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6亿股份遭冻结、资金链濒危,力帆如何面对行业洗牌
力帆,这个曾经的摩托车行业的巨头,在行业更迭当中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 结果陷入到了如今的尴尬境地。
力帆所持股份97.28%被冻结
7月17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相关单位发来的《股权司法冻结及司法划转通知》、《上海金融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获悉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本公司的部分股份被轮候冻结。
目前力帆控股持有公司股份620,642,65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7.24%。此次股份被轮候冻结后,力帆控股所持公司股份累计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股份数量为615,772,656股,占其持股总数的97.28%,占公司总股本的45.96%。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大家对汽车的品质要求更高,这时候不论是外资品牌还是国内品牌企业,他们都在积极顺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对汽车进行升级换代,比如国内的吉利、长安、长城、广汽等车企都频繁的对车型进行更新换代,所以他们的市场份额也是越来越大,并成为了国内企业的主流品牌。
反观力帆,从2003年开始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技术投入不够,品质跟不上时代,在售部分车型换代周期长,技术老旧,甚至连营销也是毫无新意,推广力度也很小,目前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有力帆这个汽车品牌,品牌认知度低,品质没保障这要消费者怎么掏口袋?
所以力帆之所以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其实从他们选择的经营思路那天开始就注定了这一天会迟早到来。毕竟中国消费者也不傻,在价位差不多的其概况下,哪怕多出几万块钱很多人仍然会选择质量有保障, 车型好,有一定品牌的汽车,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力帆这种边沿品牌车企的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难。
而想要摆脱目前生存困局,力帆必须改变经营思路,紧跟时代步伐,加大对汽车的研发投入,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更新车型,同时进一步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但是这些过程需要时间,因为任何一个品牌的行成都不是短期可以达到,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检验。但是按照目前力帆的财务状况来看,想要实现这些经营上的转变我觉得很难,除非他们引进有较大实力的财阀进行重组。
Ⅱ 中超收入支出数据曝光:保级需5亿 冲超成本多少
北京时间12月1日消息,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16中国足球发展论坛上,公布了一组与中超俱乐部相关的数据。2016年,中超俱乐部总体收入为87.33亿元人民币,总体支出92.38亿元人民币,亏损5.05亿元人民币。江苏苏宁是2016年总收入最多的中超俱乐部,达到了12.4270亿元人民币。本赛季从中超降级的石家庄永昌收入最少,仅为9021万元人民币。
近年来,中超俱乐部频频引进千万欧元级别的外援,国脚级内援的转会费多达几千万元人民币甚至超过1亿元人民币,中超联赛投入很大,究竟有多大呢?2016中国足球发展论坛给出了一组数据。2016赛季,中超联赛总投资41.4亿元人民币,总体收入为87.33亿元人民币,总体支出92.38亿元人民币,亏损5.05亿元人民币。如果不含投资的话,亏损高达46.45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中超联赛俱乐部整体上处于亏损状态。
一家中超俱乐部要保级成功的话,需要多大的投入呢?2016中国足球发展论坛的数据显示,2016赛季中超保级球队平均投入5.7亿元人民币。那么,一家中甲俱乐部升入中超需要多大的成本呢?天津权健的升级成本是46910.5万元人民币,其中,引援支出是28292.5万元人民币,占比高达60%。教练支出3424万元人民币。贵州智诚的升级成本是1350.5万元人民币,其中,引援支出为0。天津权健的升级成本大约相当于贵州智诚的35倍!不过,天津权健前主教练卢森博格的团队年薪高达1000万欧元,卡纳瓦罗的团队年薪也不低。天津权健教练支出3424万元的这项数据的依据是什么不得而知。
在2016年中超俱乐部总收入排行榜上,本赛季中超亚军江苏苏宁排名第1位,全年总收入为12.4270亿元人民币。上海上港排名第2位,全年总收入为10.12亿元人民币,河北华夏幸福全年总收入为96089万元人民币,排名第3位。广州恒大以7.9亿元人民币总收入排名第4位,山东鲁能排名第5位,全年总收入为53980万元人民币。排名第6到第15位的是上海绿地申花(48246万元人民币)、北京国安(36550万元人民币)、延边富德(29800万元人民币)、天津泰达(28420万元人民币)、长春亚泰(26475万元人民币)、辽宁宏运(24136万元人民币)、广州富力(24123万元人民币)、重庆力帆(18056万元人民币)、河南建业(12250万元人民币)、杭州绿城(11670万元人民币),本赛季从中超降级的石家庄永昌排名垫底,全年总收入为9021万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权健全年总收入为50650万元人民币,放在中超的话可以排在第6位,而贵州恒丰智诚的全年总收入是11220万元人民币,放在中超的话仅仅高于石家庄永昌。
Ⅲ 力帆集团深陷泥潭,昔日巨头能坚持住吗
力帆这个品牌对于大众而言并不陌生。凭借在摩托车领域的绝对优势,力帆在早些年间也曾红极一时,但在转型汽车之后,力帆开始由大红大紫逐渐边缘化,从其现在的处境来看,它的转型似乎并不成功。

除了供应商外,力帆还欠经销商诸多款项。今年5月上旬,30多家力帆汽车的经销商,身贴“力帆还钱”的字样,聚集在重庆力帆中心门口进行维权。事实上,这已经是近一个月来经销商第四次上门维权了。这次供应商的诉讼对力帆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业绩下滑,卖地筹款自救
从力帆股份业绩报表来看,力帆汽车确实资金链比较紧张,2016-2018年,力帆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为负,最高亏损额约26.13亿元。
在力帆股份2019年一季度报中的主要财务数据一栏,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等财务指标被纷纷被划上“-”。其中,力帆股份一季度营业收入约22.47亿元,同比降低3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9720.48万元,同比下滑257.56%。
为了填补资金空缺,力帆去年就曾接连出售两项资产。去年12月,力帆股份将旗下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以人民币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车和家。此外,力帆股份还将原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以约33.15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了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
借着卖地、卖资产,力帆在2018年尚能过得去,而今年或许真的是弹尽粮绝了。6月,因为融资项目出现逾期。
Ⅳ 重庆力帆集团的介绍
力帆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成立于1992年。历经17年的艰苦奋斗,已迅速发展成为融汽车、摩托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投资于金融业的大型民营企业。2007年,力帆集团统计销售收入121.6亿元人民币,发动机产销量306万台,出口创汇4.096亿美元,专利拥有量4061项,上述四项指标均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目前,力帆集团已有员工13715人,拥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连续多年入选中国500强企业,并居于重庆民营企业50强之首。
Ⅳ 力帆股份未来市值会不会突破4000亿
有可能,等到嘛
Ⅵ 力帆集团详细简介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融摩托车整车、发动机生产销售为主,并集汽车制造、足球产业、金融证券、文化媒体于一体。目前,力帆集团已有员工8700多人,其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2000多人。拥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具备年生产250万台发动机和150万辆摩托车的生产能力,连续四年进入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在重庆市民营企业50强排名中名列榜首。200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力帆摩托“中国名牌”荣誉称号。2004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对外公布2004年获得国家免检资格的产品及生产企业,力帆集团的“力帆(LIFAN)50--200ml单缸汽油机“榜上有名,这是全国摩托车行业发动机唯一一家上榜企业,也是历届的唯一。
在2005中国企业500强评选中,力帆集团名列355位,品牌价值27.06亿人民币。2004年11月,重庆力帆的两件注册商标“力帆”和“LIFAN”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成为此次驰名商标认定中重庆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2004年销售收入59亿元人民币。发动机产销量、出口创汇、专利拥有量、产销综合值四项指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综合实力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一。
力帆汽车公司简介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乘用车项目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汽车园,总体规划用地700亩,一期建设300亩。厂区紧靠210、212、319国道和主城环线四条高速公路,可直达国内各大、中城市,距重庆最大的寸滩集装箱码头约1 km,可通往全国各通航口岸,交通十分便利。
力帆计划在此投资建成年产轿车15万辆,并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建立汽车发动机20万台的汽车生产基地和汽车研究院。力帆轿车项目分三期共投入24亿元资金。目前,已完成了对一期工程的建设(投入全为自有资金),建成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线,同时成立了汽车研究院,二期工程现已启动。
力帆轿车响应国家对从“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创造”的倡议,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产品开发主要采用联合开发与技术购买的方式,通过获得技术归属权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为力帆汽车业务跨越产业竞争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核心战略资源,从而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在自主开发过程中,力帆也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截至目前,力帆轿车已被授权70余项专利。
为有效实施自主研发战略,力帆汽车采用创新方式组建研发团队,从全球范围整合技术资源,引进国际汽车界高级人才。聘任国际领先厂商——克莱斯勒原技术高管王德伦博士加盟担纲力帆研发团队负责人,并从克莱斯勒引入近30名技术骨干;同时从国内各大车厂引入数百人,搭建研发团队
Ⅶ 力帆股份否认年底进入破产程序,力帆破产只是“谣言”还是硬着头皮支撑
几天前,该网络发布消息称,“力帆汽车等四家汽车公司将在今年年底进入破产程序。预计上下游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在产业链中总共有大约500亿坏账”和“银行关注股票客户”。某些汽车企业产业链中的风险调查通知等传言。
作为谣言中的主角之一,力帆汽车公司发布了两则谣言。尽管力帆汽车还没有达到如此紧急的水平,但实际上,力帆汽车的现状确实相对困难,遭受运营困难和资金流动压力。

在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初期,力帆汽车抓住了“窗口”并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力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局。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为1,257辆,同比下降60.7%。
当前的力帆汽车在产品增长,经营亏损,高负债以及债务纠纷方面面临困难。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力帆股份似乎也处于“出售资产”的道路上。
在当前的危机中,力帆汽车,摩托车是否可以成为救命稻草以及力帆汽车是否可以在困难的情况下摆脱困境仍然未知。
Ⅷ 身负14亿的诉讼纠纷,如今财务危机四伏的力帆车企究竟是为何走到这般
老牌车企力帆股份(601777.SH)近年来麻烦不断,业绩暴跌、转型新能源遇阻,资金更是捉襟见肘,公司只得用募集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不过随着资金状况的恶化,先是3.79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引来监管的问询函,而后上交所又曝出力帆股份身负多宗诉讼纠纷。
近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统计了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合计人民币14.23亿元(其中:未考虑延迟支付的利息及违约金、诉讼费等)。公告显示,上述诉讼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纠纷。

资金短缺再无现金流
除此之外,随着力帆资金状况的恶化,3.79亿元的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也引来监管的问询函。据了解,早在4年前,力帆股份曾向七名认购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筹得16.63亿元,用于“汽车新产品研发”项目。但随着公司财务压力增加,这部分资金中有4.49亿余元被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现行规定,闲置募集资金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单次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而力帆控股上述4.49亿元闲置资金,共分三次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最早的一次是去年7月6日,规模3.79亿元。也就是说,今年7月5日这笔资金就到期了。
日前,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2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终止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当天晚上,上交所火速下发问询函,要求力帆股份说明相关情况。最终,迫于相应的审议流程,力帆股份取消了这次会议。
力帆股份表示,鉴于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及客户群体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燃油汽车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在发生技术革新,此前的募投项目“汽车新产品研发”拟开发的部分车型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所以决定终止,相关资金也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而后力帆股份在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中称,公司在未归上述3.79亿元元已到期募集资金前,不启动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相应审议流程。
是否真正实际进行了新产品研发我们不能确定,但已知的是,力帆控股的确挪用了其中的4.49亿元作为补充流动资金,且无能力偿还,并试图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对于一家上市车企,3.79亿并不算一笔巨款,但力帆控股依然拿不出。可以看出,资金的短缺令力帆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事实上,力帆的危机远不止于此。日前,因销量惨淡,引发经销商维权,要求退网并赔偿:包括但不限于保证金、建店补偿、返利、销售款等全额返还给他们;全额回收库存车和库存配件及专用工具。随着力帆老掌门人尹明善的退休,力帆这艘大船的千疮百孔逐渐显露出来,而未来它将驶向何处?
Ⅸ 力帆公司怎么样
还可以,现在力帆车进步蛮大的,大家都支持国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