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地集团未来的发展前景
金地集团是除万科和保利之外成长性比较好的房地产公司,未来金地将通过资产管理业务来开拓新的盈利源泉,重点加强基金的募集能力,提高融资能力和独立投资能力。目前金地旗下专业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子公司稳盛投资,有望在三年内成长为管理百亿资产规模、有强大产品开发销售能力、依照国际化标准运作、市场领先的基金管理公司。
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和金融融为一体,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作为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房地产业共存共荣。随着中国金融机制的日益健全,金融对房地产的推动力量日益凸显,房地产金融创新通过不断整合行业上游价值链条,形成房地产行业新的业态模式。
❷ 金地集团怎么样
虽然公司业绩不景气,与同行业比,也还是算行业较好的了。市盈率14.6,第22位,算比较高了,毕竟房地产状态不好,大家也是比较看好金地的。
❸ 金地集团呼和浩特市还招销售吗
金地集团呼和浩特招销售的。
❹ 多家房企预示提前完成任务是真的吗
10月12日,碧桂园和龙湖地产两家房企公布了2017年9月销售数据。碧桂园前9个月实现销售额4281.7亿元,同比增长89.8%,成为年内首家突破4000亿元门槛的房企。龙湖地产1-9月累计实现签约额1282.3亿元,同比增长97%。有分析称,2017年无疑将是房企销售的丰收年,多家房企前三季度已经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80%以上,然而2018年或将成为房企的“考试年”。
此外,万科在9个月时间内销售额达3961亿元,卖完了去年全年的任务量。恒大今年1-9月份累计销售额为3660.3亿元,累计销售面积3687万平方米。
保利地产1-9月累计销售金额2081.59亿元,同比增长32.16%,累计销售面积1501.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24%;融创中国前9个月实现合约销售金额2080.7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合同销售金额2044.7亿元,预订销售金额36.0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1172.9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均价约每平方米17740元;中海1-9月累计合约物业销售约为港币1714.62亿元(折合人民币约1483.88亿元),相应的累计楼面面积约为1040.07万平方米;金地集团今年前9个月累计签约金额1026.1亿元,同比增长42.68%,累计实现签约面积55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10%。
❺ 2020年1-7月房企地产销售业绩排名
根据中指研究院近日发表的数据报告《2020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100》来看,2020年1-7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622.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销售额破千亿房企18家,较去年同期(15家)增加3家;百亿房企125家,50亿以上房企156家。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均值为468.9亿元,权益销售面积均值为353.7万平方米。单月来看,7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率均值为25.8%,环比下降16.8%。
房企的销售业绩排名如下:
排名 企业名称 销售额 排名 企业名称 销售面积
(亿元) (万㎡)
1 碧桂园 4483 1 碧桂园 4894.9
2 中国恒大 4081.8 2 中国恒大 4594.8
3 万科 3775 3 万科 2330.3
4 保利发展 2730 4 保利发展 1826.3
5 融创中国 2473 5 融创中国 1778
6 中海地产 2036.6 6 绿地控股 1240
7 绿地控股 1490 7 中海地产 1129.9
8 世茂集团 1395.4 8 新城控股 1083
9 华润置地 1348 9 金科集团 1038.9
10 招商蛇口 1335.7 10 世茂集团 793.3
11 龙湖集团 1320.8 11 龙湖集团 778.2
12 中国金茂 1243 12 华润置地 775
13 金地集团 1225 13 阳光城 762.1
14 新城控股 1195.6 14 中南置地 737.8
15 绿城中国 1101.2 15 中国金茂 667.9
16 阳光城 1080 16 旭辉集团 646.7
17 金科集团 1027.6 17 蓝光发展 618.1
18 旭辉集团 1027.2 18 招商蛇口 613.9
19 中南置地 999.7 19 金地集团 603.4
20 正荣集团 730.3 20 奥园集团 603.2
21 融信集团 725 21 富力集团 539.5
22 龙光集团 704.3 22 绿城中国 527.6
23 滨江集团 685.3 23 荣盛发展 512.4
24 雅居乐 657.1 24 佳兆业集团 502.7
25 富力集团 647.4 25 正荣集团 499.7
26 奥园集团 604.2 26 美的置业 497.8
27 佳兆业集团 603.3 27 祥生集团 495.5
28 祥生集团 602.4 28 龙光集团 479.1
29 蓝光发展 601.1 29 雅居乐 472.9
30 荣盛发展 556.1 30 建业地产 418
31 新力控股 550.1 31 海伦堡 361.5
32 美的置业 546 32 中骏集团 351.3
33 禹洲集团 538.8 33 禹洲集团 328.7
34 新希望地产 529.9 34 新力控股 323.8
35 中骏集团 524.3 35 融信集团 318
36 华发股份 523.6 36 金辉集团 313.9
37 首开股份 520 37 华夏幸福 302
37 华夏幸福 520 38 中国铁建 292.5
39 远洋集团 508.6 39 时代中国 291.1
40 合景泰富集团 459.9 40 新希望地产 282.1
41 越秀地产 438 41 合景泰富集团 280
42 金辉集团 422.6 42 弘阳地产 279.3
43 佳源集团 420 43 佳源集团 278.4
44 弘阳地产 408 44 红星地产 268.4
45 大悦城控股 406.3 45 宝龙地产 254.8
46 海伦堡 405.6 46 远洋集团 254.3
47 时代中国 404.5 47 阳光大地 243.4
48 仁恒置地 400.2 48 龙记泰信 225.4
49 华宇集团 395.2 49 敏捷集团 222.7
50 东原集团 393.8 50 华宇集团 218.7
51 中国铁建 392.1 51 东原集团 218.3
52 宝龙地产 390.2 52 华发股份 215.7
53 首创置业 370.1 53 恒泰集团 210.1
54 建业地产 337.7 54 滨江集团 205.4
55 泰禾集团 326.1 55 力高集团 205.3
56 俊发集团 315.3 56 东投地产 198.5
57 德信地产 313.3 56 领地集团 198.5
58 中国中铁 296 58 三盛集团 194.6
59 红星地产 283.6 59 中国中铁 189.3
60 电建地产 275 60 正商集团 188.2
61 联发集团 270.8 61 恒信集团 187.6
62 中交地产 267.1 62 俊发集团 185.1
63 敏捷集团 260.4 63 首开股份 182
64 三盛集团 235.1 64 彰泰集团 177.2
65 保利置业 231.9 65 当代置业 176.6
66 花样年 223.1 66 越秀地产 175
67 石榴集团 214.1 67 花样年 166.2
68 正商集团 202.7 68 大悦城控股 162
69 大家房产 200.3 69 大唐地产 158.3
70 华鸿嘉信 198.6 70 康桥集团 157.8
71 康桥集团 194.4 71 联发集团 152.1
72 金隅集团 185.9 72 中奥地产 151.8
73 领地集团 185.7 73 云星集团 147.3
74 当代置业 182.2 74 德信地产 145.2
75 大华集团 181.4 75 泰禾集团 139.6
76 金融街控股 180 76 石榴集团 139.1
77 绿都地产集团 179.6 77 中建东孚 137.6
78 大唐地产 178.2 78 电建地产 137.5
79 海尔产城创 170.2 79 中交地产 135.8
80 中冶置业 169 80 华鸿嘉信 133.4
81 中建东孚 168 81 正黄集团 128.3
82 恒泰集团 163.4 82 山东儒辰集团 128
83 朗诗绿色地产 159.2 82 保利置业 128
84 信达地产 158.2 84 澳海集团 126.2
85 方直集团 158 85 昌建集团 123.6
86 龙记泰信 156.2 86 海尔产城创 119.7
87 时代集团 151.4 87 宁夏中房集团 116.9
88 鑫苑中国 151 88 实地地产集团 116.1
89 力高集团 150.7 89 和昌集团 113.5
90 上坤集团 150.4 90 仁恒置地 112.7
91 文一地产 149.8 91 文一地产 112.3
92 保亿置业 149.4 92 首创置业 110.5
93 东投地产 146 93 同信地产 107.6
94 阳光大地 145.8 94 绿都地产集团 104
95 星河控股 145 95 海成集团 103.3
96 实地地产集团 144.1 96 鑫苑中国 102.2
97 中奥地产 142.8 97 蓝润地产 101.2
98 彰泰集团 140.2 98 协信地产 99.8
98 方圆集团 140.2 98 方圆集团 99.8
100 和昌集团 139.9 100 邦泰集团 99.7
❻ 金地集团这两个交易日为什么跌的这么厉害
短线客获利丰厚先撤了!
里面的涨停板敢死队肯定跑了!
主力借着洗盘!清洗获利筹码
目前看将震荡洗盘一段时间了!
❼ 金地集团为什么涨
被2家保险公司举牌争夺股份!
金地集团(600383):被多次举牌,金地集团等多股股价创新高
■今日早报
产业资本最爱零售业
近期,
产业资本对于上市公司股权的争夺无疑成为了引爆标的公司二级市场股
价的"催化剂".
在被生命人寿多次举牌后,金地集团近日终于爆发,股价收出罕见9连阳,累计上
涨超过20%;而同期沪指却是连续下跌,累计跌幅超过2%.事实上,不止金地集团,农产
品,中百集团,精伦电子,工大首创,禾嘉股份等多只被举牌股近期股价均创出新高.
申银万国研究员金泽斐认为,
零售公司由于资产丰厚,现金流充沛,一直是产业
资本重点关注的领域,
尤其是在行业景气度向下,估值受抑制时,产业资本举牌更是
频繁.
被生命人寿多次举牌
金地集团股价创4年多新高
金地集团22日公告,
生命人寿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升至19.8087%(编注:含授权
表决的股份数).这表明, 在成为金地集团第一大股东后,
生命人寿并未停下增持金
地集团的步伐.
资料显示,2013年的1月25日,生命人寿第一次公布举牌金地集团,到2013年11月
1日,生命人寿旗下两款产品已合计持有金地集团7.85%股权,以极细微的优势超过金
地集团第一大股东福田投资.2013年11月5日,
福田投资联合自然人何大江成一致行
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至8.02%,暂时保住了第一大股东位置.
此后,
生命人寿开始了闪电增持计划.2013年11月27日,生命人寿持有金地集团
的股份表决权已达5%;今年2月11日,
生命人寿的股份表决权达到10%.4月10日,金地
集团公告称,生命人寿持有股份表决权已经达到12.865%,成为金地集团第一大股东.
在被生命人寿多次举牌后,金地集团股价终于有所突破,从3月21日开始,结束震
荡行情,一路上攻,近两日更是连续上涨,前日大涨5.93%,昨日涨3.41%,报收8.50元,
创出4年多新高.
同样被生命人寿多次举牌的还有农产品.该股从2012年底开始震荡上行,上周五
创下近4年新高.截至到2014年3月13日,生命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合计持有农产品2.55
亿股,占总股本15.001%.
零售业成高发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以来被举牌的16家上市公司中,零售业上市公司就占据了
5家.由此可见,零售业当仁不让成为了产业资本举牌的高发地.
对此,中银国际研究员唐佳睿认为,从历史上看,零售企业股权纷争较多,被收购
兼并可能性较大.如中兴商业,鄂武商也曾先后被银泰系举牌.同样,中百集团在永辉
超市举牌前也曾被新光控股举牌;大商股份亦被茂业系举牌.
此外,
南宁百货被自然人符如林举牌,津劝业曾被中商联举牌,东百集团也曝出
两大股东争夺控股权等等.
而永辉超市是继新光控股之后,第二家举牌中百集团的产业资本.2013
年初,新
光控股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持股比例达11.37%,一度超过武商联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国泰君安分析师童兰表示,
中百集团渠道价值被二级市场低估是公司近年频频
受到产业资本关注的重要原因.
"公司2012-2013
年市值一直在40亿元上下徘徊,截至目前公司市值也仅约为50
亿,对应2014 年
PS值(市销率估值法,用总市值除以销售额)约为0.3,仍接近超市行
业最低水平,对产业资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童兰称,"我们认为,永辉的快速增持充
分说明了中百集团的渠道价值.
在国企改革及政府优化兼并收购市场环境的指导意
见的政策驱动下,中百集团或存在民营化的可能."
在今年的4个月时间里,
永辉超市均有持续从二级市场买入中百集团股份.截至
目前,永辉超市已三度举牌.
"无论是产业资本的垂涎,
还是实际控制人通过增持对控制权的维护,双方都凸
显了公司的渠道价值及对公司未来经营的信心." 魏立称.
"我们认为,
后续大股东比例低,自有物业价值高的零售上市企业都有被增持的
可能性.如人人乐,华联综超等零售业公司也存在被收购的可能."
唐佳睿预计.
❽ 中国房地产四大之一的金地集团,它的公司性质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国企,有人说是私企。好纠结。。
金地集团公司性质是私企。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初创于1988年,1993年开始正式内经营房地产。2001年4月,金容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金地集团法定代表人为凌克。经营范围包括一般经营项目是:住宅开发与销售、商用地产开发与销售及持有运营、房地产金融、物业服务与社区经营、以网球为核心的体育产业集群运营等。
(8)金地集团2018年合约销售扩展阅读
企业项目:
1、金地中心(北京)
位于北京东长安街北侧、中央商务区内,由2座超百米10万平米国际标准的甲级写字楼和1.9万平米的商业中心组成。高达168米的建筑群,成为北京中央商务区、长安街的新地标。获得“2006中国房地产学院年度写字楼金奖”,“2006中国商务地产十强”称号。
2、金地·国际花园(北京)
长安街上CBD东大门的标志性项目。2003年获北京第三届“理想家园”“精品楼·优秀规划设计精品楼盘”奖,该奖被誉为“京城房地产奥斯卡”奖;被搜狐网、凤凰卫视评为2003十大品牌地产。
❾ 金地集团现在38.99买进 前景怎么样
优秀的公司管理层,低调务实的营销模式,再加上独到的眼光,金地过去几年走出了辉煌的业绩,今年继续保持强势扩张态势,大力增加土地储备,目前公司土地储备已达1146万平米。近期受银行贷款收紧、经济适用房面向对象扩大、房屋成交量下降、市场预期调控政策出台等不利因素影响,房地产类股出现了大幅下挫,我们认为这些因素在短中期内都不改变房地产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更不改变金地等优质公司的基本面,下挫反而带来了好的买入机会。
●金地致力于中高端房屋的开发和销售,针对市中心和城郊客户对象不同,开发了"国际"和"格林"两个系列产品,受到市场的强烈追捧,未来公司仍将以这两个系列产品为核心,不断的进行开发和创新,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公司积极推进以三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城(西安、武汉、沈阳)为中心的的发展战略,在覆盖的区域内积极拿地以增大土地储备,以保证未来公司房地产开发实现快速增长。
●基于对房地产市场的继续看好和对公司基本面的坚定看好,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07年、2008年和2009年EPS分别为0.98元、1.66元和2.46元,YoY增长为46.44%、68.97%和48.24%,给予公司2008年35倍PE,6个月目标价58元,"强力买入"评级。
❿ 住建部征求意见:300万人口以下城市不得新建250米以上建筑
在今年房企七月销售业绩数据出炉之后,有房企营销中层曾用“非常悲观、非常严峻”来形容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当月,包括万科、中海、融创、招商蛇口、绿城、绿地在内的前十房企销售额环比均有所下降。
但这仅仅只是下半年的开局,市场形势还不是最坏。
8月接连而至的房企中报成绩单依然显示出上半年房地产行业的一片繁荣之景,销售额依然在增长,三道红线依然在稳步达到标准,利润水平虽然有所下滑,但不少大佬仍表示出信心,表达对行业利润回归正常的认可和欣慰。
只是,从一些标杆房企管理层隐晦的表达中仍然能窥视出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寒冬已至。近期,多数TOP50房企官方公布了8月未经审核销售数据,没有意外,比七月还差。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了33家已经发布8月未经审核销售业绩的房企销售数据,有25家房企8月单月的销售同比出现下滑,占比超过75%。
“看到近期有些过热的市场由于调控和金融政策以及市场周期性等原因,出现了回调。”一位千亿房企华东公司营销负责人表示。但在其看来,这也是市场的正常表现,回归理性,也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尤其是目前房地产行业“总盘子”已经很大,总保持高速增长,只是简单的市场规模扩大对行业未必是好事,因此也不必对市场过于悲观。
超七成房企8月销售同比下滑
在所统计的33家房企中,8月销售下滑的共有25家,其中8月销售同比下滑幅度超过30%的房企共有4家,除了美的置业、中国金茂和中南建设,龙头房企万科也在其中。
根据万科披露的最新业绩数据显示,8月份该公司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70.3亿元,同比降36.9%,环比下降28%。销售的同比、环比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下滑,7月份该公司实现的合同销售金额为515亿元,同比减少了12.7%,环比下降23.9%。
万科相关人士表示,近两月的销售表现主要受市场整体环境影响,行业热度趋冷、去化率下降。
“1-4月份行业的表现都不错,但6月份后就开始往下走了,但因为去年的基数比较低,所以上半年录得的同比增速比较高。金融政策的收紧、部分地区反复的疫情以及二手房的限价等都对销售有影响,改善性需求、投资性需求都减少了,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可以看到,原来销售表现较好的城市也不行了。”上述人士解释称。
一般而言,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不佳,一方面跟消费需求被过度透支相关,另一方面也跟政策和金融红利消退相关联。
一位还未发布8月销售数据的三十强房企相关人士表示,近两个月的销售下滑与政策持续收紧、各热点城市出台限购政策打补丁以及二手房市场的综合调控政策相关。其表示,较多城市尤其是高能级城市,在过去一年内房价上涨,再结合当下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居民观望情绪走高,导致住宅成交承压有所下滑。
春江水暖鸭先知。去年下半年至今,国家先后实施“三线四档”融资监管新规,且严格限制房地产和个人住房贷款上限,制定二手房指导价,对热点城市房价和地价进行严格管控,房地产企业销售承压。根据全国各地、各级人民法院公告统计,截至今年七月末,递交破产文书的房地产企业累计已达超过200家,而尚未倒下的房企只能寄希望于快速销售回笼资金。
在采访中,不少房企开始酝酿“金九银十”打折季促销活动,企图趁着传统销售旺季的节点,在价格上适当让步以吸引购房者,但对于众多标杆房企,尤其是布局一二线城市的房企而言,则普遍明确表示不会以价换量。
在市场不乐观的情况下,上述万科相关人士表示,政策的限制太多,能做的举措也不多,就是做好经营管理,降本增效。价格策略方面,不会主动降价。
在8月房企销售普遍下行的趋势中,也仍有个别房企实现了销售同比增长,例如越秀地产、绿城中国、宝龙地产、首开股份、荣盛发展、首创置业等。其中,越秀地产8月单月实现销售额126.69亿元,同比增幅达到65%,位居8月单月销售涨幅榜前列。
虽然单月表现疲弱,但由于去年受疫情影响整体销售额基数较低,因此,今年前8月房企的累计销售成绩多数依然实现了同比增长。所统计的33家房企中,仅有中国恒大前8月销售业绩同比下滑,其他均持平或同比增长。
仅有三成房企目标完成率超65%
8月结束后,2021年仅剩下四个月时间,那么前8月房企年度销售目标完成情况如何?
在所统计数据中,有30家TOP50房企披露了年度销售目标或者目标增速。前8月,目标完成率超过65%的房企共有10家,分别为首开股份、金地集团、绿城中国、金辉控股、融信中国、宝龙地产、美的置业、旭辉控股、中梁控股以及龙光集团,仅占统计样本的三分之一。这其中,首开股份、金地集团、绿城中国和金辉控股前8月目标完成率均超过70%。
前8月目标完成率最差的三家房企分别为时代中国控股、富力地产和建业地产,目标完成率分别为54.57%、55.13%、55.19%。
在今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不少房企管理层都表达出了对下半年市场的担忧。中海地产董事长颜建国就指出,短期来看,房地产市场会存在一些波动的因素,包括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比较快一点,因为去年上半年基数比较低,下半年增速有可能会适当地降低。
目前,房企对于下半年乃至全年销售目标完成情况分成两种观点,一种相对悲观,一种乐观有信心。
万科的相关人士就直言,因为市场不确定性高,所以公司对全年销售目标的预期,没有年初那么乐观了。
而建业地产则用调低全年销售目标的举动来表达了对市场的悲观预期。在近期的业绩会中,建业地产表示因受河南洪灾影响,决定将其2021年合约销售目标由原定的800亿下调至700亿。据此计算,截至8月份,建业地产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55.19%。
除此以外,另一种观点则是认为,虽然市场不乐观,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增速仍将有所回落,但全年规模有望再次增高,对行业全年销售表现以及公司全年销售目标完成有信心。
例如正荣地产相关人士就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透露,公司会结合“双节”做好整合营销活动,主要以长库龄项目去化为主,基于经营安全,不会用货值换规模,也不会用降价换流速。会更加注重线上精准导流,在机制上引导线上流量的线下兑现。做好存量客户的维护及转化。持续优化薪酬佣金改革和横向模块的分润机制,真正的夯实营销内功和一线战斗力。公司实现全年1500亿元目标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