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民币汇率和M2是成反方向变动吗
一国汇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价格水平、贸易收支以及利率水平。其中M2的增加或减少会导致物价和利率变动,M2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本币应贬值,但购买力平价决定的是长期均衡汇率,短期内可能对汇率影响不大。重要的应该是利率,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会下降,资本将流往国外,导致本币汇率下降。总体来说,是成反方向变动的。例如美国这一段时期以来的量化宽松政策,就是为了增加货币供应量,促使本币贬值,以拉动出口,恢复本国经济发展。
㈡ 如何利用计量模型找到CPI,汇率,利率,GDP,M1,M2的关系
M1,M2,GDP,利率,通胀率的关系
利率降低,因为大家更愿意借钱,M1,M2都会增加,通胀率基本上和M2是正比关系,GDP与其它名词没有关系。
1、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2、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3、利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
4、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
理论,即经济理论,所研究的经济现象的行为理论,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计算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与手段,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主要特征。数据,反映研究对象的活动水平、相互间联系以及外部环境的数据,或更广义讲是信息,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原料。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一般情况下,在计量经济学研究中,方法的研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方法的水平往往成为衡量一项研究成果水平的主要依据。这是正常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研究是计量经济学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对经济学理论的探讨,一个不懂得经济学理论、不了解经济行为的人,是无法从事计量经济学研究工作的,是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哪怕是极其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所以,计量经济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经济学家。相比之下,人们对数据,尤其是数据质量问题的重视更显不足,在申请一项研究项目或评审一项研究成果时,对数据的可得性、可用性、可靠性缺乏认真的推敲;在研究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较少从数据质量方面去找原因。而实际情况是,数据已经成为制约计量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供参考。
㈢ M1,M2,GDP,利率,通胀率的关系
利率降低,因为大家更愿意借钱,M1,M2都会增加,通胀率基本上和M2是正比关系,GDP与其它名词没有关系。
1、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2、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3、利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
4、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
通货膨胀(Inflation Rate)意味着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由于物价是一国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通货膨胀也就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
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相互紧密联系的情况下,一般地,通货膨胀和国内物价上涨,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从而对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影响,导致该国汇率波动。
㈣ M2与GDP的比值有什么意义
M2与GDP的比值反映了经济运转的效率。
但M2/GDP比例的大小、趋势和原因则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M2/GDP实际衡量的是在全部经济交易中,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所占的比重。
总体上看,它是衡量一国经济金融化的初级指标。通常来说,该比值越大,说明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
尽管M2/GDP的比例指标通常反映了金融机构发展在市场中的重要程度或者对于个人储蓄的贡献,但作为传统的金融深化指标,两者只在成熟金融系统中呈正相关趋势。
(4)M2与汇率线性方程扩展阅读:
M2/GDP对通货膨胀的作用:
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度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
纸币是国家或地区强制发行并使用的,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继续在流通中流转,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或平衡汇率等原因增发货币。
通胀可能会造成社会财富转移到富人阶层,但一般情况下的通货膨胀都是国家为了有效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而采取措施无法避免的后果。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温和良性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㈤ 金融学中关于货币M1M2分别代表什么啊
M0、M1、M2、M3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指标。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
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存在通货膨胀风险;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存在资产泡沫风险。
通常,M2主要衡量经济体系中投资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买卖活动。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希望对您有帮助。有钱花作为度小满金融(原网络金融)旗下的信贷品牌,为用户带来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联网信贷服务,最高可借额度20万。
㈥ 宏观经济货币供给m1,m2,m3的区别
金融学中的M1,M2,M3,M4都是货币层次的划分
M0=
流通中的现金;
M1=M0+
个人信用卡循环信用额度+
银行借记卡活期存款+
银行承兑汇票余额+
企业可开列支票活期存款;
M2=M1+
个人非银行卡下的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存款+
农村存款;M3=M2+
企业定期存款+
居民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信托存款、委托存款、保证金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
外币(
折合人民币)
存款;
M4=M3+
货币市场基金份额十非银行金融机构回购协议+
非银行企业持有的短期政府与金融债券+
住房公积金存款。
上述是专家学则的建议划分方法
而事实上,我国现阶段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