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人民币汇率和粮食价格

人民币汇率和粮食价格

发布时间:2021-09-03 12:47:13

1. 谁能提供2005至今的国际原油价格、黄金期货价格、粮食期货价格,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图

新浪财经频道

如想看更详细的下载专业看盘软件

www.jyfco.com/trade4.php
下载软件《澎博行情软内件》电信
用户名sz888
密码容7337

行情软件http://www.ftol.com.cn/news/download.asp
澎博互联网行情博易大师版
下载执行cltnew.exe,按照提示完成安装。欢迎广大客户下载使用
公用帐号:jshy 密码:jshy

以上供你参考

2. 人民币汇率升高与物价上涨有什么关系吗

在中国不要想着经济学可以解释中国经济现状,因为中国就是一个特例,几乎很多经济学理论一到中国就失效了。中国人民币是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这就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里外不一。中国的物价上涨,就是说买一件同样的东西要花比以前更多的钱,所以钱就不值钱,没有那么强的购买力了。

3. 目前各国货币与人民币汇率表

目前我行已开通的外币有:美元、港币、欧元、英镑、澳大利亚元、日元、加拿大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新西兰元。

查询汇率可以通过招行主页,右侧实时金融信息-外汇实时汇率查询牌价,汇率实时波动,仅供参考。

4. 汇率和食品价格的问题

汇率问题被吵得沸沸扬扬,可以说狼烟四起,不仅有日本的发难,更有美国的通牒。我认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有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国际上的主观要求。
从国内客观情况看,人民币升值我认为主要还是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近2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内涌现出像海尔这样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加,这一竞争力表现为我国密集型产业的初级产品的自给自足,由于出口价格低,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颇有竞争力,从而推动了中国对外出口,中国国际收支顺差扩大。国内的经济高速稳步的发展使得中国具有很好的投资前景,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而外资在我国的使用就表现为生产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生产性贷款改进了我国的福利水平,消费性贷款不管用于提前消费,熨平消费,还是提前消费,都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随着2006年11月中国外汇储备一举突破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表现,储备数额为世界第一让世人看到了中国的发展,中国能够应付国内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确保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使世界各国增强了对人民币的信心,他们愿意使用人民币,相信人民币,人民币就有了升值的潜力。但外汇储备的增加并非愈多愈好。随着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使货币政策难以保持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进而影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造成通货膨胀、劳动生产成本上升等影响;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还会引起国际上对中国贸易状况和人民币币值的高度关注,甚至为一些国家提供压制中国贸易的口实。
近期,随着美元持续走弱,人民币呈现出稳步升值的趋势人民币对美元的加速升值,同时导致人民币对港币的加速升值,港币兑换人民币最近也首次跌破1比1。在适当时机下,人民币、港币和澳元将融合,形成单一货币,这是经济上穿插的政治上的策略,使中国实现从国土、货币上的统一。
从国际主观情况看,要求人民币升值最强烈的是美国。在中美两国的经济议题中,贸易不平衡和人民币的币值问题一直是两国争议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又以人民币的币值最为根本。美国的就业率下降,贸易出现逆差,视为中国人民币币值过低的结果。中国的经济还在发展阶段,中国在加入WTO后,进口没有明显的增加,反而中国的贸易都为顺差,这是因为中国出口的产品都是初级加工品,且出口价格较低,在国际上很有竞争优势,这就加大了中国的出口。美国是中国的最的贸易伙伴,中国初级产品大量占有美国市场,中国的出口品的优势是造成美国初级产品市场疲软的一大原因。美国就强烈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来改变美国的困境,使中国的出口品不再有优势。我认为美国这一呼声很明显是出自自己臆断的,美国在寻找解救自己国家的一个出路,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美国在这个经济问题的要求背后,实际是有更深一层的战略和政治考量。
日本作为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国家,其经济的高速发展稳定了日元的亚洲地位。但日本近年来经济的衰退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中国的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汇率的稳定使中国周边国家大部分越来越来越相信人民币,对日元的地位造成了影响的亚元位置受到了人民币的冲击,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也是出于降低中国出口优势的考虑,从而降低人民币的优势,以确保日元在亚洲的地位。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是中国国内情况和国际的共同要求,是中国与美日等国家政治与经济上的较量。
在人民币升值中能够获益的行业首先是拥有人民币资产的行业,如房地产业、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拥有地产资源的商业企业。人民币升值,对于它们而言就意味着资产价值相应程度的提升,也意味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其二是外汇负债率较高的行业。主要包括航空、贸易等行业,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情况下,它们的偿债能力将随之提高;其三是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占比较高的行业,如,造纸业、钢铁、轿车、石化、化纤及塑料等行业,汇率升值将使这些行业主要原料的进口成本降低,而提高行业的盈利能力。
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受到不利影响的主要集中在出口比例大的行业。传统的出口优势行业将受到直接冲击,包括纺织服装、家电、机械等产品,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会使行业的利润率有所下降;同时国际化定价的行业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包括有色金属、钢铁、电子元器件等行业,人民币升值将使它们以人民币计价情况下的售价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利润的下降。
虽然升值的短期之内对我国具有优势的出口项目有一定的打击,使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出口价格升高,失去了竞争优势,同时大量的进口产品也会涌入中国,给中国自主产业造成不利的影响。但人民币升值后具有更强的购买力,内地百姓的消费能力增强,福利水平提高。对香港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地位,从而有利于繁荣香港金融市场的人民币业务。同时,内地对香港商品、服务、旅游的需求有利于刺激香港经济的繁荣。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中国经济非常具有潜力,人民币现在升值的幅度是微不足道的,在未来的日子里,人民币还会升值,但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升值才对中国有益,过高对中国的出口不利,过低就是把中国的产品贱卖了,合理的范围是由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还有的是国际市场的制约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不同行业产生的影响不同,而影响的程度也与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有很大系

全球食品涨价主因
●供应短缺,部分因为生物燃料行业的发展和气候变化,以及印度和中国等国经济不断增长,推升了小麦、玉米、牛奶和食用油等农产品价格。
●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农业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气候变暖可能使土豆和花生等农作物的野生亲缘植物灭绝,给帮助这些农作物抵抗害虫和干旱的宝贵基因源带来威胁。
●未来50年,51种野生花生中有超过60%会灭绝,108种野生土豆中12%会灭绝。

国家统计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在介绍200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谈到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类的价格上涨等问题时说,首先粮食价格上涨是因为国际市场粮食涨价和粮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目前。
国际市场粮价变动直接传导并推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1至5月份,我国的谷物及谷物粉进口80万吨,在2006年下降42.7%的基础上又下降了51.5%,也就是在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时候,我们进口又少了,而出口又在大幅度增加,今年1至5月份,出口506万吨,增长53.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人民直接消费粮食的比重在减弱,但是人们对肉禽蛋消费在增加,相应来说饲料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几年,我们也投产了一些生物燃料,比如说乙醇项目,相应来说工业生产用粮需求也在不断增多,相应也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另外,今年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同比上涨5.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今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价格的上涨。
二是在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中,尤其以生猪价格上涨较快,生猪价格上涨主要受饲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收益较低、供给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从事养猪事业的工人工资相应也增加,加上运输成本也在不断上升,饲养生猪的成本在提高,加之进城务工工资较饲养生猪收益高,比较利益相应在下降,也影响了饲养生猪的积极性。另外,在全国大约有20多个省市生猪蓝耳病疫情的大面积发生,也影响了生猪的供应。
三是去年同期基数低,相应也显得今年上涨幅度比较高。去年上半年,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1.9%,其中粮食上涨1.3%,肉禽及其制品下降7.7%,蛋价格下降10.9%。因此,当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今年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的核心价格指数仅上涨0.9%,而且工业品出厂价格基本稳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还在回落。

5.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影响

汇率的变动,立即会对进口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深入,国内商品和原材料对进口的依赖越大,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就越明显。

当汇率上升时,进口的商品和原材料价格在国内的价格就会同步上升,相应的国内物价水平也会跟随上涨。

反之,如果人民币升值,汇率下降,则进口商品价格就会下降,整体的物价水平也会对应下降,起到了一定的抑制物价的作用。所以,可以说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货膨胀有一定的作用。

当然,这一点在我国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因为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我国的国民经济总体占比并不高。

(5)人民币汇率和粮食价格扩展阅读: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其他影响:

1、影响流动性资金:

汇率的升降往往导致一国货币的升值或贬值,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因此国际热钱会随着汇率变动涌入涌出,造成一国流动性资金变动。

在本币对外币贬值趋势下,比如今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6.2贬值到6.8,国内资金不断涌入美国资本市场,坐享美股慢牛带来的资产升值,并且享受到由于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汇率福利。

2、影响进出口:

本币贬值,能够促进我国出口业的发展。因为人民币贬值,商人们更愿意出口货物到其他国家,比如美国来获取美元资产,以此来享受美元升值带来的资本获益。

那么相反的,本币贬值将会抑制进口业的发展。

6. 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我觉得对汇率没啥影响,因为人民币形成是有一套机制的;但对于出口等多少是有影响的,现在人民币对美元本来就升值了,农产品价格再上涨,无疑是雪上加霜;

7. 怎样看待人民币汇率与物价水平的关系

人民币升值是贬值?
我们知道,这一轮的房市热和股市热都来自于外汇流入的热潮。也就是说,是国际资本涌入的热潮带来了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的上涨热潮。而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外资算定人民币将升值,美国政府基于居心叵测的用心和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再对中国政府施压,在这种国际环境下,人民币被迫升值。而一旦人民币选择了渐进升值的路线,则外汇的注入简直就是在打一场必胜的战役。据可查到的资料显示,2003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才4000亿美元,但过去几年来,扶摇直上,到如今已超过12000亿美元,3年多的时间足足上升了3倍有余。而在我们中国大陆,外汇是不能够直接使用的,因此所有的外汇都要按官方汇率兑换成人民币,这使得国内货币流通量剧增。我们不妨简单按人民币与美元汇率8:1计算一下,则2003年以来,累计因外汇而被动释放的人民币达64000亿,如果按3-5倍的乘数效应,则导致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可过19.2万亿-32万亿人民币之多。我们同时还知道,中国的GDP到2006年底也才20.9亿。也就是说,此期间货币的增长远远高于GDP的规模。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据资料查到,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的货币和准货币(M2)加起来总共是34.6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大概55%-92%的货币供应都是由于外汇流入所引发的。这说明,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的的确确是进入了一个流动性过剩的发展阶段。
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带来了大量的国际资本的流入,从而导致流动性过剩,而流动性过剩带来的结果则是人民币对于国内资产的急剧贬值效应。
显然,政府所决定的人民币渐进升值路线必然导致人民币对于国内资产的贬值,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人民辛辛苦苦一辈子积累的储蓄现在正像冰棍一样迅速融化掉。那么,老百姓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投资于“商品(房产、股票、有价证券甚至古董和艺术品)”的办法来避免损失。
从这样的角度,我们知道所谓买房也罢,投资于股票也罢,实在是最理性不过的选择,而不是非理性的选择。因为,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大量外汇流入,再兑换成大量的人民币,钱多物少带动了现实上国内物价的上涨,实际上人民币在老百姓手中是贬值了。
说到底,逐利是资金的本性,而避免财富的缩水就更是人的合理选择。于是我们看到,房市和股市成了泛滥性流动资金进入的重点,资产价格也随之上扬。基本的情况就是,在主流城市,房价3年翻了一番,而在资本市场,股价也一年翻了一番。事实明摆着,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没有结束,外汇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而只要钱多东西少的局面不改变,资产价格就会继续上扬。虽然万事万物都有个逆转的时候,但在夏天就提醒穿上棉袄的想法未免太过超前,以致成为误导。

8.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上升,物价上涨

汇率变动对物价的影响

首先,一般贸易对国内整体价格水平影响不大。2002年,我国进口占GDP的比重为23.9%,比1995年高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进口增长更快。据海关统计快报,2003年上半年进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4.5%。进口商品的大量增加,使人民币汇率可能通过影响进口商品价格,对国内物价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

然而,真正可能影响国内价格水平的,是直接用于消费的一般贸易进口。加工贸易进口是为了加工以后再出口,并非用于国内消费,对国内价格的影响较小。2002年,来料加工、加工装配进口占进口总额的41.5%,一般贸易进口占进口总额的43.7%,只占GDP的10.4%。因此,即使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对国内整体价格水平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其次,如果进口品国际市场价格上升,推动人民币价格上升,就会抵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物价不但不会下降,还可能上升。

近年来,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进口品国际价格的变动可能对我国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联合国《国际商品贸易统计年鉴》的统计,2000年与1985年相比,原材料进口比重从8%上升到18%,基本制成品比重从28%降至19%,技术含量较高的化学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其他各种制成品比重略有上升。总体来看,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制成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都在80%以上,2002年为83.3%。因此,国际市场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美元价格的变动,可能对我国价格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

与我国大部分出口量增价减的情况正相反,进口品的国际价格呈上升趋势。1993-2000年,我国进口价格总指数上升了19%,其中制成品上升20%,初级产品上升16%(赵玉敏等2002)。从主要的进口品来看,大部分初级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美元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为比较汇率变动和进口品美元单价对国内价格的影响,本文重点考察1995年4月到1998年8月、1999年10月到2002年2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持续上升时期的情况。这两个时期内,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月同比平均增长了4.3%和3.4%,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进口品的人民币价格。但我国大部分主要进口品的美元单价提高,可能推动国内价格上升。表1显示我国主要进口品在上述两个时期美元单价的月同比平均变化率。2002年这些商品进口额占我国进口总额的37%,在相当程度上能反映我国进口品价格的变化。由该表可看出,大多数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美元单价均上涨。其中,进口比重较大的电信设备部件、原油、成品油、汽车和底盘、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件、钢材、集成电路和微电子组件等进口品的价格涨幅也较大,远远超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上升的幅度。明显例外的是,1995-98年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的进口单价大幅下降,但它们既是主要进口品,又是主要出口品,属于加工贸易进口,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不大。总之,主要进口品美元价格上涨,不但完全抵销了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还推动了国内价格上涨。如果进口品国际市场价格上升是由于我国进口需求大幅度增加拉动的,则整体价格水平更会因国内需求强劲而上升。上述两个时期内,消费价格指数月同比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5%和0.2%。今年1-4月,我国主要进口商品中,除合成橡胶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外,其他商品的美元单价全面上升,原油、成品油、电信设备部件进口价格月同比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50.4%、39.0%和65.5%。进口品美元单价上升,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今年以来消费价格的正增长。

为了更准确地说明国内价格变动与人民币汇率、进口品美元单价变动的相关性,笔者从不同价格指数及其种类繁多的商品篮子中,抽取8个类别的生产价格指数(Procer Price Index)和容易对应的进口品价格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海关统计,计算2001年1月到2002年12月主要进口品美元单价的月同比变动率,再计算该比率与相关类别生产价格指数月同比变动率的相关系数P1,以及具体类别生产价格指数变动率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的相关系数P2,结果如表2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价格指数应随进口品美元单价的上涨而上升,P1为正值。P1越接近1,相关性就越明显。同时,生产价格指数应随人民币升值和进口品人民币价格的下降而下降,P2应为负值。P2越接近-1,相关性就越明显。从表2来看,只有原油和天然气、铁冶炼和加工、非铁金属冶炼和加工等3类生产价格指数的变动与相对应的进口品美元单价的变动及人民币汇率变动明显相关,另外5类生产价格指数与进口品单价和汇率的相关性要么很弱,要么与理论根本不相符。考虑到生产价格指数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即使存在强的负相关,也不一定说明两者的因果关系,总体来看,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生产价格指数会受人民币汇率的较大影响,物价的主要决定因素应是国内经济状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去7年,我国价格变动的80%可由生产率提高、国企改革、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和国有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等供给因素解释。相比之下,人民币汇率对国内整体价格走势的影响较小。

9. 请问 汇率与物价的关系

汇率的变动取决于利率和未来的预期,由于影响汇率的因素
是各种各样的,人们对汇率的预测也是复杂的。通常是经过对方方
面而的仔细分析、对比之后得出。比如要对货币供应量进行预测,
要对国内政策、国际政治局势进行研究和预测,以及对国际收支状
况方面的预测等。因此,为充分理解汇率的长期变动,我们离不开
下面两方面的分析:一是要充分考虑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利率和
汇率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要充分考虑除货币供求以外的其他因
素:
人们对汇率的预期会立即对汇率产生影响。当人们预期某种
货币汇率今后有可能进一步下跌时,便不会购买该种货币进行投
资,即便是已经持有的.也会在市场上大量抛售,使市面上这种货
币的供应增加,汇率下跌;当人们预期某种货币今后有可能进一步
上升时,便会大量收购或继续持有该货币,使市面上这种货币的需
求增加,汇率上涨。所以在外汇市场上,人们作出买进还是卖出某
种货币的选择,与其对该种货币今后汇率的走势预期密切相关。实
践证明,对长期汇率的预测即使从短期来看也是十分重要的。
就长期而言,一目的价格水平对利率和各国产品相对价格的
决定有重要作用。我们将首先讨论购买力平价理论。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该理论解释了两个国家的价格水平变化如何引起两种货币之
间助汇率波动。该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1922年出版的
619L 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书中提出。
1.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
一份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
场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种货币计价,其
价格应是相等的。例如,当1美元=8.2元人民币时,在美国卖1
美元一件的商品在中国就应该卖8.2元人民币一件,即美元价格
也应该是1美元一件。在这个例子中,无论是在中国或美国该件商
品被高估或低估,都会引起该商品在两个市场酌运动,直到两个市
场上的价格完全一致为止。
一价定律可表述为:当贸易开放且交易费用为尽时,同样酌货
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都相同*这揭示了国内商品价格和汇率
之间的一个基本联系。
如果我们用Pus代表一件商品的美元价格,3/2表示美元与
人民币的比率,Pv表示一件商品的人民币价格。则根据一价定律,
该件商品无论在何地出售都应该有同样酌美元价格:
PI—号xP‘
特该式稍作变动,可有:
全—LJ
¥一P×
这说明美元与人民币的汇价等于美元价格和人民币价格之
比。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人们对各种货币酌评价主要取决于各
国酌实际购买力的比较,即两国货币酌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
比。于是有人认为一份定律是购买力平价说的变体。
如果我们用Pus表示在美国销售一商品篮子的价格,由PY表
示在中国销售同一商品篮子的价格。则按购买力平价美元与人民
币酌汇率可表示为;
E e/v=Pus/Pv
将该式稍作变动,可得:
Pus=:(E s/y)×PY
于是又可将购买力平价表述为:如果用同一货币来表示,所有
国家的价格水平将是相等的。因为在式中,等式右边和左边都分别
表示同一个商品篮子在中国和美国的美元价格。
可见,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之间是存在差别的。这里我们看
到购买力平价理论适用于普通价格水平.而一价定律只适用于单
个商品。当然,如果我们说当一价定律适用于所有单个商品时,且
这些商品都在构成不同国家价裕水平的基准商品篮子内,则购买
力平价也成立。那么我们能否说只要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则一价
定律一定成立呢2拥护购买力平价的人认为回答是否定的。因为
他们认为,在对某种商品一价定律不成立时,价格和汇率也不会与
购买力平价所预OD的关系偏离太远。因为当一国某种商品或劳务
的价格暂时比其他国家的高或低时,就会引起对该商品需求的下
降或上升,从而引起价格相应的变动,促使汇率和国内价格里新回
到购买力平价的水平上来。
2.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上面的分析曾担到,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Eof*=Pm/P‘,这桩称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它反映的是两国价格
水平和汇率水平之间的关系。而相对购买力平价则说明的是价格
水平变动与汇率水平变动之间的关系。
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两种货币变化的百
分比特等子同一时期两国国内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比之差。这说
明,相对购买力平价考虑了两国物价指数或通货膨胀串的变化及
其差异,更符合说明汇率长期变动原因的需要。例如,某年美国的
物价年上能率为10%,而中国的为5%,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美
元将对人民币眨值叫,正好抵消了美国的通货膨胀超过我国的
那i个百分点,于是两种货币各自相对的国内购买力和国外购买
力仍保持不变。
我们以E5f*表示美元/人民币汇率,t表示时间,则E:f‘t指
在时间I时的汇牢,E8f‘.t—l指在时间bl时的汇率,丁,表示通货膨
胀牢,T,=(P,一P,2)/P一,(表示从时间t一1到t之间的价格水
平变动的百分比)。于是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可以
表示为:
(Es门.,一E sf‘.b1)/E8f*f尸丁Wd—I\d
在说明相对购买力平价时,必须指明价格水平和汇牢发生变
化在哪一段时间。
购买力平价在说明汇率决定的物质基础和汇牢长期变动的原
因方面有很强的生命力,成为汇串理论的核心部分。特别是在各国
放弃国际金本位制的情况下,该学说以国内物价对比作为汇牢决
定的依据,说明货币的对内贬值必须引起货币的对外贬值,揭示出
汇牢长期变动的原因。但这一汇牢理论仍然被指出有一些缺陷。首
先,在说明汇率的短期变动方面,该学说显得是无力的。其次,该学
说忽赂了资本流动、贸易成本、关税等贸易壁垒对汇牢的影响,忽
视了汇率与物价的相互影响等等因素。
(二)建立在购买力平价之上的长期汇牢模型
在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货币学派的货币供求理
论来进一步说明物价水平,这对于说明长期汇率趋势有一定意义。
该理论也称为汇牢的货币论。货币分析认为价格水平总是立即调
整的,使经济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并满足购买力平价条件。这
说明这一理论基本不考虑价格刚性。由于价格刚性在短期宏观经
济分析中是十分重要的,因而货币分析法是一种长期而非短期的
理论。
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知,购买力平价所预酗的美元/人民币汇率
是?
E e/3=Pus/Px
也即在汇率和价格能够及时调整并始终保持充分就业的情况
下.上述等式成立。该等式所表示的购买力平价,即是人民币的美
元价格等于美国产出的美元价格比中国产出的人民币价格。而这
两种价格水平又是由它们各自国内的货币供求关系决定的。这里
美国的价格水平由其国内的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的实际货币需求量
之比决定,中国在这方面理论上也如此。前面提到的均衡汇率正是
使两国货币市场的相对供给存量被公众所愿意持有的汇率水平。
汇率的货币分析表明: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从长期来看完全
取决于两种货币的相对供给量与相对实际需求量,不影响货币供
求的因素,也不影响汇率发生变动。至于利率和国内产出,也只能
是通过影响货币需求来使汇率发生变动。
汇率的货币分析法表明:(1)汇率变动与本国货币供给成正
比,与外国货币供给成反比‘如美国货币供给量的持续增长将台导
致美国国内价格水平长期同比例上升,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关
系式E sf‘=Pm/P*,Esf*(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也会与美国货
币供给一起同比例上升。这说明,美国货币供给且的增加在长期将
导致美元相对人民币的同比例贬值。(2)如果美元资产的利率上
升,则美国的实际货币需求下降,长期价格水平将会上升。这意味
着美元的同比例贬值。这说明,当本国利率相对上升时,汇率则会
上升(指外币升值)。汇率的货币分析得出的这一结论与其他学说
的结论正好相反。一般地说,当我们发现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时,采
取调高利率的措施会有利于货币升值(因为这使流通中通货紧
缩).但这里得出的是截然相反的结论,即一国利率上升会导致该
国的实际货币需求减少,从而使得该国货币贬值。

10. 请问一下,人民币对外的汇率和国内的物价有关系吗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与人民币汇率和粮食价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成都丰程鼎业是非法融资吗 浏览:894
期货量价时空理论 浏览:247
2015年香港平均汇率 浏览:560
腾讯通理财基金取出净值如何算 浏览:95
淘宝客以什么方式获取佣金 浏览:624
薛瑞锋兴业信托 浏览:432
5倍股票杠杆利率 浏览:646
股票补一档 浏览:264
保险公司理财可靠吗 浏览:552
文化企业融资租赁案例 浏览:769
北京长峰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605
中国财富传媒集团面试 浏览:571
公司金融te 浏览:500
单位开设外汇账号百科 浏览:866
印度尼西亚外汇清算所是 浏览:103
潞安集团暖气 浏览:968
雄安融资爆仓 浏览:339
证券交易通常都必须 浏览:611
金融招聘公司 浏览:62
钒产品价格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