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杠杆尺的记录表,小学六年级的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时,杠杆费力
小于 省力
等于 不省力也不费力
数据的话不到15个,同六年级这课应该是杠杆的科学????
⑵ 财务杠杆作用的表现
即负债与资产的对比关系(即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或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 在企业过高的杠杆比率的条件下,企业在财务上将面临着以下压力:一是不能正常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和利息。 二是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使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 三是受此影响,企业从潜在的债权人那里获得新的资金的难度会大大提高。
⑶ 杠杆尺的记录表!!!
你的杠杆尺是学具中的吗?可以给你提供几种!
左边情况 右边情况
钩码数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到支点的距离/格
4 1 1 4
3 1 1 3
2 1 1 2
2 3 3 2
1 1 1 1
省力的情况有3种,费力的情况有1种,省力不费力的情况有1种.
右边挂的钩码比左边少杠杆省力
右边挂的钩码比左边多杠杆费力
右边挂的钩码和左边一样多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⑷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第8页杠杆类别记录表怎么填
省力杠杆
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
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
筷子、镊子、钓鱼杆
⑸ 杠杆平衡实验报告单怎么写 要有实验目的 原理 器材 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目的
1、通过本次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了解到设计实验探究的科学思想。
2、获得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3、能够理解杠杆平衡状态的基本含义。
实验器材:杠杆、支架、一盒钩码、固定在杠杆上的挂物环、弹簧测力计。
实验要求:1、会组装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杠杆安装在支架上,使其能灵活地绕支点转动,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使杠杆水平静止。
第二步、先在支点左侧,20cm处挂一个0.5N的钩码,试一试需要在指点的右侧10cm处挂几个钩码,能够使杠杆再一次水平静止,杠杆水平静止后,将实验所测数据填入实验记录的表格内,将作用在杠杆左边的力,作为动力F1,则F1=0.5N,动力臂L1为20cm,F1×L1=10
作用在杠杆右侧的力为F2,F2=1N,阻力臂L2为10cm,F2×L2=10
(改变钩码的位置和钩码的个数,再做一次实验,)
第三步、将支点左侧,距支点5cm处,挂3个钩码,试试看,在支点右边15cm处,需要挂几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再次水平静止。
待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把实验数据填入记录表格内,动力F1,F1=1.5N,动力臂L1为5cm,F1×L1=7.5,作用在杠杆右侧的力为F2,F2=0.5N,阻力臂L2为15cm,F2×L2=7.5.
第四步、通过两次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知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结论:a、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匀速转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静止时的位置不一定是在水平位置。
b、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附表:
实验次数 动力(N) 动力臂(M) 动力×动力臂 阻力(N) 阻力臂(M) 阻力×阻力臂
⑹ 杠杆百分表怎么使用操作
使用前检查:
1、检查相互作用:轻轻移动测杆,表针应有较大位移,指针与表盘应无摩擦,测杆、指针无卡阻或跳动。
2、检查测头:测头应为光洁圆弧面。
3、检查稳定性:轻轻拨动几次测头,松开后指针均应回到原位。
4、沿测杆安装轴的轴线方向拨动测杆,测杆无明显晃动,指针位移应不大于0、5个分度。
正确使用:
1、将表固定在表座或表架上,稳定可靠。
2、调整表的测杆轴线垂直于被测尺寸线。对于平面工件,测杆轴线应平行于被测平面;对圆柱形工件,测杆的轴线要与过被测母线的相切面平行,否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3、测量前调零位。比较测量用对比物(量块)做零位基准。形位误差测量用工件做零位基准。
调零位时,先使测头与基准面接触,压测头到量程的中间位置,转动刻度盘使0线与指针对齐,然后反复测量同一位置2-3次后检查指针是否仍与0线对齐,如不齐则重调。
4、测量时,用手轻轻抬起测杆,将工件放入测头下测量,不可把工件强行推入测头下。显著凹凸的工件不用杠杆表测量。
5、不要使杠杆表突然撞击到工件上,也不可强烈震动、敲打杠杆表。
6、测量时注意表的测量范围,不要使测头位移超出量程。
7、不使测杆做过多无效的运动,否则会加快零件磨损,使表失去应有精度。
8、当测杆移动发生阻滞时,须送计量室处理。
⑺ 杠杆的作用是什么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挪动!"这句话不仅是催人奋进的警句,更是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的。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这些公理是:(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又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船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这里还要顺便提及的是,在我国历史上也早有关于杠杆的记载。战国时代的墨家曾经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在《墨经》中就有两条专门记载杠杆原理的。这两条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偏动的。这样的记载,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⑻ 杠杆指示表用途是什么是测量什么的
杠杆指示表适合于车间及计量室使用,特别适合于在平板上作比较测量,例如测形位公差及轴向或径向跳动.<br />
*有硬质合金测头及红宝石测头两种。<br />
*双向检测在运动中自动反向<br />
*连续顺时针转动指针,减少了读数误差<br />
*不受磁场影响<br />
*7 个红宝石轴承<br />
*测量头杠杆用滚珠轴承支持,可转动240°<br />
* 非常低的测量力<br />
参考http://www.testmart.cn/ProctFile/Html/CN/2008/1/6/ff5fc5b8-e902-4ba0-a985-3662f519159f.html
可以准确方便的测量狭长和凹进面,及难以测量的内外直径尺寸
采用特殊装置实现测量方向的自动换向
采用8钻,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
多种材料测头供选择(淬硬钢、硬质合金、宝石)
http://www.guanglu.com.cn/Digital_Caliper/cn/proctshow.asp?prono=373
杠杆式指示表. 标准和定义 与测量仪表有关的现行标准和定义. 这一部分所附的标准,在下面给出它的用法,至于它的细节,请阅读各章的信息 【PDF】电子式 资料参考
http://u196.s1.uwebcn.com/files/%B5%E7%D7%D3%CA%BD%A3%AC%B6%C8%C5%CC%CA%BD%BA%CD%B8%DC%B8%CB%CA%BD%D6%B8%CA%BE%B1%ED.pdf
⑼ 杠杆的作用和特点
杠杆的作用是省力或省距离。特点是杠杆上的动力与阻力分别与其力臂的乘积是相内等的,省容力必费距离,省距离必费力。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支点到受力点距离(力矩) * 受力 = 支点到施力点距离(力臂)* 施力,这样就是一个杠杆。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
(9)杠杆作用记录表扩展阅读:
杠杆的性质
1、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
2、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施力的点叫动力作用点)
3、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点叫阻力用力点)
3、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杠杆平衡,但是杠杆平衡并不是力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