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徐工集团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怎么样
徐工集团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是2011-07-22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龙西路518号。
徐工集团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10057594300X1,企业法人杨勇,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徐工集团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程机械、通用基础零配件开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徐工集团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B. 徐工集团的下属企业有哪些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30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5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50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1943年,徐工集团的前身华兴铁工厂(八路军鲁南第八兵工厂)诞生
1989年,徐工集团正式组建成立,成为行业首家集团公司
1996年,徐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主要产品有工程起重机械、路面机械、压实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混凝土机械、高空消防设备、建筑机械、特种专用车辆、工程机械专用底盘、驱动桥、回转支承、液压件、驾驶室、柴油机、齿轮箱、齿轮泵、工程轮胎等系列工程机械主机和基础零部件产品
一、起重机械事业部
公司始建于1943年,原名为鲁南第八兵工厂。1963年,企业开始生产汽车起重机(Q51型5吨),70年代生产出国内首台液压式汽车起重机(QY16吨)。
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是徐工集团的核心事业部之一,是研制、生产、销售汽车起重机(徐工重型机械厂)、全地面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徐工建机)和塔机(徐工塔机)的专业化制造企业。
2012年徐工起重机械排名全球移动式起重机第一位。2013年徐工集团荣耀入选央视《大国重器》栏目。2014年5月,徐工集团以良好的市场口碑荣膺中国工业大奖。同年,徐工集团荣获国家质量管理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
二、挖掘机械事业部
徐工挖掘机械事业部作为徐工集团全资子公司,集团旗下核心支柱板块。由徐工挖机,徐工矿机,徐工履带底盘公司组成。
成立于2008年6月,注册资本2.5亿,2010年销售额超10亿,是国内专业化生产挖掘机的大型机械制造公司。徐工着力打造的“新拳头”企业,主要涵盖挖掘机械主机和履带底盘零部件两大产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土石方及矿山施工项目最优解决方案,产品销售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增长速度连续多年行业第一,已成为中国挖掘机械行业的领先者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强有力竞争者。
徐工集团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是徐工旗下极具爆发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企业,成立至今发展势头强劲,每年以300%的发展速度快速成长。现有制造基地位于徐州经济开发区徐工挖掘机产业园,占地800余亩,规划产能2万台,千余亩的新厂区正在规划建设中,规划产能3万台。
徐工集团挖掘机械有限公司在与卡特彼勒长期合作中,形成了一整套与世界接轨的管理运作模式。挖掘机械是徐工集团的战略支柱产业。
三、道路机械事业部
徐工道路机械事业部(简称徐工道路)成立于2012年12月,2013年1月1日正式运营。
1960年,徐工成功研发中国首台10吨蒸汽压路机。
2000年,成立了筑路机械公司拌合设备厂。
2005年,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成立。
2013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徐工道路机械事业部正式运行。
下辖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和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筑路机械生产基地和养护机械生产基地,是徐工集团整合打造的重要成套性板块之一。
C. 想知道: 南京市 徐工集团凯宫重工南京有限公司 在哪
南京市 徐工集团凯宫重工南京有限公司 在江宁区滨江开发区,靠近铜井.
D. 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介
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南京徐工汽车,是徐工集团控股的重型卡车制造企业;公司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南京市雨花台区;成立于2008年9月,是徐工集团通过资产重组而新组建的控股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成立了新型公司标志着徐工真正进入了一个工程机械之外,但又与工程机械息息相关的重卡制造领域,这次重组为徐工全面实现能吊能压、能挖能推、能装能运的成套工程解决方案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E. 徐工集团南京办事处最新地址在什么地方
南京中山北路49号机械大厦19层
F. 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徐工集团”或者是“徐工”,徐工集团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15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68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84位,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及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是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品种和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徐工”是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
G. 徐工并购案是怎么一回事
“我现在很坦然。”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3月19日对记者说。2006年下半年,美国凯雷集团收购徐工集团旗下徐工机械85%的股权一事,成为国内财经热门话题。这个话题具备了所有热门话题的必备要素:黑幕交易,国有资产贱卖,威胁国家产业安全。而王民是这些“阴谋”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此事涉及的双方,也容易让人兴趣倍增:徐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凯雷,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由于有多名国家领导人在该基金担任要职,是一个有“总统俱乐部”之称的投资机构。
揭发“阴谋”的是徐工集团竞争对手三一重工总经理向文波,他在博客上表示,中国机械行业将因这场并购而危机重重,他没料到,这将引发一场席卷中国的大讨论,最终的结果甚至扭转了中国传统对待外资的态度。
缘起
2004年3月王民随徐州市政府官员一同到香港做徐州经贸洽谈推广会的时候,没有想到在两年后,这场招商会中的一个项目会变成一颗炸弹。
在香港的洽谈会结束后,4月,徐工集团在《香港经济日报》刊登了一个全球“招婿”的公告。徐工集团为徐州地方国有企业,想通过引进投资者的方式进行改制,或者简单说,徐州政府想卖掉徐工集团这一当地最大企业的大部分股权。
或许是老国企的通病,徐工集团也进行了债转股,以降低公司沉重的银行贷款产生的负担,轻装上阵再图发展。引进新的资金和投资方,无疑是加速发展的方式之一。
中国华融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2002年接管了公司的债务,并转成了相应的股权,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通过类似方式解决了很多国有企业的银行债务沉重的问题。
这笔股权曾经摆上了四大管理公司转卖的议事日程,但徐工集团又通过贷款的方式,将这笔占徐工约48%的股权,用6.8亿元“赎回”。某种意义上,徐工集团这笔交易非常“聪明”,按照可计算口径,这笔“赎回”的股权将以3倍左右的价格卖出。然而在2006年大贱卖的声讨中,徐工这笔升值国有资产的交易,未被提及。
陆续有投资机构来到徐州,考察徐工,洽谈收购事宜。“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先后来了30多家机构。”徐工集团副总经理王岩松3月19日回忆道,他是收购中的徐工方的主要谈判人员。这30家中,有凯雷、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资基金,有卡特彼勒这种同行业的世界巨头,也有中国的行业巨头三一重工。三一重工是中国民营装备制造商,发展迅猛。“冤家”正是在此时结下的。三一重工的执行总裁向文波在2006年的夏天通过自己的博客引爆了凯雷收购徐工的大讨论。
大约在2002年,私人股权基金悄悄潜入中国内地。彼时,国内对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认识尚浅。惊动朝野的凯雷收购徐工的大讨论,让以前一直低调行事的私人股权基金摆上前台。
当时的国人只是通过某公司纳斯达克上市制造了中国年轻富豪的方式,知道了风险投资基金(英文简称VC)能点石成金。然而私人股权投资基金(英文简称PE)与VC完全不同,PE的投资方向大致是成熟企业,通过债务重组、引入先进的管理机制、引入好项目等方式让“老树发新芽”,VC则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在早期投资或许能成功的企业。两者同属私募基金,但性质截然不同。此次被牵入讨论的凯雷收购徐工的基金,即属于PE. 2004年至2005年10月份,主角全出场了:要卖股权的徐工集团,凯雷,三一重工。这场大戏进入高潮,则是在主角全部亮相后的8个月。
发难
2006年6月6日的一篇博客文章,让徐州市政府主导的一场“招婿”行动成了大事件。此前事态平稳,未见多大波澜。这篇博客是向文波写的,文中表示愿以凯雷的价格加价30%替换凯雷做此交易。这是他讨论凯雷收购徐工的第一篇博客。
根据2005年10月25日双方在南京草签的收购协议,凯雷将以20多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徐工机械85%的股权。
随后,向文波在博客里逐渐将事件丰富起来:三一重工很早就与徐州方面接触,但失去了进入下一轮被选择的资格。进入第二轮的7个机构,全为国际财团。
这一说法,徐工方面做了回应:三一出价太低,第一轮就淘汰出局。
向文波还认为,选择凯雷或许是一个安排好了的“局儿”。有数据支持他这么想,因为他获得了一份同是凯雷竞争对手摩根大通基金的出价:31.98亿元人民币。很显然,这个数字直观上比凯雷方面要大方许多。
但徐州方面给“招婿”设置了很多无法简单用金额衡量的门槛儿:能否带来新项目新技术,在退出时徐工方面有一票否决权以防止被产业资本控制,徐工品牌的保留等等复杂的条款。综合评分凯雷最高——这是徐州市政府及徐工集团的判断。这些不透明的所谓评分,是给凯雷量身定做的——这是反对者向文波的判断。
基于这种迥然不同的判断结果,这个平稳运行了已近8个月、正等待国家管理部门批准的收购案,随着向文波的发难,演变成了一场大战。
到2006年的6月24日,18天的时间向文波已经在其博客发表了14篇文章,篇篇打击要害。在他的博客中,原本没有被披露的很多交易细节及数字被披露了,而徐工方面就细节问题,没有做任何正面回应。
于是,参与讨论者的观点开始一边倒:通过黑幕交易以确定卖给凯雷,贱卖以让凯雷通过这个中国的地方国有企业获得暴利,这同时也将极大地伤害中国在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
凡此种种,逐渐凝聚成了民族精神,卖徐工就是卖国的逻辑关系也渐渐成立。
类似的以改制之名贱卖国有资产、中国企业被外资收购后品牌打入冷宫失去了竞争力等痛苦回忆在这场大讨论中被不断刷新,特别是让中国的网民们感受到了刻骨铭心之痛。
一面是向文波的咄咄逼人,另一面是徐工和凯雷的缄口回避,从行为上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2006年6月开始的一个多月的时间舆论一边倒。
徐工有口难辩,国际惯例是,这种收购本就是商业秘密,核心数据不可能公布。“你可以不相信我们,但这些文件在监管层面是完全透明的,管理部门可以随时调审这些文件,你说我敢不敢说假话?”2006年7月6日,王岩松曾对本报记者说。
此时段,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个徐工方面的博客,与向文波的博客观点针锋相对,双方文来文往,刀光剑影。网民们摇旗呐喊,民间藏龙卧虎显现无遗。
在这个热闹的6月,还有一件疑惑众生的事件:徐工集团的总经理付健在月初接到了市政府的调任令,任徐州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主要进行公共设施投资为主的业务,在2006年6月26日付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种转型对我来说有点大,我更喜欢做企业”。
由于付健反对将徐工卖与外资,这个关键时刻的调任,无疑是火中浇油。
每一个不能从正规渠道得到解释的事情,都成了标识事件进展的符号,而这些符号,被不同方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参与讨论各方的智商得到了严峻的考验。
一个月后,这场讨论惊动了上层。
H. 徐工集团“XCMG”是什么意思
,就是徐州工程机械集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