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量子卫星墨子号是谁发明的
量子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是潘建伟院士。
量子卫星工程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总负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负责科学目标的提出和科学应用系统的研制;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卫星系统,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中科大研制有效载荷分系统;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等单位参加共同研制。
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如果说地面量子通信构建了一张连接每个城市、每个信息传输点的“网”,那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就像一杆将这张网射向太空的“标枪”。
(1)中国量子卫星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量子卫星墨子号的未来应用:
量子卫星发射后,天地一体化量子科学实验系统将投入正式运行,而“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预计2016年下半年交付。
得益于量子保密通信绝对安全性,量子通信不仅应用于百姓日常通信,也可用于水、电、煤气等能源供给和民生网络基础设施的通信保障,还可应用于国防、金融、商业等领域,势必对产业界和科技界产生巨大变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贰』 中国除了量子卫星在世界上领先,还有什么方面
16日凌晨,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送入太空轨道,它预示着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我国空间科学研究迈出可喜可贺的一步。
量子通信是信息技术的革命性领域,它对全球普通公众来说还相当陌生。量子是物理世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在量子的奇妙特性中,公众最容易理解、对通信也至关重要的一个就是“量子纠缠”。
两个相互纠缠的量子常被比喻成传说中有“心电感应”的双胞胎,当哥哥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弟弟的状态也会跟着变化。如果两个光量子呈纠缠态,哪怕相隔千公里量级或者更远的距离,还是会在遥远的点之间出现诡异互动。
利用量子调控技术进行通信,意味着用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根本上杜绝窃密,确保信息安全。量子通信大规模推广应用后,将出现“量子互联网”,如今互联网上几无隐私情况将被终结。
“中国队”首发量子卫星,此外“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也将在年内交付使用。中国人在量子通信领域成功“弯道超车”,一举走到了美国和欧洲的前头。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信息技术在各种技术中的关键地位凸显出来,世界商业巨头中,各类信息技术公司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不仅如此,信息领域的高技术公司自我转型、嬗变、淘汰的速度很快,远非传统商业公司可比。信息技术先进还是落后些,对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关系重大。
科学发展既是体系性的,也有一定重点突破的空间。中国的信息技术仍整体落后于美国,这是事实。但量子通信却冒了尖,走到美国的前头,也是事实。这两个事实描述了中国信息技术追赶美国的实际态势。
在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中国也是活跃、顽强的追赶者。比如在航天领域,美国遥遥领先,它阿波罗登月时使用的土星五号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18吨,中国目前比较先进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则是25吨。另外,在深空探测方面,美国近半个世纪前实现了登月,它的探测器到达了太阳系全部行星,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飞出太阳系,而这一切中国还都没开始实操。
然而中国航天与美国的差距并非像上述事实展示的那样令人沮丧,在实用空间技术方面,中国的许多追赶行动取得了实效。另外,中国的超级计算机不断取得突破,我们的材料技术如碳纳米材料技术都在进展。中国的科技追赶已经建立了方向感,形成了一些可靠的路线图,不断有“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我们的追赶越来越有序、扎实。
从国际商业竞争的态势看,科技力量的分布格局并非总体上的“赢者通吃”,市场等其他因素亦有撬动能力。只要组织得好,后发国家是有可能通过突破一两个领域而连带跨越更多领域,扭转竞争态势的。
当然,科技的国家界限会逐渐变得不那么绝对,所有科技成果最终都汇入人类的共同文明。中国必须加快成为人类科技发展的主力贡献者,我国目前的科技研发总费用、年申请专利量、论文发表和被引用率等这些基础数据都在快速上升,它们就像是中国向前走的“咚咚”脚步声。
一颗量子卫星改变不了中国的全局,但它是中国逐渐接近一条质的界限时很重要的量的积累。继续这样做下去,中国大有希望。
『叁』 量子通讯/量子通信卫星概念股有哪些
据东方通信(600776)官方网站2015年11月9日发布公司新闻:
宁波保密通信系统专成功演示属 采用量子通信保密技术。
保密集群通信系统是东方通信和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为特殊行业开发的一个项目。据了解,使用了量子随机数技术来加密TF卡。(来源:淘股吧)
所以说东方通信(600776)是正宗量子通信概念股,量子通信保密技术真正应用通信业务中。
关于量子通信,这是国家信息安全 的“终极武器”,该技术作为一种绝对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
『肆』 量子卫星有望7月发射 哪些概念股收益
量子通信技术作为一种绝对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我们看好量子通信产业链发展前景,在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背景下,预计国家层面政策持续向自主领域倾斜。我们判断2016年将是量子通信规模应用元年,产业拐点临近,投资机会凸显。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重点关注:神州信息、浙江东方、华工科技、福晶科技、三力士、中信国安、中天科技等。关注产业内核心非上市公司科大国盾量子、安徽问天量子。
『伍』 中国首个量子卫星是哪个公司制造的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陆』 量子卫星概念股科大国创有没关系
拿了神州信息的走过,唉,半夜睡不好
『柒』 中国有没有量子卫星
墨子号,量子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开展空间尺度量子力学完备性检验的实验研究。
『捌』 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是不是又是世纪大骗局
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发射是国家发射的,当然不是骗局。2016年8月16日凌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将得以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玖』 中国是第一个有量子通讯卫星的国家,中国在量子力学方面的地位如何
中国的墨子号并不是量子通信卫星,严格上说是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它是实验性质的。
据说当时只安排了一个实验任务,后来可能觉得太浪费了,又安排了第二项实验任务,后来又觉得还是太浪费了,于是安排了第三项实验任务,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三项任务都完满成功完成了。
但是前面说了,墨子号实际上是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而在量子实验方面,我国确实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我国的中科大潘建伟团队的实验成果拥有多项的世界第一,特别是在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实验,目前只有中国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上能做(日本也发射过量子实验卫星,但那根本无法做量子纠缠实验,也不能做量子密钥方法,因为它无法发射和接收单光子)。即使撇开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这个“外挂”特效成果,潘建伟团队的实验室级别的实验成果也是有多项世界领先的,处于世界前列是毫无疑问了,而在量子加密通信领域中国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
『拾』 中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到底有多牛
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在酒泉顺利发射升空,这颗量子卫星,被正式命名为"墨子"。据悉,这颗量子卫星的寿命为两年时间,将完成四大任务: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实验,星地量子纠缠分发实验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
同时,这也意味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走在了全球发展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