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鸿海,富士康,鸿富锦的关系
鸿海集团,富士康集团,鸿富锦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富士康集团是鸿海集团旗下的公司,鸿富锦公司是富士康集团旗下的公司,鸿富锦公司是鸿海集团的孙公司。
拓展资料
郭台铭,男,1950年10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企业家,台湾企业鸿海精密(下属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
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1年,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 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当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 2014年9月3日,第二届晋商大会召开,台湾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总裁郭台铭衣锦还乡并出席致辞。2015年6月郭台铭不满被指捐3亿台币政治献金 ,郭台铭控告周玉蔻涉嫌妨害名誉,郭台铭出庭亲战对手,提告求偿1000万元,并要求登报道歉,出庭后郭台铭在双手写下忍字,台媒算成本郭台铭出庭一趟200万;8月3日,郭台铭砸600万登广告,限台北市长柯文哲48小时内还鸿海清白;11月14日,郭台铭砸280亿在郑州造手机面板。2016年4月2日,郭台铭与夏普公司正式签订收购协议,富士康将收购夏普公司66%的股份。2018年2月郭台铭参投全球首个数字货币商业银行。
参考资料 郭台铭㈡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郭台铭,台湾著名企业家,祖籍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现属晋城市)南岭乡葛万村,出生于台北县板桥市,台湾第一大企业鸿海精密(下属华人最大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年创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在深圳开办只有百来人的工厂,之后发展成为富士康龙华基地,至2007年底,富士康在全国相对成熟的基地已超过13个。2001美国《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㈢ 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
靠著妈妈跟亲戚借的七万人民币左右
白手起家,
七万人民币,现在变成约四千亿人民币年营业额的公司
㈣ 富士康是哪国公司老板是谁有简介吗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中国台湾鸿海精密集团的高新科技企业,1974年成立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总裁郭台铭。现拥有12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客户群。
郭台铭,祖籍晋城市南岭乡葛万村,1950年10月8日出生于台北县板桥市,毕业于台北市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台湾第一大企业鸿海精密(下属最大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
2010美国《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36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富士康积极履行企业社会与环境责任,倡导绿色经营。集团成立了许多环保机构,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及满足国际客户的环保要求,围绕集团总裁郭台铭提出的“节能、减排、绿化、循环”环保目标,在企业经营中开展积极广泛的环保实践。
中国证监会2018年5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 ,按法定程序核准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富士康及其承销商将与上交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刊登招股文件。
㈤ 富士康的老总是谁哪里的人
郭台铭,1950年生,祖籍山西省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人,1974年在台湾创办"鸿海企业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公司已连续9年入选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强,现排名第二;连续四年稳居中国内地企业出口第一名,2006年出口额达270多亿美元;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2006年居第206位。富士康公司凭借其独特的代工模式,为戴尔、惠普、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苹果、思科、IBM、西门子、阿尔卡特等世界知名企业生产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和显示器等电子产品,2006年营业收入达370多亿美元。
2006年全球福布斯富豪榜,郭台铭以43亿美元身家排台湾第二富豪。所控股的鸿海精密也成为新加坡伟创力国际之后,全球最大的电子专业合同制造商。
郭台铭1950年出生于台北,1966年考入“中国海专”,后进入复兴航运公司上班,但他不甘心永远靠海为生。1974年,郭台铭向岳父借钱与朋友合资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由于没什么经验,一年后赔了个精光,股东们一一退出。但郭台铭不愿轻言放弃,他看到黑白电视机开始在台湾兴起,于是着手生产电视机旋钮。1977年,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郭台铭并未买房置地,而是从日本购买模具设备,建立了模具厂。事实证明,此举极有远见。当20世纪80年代电脑工业起飞时,鸿海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迅速进入连接器领域。1982年,他把公司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鸿海集团的营业额首次突破100亿元新台币,1999年突破500亿,2001年达到近1500亿。
鸿海是靠什么迅速崛起的呢?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鸿海能做大,最关键是选客户。在他看来,只有把产品卖给世界级客户,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要是先卖给台湾小厂,他们的要求比较低,我们就无法进步”。为了拿到美国一家大公司的订单,郭台铭曾住在一家简陋的小旅馆里,每天只吃两个汉堡包。等了5天,客户才给他5分钟见面时间。1987年,郭台铭为赢得康柏这个大客户,干脆在康柏总部旁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的生意大门最终开启,而且一做就是十几年。索尼游戏机在和鸿海合作之前,开出两个条件:必须在45天内完成所有模具的设计;4周内生产100万台。结果鸿海提前两周完成订单,最终成为索尼游戏机最重要的供应商。
㈥ 郭台铭的创业史
1971年,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 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当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
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到一年时间,企业成为郭台铭的全资公司。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就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仅有15名员工。
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
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
1985年,郭台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 1988年,郭台铭在深圳成立了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生产电脑周边接插件。2001年,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
2002年,郭台铭的鸿海集团营业收入突破3450亿元(台币),高居台湾民营制造业第一。2008年4月,郭台铭宣布退休。7月23日,郭台铭与曾馨莹订婚,订婚宴上宣布,将捐出四百多亿人民币的九成个人名下财产作为公益之用。
(6)郭台铭股份扩展阅读
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他要做的首先是选客户。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戴尔,康柏,英特尔等国际一流大厂。
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应商。
在企业管理方面,郭台铭治厂如治军,重视纪律,讲究细节。郭台铭用人方面的口头禅是:“不管高科技还是低科技,会赚钱的就是好科技”。为了获得高回报率,他用人唯才,奖惩分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与技术骨干,郭台铭从不吝啬,给予巨额奖金。
㈦ 郭台铭造车记
无论是郭台铭,还是许家印,他们都深知造车有风险,谨慎的郭台铭应该更为甚之,因此他们自然也不会像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一般赌上全部身家性命去追梦,但如此跨界汽车行业到底是真诚造车还是力求转型?界限或许并不明确,大概率二者兼有,可满腔热血、全情投入的追梦人都尚且未能圆梦,而不那么“投入”的郭台铭又可以圆梦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㈧ 孙正义现在占阿里巴巴多少股份
截止2019年6月,孙正义(软银)占阿里巴巴26%的股份。
日本软银集团2019年6月4日发布消息称,因出售所持阿里巴巴集团2.8%的股份,其2019财年第一季度(2019年4月至6月)合并将计入约1.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68亿元)利润。此番交易后,软银仍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
(8)郭台铭股份扩展阅读:
2016年软银通过衍生品交易出售部分阿里巴巴股份,为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筹集资金。同年10月,软银宣布和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设立资产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的科技基金“愿景基金”。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软银集团日前发布的2018财年(截至2019年3月)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36%,达到1.41万亿日元。软银尚未公布2019财年的盈利预期。软银会长兼社长孙正义宣布,将于近期成立“愿景基金”的第2号基金。愿景基金在成立约2年的时间里已对全球82家独角兽企业进行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