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吉利与沃尔沃正筹划进行业务重组,重组后的资产将纳入吉利汽车香港上市公司,并将考虑未来在瑞典上市。
吉利与沃尔沃正筹划进行业务重组,重组后的资产将纳入吉利汽车香港上市公司,并将考虑未来在瑞典上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为什么很多国内企业会选择在香港上市有什么好处吗
香港资本市场是一个比较国际化的地方。如果中国企业希望到一个比较开放和国际化的平台去发展,则香港资本市场的相对优势会稍多一些。 香港上市的时间可控性很高。这主要受益于香港上市有一套明确规范的程序,加之监管机构独立透明、廉洁高效,专业机构质素高。 在估值方面,香港市场对内地金融、新能源、消费品行业的接受程度较高,估值基本接近,甚至出现很多香港估值高于内地A股估值的案例。 对于一些拥有品牌和国际业务的公司,香港上市能给予公司一个借助上市过程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宣传和推广公司业务的机会。 建议可以去听一下高顿财务培训IPO辅导研修班,应该对你很有帮助。
❸ 吉利汽车谋求重组沃尔沃,将后者纳入香港上市公司
2月10号晚上,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联合制造了一个爆炸性消息。双方分别发布公告,表示正在考虑两家公司的业务进行重组的可能性。
重组后的资产将纳入吉利汽车香港上市公司,并将考虑未来在瑞典上市。这种整合的目的是促进双方深化合作,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财务上更加有效协同。
重组后新集团将保留吉利、沃尔沃、领克及极星每个品牌的独特性。
在2月10日,吉利汽车针对此次合并的内部沟通信曝光,提到了重组的意义:吉利汽车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更高占有率,并加速全球化发展。沃尔沃汽车要进一步巩固欧美市场地位,进一步加强亚洲及其他市场开发力度,持续改善成本结构。两个公司强强联手将让双方进一步受益,同时保持旗下沃尔沃、吉利、领克和极星的品牌个性。
大咖点评:
目前汽车行业正在进行一场大变革,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如果能成功重组,可以抱团迈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新四化领域,提升行业竞争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吉利汽车在香港刚上市的价格是多少
吉利暗中图谋香港上市 三计划暴露雄心大志
李书福一直是中国汽车界的焦点人物,而吉利最近的动态更是让李书福出尽风头,引入职业经理人徐刚和柏杨打理吉利集团。据透露吉利的另一个动作是筹备股份制改造,让员工和职业经理人持股。这一系列举措,表达出吉利从家族企业向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转型的愿望。其实隐藏在背后的是更大的计划,吉利要在香港上市。 经理人上任的背后是上市计划 徐刚是完全的“官方背景”,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实战经验。四十刚出头的徐刚曾任职于浙江省黄岩县财政局副局长,1995年进入浙江省财政厅,2000年被任命为浙江省地税局总会计师。是浙江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这可能使许多人所疑惑,让一位没有在企业中摸爬滚打经验的人来做集团的CEO,会不会有点冒险,是不是有着其他的目的?而李书福的回答则很干脆,“现在世界上像奔驰、宝马等大公司,都在用有财务背景的人做高层管理”。言下之意,吉利也不能例外。更何况,在公司的发展中,对财务的把握能力对企业的现金流和其他业务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 上任伊始的徐刚在公开场合对记者说,吉利拟于明年底前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集资规模最高将达5亿元人民币(6020万美元)。公司计划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或通过购买已上市企业的壳资源来实现上市;上市是吉利实现于2005年前扩张产能的举措之一。徐刚胸有成竹的对记者说,吉利集团今年的目标是销售5万辆汽车,利润达到2亿元;该公司并计划至2005年将汽车产量提升至30万辆,去年为2.4万辆。 其实早在徐刚和柏杨进入吉利之前,吉利谋求上市的念头早就开始按部就班的进行着。继吉利集团悄悄地将旗下原有的6个摩托车厂卖掉5个,只剩下吉利摩托车厂仍留在手里之后,吉利汽车公司就已经在向证券发行机构咨询国内A股上市的可能性。吉利汽车公司财务部的负责人早已经开始与国内投行频繁接触,研讨上市融资的多种可能途径。 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吉利集团投资汽车业的公开准确数字披露,但是,与资金相关的发展后劲问题一直是媒体关注吉利的一个焦点。在涉入车业之初,由于受到行业政策的限制,吉利为了获得生产客车的许可,采取了花钱购买小型汽车厂的曲线救国办法。“我们买的这些要么是国家级的汽车制造厂,要么是省部级的汽车制造厂,因为只有它们才有生产客车的许可,所以,我们花很多钱来买这些工厂。”李书福曾这样告诉记者。解决了许可证的问题之后,李书福马上做的肯定是融资的工作了。 在吉利走向资本市场的过程中,熟悉财务的徐刚自然是吉利的最佳人选了;而来自华晨的柏杨在汽车界浸淫多年,华晨与吉利一直同病相连,柏杨在华晨的经验可以避免吉利在融资上市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怪不得业界说李书福、徐刚、柏杨是最佳组合。 吉利汽车近几年来虽然在车市频频推出降价行为,但是其赢利能力也一直受到业界的质疑。投行机构表示,如果这一状况属实,吉利的上市融资之路将会十分艰难。因为,很明显,一个没有很好的赢利表现的公司,即使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上市,也很难在市场上卖出好价钱,其发行也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骏马计划”突围 “猎豹计划”加速 “雄狮计划”傲视群雄 6月份北京国际汽车展期间,吉利推出的被称做中国第一跑车“吉利美人豹”,大大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开创了中国汽车业的先河。我们通过吉利的这个举动可以看到吉利并不愿意只在低端市场争食奶酪,它正在培养自己新的利润增长点。 去年吉利汽车已取得国家生产目录,具备了平等竞争的条件,形成了年产23万辆的两大基地,新的年产30万辆的台州吉利汽车城已在动手兴建,准备花2~3年的时间建起来。在生产车型上,已有吉利豪情、吉利美日、吉利优利欧三款车型投放市场,到明年年底,将有3个新车型,即吉利美人豹、吉利豪情的换代产品豪情300、吉利美日的换代产品美日300分别在今年的国庆前后、明年的春节前后、明年年底投放市场,也就是说,到明年年底将有6款车投放市场。到目前为止,吉利在全国轿车市场的占有率是3.5%,从上半年的情况看,今年市场占有率可达5%~6%。到6月底,累计已有5.1万台吉利车在中国市场上运行。今年上半年,实际销售1.9万台。 徐刚说,吉利具有独特的成本控制方法。卖得如此低价,赚得不多,但有得赚,否则我们民营经济不会支撑的。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价位非常受百姓喜爱。有了消费者的追捧,自然不会少赚,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成功上市,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自然也不会成为问题。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徐刚对在座的媒体坦陈,吉利将实行骏马计划。骏马计划就是突出重围。我们要寻求自然也不会成为问题。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徐刚对在座的媒体坦陈,吉利将实行骏马计划。骏马计划就是突出重围。我们要寻求自己生长的空间,要成为骏马就是突出重围,力争到2005年实现年产销轿车30万辆,销售收入达180亿元,利润10亿元,占国内汽车市场10%的份额。这让人不得不猜测,如果不能够上市的话,吉利的这个庞大计划没有强大资金支持能不能成功还是个变数。到2010年,吉利将实行猎豹工程。猎豹速度更快,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具有扩张的本领,产量将达100万辆。到2015年,吉利将实施雄狮工程。也就是傲视群雄,真正站稳脚跟,站有一席之地。
❺ 吉利汽车上市为什么在香港而不是内地
当时中国股市 还成熟 在中国上市的公司是主动提出的要求上市场 而在国外上市的中国企业 是国外股市主动上门请去上市 被请的上市公司 都是有很强的过硬的实力的..
❻ 吉利汽车是上市公司么
吉利汽车是上市公司。
吉利,是一汽车品牌。吉利需求在入世后不断升温,并在2003年达到了沸点,正是这3年的火爆,给了所有已经进入或打算进入的投资者极大的诱惑,也正是这入世三年的火爆,让吉利有了迅速壮大的机会。然而车市风云突变,2004年的车市又急剧降温,除了少数吉利车型生意依旧红火之外,整个车市或多或少有些疲软,当然,这也让所有狂热中的吉利汽车参与者(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更加清醒和理性,进入2005年后,整个车市显得更加四平八稳。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现资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含沃尔沃),连续九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七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上海、兰州、湘潭、济南、成都和慈溪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在澳大利亚拥有DSI自动变速器研发中心和生产厂。现有帝豪、全球鹰、英伦等三大品牌30多款整车产品,拥有1.0L-2.4L全系列发动机及相匹配的手动/自动变速器。
❼ 吉利(香港)与吉利控股的关系~~~~~~~~~~~~~~
Proper Glory Holding Inc.(下面简称PG)这个公司刚开始是有资本玩家贺学初和他的资本伙伴创立的,在吉利借壳国润上市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吉利借壳国润上市的运作后,PG拥有上市公司吉利汽车68%的股份,而李书福和贺学初各占PG32%的股份,但由于另外36%的股份掌握在贺学初的投资伙伴手中,因此PG的实际控制人是贺学初。当然李书福也不傻,在贺学初控制PG时,上市公司吉利汽车控制的只是吉利的一部分非核心业务,吉利的核心业务美日汽车和上海华普还是掌握在李书福手中的吉利集团手中。
2005年初,李书福希望能够通过上市公司获得更多的资金,但要想获得更多资金就需要将吉利其它核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要想将核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李书福就必需掌握PG的控制权,不然李书福就亏大了。因此,2005年5月11日吉利集团(李书福拥有吉利集团72.7%的股份)收购了PG剩余的68%的股权。
而后吉利将其余的核心资产也注入了上市公司,从而完成了吉利的整体上市。
所以,现在吉利集团拥有Proper Glory Holding Inc.100%的股权,也就是说Proper Glory Holding Inc.的实际控制人还是李书福。
也就是说吉利控股拥有PG100%股权,而PG拥有吉利(香港)68%的股权。
❽ 香港上市吉利集团包括沃尔沃业务吗
不包括,因为吉利集团有自身的业务,沃尔沃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只能说吉利收购了沃尔沃,获得沃尔沃的部分收入,但不是全部。如果包括的话,就是资产重复了。
❾ 合并重组独立运营 吉利计划与沃尔沃合并纳入香港上市公司
2月10日,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同时发布公告,公告称双方管理层正在进行商讨,探讨双方公司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可能性,合并后的业务将在香港和斯德哥尔摩上市,同时现有的吉利、沃尔沃、领克等品牌仍将保持品牌独立。
附:吉利汽车大事记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本次收购涉及金额18亿美元。
2012年3月9日,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双方就沃尔沃汽车公司向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公司转让技术达成协议。2012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2013年2月25日,吉利汽车欧洲研中心在哥德堡成立,进行下一代中型车模块化的架构和关键部件开发工作。
2015年4月9日,吉利博瑞上市,2016年,随着博越、帝豪GS、帝豪GL等上市,标志着吉利汽车正式迈进“精品3.0时代”。
2016年10月24日,吉利汽车集团发布LYNK&CO全新品牌,采用模块化开发理念和设计语言,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
2017年8月4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与沃尔沃汽车集团共同组建吉利-沃尔沃和领克汽车两大合资公司。6月,收购宝腾汽车及路特斯股份。
2017年12月27日,吉利控股与欧洲基金公司Cevian达成一致,将收购其持有的沃尔沃集团(ABVolvo)8847万股的A股股票和7877万股的B股股票,收购沃尔沃8.2%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8年2月24日,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
2019年10月7日,吉利控股方面正式宣布,正在和沃尔沃汽车探讨合并旗下发动机业务的可能性。(文/王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❿ 收购十年后吉利拟与沃尔沃合并重组,新业务注入香港上市公司
收购沃尔沃汽车10周年之际,吉利宣布了一件事关其与沃尔沃“前途”的大事——双方计划业务重组合并,成为一家强大的全球集团,进一步体现规模优势。
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CEO汉肯·萨缪尔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告的发布正恰逢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十周年之际。2010年3月28日,时值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当时还“名不经传”的中国自主车企吉利汽车压上了18亿美元的“全部身家”从福特的手中全资收购了瑞典豪华车制造商沃尔沃汽车。
如今距离这个日子已经过去了将近10年左右的时间,从最初业内均不看好的这段”身份悬殊“的联姻,到如今,吉利成为国产汽车品牌领头羊,而沃尔沃的全球销量也突破了纪录。
数据显示,吉利汽车2019年取得了136.2万辆的销售业绩,依然是中国汽车品牌的销量冠军,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
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2019年销量也突破了70万辆,营业额达2741亿瑞典克朗,较2018年增长8.5%。市值上,如今沃尔沃已经高达180亿美元左右,比起吉利当年以18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其“身价”已经翻了10倍。
就国内市场而言,沃尔沃同样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增长,2019年累计销量达到15.4万辆,同比增长18.7%,同时沃尔沃在北美市场也有着比较亮眼的表现,美国市场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10.1%。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吉利虽对沃尔沃汽车实现了100%的控股,但双方的合作是基于平等的原则,并一步步在研发、采购、动力总成、制造等领域强化合作,取得了成果,双方都成就了“更好的自己”,也成为了行业协同发展的典范。
吉利控股集团致员工的内部沟通信中表示,“接下来吉利汽车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更高占有率,并加速全球化发展。沃尔沃汽车要进一步巩固欧美市场地位,进一步加强亚洲及其他市场开发力度,持续改善成本结构。”
不过,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这10年并非“风调雨顺”,就以2018年和2019年为例,中国乘用车市场罕见地出现了连续两年的同比下滑,再加上国内和国际汽车市场正面对”新四化”的重大变革,各大车企无疑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考虑合并双方业务之前,双方合作已有多个重要成果。2017年8月,浙江吉利控集团、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HK0175)、沃尔沃汽车集团还在吉利汽车杭州湾研发中心正式签署协议,成立领克汽车合资公司及吉利-沃尔沃技术合资公司,技术合资公司按照50:50的股比,通过相互授权的方式,实现整车架构技术、高效清洁动力总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共享与零部件联合采购。可以说,全新高端子品牌领克的诞生是吉利与沃尔沃之间合作模式的一次全新探索,同时也是沃尔沃对吉利进行了技术“反哺”。
2017年12月,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收购沃尔沃集团8.2%股权,成为其第一大持股股东。2018年6月正式完成交割。
2019年10月,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集团正在探讨合并旗下发动机业务可能性,旨在建立全球领先的动力总成业务单元,研发生产领先的动力总成及混合动力系统。
从今天再次回望吉利收购沃尔沃,更加感慨李书福的勇气与战略眼光,而站在10年这一时间节点之上,吉利与沃尔沃的融合又将进入怎样的“深水区”,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