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联想集团的失败

联想集团的失败

发布时间:2021-09-23 08:48:12

① 为什么说联想收购IBM失败

今天看来,这笔收购是赔本的,17亿美元并没有靠IBM赚回来,当时的联想有点短视,没有想到PC市场没落的这么快,其实当初卖的时候IBM就是看到了PC硬件的夕阳已经到来,退一步想,即使不收购,中国的PC市场也会是联想的,戴尔惠普的大部分市场不是让给了联想了吗,就像电视机这种夕阳产业一样,有谁会收购松下呢,所以这个钱花的冤枉。再者联想的国际品牌扩张,没有借上IBM的光,一是美国PC市场的黯淡,再者美国人并不会因为联想收购了部分IBM业务(而不是品牌)就觉得联想很高端,就像吉利收购沃尔沃永远还是吉利,但是不同的是吉利获得了技术,也许会翻身,而联想获得PC的技术了吗?即使有,17亿美元也是太贵,电脑硬件技术值多少钱,看看我们昆山就知道。

② IBM为什么战略失败

IBM被称为“蓝色巨人”,历经市场的风云变幻而屹立不倒,与它能够一次次顺利实现战略转型有很大关系。
1、第一次转型:从穿孔卡片到大型计算机
20世纪40年代末,电子计算机和磁带的出现,使IBM第一次面临战略转型的紧要关头,可是包括老托马斯·沃森在内的管理层却对此有所顾虑。当时,一名资深员工对第一代磁带驱动器的开发者说:“你们年轻人应当记住,IBM是一家基于穿孔卡片的公司,公司发展的基础将永远是穿孔卡片。”
IBM转型归功于小托马斯·沃森。他于1956年接替父亲出任掌门人之后,以大型计算机作为目标,才使公司完全拥抱电子时代。
在小沃森的领导下,IBM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他将公司的研发力量全部集中在第一代大型机System/360的研发上。这项技术耗时数年,研发资金达50亿美元(按照60年代的美元价值计算),投入甚至超过了美国政府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64年,System/360推向市场,很快就成为领先的计算机平台。
1969年,IBM的计算机市场份额增至70%,成为第一家被称作“邪恶帝国”的大型IT公司,并引起了美国反垄断部门的起诉。最终,起诉被里根政府否决。
2、第二次转型:从大型计算机到分布式计算系统
第二次转型是从代价昂贵的大型机转向包括个人电脑在内的分布式计算系统。IBM在此次转型中遭遇了更大的惊险。当时,技术革新开始威胁IBM近乎垄断的地位。更严重的是,IBM赖以为生的依靠出租大型机以获取高额租金的业务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
就像柯达固守胶卷相机的高额利润不愿进行转型一样,由于大型计算机业务利润很高,IBM迟迟没有推出相对廉价的分布式计算系统。90年代初,竞争对手的分布式计算系统投入市场并迅猛发展,IBM因此彻底崩溃。1993年,IBM大型机业务收入从1990年的130亿美元减少至70亿美元,公司亏损额达160亿美元。当时,比尔·盖茨甚至放言:“IBM将在几年内倒闭。”
郭士纳却对转型充满信心。“谁说大象不会跳舞?”他彻底摧毁旧有生产模式,开始削减成本,调整结构,重振大型机业务,拓展服务业范围,并带领IBM重新向PC市场发动攻击。最终,IBM从昂贵的大型机转向包括个人电脑在内的分布式计算系统,Think pad更成为优质笔记本的代名词。1995年,“蓝色巨人”重新焕发昔日风采,营业额首次突破700亿,是微软公司的7倍。
3、第三次转型:开创IT服务的新模式
在摆脱对大型计算机依赖的过程中,郭士纳发现IBM最大优势是做服务与软件,而不是硬件。于是郭士纳实施了第三次转型——开创IT服务的新模式。
当时,各大企业都致力于信息化方案整合和信息安全问题,IBM在这方面有强大的信誉与品牌支撑;而且,正如“IBM就是服务”的口号所言,IBM的品牌服务一直做得比较好,这是它相比其他IT企业的最大优势。因此,IBM果断把重心放在服务与软件上。
提出战略转型,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如何落实!其实在IBM成功转型前后,联想公司在2000年,诺基亚在2006年都曾提出向IT服务转型的思路,可是他们都失败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好转型的配套改革措施。与之相反,IBM的转型不仅事先进行了详细论证,转型之后也立刻采取了系统化的改造工程,在文化、组织、资金、客户、技术、管理等方面,为转型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郭士纳的战略转型,从重申企业文化开始。IBM重新确立了一切以顾客为导向、尊重员工、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并纳入每个员工的绩效考核。IBM还对臃肿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削减不必要的机构和人员,更换了2/3的高层经理人员。在裁汰冗员的同时,IBM将最优秀人才配置到软件服务业上,实现了最优化的人才配置。
4、第四次转型:确立“随需应变”战略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殃及计算机、通讯等行业,到2002年第一季度,IBM已经连续三季度出现利润及营收下滑,下滑幅度达到十年之最。
此时,彭明盛上任CEO,提出了“随需应变”的战略:退出PC硬件业,全面进入知识服务、软件和顾问等服务市场,向客户提供任何需求的任意解决方案。
战略有“取”,更要有“舍”!IBM第二次转型的第一步就是全面退出PC业务(卖给联想集团)。同时,对“IBM就是服务”的品牌理念进行了深化,不再只强调IT服务,而是涉及企业的各项业务,提出任何需求的任意解决方案。为了强化服务水平,IBM收购普华永道以及多家软件公司,力求通过打包齐全的软件产品,向客户提供从战略咨询到解决方案的一体化服务。
IBM的四次战略转型,并不是为适应市场的变化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一种从经营理念到企业结构再到运营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这也正是它真正实现转型的关键所在。

③ 联想集团的困境与出路

1、困境。你可能需要查一下联想这两年的股票业绩、市场份额、毛利润的情况;
2、出路。这个就靠你自己的聪明才智了,我建议你可以从内部机构优化改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物流供应等方面来分析,毕竟这么庞大的机构出现问题一定个是系统工程

④ 联想失败,为什么

什么时候发生的?怎么没听说啊!柳传志呢?去哪了

⑤ 关于联想集团的问题

前一个问题我想要联想高层可能比较清楚吧!我不是所以不是很清楚.
后一个问题我知道在联想公司内部有四天条:工薪保密、不搞兼职、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红包。既然这样,那工资待遇怕就不方便透露了吧!

⑥ 联想集团如何走出现状

这波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哪些企业影响最大?毫无疑问,就是那些外向度最高、国际化参与程度最大的企业。在IT行业中,联想集团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典型,这个曾经斥资十几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个人电脑业务的中国公司,很可能成为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中国企业。 这次美国金融风暴影响的顺序是,先是金融企业,再是工业企业,先是华尔街,再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在中国,先是沿海地区一批外向型的中小出口企业,接着是外向型较强的中大型企业。到今年最后一个季度,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包括一些西方的跨国公司的经济效益都要清晰地展现出来。等到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效益出现了大幅滑坡,美国金融风暴引起的这一波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才能真正见到底部。 目前,中国首先显现的将是以联想集团为首的一批外向度和国际化较强的企业。这些企业目前正在经济衰退的痛苦中煎熬。我看了一下联想公司近来的报道,大多数都是坏消息。当国外经济危机不断扩散开来之后,在我们国家,象联想这样的企业将如何度过难关?对此,我们必须给出最理性的分析了。这些分析将全面回顾中国企业今年来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得失轨迹,中国企业只有在接受了经验、挫折和教训之后才能变得聪明起来。 联想今年大幅下滑的业绩 据今年11月7日联想集团发布的第二财季业绩报告(自然季度为2008年第三季度),本季度联想营收43.2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3.10亿美元微增0.37%。第二季净利同比大幅倒退78%,远逊于市场预期。运营利润由去年同期的1.2亿美元剧降至2966万美元,降幅达75%,比上季度的1.27亿美元下降76%。运营利润率只有0.68%。 按区域划分,本季度联想在欧洲区运营亏损2720万美元,亚太区运营亏损2320万美元,而上一季度这两个地区都处于盈利状态。联想大中华区业绩成为本次财报中唯一的亮点,虽然增长明显放缓,但仍获得1.08亿美元的运营利润,但大中华区的盈利大多被海外区的亏损所抵消,联想集团整体运营利润仅有2966万美元。 另外,第二财季联想集团每股基本盈利0.27美分,截至2008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1亿美元,而上一季度联想集团现金储备为18.8亿美元。毛利率也降至新低,由上季度的14.1%降至12.6%,创近几年来的最低纪录。 目前,联想共有雇员23906名,其中16572名在中国,而去年同期为25409名,减少了5.9%。联想在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同比增加约11%,约占全球市场份额7.7%。2007年,联想在中国大陆的销量约占总收入的40%,在美国的销量约占总收入的30%;在欧洲、中东及非洲的销量约占其总收入的20%。2008年这一市场份额将有一定变化。 联想集团曾借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仅次于美国的惠普及戴尔,但去年这一位置让给了成功并购欧洲电脑生产商Packard Bell的台湾宏基。目前,联想集团在这个行业中大约排名第四。 从2004年联想公司海外收购美国的IBM公司之后,四年来,联想每年都要拿出几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弥补海外业务的亏损。四年下来,联想光是为海外业务亏损这个大窟窿,估计已经贴进去了几亿美元。 加上收购IBM投出的12.5亿美元,估计联想目前已经为这个海外收购和国际市场业务赔上去了20亿美元,约折合140亿元人民币,但至今未见到丝毫获利的预期。如果这种情形继续下去,人们就有充分的理由反思联想的海外出击和跨国收购了。中国企业的利润如果象这样如此大量流失的话,海外扩张和全球化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今天已经到了质疑联想模式的时候。虽然在这个时候我实在不忍心评论这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但为了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我必须不怕得罪人地谈点个人看法。 这个基本的看法是,中国企业落入了盲目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陷阱。在没有任何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凭着国内垄断地位所取得的一点利润,就盲目地进行跨国扩张运营,其结果不能不是将国内的利润大量地外流,最终获得个得不偿失的结局。 联想的本质不过是中国最大的组装加工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只有在本土还具有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一旦走出国门,没有任何竞争优势。但联想被IBM所设的并购陷阱所诱惑,特别是被国内盲目国际化的思潮所误导,贸然迈出这一步后,现在是已经骑虎难下。 联想模式已经到了中国企业彻底反省的时候。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决难跨国经营。李东生的TCL已经明确地宣告了中国企业跨国收购的失败,估计联想集团也正在步其后尘。只是结果宣布的时间要比TCL晚一点。但或早或晚,联想都会做出答复的。 金融海啸将给联想带来什么样的前景? 为了最清晰地认识这一波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将给联想这一类企业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联想近年来的业务和效益变化。从联想的营业额增长率图表看,两年来增幅并不大,大约仅增长了20%。 联想的运营利润和净利润到2007年8月份的时候达到最高,然而第四季度后就急剧下挫,到今年第三季度,运营利润已经由去年同期的1.2亿美元降至2966万美元,降幅达75%,比上季度的1.27亿美元下降76%。运营利润率只有0.68%。 联想的经营成本去年第三季度为36.7亿美元,今年第三季度为37.8亿美元,增幅并不大。经营成本曾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今年以来又大幅提高,这说明世界经济衰退给这家企业带来的影响。联想的管理费用也一直是居高不下,去年第三季度是5.5亿美元,今年同期降至5.2亿美元。 今年与去年相比,联想的营业额几乎没有增长。联想集团的收入增长在经过2007年一个上升期后,逐渐下滑,今年第三季度增长几乎停滞。运营利润率本季度亦降至一年内最低。下面是联想美洲区营收同比和环比的状况,该地区业务占总销售额比例在逐季度下降,2008年第三季度已降至24.7%。由于美国经济出现问题,2008年以来,联想美洲区盈利快速下降,第三季度仅有120万美元。该区利润率目前仅0.66%,相比起欧洲区和亚太区来说,总算没有亏损。 联想欧洲、中东和非洲区营业额同比略有增加,环比下降1.33%。到2008年第三季度,在总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降至20.6%。但是,到了2008年第三季度,联想在欧洲区的运营出现了较大的亏损,亏损额达到272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2000万美元。本季度运营利润率为-3%,比上季度减少238%。 联想在亚太区(不包含大中华区)的营业额自今年以来也出现了骤降,第三季度仅有4.7亿美元,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占总销售额比例降至10.8%。 特别严重的问题是,2008年第三季度,亚太区运营亏损232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实现盈利720万美元,运营利润率为-5%。这一状况如何得到扭转,还要看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程度。联想会不会象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一样,要求国家救助,这都是我们密切关注的事情。 联想集团的大中华区业务量一直在增长,在总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也由上季度的40.8%上升至43.9%。 大中华区最近这个季度的运营利润为1.08亿美元,同比增长4.85%,环比则下降近8个百分点。该区域利润率为5.7%,是近两年来比较低的水平。上季度大中华区的运营利润率为6.8%。但就是这点利润,也不断地被海外业务侵蚀。大中华区到底还有多大的底气去背海外这个巨大的包袱,请拭目一待。 IBM公司为什么抛掉手中的股份? 联想是一个上规模的行业龙头企业,但早就有人批评过,在纳税排行榜上,却难觅联想的踪影。这是因为企业的利润率实在太低。只有规模,缺少效益。可能正是缘于这个原因,美国的IBM一开始就不想要这个企业的股票(992.HK)。还未等3年的股票解禁期到来,IBM就迫不及待地将手中所持有的大约占19%比例的股票抛售一空。 据早些时候的报道,今年三四月份,联想集团已经在二级市场进行了26次股票回购行动。一边是公司回购,一边是股东减持,联想在两个月内进行了26次回购。自3月7日起至4月16日,联想集团以每股4.25港元至5.58港元,回购了9931.8万股股份,共动用资金约4.85亿港元。 在3月10日至20日的8个交易日内(除了3月12日),联想每日“定投式”回购600万股股份。这种定投式回购在4月8日至15日再度出现,这次定量买入规模变成300万股。而按照这两个月以来的回购规模和回购数目,联想今年以来平均每股回购作价为4.88港元。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11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联想股票已跌到1.71港元,市盈率仅为3.97,照最高时的股价将近10港元已跌去80%。以目前的股价看联想今年早些时候的回购,实在是得不偿失。 有人曾评价说,IBM在年初曾经以3.2港元的价格卖掉了所持的股票,吃了大亏。但如果IBM年初不卖的话,照今天的股价再卖,就要吃亏更大。所以今天看,IBM还是有战略眼光的。到股票市场上套现仅仅是表面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我估计IBM还是不看好这个企业的前景。 联想如何甩掉那些烂摊子? 回顾四年来联想所走过的道路,本该在国内做大做强,却跑到海外大肆扩张。如果把补贴海外的这些资金用在国内的市场竞争上,联想目前完全可以把惠普、戴尔这些国外企业顶到一边。中国的市场就是庞大的国际市场,把中国市场拿到手,就等于占据了国际市场。但中国企业何曾意识到这个道理。目前的联想已经是顾此失彼,完全力不从心了。 请问,联想如果把力量集中到一点,集中到中国市场上,把扔到海外的100多亿收购和扩张的资金用到国内市场上来,联想的电脑还能价格如此昂贵吗?如果联想把投入海外的巨大利润用来开发国内市场,补贴国内老百姓,联想的电脑还能卖得这么贵吗?联想还能让国外品牌如此在国内横行吗? 联想犯了用兵之大忌:分散力量,分散兵力。因此,中国企业的盲目国际化,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联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本事到底有多大,你有什么核心技术?有什么领先他人的东西?不就是一个最大的加工组装公司吗?这种企业离开本土能有多大优势,不是很明显吗!但中国企业就是要赶时髦,结论只能是:没有核心技术的跨国收购和国际布局只能是损失惨重!徒有虚名! 虽然推出越趋普及的笔记簿型计算机应有助联想取得全球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要取得重大的市场份额将会非常困难。另外,进入低平均售价及低利润率的笔记簿型计算机市场,难以弥补持续下降的桌上计算机销售额及萎靡不振的公司计算机业务。 10月份有消息报道,联想集团宣布将启动新一轮的全球裁员,其中位于美国的全球总部率先裁员约50人。 联想曾经风光过,但今天要为以往的风光付代价,为盲目地求大付代价。这就是中国企业应当注意的教训和问题。10月份曾有消息说,联想亏本2.4亿元挂牌出售石药集团股份,计划以6.315亿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8.7亿元石药集团的股权。2007年时,联想还计划在未来5年内向石药集团投资50亿元。现在联想放弃这些投资,是出于什么原因,都令人思考。 总之,联想是到了摆脱烂摊子、痛定思痛的时候了。中国有句老话:“图小利则大事不成。” 中国企业再也不能被外国企业的蝇头小利所诱惑了。李东生已经被坑了一下,联想身陷泥潭。其他企业呢,是否还要步其后尘?

⑦ 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或失败的管理故事的ppt

联想,是中国革命事业回归正常人类生活后的最典型和杰出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例子。

1976年,小平急于发展经济,让人民生活好起来,回归人类的正常需求。

却,发现了一个极端的问题:中国,因为连人民的学都不让上了,人类浩劫多年后,没有人懂得过生活!?

柳,是在这么一种极端的覆灭之后,中国崛起的第一代有人类常识、懂得会去过好生活、经过军事训练但是不极端嗜杀无度的中国革命的民营企业家的最杰出带头人和企业领袖。

他,是中国管理科学,和企业发展,见证企业领袖主导作用,最典型的范例。

⑧ 联想公司在运作中存在什么问题

您好,看到您的问题很久没有人回答,但是问题过期无人回答会被扣分并且你的悬赏分也会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
一,如果你的问题太难太专业,没人懂的话,你可以到相关专业论坛求助;
二,你的问题需要长篇论述,需要花费的时间长但你的悬赏分太少,很少人愿意花时间,建议你增加悬赏分或许能够吸引更多人来回答你的问题。
三,您提问时间不妥,问题被后面提问的人顶出去了也是一个原因!你可以错开提问高峰期来问问中提问题。
四,您可以注意选择正确的分类,以便得到相关专业人士的回答,如果分类正确没有人回答可以提高悬赏分。

⑨ 联想集团曾经遇到的瓶颈是什么 各位朋友帮帮忙,急用

好像是在收购IBM之前 技术有限 市场也有限 受到戴尔等品牌的压制

⑩ 联想收购ibm失败的原因

联想收购IBM,主要是看重IBM的欧美业务,而联想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一直都是很好的,都是有盈利的。但是自收购以来,联想的欧美业务除了在此08年三月份有过短暂的盈利以外,其他的时候都是亏损的多,所以联想根本没有凭借IBM的品牌成功打开欧美市场。

阅读全文

与联想集团的失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杠杆如何增力 浏览:672
杠杆收购的现金来源 浏览:758
金融运营公司 浏览:751
南漳农商银行理财产品 浏览:849
平安福保险的佣金 浏览:758
期货庄家操作破解 浏览:533
mt4模拟账户设置杠杆 浏览:603
交易风控员 浏览:583
融资费用摊销做账 浏览:680
大师谈外汇 浏览:832
公司回购股票未来如何 浏览:621
恒逸集团资产评估报告PDF 浏览:418
滚动杠杆机构的自由度 浏览:802
银行存款金融服务方案 浏览:993
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向 浏览:753
工行个人信用贷款短信 浏览:129
昆明外汇招聘信息 浏览:482
支付宝帐户可以付外汇 浏览:33
欧元英镑汇率2014年 浏览:757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事业部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