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联想集团市场部总监沙

联想集团市场部总监沙

发布时间:2021-10-13 15:50:39

⑴ 联想集团是国企吗

联想集团不是国企,只是政府部门持有相当比例的股份。根据企业发展轨迹,联想曾经是国有控股。联想只是有些国企背景的民营企业。

联想为中国企业,其母公司为联想控股,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情况为: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6%,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原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持股)35%,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9%。

联想集团是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是中国的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富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

从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IBM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事业部;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2014年10月,联想集团宣布了该公司已经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

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手机、一体机电脑等商品。

(1)联想集团市场部总监沙扩展阅读:

外界极小部分人说联想是美国企业,这是一种误解。事实胜于雄辩,联想就是中国企业,是中国的品牌,也是中国的骄傲。联想公司已经回应,称联想不仅要做中国的企业,还要做世界的企业,这也看出联想的中国心,也看出联想公司的奋斗目标。

联想产品主要是IT全系列和通讯产品。作为全球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联想集团

⑵ 联想集团的绩效管理对其他企业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有什么启示

如果你看到联想集团的绩效考核表格,一定觉得不太规范,甚至有点乱,但这正是联想集团的特色绩效管理。 “对于不便于把指标细化到每一个人身上的部门来讲,联想集团认为这部分业务刚好也是异常强调团队协作的业务,团队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人绩效。”
个人、团队双指标体系共存夏伟(化名)刚到联想集团集团一年多,是研发部门的一名普通员工,春节前后经常无所顾忌的傻笑。原因很简单,快到年终考核了,自己觉得业绩很好。然而等到结果出来时,夏伟的喜悦骤然少了许多:激励并没有他认为的那样高。更让夏伟不能理解的是,另一个研发团队的张帆(化名)开拓的新项目没有自己多,绩效成绩竟然比自己高。夏伟觉得奇怪:公司的报酬不是和业绩直接挂钩的吗? 满腹疑问的夏伟找到了人力资源部门,得到的解释是:虽然夏伟开拓的新项目多,但团队整体的开拓成绩平平,所以综合起来这一项的成绩不高;而张帆个人的新项目开拓虽然没有夏伟强,但其团队成绩高。眼下,团队成绩的权重比较大,加权之下夏伟的成绩确实比张帆少了些,这些考核方式都在第四季度开始的时候做过宣讲。 这是联想集团绩效管理平衡的措施之一,“对于不便于把指标细化到每一个人身上的部门来讲,联想集团认为这部分业务刚好也是异常强调团队协作的业务,团队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人绩效。”联想集团集团招聘总监卫宏说。 因此,夏伟绩效考核后的收入计算公式就是:收入=P×Q×G.其中,P是部门业绩考核系数(也称权重);Q是个人业绩考核系数;G是岗位工资。“收入=P×Q×G”这个公式虽然简单,不过作为一个复变多元函数,操作的难度和复杂性都是很大的。因为在一定时期里,G值是固定的(由岗位和能力级别确定),P和Q就都成了导向性的“旗帜”,给部门和员工工作行为和努力方向做出方向性的指挥,尤其是员工个人不能控制的P系数,对员工的导向性很大,这也是联想集团平衡个人和团队协作的法宝之一。
而对于类似于指标极其明确,甚至很容易分配到个人头上去的产品或者销售部门,联想集团则尽量考核到人,比如说华东区的年度销售任务,通过层层分解,每个销售人员的目标会非常明确,集团无须再为某个销售团队设立考核指标,直接到人反倒更明了。 联想集团集团华东区域总部人力资源总监曹金昌觉得这样看似混乱的双指标体系能共存正是联想集团在指标设置环节的特色:“设置指标其实是绩效考核的关键,联想集团也遭遇过很多因为指标不清晰、不个性而带来的麻烦,慢慢地,我们摸索出了一条道路,在设置指标的时候尽量做到全面。” 曹金昌所说的全面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根据不同的业务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二、尽可能的定量;三、指标的界定一定要十分清楚,描述也要让员工看得明白;四、设置指标时一定要和员工进行沟通。 “现在产品的更新换代快,我们会根据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淘汰周期以及联想集团集团想要得到的业界标准确定研发周期。”每个人都要有个性化目标设置在联想集团,每个员工都有两个目标:短期和中长期。一般情况下,短期的目标都是由公司根据企业的目标分解到员工头上的,而中长期的目标则是每个员工对自己未来的描述。每年年初,联想集团的员工都要向部门领导交一份自己的
长期发展规划,如果这份规划和部门领导对员工的判断一致,该规划就生效,人力资源部门也会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帮助员工。而如果员工对自己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和部门领导对其的观察、定位不一致,双方就一定要坐下来沟通。联想集团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考核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是最终目的,而不是完全按照上级的意思办事。为了做到考核尽量个性化,联想集团先从部门的个性化开始抓起,针对个性化表现不那么明显的销售部门,联想集团为每个销售人员都建立了一套销售系统,登录该系统就可以看到自己年度内的所有计划、完成情况等讯息。对于绩效考核的难点:职能和研发部门的考核,联想集团也力争个性化。联想集团在研发上的投入很大,在考核的过程中也运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联想集团把研发部门分成研究院和二级研发机构(研发部门),虽然同为研发工作人员,但这两个系统的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大不相同。研究院多从事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以保障联想集团未来的竞争力,而二级研发机构则多从事产品的更新换代等工作。王明是二级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员,联想集团在考核他的时候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指标:研发周期和工程化。“现在产品的更新换代快,我们会根据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淘汰周期以及联想集团集团想要得到的业界标准确定研发周期。”曹金昌说研发周期反映在市场就是一个企业的市场反映速度,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跟上消费者的步伐。而工程化指标则包括研发转化成产品的时间、件数以及一次生产成功率等,是衡量研发成果转化成市场价值的有效手段。

⑶ 联想集团如何将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联想集团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典型的将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结合的双线体系,它将企业的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岗位上,让岗位职责与分配下来的目标相互契合,再以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保障整体的高效运作。考核实施体系的框架包括四个部分:职责分解、目标分解、目标与职责结合、考核实施。
(一)静态职责分解
静态职责分解是以职责和 目标为二条主线,建立以“工作流程”和“目标管理”为核心,适应新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大岗位责任体系:一是明确公司宗旨;二是在公司宗旨之下确立公司 的各个主要增值环节、增值流程;三是确立完成这些增值环节、增值流程需要的组织单元,构造组织结构;四是确立部门宗旨。
(二)动态目标分解

动态目标分解就是按照职责这条横线,与时间、目标这条纵线的有机整合,使各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和工作关系有机地协调起来。主要过程是战略规划。联想的战略规划分为三个层次:集团战略发展纲要、子公司战略规划、业务部门战略规划。
(三)目标与职责相结合
为保证各项规划的实施,各牵头部门在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基础上,将目标按职责分解到相关部门。将目标落到实处,首先需要在目标与职责之间建立清 晰的分解和对应关系,为了建立这种联系,集团管理部门协助建立了大量的各种运作和核算模型,最具特色的是联想电脑公司的“屋顶图”。
(四)考核实施
设定职责和目标后,联想利用制度化的手段对各层员工进行考核评价:
1、定期检查评议。以干部考核评价为例,联想集团干部每季要写对照上月工作目标的述职报告、自我评价和下季工作计划。述职报告和下季工作计划都要与直接上级商议,双方认可。
2、量化考核、细化到人。考核形式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包括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平级之间、下级对上级的评议,以及部门互评等。员工绩效考核和部门业绩考核每季度进行,员工绩效考核、部门互评和民主评议,每年综合考评一次。部门业绩考核均围 绕“利润中心”进行考核,同时要体现各自的主题业务。

⑷ 联想 市场部负责人是哪位

联想广告负责人:
大区管理处
唐蔚蔚
朱晓东
戚锐
周顺

京津冀分区市场推广处
经理 李天松
媒体广告主管 宋莺燕

黑吉分区市场推广处
朴骞 市场推广主管
邵风雷 市场推广专员

辽宁分区市场推广处
李欣 市场推广专员
韩辰 市场推广主管

公关是蓝标公关

建议:媒介只是做媒介的搜集,计划,属于市场部,执行层面,真正有决策权的,还是在销售总监这里。因为市场部花的钱全是销售挣来的啊!呵呵,销售为大。
并且:联想等大型公司,企业的广告投放有很大一部分交给4A做。
所以,你要向联想推荐媒体:应该是:销售总监+市场部+4A一条线走完。
朋友我也是做媒体的,还有什么疑问,底下沟通!

⑸ 联想电脑有没有市场部,销售总监

尊敬的联想用户您好!
详情在联系我们:http://www.lenovo.com.cn/Public/public_bottom/contact.shtml

更多问题您可以咨询
idea论坛:http://lenovobbs.lenovo.com.cn/forum.php?intcmp=FM_LBBS_reply
Think论坛:http://thinkbbs.lenovo.com.cn/forum.php?intcmp=FM_LBBS_reply
联想乐社区:http://bbs.lenovomobile.com/forum.php?intcmp=FM_LBBS_reply
期待您满意的评价,感谢您对联想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⑹ 湖北联想数字家庭事业部的总监是谁

联想集团没有设置创意总监,其产品创意策划应该是由品牌推广部(营销或策划)负责的。

李岚,联想集团助理总裁企业推广部总经理:

负责集团整体对外形象管理及推广工作,包括品牌管理、企业形象及产品推广、媒体关系、投资者关系。
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于2002年取得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管理学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EMBA)硕士学位。

1988年加入联想集团工作至今。曾多次参与或主持联想品牌管理阶段性项目工作。曾于1993-2001年期间在香港从事联想集团上市公司媒体关系及投资者关系工作,并参与集团重大收购、兼并项目。李岚拥有广泛的企业形象推广、市场推广及品牌管理工作经验,并拥有多年在财经市场投资者关系的丰富经验。

张桂森:联想集团品牌推广部常务副总经理。获得首届国际营销节十大营销经理人。
于1997年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联想集团工作,入职联想以来,主要负责联想集团整体公关及品牌建设等工作。负责过联想集团企业内刊编辑、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联想集团公司广告、宣传、市场活动等推广工作;同时对联想集团的整体品牌管理工作负责。
97年至今,历任联想集团公关部经理、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联想集团品牌推广部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
参与并策划97年以来联想的系列重大形象推广活动。2002年策划联想万亿次计算机的有效推广,联想推出万亿次计算机被新华社等权威部门评为2002年国内年度十大新闻之一;成功策划首届联想World,报纸、杂志、网络、影视的报道超过300万字,该事件被新华网评为2002年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主要发表的作品有:《八一军旗红》、《联想十五年》、《鸣凤记》校注,参与《共和国英模谱》、《美国总统全传》、《唐宋诗词集》等多本书的撰写。在《经济日报》、《销售与市场》等媒体发表过《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联想的品牌建设》等多篇专业文章。

张亦农,联想集团品牌推广总监

联想企划部:李祥林(总经理)、彭巍是(副总经理)、杨爱文(总监)、张华(主管).............

⑺ 联想公司中国市场部总经理是谁

张黎刚,一个和张朝阳一样优秀的人

⑻ 联想集团的历史现状。。。

1989年11月14日
联想集团公司在京成立

1989年11月14日,以研究、开发、推广应用计算机产品为宗旨的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今天在京成立。

联想集团公司是由曾成功地开发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产品——联想汉字系统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公司组建成立的。
在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库里,中国企业只有两家,其一就是联想。在这个名为《中国科技的奇迹——联想在中国》的案例中,哈佛经济学家认为,在全球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里,还没有哪个国家拥有一家全球知名的信息技术企业,除了中国,除了联想。

17年以来,从一间传达室到现代化的办公大厦,从11名技术人员到上万名员工,从初始资金20万元到年营业额超过280亿元,从坐在外国产品代理的末排座位到成为亚太第一,从
名不见经传到成为国内电脑行业的“龙头老大”,联想集团创造了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奇迹。

无论是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还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都把联想的成功归结于两个字:“创新”。他们不约而同地强调,正是源源不断的、可持续的创新造就了“联想奇迹”。

“没有机制创新,一切创新都是散金碎银”

柳传志常常兴致勃勃地讲起他的“房子理论”:企业管理就像一座房子——运作层面的管理是“屋顶”,流程层面的管理是“围墙”,而基础层面的管理则是“地基”。只有把“地基”夯实了,整个房子才有可能建好。“把土夯实了再撒另一把土。”

那什么才是企业的“地基”呢?柳传志认为就是机制与理念。他说:“为什么一些企业有了一次好主意之后,下一次就没有了?因为他们没有好的机制和不断发展的理念,而这才是不断产生好主意的源泉啊。”柳传志认为,所有的创新都是以机制创新为基础的,没有这条线,一切创新都是散金碎银。

杨元庆也认为,转化机制是发展核心技术的基础,只有好的机制和管理,才能保证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技术,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新产品,进而不断发展成为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

早在1984年,联想就向上级单位——中国科学院争取到了决策权、人事权和财务权,进而分“几步走”完成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接,通过转变根本机制实现了这个国有大企业的“软着陆”。1994年,作为国有民营体制的联想,创造性地成立了员工持股会,将35%的分红权分到每个员工身上,并在200 0年将其转化为股权,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是联想得以再次腾飞的动力。在联想历史上,这次股权变动被称为“值得树碑立传的35%”。

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后,联想开始完善其独有一套管理理念,柳传志把它叫作“我的管理三要素”。首先是建班子,用一个有威信、有激情的领导班子,去激励一层又一层的员工;其次是定战略,让每一个人都清楚企业的远景、目标和发展路线;第三是带队伍,使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人才,做到后继有人。这三个要素,使联想免受了很多损失,并推动联想不断走向成功。

“技术创新是最耀眼的一颗珍珠”

柳传志是一个爱打比方的人,他把各种创新比作一颗颗珍珠,而管理理念就如同一根金线,把它们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

第一颗珍珠就是在1996年以前疏通物流系统,展开“价格战”从而降低库存。众所周知,电脑就像鲜水果,是不能多放的。积压时间越长、数量越多,就越没有竞争优势。联想在国内第一个推出了万元以下的电脑,一举打破过去由外国公司主导市场的局面,很快成为国内电脑销量第一。

但联想同时意识到:这样做下去很容易变成家电价格战那样,因此必须提高产品毛利。这就诞生了第二颗珍珠——“贸工技”的发展道路。要提高毛利,就必须从技术入手;想搞技术,却没有资金,又不了解市场,怎么办?只有先搞“贸”,也就是规模经销,通过“贸”掌握市场开发、物流运作、资金管理、销售网络建设与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企业管理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形成规模制造,也就是“工”。“贸”与“工”的充分结合打通了将技术变成金钱的各个环节,推动了技术创新。就这样,“弱小”的联想在当时竞争极为激烈的IT市场中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达到百亿元的规模,组成千人的研发团队。

接着,联想将“企业推”变成“市场拉”,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定价,形成连供应商都得跟在后面不断调整的“弹性生产供应模式”。杨元庆说到这项“安全库存结合按订单生产”的创举时,总是神采飞扬:“这个灵感来自于计算机CPU、内存与高速缓存之间的关系。用户订单就是CPU,要求速度相当快;而按订单生产就像内存,速度较慢;所以把用户经常大规模采购的品种先大量生产出来放到安全库存中,就像一个高速缓存区,将80%以上的订单命中在这里,既能马上满足产品数量又能满足用户要求的个性。”

如果说弹性模式是第三颗珍珠,那么第四颗就是组织结构的创新了。最初,各部门之间只强调各自的权力和职责,甚至企划部不用和市场部商量就能定价。1994年起,联想将十几个部门整合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微机事业部,也就是联想电脑公司的前身。当时29岁的杨元庆,当上了这个部门的总经理,果断地把直销转为分销方式,力挽狂澜,抵住了外国电脑公司的“大兵压境”。

在这串“项链”里,技术创新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珍珠。从只着眼于打字、计算、玩游戏,到倡导“应用电脑”、“功能电脑”,甚至“一键上网”、“家庭数码港”,联想开始向技术驱动型企业转型。此后,又有一系列的创新出台,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

联想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

站在高高的台子上,背对着台下张开双臂、排成一排的同事们,品牌推广部的王桂馨鼓足勇气笔直地向后倒了下去……从这一刹那起,她学会了信任别人。这就是联想每个新员工都曾经历的“入门培训”。

“除了‘信任’,还要学会‘分享’。在联想每个人学到点东西,都想马上告诉别人,想当老师。”培训中心的吴晓蓉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员工唐长军自己搞了一个“FAST学习加油站”,他每天早上都会把一些小故事、小知识用电子邮件发给所有的朋友,这些朋友又会转发给自己的朋友。久而久之,很多部门的同事虽然没见过唐长军,但都和他分享过获得新知的快乐。打开他的电子邮箱,一连串的《FAST学习加油站第XX站》映入眼帘,标题也是各式各样,《用另一只眼来学习》、《成功是什么》、《有效的学习模式》、《每天进步一点点》、《把木梳卖给和尚》……

唐长军认为,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把知识表达给别人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而坚持每天都做,也是对自己毅力的一种考验。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使他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人们都知道‘钱财乃身外之物’,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也是身外之物’,捂着、藏着都没有用,只有理解了、会用了,才是自己的。所以分享知识,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联想深知,高科技企业之争其实是人才之争,只有把握住优秀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拥有握紧的拳头。以“会用人”著称的柳传志认为,企业就像一个“木桶”,其“容水量”取决于木板中最短的那块。如何用人、留人,决定着企业能否持续创新、持续发展。

有人说,联想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在联想,由于业绩突出一年内提升三次者有之;进入联想才几个月,由于能力强而得到重用者也有之。来到联想刚满一年的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鲁灵敏,就是一个例子。他说:“在联想简直是‘小马拉大车’,即使刚毕业的人也有机会,只会出现自己力不能及,不会出现有能力发挥不出来的现象。人人都有做不完的事,使不完的劲儿。”由于联想人才的晋升有两条通道——行政序列和技术序列,首席科学家与总裁待遇平等,主任工程师则相当于部门总经理;因此,联想人有句挺流行的话:“不当头儿也有奔头儿。”正是这种机制,造就了联想人才辈出的局面,成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助推力。

阅读全文

与联想集团市场部总监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吉安市汽车金融公司 浏览:510
外汇会计要处理的对象有 浏览:945
职业外汇交易员 浏览:70
如何跟客户谈融资融券话术 浏览:652
广东银绩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浏览:670
理财产品到期无法退出 浏览:294
金融投资公司的名称大全 浏览:21
离兰州金融国企近的金融公司 浏览:34
九鼎集团e租宝 浏览:919
王少华中诚信托 浏览:801
炒股票蛋糕 浏览:125
返钱是金融机构 浏览:774
全国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浏览:362
金融投资公司招操盘手 浏览:395
上港集团价值链 浏览:92
股东增持的st股票 浏览:932
股票什么岗 浏览:313
公司理财第九版11答案 浏览:800
股票明细p 浏览:776
融资管理的启示 浏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