瑞升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北方凌云悬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凌云新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北京世东凌云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北京中和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亚大管理集团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是从事汽车金属零部件产品的设计、研发与模具制造的专业化单位,2006年经河北省发改委审批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技术中心”。
研发中心下设有设备工程部、项目工程部、科技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制造部、中心实验室六个部门,负责公司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承担着产品设计、实验验证、工艺装备制造、非标设备设计与制造等工作。作为公司的技术和新产品的培育者,研发中心为公司的技术创新、产品结构优化等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研发中心以客户需要为根本,紧密和客户的技术交流以及同步开发,为客户提供专业和优化的方案及产品。能够根据顾客的要求与顾客进行保险杠、侧门防撞杆、车门窗框等产品的同步设计工作,成功的为SGM、上海汽车、神龙汽车、一汽轿车、奇瑞汽车、广汽等主机厂同步开发了相关产品。建有保险杠试验室,具备保险杠低速碰撞、摆锤碰撞等全部的动态、静态试验验证能力,满足欧洲、北美、中国等各国的法规;具备侧门防撞杆动态、静态试验验证能力。
研发中心根据客户需要,提供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碰撞安全标准的解决方案,使凌云成为中国乃至国际重要的安全零部件研发基地。
研发中心具备以下能力并提供相关服务:
·产品设计能力
·CAE分析能力
·工装、检具设计能力
·非标设备设计能力
·工装、检具、非标设备加工制造能力
·实验验证能力
·工程验证能力
C. 实锤|上汽高端品牌来了 叫做“智己汽车”
智己汽车,取自《周易》,意为以智慧周全万物,“智己汽车”则寓意缔造人车共生的智慧出行新时代。
显然,“智己汽车”是自蔚来、极狐、岚图等品牌之后,由国内汽车企业发布的又一个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品牌。
我们不妨梳理一下中国目前已有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图谱:
极狐汽车,国有企业北汽集团旗下高端智能电动品牌,发布于2016年8月。极狐品牌实际隶属于北汽蓝谷麦格纳公司,这家公司由北汽和麦格纳以51:49股比控制。极狐品牌第一款车型刚刚于今年发布。
领克汽车,吉利汽车旗下品牌领克,发布于2016年10月20日,起初聚焦于燃油车。2020年9月,领克发布全新SEA浩瀚架构,宣布转型电动汽车。
蔚来汽车,品牌发布于2016年11月21日,由连续创业者李斌创立的私营企业,私营公司,美股上市,同时也是广汽、长安等国企争相合资以求“混改”的对象。
岚图汽车,央企东风汽车集团旗下品牌,品牌发布于2020年7月,聚焦高端电动汽车。初创。
从上述品牌看,除了蔚来目前销量和上升势头较好之外,其他品牌均还在摸索中前进。
上汽集团作为首个推出“全球首个量产互联网汽车”的企业,同时作为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国际化、共享化”的倡导者,此时此刻推出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品牌并不算晚。
可以预见,中国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将迎来一场更加惨烈的竞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D. 上汽高管团队为什么要进行内部调整
毕竟大象转身,对于上汽集团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而言,任何一个小小的改变,都意味着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这也是很多国际大型公司,为什么宁愿守旧也不愿意革新的原因。
继今年3月原上汽集团副总裁张海亮离职并加入乐视后,上汽集团高管团队再次出现变动。
1972年出生的谷峰,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会计师。作为科班出身的金融男,如果看重收入,早就没必要呆在上汽集团,作为传统制造业,上汽集团高管的年薪,最高不过200万元人民币,这个级别与金融业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
本可以顺理成章进入最炙手可热金融业的谷峰,却将毕业后至今近20年的职业生涯交给了上汽集团。1997年进入上汽集团的谷峰,全程参与了上海通用财务体系设立。2001年,调任上汽集团后,领导和参与了上汽集团2004年整体改制三地上市工作,2016年,领导了上汽集团整车业务整体注入上市公司,2007年领导收购上柴股份),2008年参与巴士股份重组,后更名华域汽车。同时利用资本市场平台积极开拓上汽集团融资渠道,在任期间,通过分离交易和转债,定向增发,中期票据等金融品种融资近400亿,最后又负责牵头组建上汽集团历史上第一个200亿备用银团贷款,银团贷款的使用范围又开拓了备用银团贷款的新方向。
E. 奇瑞是上汽集团的我看到一部车奇瑞车上写着上汽奇瑞
不是,上汽奇瑞是两家公司的合资公司,并不是说奇瑞是上汽集团的
奇瑞的诞生要追溯至九十年代中期,当时安徽省的一小部分官员决定将汽车产业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方向。安徽农村地区年人均收入尚不足400美元,在官员们看来,发展地方汽车产业有助于增加老百姓收入,推动经济增长。
当时任芜湖市市长助理的詹夏来担任了奇瑞的首任董事长,正是他将时任某家市属建筑企业经理的周必仁招至麾下。一开始他们在政府内部遇到很大的阻力,官僚们都认为当地普通家庭根本挣不到足够的钱来买汽车。
现任奇瑞副总经理,且在“八大金刚”中占据一席的周必仁回忆道:“当时别人都以为我们疯了。那时候老百姓并不富裕,建汽车厂被认为是在浪费国家资金。”
但詹夏来和周必仁坚持己见,以安徽为根搭起了领导班子,并将当时供职于大众汽车在华合资公司的安徽人尹同耀也拉进了队伍。(詹夏来后来担任芜湖市委书记,于是辞去了在奇瑞的工作)。
在奇瑞成立的头两年,詹夏来、周必仁,还有其他“八大金刚”们只能在一栋建于空地上的破旧建筑物里办公。那里没有暖气,没有空调。后来一次热浪袭来导致电脑死机,公司这时才不得不买了一台空调,但这台空调安在了放置服务器的房间里,工作人员们都享受不到。
奇瑞的创建班子最开始是想邀请外国汽车厂商合资,周必仁称,他与其同事曾和几家跨国公司接触过,但没有人愿意找一个缺乏经验的合伙人来赌运气。
奇瑞只好白手起家,第一单买卖就是要为仍处于理论阶段的奇瑞首款汽车寻找发动机。于是周必仁1996年飞赴英格兰购买已经被福特汽车(Ford Motor Co.)生产厂弃用的发动机组装设备。
奇瑞的第一座工厂于次年3月动工,并委托一家台湾公司协助设计首款汽车,也就是第一代“风云”汽车。首辆汽车于1999年12月下线,基本上是用为大众和通用汽车中国业务提供零配件的供应商所生产的产品拼装而成的。
但由于奇瑞当时没有经营汽车业务的许可证,汽车造出来了也卖不出去。不过在奇瑞暂时委身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Shanghai Automotive Instry Corp.)后,奇瑞轿车最终获准上市。上汽集团是与通用汽车和大众有合作关系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风云一代汽车于2001年投放市场,并售出2.8万辆。
与此同时,奇瑞开始着手设计一款四门直背微型轿车,不过后来它被指控剽窃了其竞争对手的设计。这款名为QQ的汽车于2003年面市,其外形与通用汽车的雪佛兰乐驰(Chevrolet Spark)相似,后者由通用汽车与华南一家公司合作生产。
通用汽车2004年起诉奇瑞剽窃乐驰设计。此案以2005年的庭外和解告终,双方一直未透露详情。奇瑞发言人金弋波称,双方达成的协议“非常友好”,而奇瑞在公开场合下一直否认有不当行为。
QQ直到现在仍然是奇瑞的王牌车型,在中国的销量要远远超过价格更贵的乐驰。周必仁表示,奇瑞尊重其他厂家的知识产权。
在围绕着QQ的争议沸沸扬扬之际,奇瑞正在幕后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2003年,奇瑞管理层和政府领导决定要改变奇瑞针对本地市场的定位、改变回收过时技术的做法,公司的目标是要将奇瑞推向国际舞台。
公司头两年取得了理想的销售业绩,这也表明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得蒸蒸日上,受此鼓舞,奇瑞管理层和国有出资人决定大规模追加投资。此外,奇瑞还从各家外国企业中招募华人员工,并聘请外国专家来到芜湖工作。
曾担任奇瑞工程师的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汽车工程研究院(Institute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院长许敏称,行动迟缓是不可能赶上对手的;中国人只有更少的时间去完成日本人用20或30年办到的事情。
奇瑞的核心目标是购买或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技术,这样甚至可以在监管严格、消费者挑剔的欧美市场展开竞争。该公司当务之急是要淘汰九十年代购买自福特汽车的发动机技术,拿出几种更完善的发动机系列型号。
许敏于2003年加盟奇瑞,现在这位工程专家已经转向学术研究。在此加盟奇瑞之前,他是德尔福公司(Delphi Corp.)在美国的发动机燃烧与燃油喷注方面的专家。许敏回忆道,奇瑞管理层当时极力邀请他回自己的故乡——安徽工作。
许敏称:“奇瑞方面对我说,你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应该回来出一把力。于是我被打动了。”
许敏表示,当时许多朋友都对他放弃底特律安稳的工作,到一家籍籍无名的中国公司效力的做法感到不解。然而他表示,当时他觉得自己在底特律遇到了迈不过去的门槛。底特律的节奏太缓慢,可能永远看不到自己多年的研究实现商业化的那一天。
相比之下,奇瑞邀请许敏负责实施的项目是要在短短几年内开发三种新的发动机系列。
2003年,许敏和奇瑞求助于AVL公司,这是奥地利一家专业的内燃发动机技术咨询公司。最终双方达成协议,AVL答应培训奇瑞的工程技术团队来制造更完善的发动机。此后,奇瑞与AVL在奥地利和中国开展了紧密合作。
F. 智己汽车高层访谈 首款车型明年上半年交付
Q5:目前,新车上市基本标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各家的功能从体验来看开始趋同,智己汽车要如何实现自己差异化?
A:在智能驾驶方面,我们是以数据驱动的算法优势,实现四大核心价值的差异化。首先是感知。中国的道路场景非常复杂,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外卖小哥、中大型卡车,以及各种各样需要识别的道路物体,这方面只有通过数据驱动才能真正地解决。我们前期有百亿公里数据累计,这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目标感知识别,微小物体也是一样。
其次,预测是非常核心的底层实力基础,让我们在高速上可以准确预判他车行为或者他车动机,这对PNC规控的策略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因此,预测这块我们同样通过数据驱动,不仅可以提前识别物体,还可以更好地进行规控和策略的预判。
从感知到预测,再到融合、规控所有的技术模块,我们都逐步实现了全流程数据驱动的算法模式,这在行业里是非常领先的,而且我们应该是首个实现全流程算法智能驾驶能力的企业。在车正式量产后,我们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快速迭代,遇到一些复杂场景下的corner case,也可以通过数据驱动来完成迭代。接下来也会有升级激光雷达的规划,给大家带来软硬件升级
G. L品牌,上汽也要打造一个独立的高端品牌
这世界还需要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吗?
需要!在中国品牌尚未实现高端化之前,一直都需要。自主品牌高端化只能“进”,不能“退”。
领克、WEY已经勇敢地走在了前面,一汽红旗以惊人的速度重新复兴,长安汽车旗下中高端“引力”系列正式入围,东风汽车正式官宣开绘岚图,北汽集团有ARCFOX,奇瑞汽车有星途,比亚迪有王朝系列……
面对风风火火的高端化大潮,年销量超过600万辆中国最大车企,最有钱也是最有资格打造高端品牌的上汽集团,反而按兵不动无动于衷?
一方面,MARVEL只是荣威旗下尝试冲击高端化的一个系列,就像荣威RX系列一样。一定程度上,这个系列尚未帮助荣威实现冲击高端的任务,MARVLEX挂的是荣威狮标,在它之后的MARVLER已经归属到了全新的R标。
另一方面,R标是从属于上汽荣威之下的电动化品牌,并非独立运营的高端化品牌。如果说一定要做类比的话,R标之于L品牌,应该就类似北汽新能源与ARCFOX的关系。在自主品牌高端化浪潮中,上汽集团只用荣威品牌旗下的R标来应战,显然还不够。
车记思维向上汽荣威公关部求证此事的真实性,对方表示“不太清楚”。关于上汽品牌高端化的相关内容,我们还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H. 上海汽车和双龙汽车之间是怎么回事啊
五年以前,在上海希望上汽做大做强、力争进入世界500强的指示下,上汽迈出了海外收购的步伐,双龙在这个时候进入上汽视野。
2003年10月,上汽收到一份关于收购双龙50%左右股权的构想报告,提交者是上汽下属企业上汽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汇众)。汇众是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但意图通过收购在整车领域有所发展。沈剑平说,上汽出于“集团一盘棋”的考虑,决定由集团公司出面实现收购。
那时,双龙看上去是绝佳的收购对象:公司正处于历史辉煌期,其SUV产品占据了韩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上汽对双龙并不陌生。2001年,汇众以320万美元购得了双龙重卡、大客车的生产设备和模具,两年后,双龙再次将商务车伊思坦纳(Istana)的技术和生产设备出售给了汇众。
对于韩国的工会,上汽被告知,韩国主要有两个工会系别,韩国劳动总工会比较温和,民主劳动总工会比较激烈,而双龙的工会属于“金属工会”,直接隶属于民主劳动总工会。
虽然如此,一心要做大做强的上汽还是抱着“偏向虎山行”的劲头。当时主要还是考虑全球战略要求,认为关键是实现整合,劳资关系可以协商共处。以为应该能搞好,没想到后来走到这一步,这么激烈。
遭遇工会冲突
在一些韩籍管理人员眼里,工会斗争是韩国制造业生态的一部分,司空见惯。但在上海来的大股东代表眼中,工会活动暴力、尖锐的一面着实给他们的决策管理构成强大的障碍。上汽管理层无法理解,为何在讨论会议上一声不吭甚至一团和气的职工,一旦以劳工代表的身份坐到罢工的谈判桌前,就换了一副强硬的面孔。
“一恼火就抄起一本书朝你脸上砸过来,或者把桌子轰地掀掉。”一位上汽双龙管理层人员说他被工会的人踢过。
有的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也曾被工会的人用锤子凿出一个窟窿。还有一个高管的办公桌被扔出窗外。这些歇斯底里的表达方式,是中国高管在上海从未见识过的。
双龙7100名职工,5000多人都是工会成员,其中更有100人是全脱产的工会活动组织者。而上汽在韩国的工作人员,鼎盛时期也只有18个,根本应付不过。
韩国的工会一般两年一换届,上汽自2005年接管双龙,经历了三届工会。总的来说,斗争态势不变,但有的形式激烈,有的形式和谐。
第一届工会制造了2006年夏天持续一个多月的“玉碎”大罢工,给当年业绩造成很大损失。第二年工会上台后,在当地市长等方面的协调下,承诺2007年一年不罢工。那一年工会的确信守了承诺,但也是有代价的——“和平”时期双龙工人的工资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到了2008年下半年,以韩相钧为首的第三届工会执行部掌权。这个在双龙经济最困难时期上台的工会班子更具斗争性,一度挂出标语“掐住上汽的喉咙”。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上汽不下六次联系工会,要求“当面交流”,但都遭到工会拒绝。
双龙走到申请企业回生这一步,不仅上汽充满无奈——当初真金白银收购双龙,现在却要拱手将决策权交给法庭,工会的处境也很尴尬,“以前和资方斗,现在连斗争的方向都没有了”。
上汽管理者认为,这些全脱产的工会领袖领着公司发的薪水、开着公司的车,却如此同公司作对,是不可思议的。工会斗争的目标,在上汽高管看来也很不理性。
在对双龙历史发展状况的评价上,上汽高管同一些韩籍员工也存在分歧。一些接受《财经》采访的韩籍员工认为,在前任社长苏镇琯领导下的时期是双龙的黄金时期,上汽接管后经营直接走下坡。
对此,上汽认为,2004年之前的兴盛主要受外部利好市场环境的影响,而当时的管理层对经济形势判断过于乐观,将职工队伍从2001年的6100多人扩增到2004年的7700多人。在韩国劳工制度下,招人容易裁人难,辉煌期的韩籍领导人在无意间给接手的上汽传了一个大包袱。
I. 上汽集团董事长是什么级别
陈虹,男,196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毕业,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经济师。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01-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