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财务杠杆会不会小于1为什么
其实这个是和财务杠杆的计算方法相关的,财务杠杆的一般计算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为了便于计算,其计算公式可转变为财务杠杆系数(DFL)=息税前利润(EBIT)/(息税前利润-利息);在多数情况下,若是根据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财务杠杆,那么即使你的大学老师,也会告诉你,为了便于计算,将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视为企业支付的利息,这样计算的情况下会出现财务杠杆系数小于1的情况。究其原因是企业的财务费用为负造成的,发掘其根源,无非是企业将本公司的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债券利息收入,银行承兑汇票贴息收入等计入财务费用的贷方,用以冲减企业的财务费用,若是企业经常性地发生银行承兑汇票贴息收入或者债券利息收入的情况,且数额较大,那么很有可能企业获得的利息及贴息等收入大于企业利息支出,那么用这个变形公司计算企业的财务杠杆,那么系数小于1是必然的。
当企业存在优先股的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计算公式转变为公式三:DFL=EBIT/[EBIT-I-(PD/(1-T))][1],由于优先股股利通常也是固定的,但应以税后利润支付,其中 PD为优先股股利。
② 财务杠杆系数计算
财务杠杆系数计算公式:
DFL=EBIT/(EBIT-I)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I为利息。
依据题干得出I=100万*40%*10%=4万
则DFL=20/(20-4)=1.25
财务杠杆系数为1.25
财务杠杆系数(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2)财务杠杆系数小于零就是亏损吗扩展阅读:
财务杠杆系数可以用于预测企业的税后利润和普通股每股收益,但主要还是用于测定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一般认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税后利润受息税前利润变动的影响越大,财务风险程度也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财务风险程度也越小。
此说法不全面,未能指明财务杠杆系数的应用条件,容易导致误解,不能达到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首先,根据财务杠杆系数的推导式计算方法可推导出,企业在达到财务效应临界点,即企业的息后利润(亦即公式中的分母“EBIT-I”)为零时,财务杠杆系数为无穷大,财务风险程度达到顶峰。
但这只能限于理论表述,难以用实际资料加以证明。其次,当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时,即息后利润小于零时,根据推导式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财务杠杆系数必为负数,从数字上看则更小,若据以得出企业财务风险程度更低的结论,显然有悖于常理。再次,财务杠杆系数只能反映息税前利润变动这一因素对税后利润变动或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
但企业资本规模、资本结构、债务利率等因素变动时,对税后利润或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同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出现财务杠杆系数降低而财务风险却提高的情况。
③ 财务杠杆系数越低越好吗
越低越好
④ 当息税前利润小于0时还可以负债经营么此时的财务杠杆是否还起作用与1比较来判断财务风险还有意义么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
财务杠杆系数是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该值越大,筹资风险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如果计算值=1,该企业负债为0,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没有任何财务风险,资本金全部来源于所有者权益。
如果息税前利润与税后利润均<0(负值),该指标计算没有意义。如果息税前利润<0,而税后利润>0,系数小于1,说明财务费用(借贷成本)已经将企业利润全部吃光,企业是在给银行或出借人打工,而且还倒贴,企业经营或存在的意义值得商榷。在情况不改变的前提下继续经营,只能是越经营赔的越多。
⑤ 什么是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负债资金而产生的在未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正效应,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负效应,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主权资本收益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上升,则主权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主权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风险存在的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
⑥ 财务杠杆系数
(1)
目前的利息=200*10%=20(万元)
追加债券后的利息=20+550*12%==20+66=86(万元)
(2)
每股利润=【(220+50-20-66)×(1-25%)】÷40=3.45(元)
(3)
每股利润=【(220+50-20)×(1-25%)】÷(40+27.5)=2.78(元)
(4)
由于发行债券后的每股收益比发行股票的每股收益高。所以,应选择发行债券。
⑦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DFL=(△EPS/EPS)/(△EBIT/EBIT)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为了便于计算,可将上式变换如下:
由 EPS=(EBIT-I)(1-T)/N
△EPS=△EBIT(1-T)/N
得 DFL=EBIT/(EBIT-I)
式中: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N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7)财务杠杆系数小于零就是亏损吗扩展阅读:
财务杠杆系数可以用于预测企业的税后利润和普通股每股收益,但主要还是用于测定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一般认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税后利润受息税前利润变动的影响越大,财务风险程度也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财务风险程度也越小。
此说法不全面,未能指明财务杠杆系数的应用条件,容易导致误解,不能达到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根据财务杠杆系数的推导式计算方法可推导出,企业在达到财务效应临界点,即企业的息后利润(亦即公式中的分母“EBIT-I”)为零时,财务杠杆系数为无穷大,财务风险程度达到顶峰。但这只能限于理论表述,难以用实际资料加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