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运用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又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负债经营,是指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企业合理、有效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可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自有资金利润率。自2009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外汇储备过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境内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同时,在全球范围,随着主要经济体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上涨,这必将向消费领域传递,通胀预期有可能在2010年上半年就成为现实。 作为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贷款的成本将会随着贷款利率的上涨而增加。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应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负债筹资就是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资金。企业采用借入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到期要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相比权益筹资要承担较大风险,但付出的资金成本较低。资本总额及其结构既定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就会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反之,则会大幅减少普通股盈余。这就是负债筹资的财务杠杆效应。 这种杠杆作用来自于企业的筹资,与投资活动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后者不会因为杠杆作用而发生改变。
随着企业经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也应进行动态变化。实际上,在新形势下,对企业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的财务杠杆,有可能转化为对企业发展起阻碍作用。同样,原来对企业发展起不利影响的财务杠杆,也有可能转化为对企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因素。现实经济环境的多变及财务杠杆的双重作用,要求企业应保持一个有弹性的、具备较强调整能力的资本结构,以保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为此,企业决策者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科学预测未来可能影响财务杠杆效益的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相应的对策。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说,由于影响财务杠杆效用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债务利息费用在企业利润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因此,在企业负债融资时,金融市场利率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债务利息费用,它的变化势必会对企业财务杠杆水平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应认真关注并科学预测通货膨胀的速度及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判断近期国家会不会对银行的存款利息率进行调整,并根据预测对财务杠杆的利用水平进行及时的调整。
从企业内部环境来说,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来扩大企业规模,打造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具体做法是,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和部分固定资产由长期资金融通,另一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全部短期流动资产由短期资金融通。这种筹资组合资金成本低,利息支出少,可以增加企业收益。反之,如果企业的总资产期望收益率小于负债期望收益率,则应削减债务资本,或者增加权益资本的融资能力。
其次,尽量采取增加企业资本结构弹性的融资措施,如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合资合作经营、股权出让、产权交易、引进风险投资等方式。目前企业财务杠杆发挥正效应的企业,可利用期权性质的融资工具,如可转换债券。当企业发展状况良好,市场价格超过转换价格时,投资者会选择将债权转变为股权。这样,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比例就会缩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下降,使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效益良好的投资项目上,争取更多的投资回报率,从而促进企业经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但必须注意的是,拟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要使其发行规模与本企业的资本结构优化相适应,债券内部各种条款的设计要与企业的资本结构相匹配。
第三,由于在向银行借贷时,一般需要企业用一定数量的资产作为抵押,所以企业应考虑自身的发展策略,有选择性地增加可作为举债抵押的资产的规模,如土地、房屋、建筑物等企业的不动产。这样既可以满足企业进一步扩张的需要,而且在未来一旦需要增加债务资本时,企业还可利用此前储备的固定资产向银行举债。
『贰』 如何运用财务杠杆调节经营风险
=====================
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关系
=====================
总杠杆系数(DTL)=经营杠杆系数(DOL)×财务杠杆系数(DFL)
理解这个公式,不要停留在初中数学Y=a×b,如果Y为常数,a加则b减,a减则b加上。
一、DOL:经营杠杆系数
企业如果只有单纯的变动成本,如卖一台机器100万,材料人工总是60万,毛利总是40万,那么买10台、100台销售额和毛利的比总是线性的(正比例系数恒定)。
现在企业每月有固定成本200万,那么买10台,每台负担20万,卖100台,每台负担2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销售额和毛利之间的线性关系被打乱了。因此需要寻找一个新比例系数描述销售额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之间的关系。那么就是经营杠杆系数(DOL)。
销售10台:(100-60)×10:(100-60)×10-200=2,这就表示在此销售规模上,销售额和毛利的关系是1:2的关系,不是没有固定成本时的1:1关系。这个关系主要和企业的经营风险有关,如果多卖就翻倍赚,如果少卖,就翻倍赔。
销售100台:(100-60)×100:(100-60)×100-200=1.05,看!表示在此规模上,多销和少销影响不大,因为目前的销量足够大,固定资产摊薄很厉害2/200=1%(而销售10台,则占20/200=10%)。
二、DFL:财务杠杆系数
这个系数反映了,企业主要不要考虑借债经营,如果是,那么借债规模如何?这个我们直接从公式分析
DFL=EBIT:EBIT-I,I是利息,也就是说不管你赚多赚少,譬如销售10台赚200万,销售100台赚3800万,我的利息是固定的,假设50万和180万。那么
销售10台:200:200-50=1.33 200:200-180=10
销售100台:3800:3800-50=1.01 3800:3800-180=1.05
由于财务上分析采用是EBIT(息税前利润),具体到会计指标“利润总额”还要减去一笔利息,那么利息的高低,会引起会计指标“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不同比例的增减。如果利息较低,那么从财务指标EBIT转换到会计指标不会有太大波动。如果利息较高,就会产生比较大的波动。
DTL:总杠杆系数
由于企业利益相关者主要是看财务报告上的会计指标,也就是从销售收入——>净利润,这两个指标对应关系是总杠杆系数,也可以用前两个系数乘积表示。因此,如果要使得DTL恒定在各方比较满意的一个水平,就要考虑DOL和DFL的搭配关系。
DOL:可以想办法增加售价、销量,或者调低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这个系数小了,说明盈利大为改善,把DFL调大一些,也就是借债扩大规模。
DFL:如果DOL受市场因素影响不能调整的话,那么就调整DFL,多借债系数就大了,少借就小了。
这样搭配出来的总杠杆系数是恒定的,但内部构成就不一样了。具体牵涉资本结构等一些话题了。
『叁』 财务杠杆是什么意思
财务杠杆的含义。
企业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是不变的。于是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对地减少,从而给投资者收益带来更大幅度的提高。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作财务杠杆。
(2)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及其说明的问题。
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表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示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dfl=ebit/[ebit-i-b/(1-t)]
财务杠杆系数可说明的问题如下:
①财务杠杆系数表明息前税前盈余增长引起的每股盈余的增长幅度。
②在资本总额、息前税前盈余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盈余(投资者收益)也越大。
(3)控制财务杠杆的途径。
负债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债,使财务杠杆利益抵消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企业的财务杠杆,一般可以表现为三种关系:
即负债与资产的对比关系(即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或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
在企业过高的杠杆比率的条件下,企业在财务上将面临着以下压力:
一是不能正常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和利息。
二是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使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
三是受此影响,企业从潜在的债权人那里获得新的资金的难度会大大提高。参考资料:《财务管理》
『肆』 财务杠杆系数
与经营杠杆作用的表示方式类似,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表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伍』 财务杠杆!!
经营杠杆系数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称为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
经营杠杆系数:是企业计算息税前的盈余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
计算公式:DOL=(△EBIT/EBIT)÷(△Q/Q)
式中:DOL——经营杠杆系数
△EBIT——息税前盈余变动额
EBIT——变动前息前税前盈余
△Q——销售变动量
Q——变动前销售量
本公式是一个定义性公式,说明经营杠杆反映了销售量与息税前利润之间的关系。必须注意,DOL是一个倍数,说明销售量每变动1%,息税前利润变动的倍数。
假定企业的成本-销量-利润保持线性关系,可又得两个公式:
导出公式1:DOLq=Q×(P-V)/[Q×(P-V)-F]
式中:DOLq——销售量为Q时的经营杠杆系数;
P——产品单位销售价格
V——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F——总固定成本(是不含利息的固定成本)
导出公式2:DOLs=(S-VC)/(S-VC-F)
式中:DOLs——销售额为S时的经营杠杆系数
S——销售额
VC——变动成本总额
推导公式又可表示为:
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
从公式可以看到:
1、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变动所引起的利润变动倍数,故:销量变动后的EBIT=销量变动前的EBIT(1+DOL×销售量变动百分比)
2、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3、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增加销售额、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但这往往受条件的制约。
三、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表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计算公式:DFL=(△EPS/EPS)/(△EBIT/EBIT)
式中:DFL——财务杠杆系数
△EPS——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
EPS——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EBIT——息前税前盈余变动额
EBIT——变动前的息前税前盈余
上述公式还可推导为:DFL=EBIT/(EBIT-I)
式中:I—债务利息
推导公式又可表示为:
DFL=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
从公式可以看到:
1、财务杠杆系数表明的是息前税前盈余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故:变动后的EPS=变动前的EPS(1+DFL×息税前利润变动百分比)
2、在资本总额、息前税前盈余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收益(投资者收益)也越高。
3、控制财务风险的方法:控制负债比率,即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债,使财务杠杆利益抵消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总杠杆系数
通常把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总杠杆作用,表明销售额稍有变动会使每股收益产生更大变动。总杠杆作用程度(DTL)等于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
计算公式: DTL=DOL·DFL=Q×(P-V)/[Q×(P-V)-F-I]
=(S-VC)/(S-VC-F-I)
总杠杆=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利息)
从公式可以看到:
1、根据总杠杆系数能估计销售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故:
变动后的EPS=变动前的EPS×(1+DTL×销售量变动百分比)
=变动前的EPS×(1+DFL×息税前利润变动百分比)
2、总杠杆系数反映了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间的关系,即为了达到某一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可有多种不同组合。在维持总风险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选择不同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组合,从而为企业创造性地实施各种财务管理策略提供了条件。
『陆』 为什么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财务风险越大
因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主权资本收益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升,则主权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主权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风险存在的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下面的例子将有助于理解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又叫筹资杠杆或融资杠杆,它是指由于固定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
财务杠杆系数(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影响的是企业的息税后利润而不是息税前利润。
『柒』 财务杠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企业应如何利用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dfl=ebit/[ebit-i-b/(1-t)]
财务杠杆系数可说明的问题如下:
①财务杠杆系数表明息前税前盈余增长引起的每股盈余的增长幅度。
②在资本总额、息前税前盈余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盈余(投资者收益)也越大。
(3)控制财务杠杆的途径。
负债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债,使财务杠杆利益抵消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企业的财务杠杆,一般可以表现为三种关系:
即负债与资产的对比关系(即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或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
在企业过高的杠杆比率的条件下,企业在财务上将面临着以下压力:
一是不能正常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和利息。
二是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使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
三是受此影响,企业从潜在的债权人那里获得新的资金的难度会大大提高。
假设企业的每年获利210万(未剔除债务利息前),是通过企业100万的自有资金与50万的借入资金运转而来。此时的资金结构是2/1。剔除10万元的息税后,可供分配利润为200万,每一万元自有资金可获2块钱利润。(假设企业把所有可供分配利润全部给普通股股东)
若资金结构发生变化,变为50万的自有资金与100万的借入资金。息税前利润还是210,那么肯定就不止剔除10万元息税了。撑破天20万。还剩190万的可供分配利润。每一万元的自有资金可获利3.8元。
这是你就要决策一下用那种资金结构比较好?除了考虑获利,还要考滤偿债。
给你一个例题,让你具体体会一下。
某公司欲筹集400万元以扩大生产规模。筹集资金的方式可采用增发普通股或长期借款方式。若增发普通股则计划以每股10元的价格增发40万股。若采用长期借款,则以10%的年利率借入400万元。已知该公司现有资产总额2000万,负债比率40%,年利率8%,普通股100万股。假定增加资金后息税前利润500万,所得税率为30%。我们用财务杠杆的方法来分析下,到底采取什么方式增资。
不知你有没有掌握每股利润无差异点法?
通过计算,得当息税前利润为204万时,采用何种方式增资都是一样的,如果超过204万,那么采用长期借款方式,对普通股股东有利。
我们也可以用财务杠杆来进行决策。
主要用的是DFL的简化公式:DFL=EBIT/(EBIT-I)
计算出的DFL肯定是采用长期借款时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