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现金流量表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可能与资产负债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不一致吗请说明原因
可能不一致。
因为现金流量表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只是记录的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相关的一块外汇汇兑损益,是本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的外币由于汇率变动而形成的相应本币金额的变动。
而资产负债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由于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适用不同时点汇率而形成的差异。与报表各项目都有关。
所以,两者形成原因和范围都不同,导致现金流量表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可能与资产负债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不一致。
(1)外币报表抵消分录汇率不一致扩展阅读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程序是: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
第二步,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
在调整分录中,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事项,并不直接借记或贷记现金,而是分别记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项目,借记表明现金流入,贷记表明现金流出。
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中的相应部分。
第四步,核对调整分录,借贷合计应当相等,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以后,应当等于期末数。
第五步,根据工作底稿中的现金流量表项目部分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㈡ 汇兑损益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区别
首先你要搞清楚,交易货币,记账本位币,列报货币之间的区别。
交易货币就是交易时使用的,假设为X
记账本位币就是在日常交易记录中使用的(详情网络)假设为Y
列报货币就是你最终的财务报表是以何种币种列示的,假设为Z
当X和Y不是同种货币时,可能就会有汇兑损益。
那当Y和Z不是同种货币时,资产负债表按时点汇率,利润表按平均汇率,权益按历史汇率这算,就会导致产生外币报表折算差。
㈢ 合并报表时,对子公司个别报表中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如何处理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分录: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处理大致有两种方法:
(1)递延处理.
在递延法下,将折算差额列入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递延处理有利于保持会计报表有关项目原有的比例关系,便于进行财务比率分析.
(2)计入当期损益.
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列入利润表.这样做的优点是能真实反映企业所承受的汇率风险,但是将未实现的损益记入当期损益,有可能引起对会计报表的误解.
除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一些方法,比如:将折算差额借方发生额,即折算损失,记入损益;将折算差额贷方发生额,即折算收益,加入递延,记入所有者权益.
采用现行汇率法(我国),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递延处理;采用时态法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为当期损益。也称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当企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通过合并报表、权益法核算等纳入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
由于资产负债表不同项目采用的折算汇率不同,在折算过程中会产生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而每年折算差额的变动则构成其他综合收益,在综合收益表中列示。
(3)外币报表抵消分录汇率不一致扩展阅读
外币报表折算是对会计报表的一种处理,处理的是以外币为币种的报表,处理的目的是将其转化为以记账本位币或要求币种的报表。进行外币折算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单纯的转化成特定币种的报表。会计报表是给有需要的进行阅读的,既包括企业的领导人员、企业的员工、政府、投资者、银行、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
阅读人群可能来自不同国家,语种不一样,因此阅读会计报表的习惯也就不一样,为了方便需要的人阅读,而将财务报表转化成阅读人需要的币种,这只是一种单纯的币种转换,这种方法并不会产生折算差额。
第二个是合并财务报表需要先折算外币报表。一般而说,跨国公司的总公司会设立在一个大城市,而在其他城市甚至是二线的成立会设立很多的分公司。
跨国公司在计算其资产负债情况时,需要将各个子公司的报表进行合并,这时就需要先进行财务报表的折算,以满足母公司的计算需要。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折算,会打破原先各个子公司已经平衡的资产负债表,因此会产生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外币报表的折算差额。
㈣ 合并报表因为汇率时间导致差异怎么处理
ifrs合并报表实收资本按平均汇率
IFRS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功能货币再衡量的部份,收入科目采 用平均汇率的条款,如果每一笔交易凭证都已经以功能货币 的汇率同步记帐,就不再涉及以功能货币的平均汇率再衡量 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在期末结帐之前,如何设定功能货币的平均汇率?如果不是采用平均汇率,而是采用即时汇率,这和 IFRS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条款内容是违背的.
㈤ 外币财务报表的汇率适用原则与一般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汇率适用原则是否不一致
这没有不一致。需要编制外币折算报表的情况是境外的子公司,境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在并入境内母公司时需要将外币报表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报表。是调表不调账,两个使用原则没有不一致。
㈥ 请问客户开出的发票上的记账汇率与我公司的记账汇率不一致时,是否需要进行汇兑损益的调整
你们只管按你们所使用的汇率记你们的账,跟对方的汇率是没有关系的。
如你所举的例子,如果是以外币现款支付的,那就做:
借:相关科目(商品或费用) 7500
贷:银行存款-外币户 7500 (USD$1000)
此处不产生汇兑差额,只是到月底将银行存款外币账户进行汇况差额调整就行了。
㈦ 年报中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科目怎么填列
填列方法如下:
1、根据修订后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应用指南,“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其他综合收益)”;
2、在准则修订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应并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不再单独列示(包括合并报表格式也应做相应调整)。
3、其中,包含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中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仅包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部分,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仍并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报。
(7)外币报表抵消分录汇率不一致扩展阅读: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一个报表项目,并不是一个会计科目。不需要做分录。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主要来源于对不同会计科目运用汇率不同造成的差额,这些差额直接汇总到所有者权益下的外币折算差额中,这其实不用编分录,差多少就补多少,最后是挤出的。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十条:“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因此,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再采用合同约定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㈧ 上个月做错得凭证 这个月更正。外币因为每月汇率不同。这个月更正凭证是按上个月汇率坐。还是按这个月汇
按上个月的,然后做汇兑损失。
㈨ 请问资产负债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需要做会计分录吗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一个报表项目,并不是一个会计科目。不需要做分录。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主要来源于对不同会计科目运用汇率不同造成的差额,这些差额直接汇总到所有者权益下的外币折算差额中,这其实不用编分录,差多少就补多少,最后是挤出的。
㈩ 外币实收资本多次入账的汇率不一致会有什么问题
没有问题,因为汇率是不断变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