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范围) 1、费力杠杆 2、省力杠杆 3、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羊角锤、瓶盖起、道钉撬、老虎钳、起子、手推车、剪铁皮和修枝剪刀
费力杠杆:
筷子、镊子、钓鱼竿、脚踏板、扫帚、船桨、裁衣剪刀、理发剪刀、人手臂
等臂杠杆:
天平、定滑轮
实例:
1. 以自行车为例:
自行车是一种人们常用的代步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要用到许多自然科学知识,请举出例子:
解析:自行车从结构上来说是简单机械的组合,驱动时应用力学平衡原理,所以能行走。
自然科学知识的应用:
(1.车把手在转动时是一个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力。
(2.刹车闸在使用时是一个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可以省力。
(3.脚踏板与大飞轮,小飞轮与后轮组成轮轴装置,当动力作用在轮上可以省力,作用在轴就费力。
2.胶把钢丝钳。它的设计和使用中应用了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指出所依据的物理知识。
解析 钢丝钳是利用省力的杠杆原理
『贰』 小学科学的用杠杆解释动滑轮为什么省力
利用F1×L1=F2×L2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就可知,动滑轮其动力臂(直径)是阻力臂(半径)2倍,则F1为F2的一半,这当然省力呢.(这是不计动滑轮的重)
如果计算动滑轮的重,就要看看动滑轮有多重,被提升的物体有多重,才可以作出定论.(例如:动滑轮10千克,被提升物体是1千克,这样用动滑轮就不省力了,反而费力.)
~梨落阿我 为你解答,祝你学习进步~~~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另外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叁』 小学六年级科学:支点、阻力点、用力点的位置与杠杆是否省力,有没有必然的关系
支点位于阻力点和用力点之间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阻力点位于支点和用力点之间的杠杆,省力(核桃钳)。用力点位于阻力点和支点之间的杠杆,费力(镊子)。
『肆』 小学科学的用杠杆解释动滑轮为什么省力用小学的语言回答
动滑轮可以省力一半.可以这样来分析:滑轮直径是个杠杆,一端可以看成是支点,中心位置是阻力作用点,另一端可以看成是动力作用点,这样的话就可以解释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当然省力了.图就不用画了吧
『伍』 小学科学秤砣虽小压千斤道理是利用杠杆省力的作用吗
秤砣虽小压千斤是利用杠杆原理来达到目的
其道理指利用外界的因素来反击某种不合理现象 达到以小击大 效果明显的目的
『陆』 用纸做一个简易的省力杠杆,请问要怎样做
从这个可以看出复中国的教育还制是在向开放式发展,用一根粗细均匀的筷子,在其中间打个小孔,在筷子的两边各放一个托盘,托盘一边放被测物,另一边放砝码,砝码可用已知重量的小石子,由于是小学的题目,老师要求不会太严格,你可以按着这种方式去做,也可以求助于你的父母,让他们帮你做一个简易的秤
『柒』 小学自然 杠杆 用剪刀哪个部分剪东西更省力为什么
手拿最外边,剪的地方是最里面。
记住:f1l1=f2l2
阻力(你剪的东西)乘以阻力臂(剪得东西到剪子中间那个点的距离)等于你用得力气乘以你的手到中间那个点的距离。
所以你把要剪的东西放在尽量靠里阻力臂就小,你用的力气就小
『捌』 小学六年级科学书中杠杆原理课中规律有哪些
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没有任何一种杠杆既省距离又省力,这几类杠杆有如下特征:
省力杠杆
L1>L2,F1<F2,省力、费距离。
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开瓶器,轧刀,动滑轮,手推车 剪铁皮的剪刀及剪钢筋用的剪刀等。
费力杠杆
L1<L2,F1>F2,费力、省距离。
如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裁缝用的剪刀 理发师用的剪刀等。
等臂杠杆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
如天平、定滑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