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杠杆平衡条件装置部位
平衡螺母 右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A部件的名称是平衡螺母;
由图示可知,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说明杠杆左边较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应将A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平衡螺母;右.
B. 图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 (1)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
(1)零; (2)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或测出)力臂(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
C. 图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1)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
(1)杠杆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3)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左面力臂为L1,右面的力臂为L2,
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有3GL1=6GL2,L1=2L2;
左侧拿掉一个钩码,若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右侧应拿掉n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则有:
(3-1)GL1=(6-n)GL2,
又知:L1=2L2,
2×2=6-n,
n=2,
应将右边的钩码拿掉2个;
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故答案为:(1)水平;左;左;
(2)直接读出力臂;
(3)2个;F1L1=F2L2.
D. 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装置图 (1)实验时,把杠杆放在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弹簧测力计的手向右偏转了一下,杠杆左端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动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3)加在杠杆左端的钩码阻碍杠杆顺时针转动,动力加在杠杆左端,为了使杠杆顺时针转动,拉力要竖直向上拉动. (4)设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一个钩码重代表G,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4G×3L=nG×4L, n=3,所以在右侧第四格挂钩码.应挂3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平衡. 故答案为:(1)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变大;阻力、阻力臂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减小,动力将变大;(3)上;(4)3. |
E. 如图所示是我们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实验结束后,通过分析数据,有的同学指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1)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2)实验步骤:
①取下一侧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杠杆,使其保持水平平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用刻度尺测出力臂;
②改变弹簧测力计斜拉的角度,重复①中实验步骤,多测几次;
③寻找力与力臂间的关系.
故答案为:
(1)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2)①取下一侧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杠杆,使其保持水平平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用刻度尺测出力臂;
②改变弹簧测力计斜拉的角度,重复①中实验步骤,多测几次;
③寻找力与力臂间的关系.
F. 小芬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先必须要调节杠杆两端
(1)实验前先必须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若做实验时发现杠杆左高右低,则她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左调,或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2)两边同时加上一个砝码时,
杠杆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2G?2L=4GL,
杠杆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3G?L=3GL,
所以杠杆不平衡,且左边偏低,右边偏高,故是逆时针旋转;
(3)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则拉力的方向仍要与杠杆垂直,使力臂仍与杠杆重合,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消除杠杆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右侧钩码去掉后,对于左侧钩码,它使杠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拉力应该使杠杆顺时针方向转动,即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1)水平位置;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左;左;(2)C;(3)竖直;向上.
G. (1)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①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
(1)①杠杆右端下沉,左端较高,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力臂;
②由F1L1=F2L2得
L2=
F1L1 |
F2 |
1.5N×0.1m |
0.5N |
H. (4分)图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 (1)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