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报告
2007年4月,我考察了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发展从一个点上反映了我国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矿业企业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体制创新推动矿业发展的经验。
(一)基本情况
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杭县矿产公司,成立于1986年6月。历经一系列变更,2004年5月,经公司200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更名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是从事黄金及有色金属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及矿产品销售,并以黄金生产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矿业集团,拥有正在开采的国内采矿规模最大、单矿产金量最大的紫金山金矿,并在新疆、贵州、西藏、吉林、内蒙古、青海、黑龙江、河南等共20多个省(自治区),以及海外7个国家投资组建90多家下属公司。2001~2006年的主要生产经营成果见表4-7。
表4-7 紫金矿业主要生产经营成果
从表4-7可以看出,紫金矿业七年销售收入增加35倍、利润总额增加34倍。这两个大幅度增加固然有矿产品涨价的因素,但黄金产量增加1倍、年平均以70%的速度增长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个事实是中外矿业发展中所少见的,可称之为奇迹。
那么,它的奇迹是怎样产生的?它的主要经验又是什么呢?下面根据调查与研究,试图作出一些回答。
(二)体制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该公司是由一家小型矿山起步的。1985年,由福建省闽西南地质大队在上杭县紫金山发现的铜金矿床,并提交了详查报告;1993年,由上杭县财政局投资524万元进行开发,成立了福建紫金矿业总公司;1994年更名为福建省闽西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但是真正的企业改制是在1998年以后,总共走了三大步:
第一步,1998年,在原有的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增加了职工持股,成立了国家控股的闽西紫金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步,2000年,通过进一步改制,由8家法人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吸收了民营股东。
第三步,2003年,在香港H股上市,发行40054.40万股H股,正式成为上市公司。
2006年的股权结构见表4-8。
表4-8 紫金矿业股权结构
这个体制之所以被称为创新,是针对原有体制而言,它之所以在紫金矿业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因为它不仅有股份之名,也确有股份之实。其突出特点是:
(1)它真正摆脱了政企不分、多方干扰的处境。董事会在依法经营的前提下,真正可以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以创造社会财富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活跃在市场竞争领域。紫金实行股份制,虽然上杭县政府处于相对控股的地位,但是五任县领导班子从没有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同时,即使想干预,在真正独立运作的董事会面前也难以实现。这就是体制的作用。
(2)它真正形成了精英治企。集团公司和所属的全资企业及控股企业的两级领导团队,都是由既懂经济又懂技术既懂生产又懂经营,并通晓国内外同业情况的精英组成。这个团队的精明突出表现在重大经营决策和用人上。他们由紫金铜金矿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掌控国内88家企业、国外7家公司;他们通过实施“全国性的人才战略”,吸纳了一大批精英,为紫金矿业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人才;他们深谋远虑,提出“三先”(即国内黄金行业领先、国内矿业领先和进入国际矿业先进行业的三步战略)的发展战略,体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它的企业治理结构真正起到了相互制衡的作用。特别是公司的监事会,形成了完整的监督体系,对公司的决策层、执行层实行全面监督。董事会、经理层也主动接受监督。这就保证了公司的重大决策及重要事项的实施很少出现失误;即使出现失误,也会很快得到纠正。
(4)它的股权结构具有激励经营者积极性的机制。在紫金矿业的股份中,除了国家所有、法人所有和公众所有的“三分天下”外,还有不到1%的董事长个人持有。这个经营者所有部分,虽然比例不大,但资产和利润的绝对额很大,其收益的得与失远远超过其年薪,因此对经营者关系重大。正是这种重大利润机制,把经营者个人利益与紫金矿业整体利益融合在一起。
(三)管理创新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行机制
多年来,紫金矿业尽可能实现市场化运作,不搞“大而全、小而全”,公司形成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系。通过科技进步,把入选矿石的品位降下来,一方面增加了黄金储量,另一方面增加了矿石量。面对矿量大增,如果没有规模经营,必然造成开发成本增高,反过来又会导致入选矿石品位的降低,削弱科技进步起到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过管理创新获取规模效益,即对矿山基建、采矿工程全部对外发包,并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招标、优选施工单位。这一措施不仅大大节省了矿山建设和采矿的资本投入,大大降低了开矿和运矿成本,又减轻了企业包袱负担。在劳动用工方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引进竞争和淘汰机制,员工从“主人”转变为“打工者”,减少了公司直接管理的员工,摆脱了许多后顾之忧。
(四)科技进步作出重要的贡献
紫金矿业每年用于科技投入的资金超过销售收入的5%,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动力。这种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进步针对性非常强,都是在关键环节上求得突破。以紫金山铜金矿为例,在选矿方式上创造性地研究开发出“重选+堆浸+炭浆”联合工艺,在中国南方潮湿多雨的环境下开创了堆浸提金的典范,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金矿的平均入选品位由1995年的3克/吨降到2006年的0.679克/吨。仅此一项科技成果,就使该矿的金矿储量由原来的5.45吨增加到200吨,并一举创造了5项全国第一:选矿规模最大;入选品位最低;单位基建投资最省;吨矿石成本最少;经济效果最好。
他们还利用这套技术,使加拿大矿业公司投入200万美元而弃之不要的贵州水银洞金矿起死回生。该矿是典型的微细浸染型难选冶矿床。公司采用自行研制的加温常压化学预氧化技术,对其实现了成功的开发,投入资本3000万元,已经实现利润2亿元。
(五)发展的前提是雄厚的矿产资源基础
矿业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它的劳动对象(矿产资源相当于加工业的原料)是一次供给,多年受用。这个特点一方面说明矿产资源(储量)对矿业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说明企业一旦得到矿产资源,在相当的时期内,对后续资源的需求就不那么紧迫了。而紫金矿业并非如此。该企业一开始就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权益,视其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该企业提出把矿产资源越做越大,把企业越做越强,把股东和员工越做越富,而在这“大、强、富”三者关系中,矿产资源是强和富的根基。因此,紫金矿业通过两大途径,不断增加矿产资源的占有量。一是通过内涵式扩大,即提高已有矿权的资源利用率,变中小矿为大矿,变大矿为特大矿,大量增加了可采资源量;二是通过外延式扩大,即运用买断矿业权、收购矿企股份、兼并矿企、合作勘探和合作开发、竞标获取矿业权、申请登记矿业权、多个矿权业在一起合作勘探等形式增加资源占有量。截至2006年,紫金矿业拥有探矿权179个、采矿权27个。占有的主要矿资源量如下:黄金455吨;铂、钯151吨;铜670万吨;锌238万吨;镍54万吨;铅40万吨;钼26万吨;锡10万吨;铁矿石1.8亿吨;煤3亿吨。
为了占有资源量,他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地质勘探,从面积普查到矿点检查,敢于承担找矿风险。其中仅2006年就投入地勘费1.18亿元,实施勘查项目107个,完成钻探8.7万米、坑探1.3万米。
(六)企业文化是矿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运行中自己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也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紫金矿业的企业文化在处理与社会相关的问题时表现卓越:
(1)在处理与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关系上,该企业坚持扶持的做法,开矿一处,造福一方,让利于民、方便于民,从来没有因为开矿、修路、走路等与当地发生冲突,所以他们所到之处很受欢迎,总是有一个良好的矿产开发环境。
(2)在保证安全生产上,坚持速度、规模、效果与安全生产相统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因此,多年来在安全生产上一直保持良好的记录,其中紫金山铜金矿安全生产工作通过省级评估,被评为A类矿山。
(七)启示和建议
通过对紫金矿业集团公司调查,感触很多,印象很深。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矿业体制建设,从政府对矿产勘查和开发管理的角度给我们以启示。
1.大力发展股份制矿业集团,是强化矿政管理的根基
矿业企业的管理体制,对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矿产资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从某种程度说,有什么样的矿业企业体制,就有什么的资源观。紫金矿业的股份制在占有和利用矿产资源上已经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把5.5吨的黄金储量增加到305吨;把难选、难冶的废弃金矿变成可开发的矿、可赚钱的矿。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政府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由企业自身机制完成的。它说明正确选择矿业企业体制对政府有效管矿的重要性。紫金矿业体制所以有如此的作用,主要是它有如下特点:
(1)它的股权结构合理,可以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激励的机制,可以有效抵制外部的干涉;
(2)它的内部治理结构真正做到相互制衡,可以有效避免重大失误;
(3)它的规模大、实力强,可以全面协调勘查、生产和科研,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4)它的企业目标深谋远虑,用长远战略指导企业经营,并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避免急功近利。
2.矿业企业是矿产勘查主体,是矿业新体制的必然要求
不论从生产流程看,还是从成本补偿看,矿产勘查从来都是矿业的一部分,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和开发长期分离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计划经济时期是事业单位勘查、企业开矿,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勘查、开发是有机结合的。目前的趋势有向地方政府初查、企业详查和开发转变,与市场经济运行背道,很值得关注。而紫金矿业的经验是矿产勘查从找矿开始,就应当由企业进行。这些企业可以同开采企业互不隶属,通过市场连接就足够了。这就是说,矿产勘查的市场主体必须是企业,这也正是加强地质工作决定所要求的。这里所说的企业,既包括勘查企业,也包括开采企业,统称为矿业企业。但是,无论是勘查还是开采,他们的投入最终都要从矿产品销售收入中补偿。所以,矿产勘查投入要形成长效机制,就必须把它还给企业,让他们自己实行良性循环。紫金矿业把矿产资源认定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整个紫金犹如一座大厦,建筑越高,要求它的基础越牢。正是这种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把矿产勘查交还给矿业企业是万无一失的。至于它是购买矿业权,还是自己勘查,无关紧要。
3.必须构建公平、公正的矿业权市场
矿业权市场是矿业产业的要素市场,是整个矿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矿业市场已比较发育,绝大多数矿产品是由市场配置的,但是国内固体矿产的矿业权市场发育程度远没有到位,主要是缺乏公平和公正的环境。以探矿权市场为例,有的省(自治区)规定,凡是要进入这个市场的,一律要通过“招拍挂”,用价款购买矿业权(勘查区块)。而政府用地质勘查基金投资矿产勘查,却无须先购买矿业权。在这个市场上,一开始,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就占了便宜,与社会资金投资主体比较,无需用资本购买探矿权,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这样的市场发展下去,不仅会把社会资金用于风险普查的投入全部挤走,还会影响市场对矿产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的发挥。因为政府基金的选项最终是政府决策,不可能完全反映市场需求。而矿产资源的市场配置是要从矿产普查开始。一旦普查项目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必然影响整个矿业。同时,基金从事矿产普查,由于没有一整套企业机制约束,也必然造成效益低下。所以必须培养和发展公平、公正的矿业权市场。在公平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地方政府如果认为地质找矿风险收益大于风险损失,有利可得,完全可以把基金变成股本,通过企业去运作。
4.对矿产资源利用的优劣必须有政策去体现
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是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这条职能远远比管理地质找矿重要。但是,在现实矿政管理中,把两者颠倒起来了,对地质找矿管得很细,而对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只有要求,缺少具体的政策激励。一方面,对采富弃贫、损失浪费资源的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对超工业指标利用矿产资源的现象又没有有效的激励办法,甚至“鞭打快牛”。比如,现行的矿业税费都是按矿产品销售从价计征,资源利用得越好,缴纳的税费越多。紫金山铜金矿按原国家核定储量只能缴5吨的黄金资源税费,可是现在要缴百吨以上的资源税费。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政府必须研究如何把超指标利用资源与减免税费挂起钩来,用政策去激励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5.关于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建议
可将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益转换为股份制矿业企业中国家的股权投入。从紫金矿业所获得高额利润看,固然是他们出色经营的成果,但矿产品涨价而形成收益也是不争的事实。比如,7年间,黄金由每克70元涨到150元,铜由每吨15000元涨到600元。可是,面临矿产的大幅涨价所形成的超额利润,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的国家没分得应有的份额。对现行的矿业企业股份制进行改造,将代表矿产资源所有权权益的资源补偿费改成股权投入,与矿业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这样做完全符合矿业产业所固有的特点,即矿业在横向上不同矿区、纵向上不同开发阶段都有较大级差收益的产业,矿产资源所有权权益通过股权实现,可以有效地、公平合理地维护这种权益。
『贰』 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你好为你做解答;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公司位于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工厂位于县城附近交通便捷。工厂实现自动化作业,工作环境优良。公司核心产品页岩油是原油的一种,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0年,国有上市公司辽宁成大控股新疆宝明,并在西部大开发、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实施等政策导向下实施了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项目,项目填补了新疆油页岩规模化开发利用的历史空白。
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向优秀青年员工提供大量管理和技术岗位,是有明确职业方向并踏实肯干的年轻人理想的事业平台。
总体来说虽比不上国内龙头大企业,但在新疆也算不错了,中等偏上。请采纳。
『叁』 新疆上市公司有哪些
截止2018年7月14日,新疆共有54家上市公司,名称如下图:
最新上市的新疆公司是内新疆东方环宇燃气股容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新疆迎来第54家A股上市公司。
(3)新疆矿业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自1996年新疆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至今,总数目前已增至54家。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证监会共核准新疆9家公司A股上市申请。
截至目前,新疆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6111.14亿元,约占新疆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的56%;主要分布在能源、旅游、物流、百货零售、旅客运输、信息技术和建筑建材等行业,资本市场已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持力量。
『肆』 新疆有哪些矿业上市公司
宝钢下属公司八钢,大成矿业
『伍』 紫金矿业去不去 新疆
都是纠结的工作啊,不过我想做保险的话,一般更自由,能锻炼人,收入应该也会不错!中华联合,我们公司以前在里面办过车险!
『陆』 王文汉的人物经历
王文汉博士生于香港,早年毕业于香港圣保罗书院,并于美国获得荣誉博士学位。1975年进入金融业,曾在多间大型跨国企业工作。王博士深刻地记得,1975年1月1日,是他第一天出来社会工作的日子。那时候他才刚读完中三上学期,由于家境问题,本来学业成绩要好的他,唯有辍学加入了一间名为Marshall的英资外汇经纪公司。由信差做起,数年间由月薪五百元大幅提升至数万元,须知道当时一座位处碧瑶湾的房子才仅值二十八万港元。
王博士虽然学历不高,却说得一口流利英语,全因为自第一份工作起,老板和同事皆是外国人。在社会的实战经验,更胜于学校的温室培育,但勤奋的王博士仍然在工余后报读保罗夜校完成中五课程。
八十年代初,他更被猎头公司引荐加入美国大通银行,职位是外汇部的第二副总裁,他甘心放弃十多万的月薪,进入作为金融界“训练学校”的外资银行全面学习。王博士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同,职位节节高升,被选派到台湾担任银行的司库和副总经理,当时正值台币升值,为银行赚了大钱。亦曾在美国总统船务公司工作负责管理庞大环球资金。后来,王博士又应美国第六大银行——美国信孚银行之邀,成为信孚台湾分行的总经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银行地区主管之一。
1990年,王博士因对香港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回到香港。曾在仁济担任为期两年的总理。及后在1992年面临人生第一个低潮,在股票市场严重失利,随后离港回中国大陆工作,亦试过到新疆发展矿业。
1998年再度返港在上市公司工作,无论在股市、投资移民和地产生意上都做得非常成功,能够东山再起。去年入股艺连财经印刷有限公司,为超过一百间上市公司印刷年报。因此最近亦辞退了几间上市公司包括901、903和586等的执行董事身份,及卖掉该些公司之所有股票,全力发展个人生意。
好学不倦的他仍然希望能够在学术上再有增进,正打算报读香港及国内的金融硕士及EMBA课程。
『柒』 世界第一大稀土矿(新疆拜城稀土矿)真正归属
世界第一大稀土矿产:世界第一大稀土矿新疆南部拜城县特大型稀有金属铌钽矿,预测铌矿资源储量超过10万吨,钽矿资源储量超过1万吨。目前中国已探明可利用的铌矿储量仅有8万吨,而这个特大型铌钽矿储量已经超出了中国已探明的铌矿总储量,预测开发后的总价值将超过1300亿元。这个矿分布图如下:
政策规定:据了解新农开发(600359)公司所在地阿克苏离拜城县只有80多公里,是属于阿克苏地区八县一市中的一县,当地有规定外来企业要是来开发这个“世界第一大稀土矿”新农开发(600359)公司必须要参股,这也是对当地企业的保护。
“市场传闻”回顾:前一段时间有报道说TCL将要开发这个矿,结果股价大涨,甚至也有人推测说“TCL已经和新农开发(600359)进行接触”,但是TCL随后公告说这是传闻。众所周知,无风不起浪,这些消息肯定是庄家或者上市公司故意放出来的,因为现在要想让那些新闻报刊登出这种消息肯定是要付费的,一般的散户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花钱做这种宣传,只有庄家有能力也有必要进行宣传炒作,目的就是讲故事,讲故事的目的就是操盘。
『捌』 创业板和中小板中有哪些西部概念股,腾冲漠河以西的股票上市公司
符合条件的位于西藏的有000752 西藏发展,000762 西藏矿业,002287 奇正藏药;
位于青海的有000578 盐湖集团,000606 青海明胶,000792 盐湖钾肥;
位于新疆的有000159 国际实业,000415 *ST汇通,000562 宏源证券,000813 天山纺织,000877 天山股份,000972 新 中 基,002092 中泰化学,002100 天康生物,002202 金风科技,002205 国统股份,002207 准油股份,002302 西部建设,002307 北新路桥,300106 西部牧业;
位于陕西的有000516 开元控股,000561 *ST烽火,000563 陕国投A,000564 西安民生,000610 西安旅游,000697 *ST 偏转,000721 西安饮,000768 西飞国际,000796 易食股份,000812 陕西金叶 ,000837 秦川发展 ,002109 兴化股份,002149 西部材料,002267 陕天然气,300023 宝德股份,300103 达刚路机,300114 中航电测,300116 坚瑞消防,300140 启源装备;
位于宁夏的有000557 *ST广夏,000595 西北轴承,000635 英 力 特,000815 美利纸业,000862 银星能源,000962 东方钽业,000982 中银绒业,002457 青龙管业;
位于甘肃的有000552 靖远煤电,000779 三毛派神,000791 西北化工,000929 兰州黄河,000981 S*ST兰光,000995 ST皇台,002145 *ST钛白,002185 华天科技,002219 独 一 味,300021 大禹节水,300084 海默科技;
位于重庆的有300006 莱美药业,300122 智飞生物;
位于云南的有002033 丽江旅游,002200 绿 大 地,300142 沃森生物,002428 云南锗业;
位于黑龙江的有002437 誉衡药业,300040 九洲电气;
位于内蒙古的有002128 露天煤业,300049 福瑞股份。
『玖』 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对外引资
我国实行“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矿业对外开放政策,引资勘查已成为我国矿业对外开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开始探索引资勘查,现已历时近20年时间,引资勘查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但和世界上引资勘查竞争力强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引资勘查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
一、我国引资勘查的历程回顾
我国引资勘查大约经历了4个阶段。
(一)启动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6年)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国外矿业公司和初级矿产勘查公司开始关注在中国投资矿产勘查,进行了一些探索,起步于中国西部的有色金属的风险勘查。
BHP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之一,自1987年开始,与西南冶金地质勘查局合作,历时4年的评估与谈判,经中央有关部委的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规范化的非法人的固体矿产合作勘查企业——四川康滇公司,投资420万澳元,开展四川会理会东地区层控型铅锌矿勘查。
与此同时,为数不多的初级矿产勘查公司,如加拿大银河公司、明科公司、太平矿业公司、通用矿业公司、西南资源公司等公司,主要在中国西部新疆、内蒙古、四川、云南等省(区),开展以金为主的矿产勘查。
受国际黄金价格周期性变化影响,在1994~1996年,形成了我国外资矿产勘查的第一个高潮期,在那3年里,约有50~60家国外矿业公司在中国寻找投资机会。
(二)衰退期(1997~1999年)
由于国际金价的周期性下跌,印度尼西亚“布桑金矿”世纪黄金勘查骗案的事发,自1997年3月下旬起,国际勘查市场急剧萎缩,矿产风险勘查筹资变得非常困难,加之山东大尹格庄金矿等合资勘查争议的影响,国外矿业公司和初级矿产勘查公司像退潮般撤出中国。
与此同时,大型矿业公司调整了自己的战略。大幅度削减公司的勘查预算和勘查部门,一般不再开展草根勘查和找矿。在中国开展风险勘查长达10年的BHP公司勘探部门,也于1999年撤出中国。当时的趋势是,大型矿业公司关注初级矿产勘查公司找矿动向,一旦有好的发现,或收购初级矿产勘查公司股票,或与初级矿产勘查公司合作开发。
(三)相持期(2000~2003年上半年)
在这个阶段,仍有很少数国外公司在筹资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在中国投资矿产勘查。这些公司一直看好中国的找矿潜力,相信中国矿产勘查对外开放的环境会不断改善。在相持期内,继续积累资料和经验,等待下一个矿产勘查投资期的到来。如西南资源公司、太平矿业公司、明科矿业公司就是其中代表。大型矿业公司也留下少量勘查人员关注中国矿产勘查市场,寻找项目。
(四)复苏期(2003年下半年~2005年)
2003年初,黄金价格开始上涨,由320美元/盎司,逐渐上涨到400美元/盎司上下,后又飙升到480美元/盎司,创25年来的最高水平。由于黄金价格的上涨,黄金勘查筹资又趋活跃。黄金勘查是固体矿产勘查的风向标,加之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对矿产品的巨大需求。自2003年下半年起,国外矿业公司和初级矿产勘查公司大量再次进入中国,其势头超过了1994年、1995年,中国引资勘查进入了复苏期。
二、目前我国引资勘查的现状
根据不完全记录,到2005年9月,共有118家矿业公司和初级矿产勘查公司进入中国寻求矿产勘查投资项目。其中,大型矿业公司12家,初级勘查公司106家。初级矿产勘查公司的80%左右为上市公司,主要来自于加拿大,共有78家,占到67%,其次为澳大利亚,另外南非、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巴西、芬兰等国也有少量的公司来中国寻求投资矿产勘查的项目。云南省为引资勘查的一片热土,2003年,在云南投资矿产勘查开发的外国公司有35家,勘查项目48个,共投入资金1.7亿元人民币。西南资源公司在云南东川地区发现了博卡金矿,坑道和钻孔内见到富厚矿体,取得重大突破,已引起全球矿业界和许多大型矿业公司关注。
(1)从投资的地区来看,外国公司主要投资于中国的西部地区,除云南外,内蒙古、新疆、甘肃、陕西、青海,以及四川、贵州、广西都是外商选区的重点省(区)。在东部沿海各省和中部各省,仅有个别的合资勘查项目。
(2)从投资的矿种来看,主要投资矿种仍为黄金,但有色金属的项目有明显上升趋势,主要是铜、铅锌、镍,有个别的金刚石、锡、银项目。
(3)从投资和合作形式来看,更趋于多样化。除合资勘探企业,合作勘探企业外,非法人的合作形式,已为更多的中方合作伙伴接受,并已登记了一批外商独资勘查企业从事矿产勘查。
(4)国外的矿产勘查承包商开始进入中国,一批钻探公司、物探公司、勘查软件公司进入中国,承担外商投资矿产勘查的劳务性工作,如兄弟公司、埃德柯公司等。
三、我国引资勘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各国引资勘查环境评估中,中国的勘查投资环境排序依然在后;在世界矿产勘查风险筹资市场中,中国所占的份额不足总额的1%;在中国引进外资中,固体矿产勘查的份额,不足总额的0.1%;在中国矿产勘查总投资中,引进外资的份额,不足总额的2%。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一)法律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有“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的提法,未明确排他性,没有法律表述能自动取得采矿权。探矿权的安全缺乏充分的法律保护。缺乏能统一涵盖矿业权和土地使用权的法律规章。
(二)政策方面
没有统一的国家矿业政策,协调矿业开发中涉及金融、税收、进出口、环境保护、国家安全等各方面政策。政策缺乏稳定性。矿业属于不可易地的长周期、高投入产业,特别要求政策的稳定。有关部门关于修改外商投资黄金产业目录的讲话,对我国引资勘查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矿业总税赋高于世界上主要矿业国家。实际上对探矿权普遍实行“招、拍、挂”取得的做法,相当部分探矿权价格虚高,取得探矿权时间优先的国际通行做法几乎无法实施,不符合矿产勘查高风险产业的特点,抬高了门槛,抑制了勘查投资的进入。
(三)行政方面
缺乏高效、透明的矿产勘查合作项目的审批程序。储量/资源量计算,探矿权评估,勘查技术标准等尚不能由企业和行业协会独立运作。有的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参与经营,要求干股等。
(四)社区方面
处理社区关系缺乏规范和依据;乱采滥挖,危及矿权安全、生产安全和环保。
(五)地质资料的可得性方面
得不到关键性的公益性资料;提供资料过于简单,提供形式陈旧;有偿提供资料。
四、我国矿产勘查引资的未来展望
随着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分开运行,商业性矿产勘查投入自2003年起已超过总投入的50%,开始居于主导地位,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外资投入,也将进一步增加。
引资勘查的外部环境,在缓慢改进中,有所进步。云南省的做法正在为有关省(区)效仿,外商乐于投资的省(区)将进一步增加。
黄金价格大约以10年为周期波动,矿产勘查投资市场呈同步升降。我国应抓住这一轮投资机遇期,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我国矿产勘查引资的竞争力,提高外资在商业性矿产勘查中的投资比例,提高矿产勘查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取得更多的找矿成果,为巨大的中国原材料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经济矿床。
『拾』 兖矿集团下属有哪些矿
兖矿集团下属煤矿,主要分为兖矿本部矿井和驻外单位两种:
一、兖矿本部矿井:①兴隆煤矿、②东滩煤矿、③鲍店煤矿、④济三煤矿、⑤济二煤矿、⑥南屯煤矿、⑦唐村煤矿、⑧杨村煤矿,八个矿井隶属于兖州煤业上市公司
二、驻外单位:
1、贵州:
贵州能化公司:黔西青龙煤矿、大方小屯煤矿、纳雍五轮山煤矿属于毕节地区、 发耳煤矿属于六盘水地区
开阳煤源筹备处
2、山西:
天池煤矿
3、新疆:
新疆能化公司
4、内蒙:
鄂尔多斯
5、国外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