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张军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他把杠杆放在支架上,调节后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每一小
(1)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左L左=F右L右
3G×L左=2G×3cm
则L左=2cm;
(2)为使杠杆平衡,可以将弹簧测力计挂在支点右侧的某一位置,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读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根据F1L1=F2L2,
1.96N×3cm=0.98N×L2,
解得:L2=6cm.
故答案为:(1)2;(2)将弹簧测力计挂在右边离支点2cm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读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6.
㈡ 小明所在的小组利用杠杆做了两个小实验: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他们把杠杆中点置于支点上,发现
A、(1)杠杆的左端低右端高,他应该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出力臂大小.
(2)只有一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是不合理的,一次实验很具有偶然性,要多进行几次实验,避免偶然性;
(3)由图2可知,弹簧的拉力与杠杆不垂直,不能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由图3所示可知,弹簧拉力与杠杆垂直,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方便实验操作,因此实验时采用图3所示实验方案.
(4)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由于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所测量的拉力变大,因此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B、(1)有用功为W有=Gh2=2mgh2,总功W总=F1h1,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W有用 |
W总 |
2mgh2 |
F1h1 |
2mgh2 |
F1h1 |
㈢ 杠杆原理怎么给五岁的孩子讲
带小家伙去坐跷跷板,实践中告诉孩子其中的道理
㈣ 通过“寻找杠杆的秘密”实验,我们发现()x()=()x()
如下:
㈤ 在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实验中,画出杠杆的原理图,导出其放大微小长度l的公式
在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实验中,假设,ΔL为钢丝伸长量,b为光杠杆长,D为镜面到尺面的距离,Δn为刻度尺读数的变化量,原理图和推导如图。
㈥ 对于杠杆的原理,我国古代也很注意研究,在古书《墨经》中就对杠杆作出了科学的说明.某物理小组探究如图
(1)B点是支点,秤钩不挂重物,秤砣挂在O点与杆秤自重平衡,杆秤的重心因在支点B的另一侧,即重心C应在B点的右侧.杆秤秤砣的质量为m,秤砣与它的力臂的乘积为mgl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秤砣和它的力臂的乘积与杆秤自重和它的力臂的乘积相等,则杆秤自身重力(不含秤砣)和它的力臂的乘积为mgl2;
(2)测杆秤秤砣质量,时,可以在O点位置用细线系在空瓶上,慢慢往瓶中加沙子,如果杆秤恰能平衡,相当于新做了一个秤砣,再把它挂在秤钩上,移动原秤砣位置至杠杆平衡,秤杆上的读数即为原秤砣质量.
(3)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动l动=F阻l阻+F阻′l阻′知,将甲置于A点,乙置于B点右侧某点,杠杆恰好平衡.有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量出长度l1、l2后,只须从B点起向右量出长度l1,该位置杆秤上的读数即为秤砣的质量m.
故答案为:(1)右;mgl2;(2)O;(3)l1.
㈦ 在“研究杠杆平衡”的实验中,按图所示,把钩码挂在杠杆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由图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2)依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
1N×4cm=F2×8cm,故阻力F2=0.5N;
2N×L1=6N×4cm,故动力臂L1=12cm;
F1×6cm=3N×10cm,故动力F1=5N.
故答案为:
(1)F1L1=F2L2;
(2)
动力(N) | 动力臂(cm) | 阻力(N) | 阻力臂(cm) |
1 | 4 | 0.5 | 8 |
2 | 12 | 6 | 4 |
5 | 6 | 3 | 10 |
㈧ 杠杆尺咋么计算 老师上课讲的忘了唉
左边物体的质量×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右边物体的质量×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
支点就是杠杆围绕转动的点,一般在中点.
㈨ 下面是小枫同学在实验室“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已知:实验中使用的每个钩码重0.5N):(1)实验
(1)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图甲,杠杆的左端上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若不计杠杆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向上L向上=F向下L向下,即F′?3L=3G?6L,解得F′=6G=6×0.5N=3N,
由于杆的重心在杆的中点,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与钩码同时使杠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3N.
故答案为:(1)平衡;左;(2)重力;3.
㈩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自制重锤实验微课
学生分组实验目录三年级上册1.记下现在的我2.吹乒乓球3.观察蚯蚓4.观察凤仙花5.研究土壤6.观察水7.改变物体的沉浮8.小水轮转起来9.空气占据空间10.做风车11.纸飞翼三年级下册1.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性质2.塑料杯遇热水的研究3.比较塑料与布的性质4.观察物体发声5.做小鼓6.水传声实验7.制作小乐器8.光传播实验9.光的传播10.影子11.改变光的传播路线12.镜子反射光的路线13.制造彩虹14.色光混合实验15.让小灯泡亮起来16.制作开关17.磁铁的性质18.制作小磁针四年级上册1.做小吊车2.记忆游戏3.做沙盘4.玩小车5.感受推和拉6.自制重锤7.让小球动起来8.感受摩擦力9.模拟昼夜形成10.观测一天中影子和温度变化四年级下册1.制作观测仪2.制作简易雨量器3.检测酸雨4.使用天平5.使用量筒6.研究固体液体气体性质实验7.测量固体的体积8.化冰实验9.冰水和水蒸气三者的变化实验10.蒸发的快慢11.凝结12.雨的形成13.种茄子14.植物的生长15.养小鸡16.制作标本18.溶解17.固体液体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19.分离20.物质混合分离实验21.燃烧的秘密22.变色游戏23.生锈五年级上册1.种子萌发的条件2.渗水实验3.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4.研究根的作用5.研究茎的作用6.植物的向光性定向运动7.测量水温变化8.传热比赛9.颜色与吸热10.上升的空气11.风的形成12.热水变凉13.岩石挤压模拟实验14.地震模拟实验15.模拟火山喷发16.制作岩石标本盒五年级下册1.拔图钉实验2.杠杆平衡实验3.轮轴实验4.定滑轮实验5.动滑轮实验6.滑轮组实验7.斜面作用实验8.植物扦插压条嫁接实验9.模拟化石形成实验11.自然力量对山脉影响模拟实验12.沙洲形成实验13.卵石形成模拟实验14.钟乳石形成实验15.金属性质实验六年级上册1.观察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2.鸟喙与取食的模拟实验3.做酸奶4.显微镜观察常见细菌5.食物发霉实验6.风动装置的制作7.电磁铁的性质实验8.电磁铁磁力大小实验9.太阳炉的制作10.太阳系模型制作11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12.星空模拟教师演示实验三年级上册1.吹乒乓球2.水土流失3.榨果汁4.降落伞的研究三年级下册1.制作小磁针2.影子游戏3.透明与不透明四年级上册1.玩滚轮2.观察地球仪3.观察影子和温度变化4.昼夜的形成四年级下册1.使用天平2.使用量筒3.变色游戏4.生锈5.雨的形成五年级上册1.种子萌发需要空气2.测量水温3.颜色与吸热4.风的形成五年级下册1.杠杆平衡实验2.滑轮3.齿轮作用实验4.斜面5.寻找相似和差异6.煤的分离实验六年级上册1.模拟细菌的繁殖实验2.探究植物体能量来源实验3.常见能量控制装六年下学期实验六年级下册1.制作小水轮2.制作印迹化石模型3.比较白炽灯和荧光灯的效率4.仙人掌耐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