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杠杆原理 科学制作
用硬塑料管、园胶塞(直径等于硬塑料管的内径,上有一小孔,孔上固定一个小挡板)、铁丝、硬木杆。组装起来就可以了。
❷ 五年级科学杠杆是怎么样工作的优秀教案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专,同时也可能包含属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❸ 杠杆的原理(科学)小学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❹ 科学课杠杆原理实验步骤
用木棍做一个起重机 就行了 支点.主动臂.阻力臂
❺ > ⑶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_小学科学:《怎样移动重物》教案
·上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
幼儿锻炼的杠杆操 杠杆操适用于一周岁到一周岁半的幼儿,在父母的协助下进行体育锻炼.可选用韧性较好的木杆、竹杆和塑料杆,质地宜贺滑光润,粗细以幼儿能握牢宜. 第一节 1.两手侧平举.2.还原.3--4.反复. 第二节 1.两手侧平举.2.左手向左上方、右手向右下方成倾斜状.3.两手侧平...·小熊盖新房(省力的杠杆)
小熊盖新房(省力的杠杆) 科学教案:小熊盖新房(省力的杠杆) 一、活动题目 省力的杠杆(小熊盖新房) 二、活动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对.....·巧用评价杠杆
巧用评价杠杆 巧用评价杠杆 教师:白秀娥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费尔比姆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我认为,课堂评价主要有三:老师点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 对于学生的心里来说,老师的点评是至关重要的。
❻ 如何做关于杠杆平衡的科学题
例如在左边第三格已经挂了4个钩码,那么在右边怎样挂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
右边1格 挂12个 2格挂6个 3格挂4个 4 格挂3个 6格挂2个 都可以平衡
首先设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介绍定义
现象 人们为了用较小的力撬大石块时,就要把支点放到离石块较近的地方
(1)提出问题大家能否猜想一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呢?
(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充分猜想,同时用橡皮、小刀、直尺、硬币等物示意给学生看,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学生可能给许多种猜想如:
①F1+L1=F2+L2 ②F1/L1=F2/L2③F1-L1=F2-L2 ④F1×L1=F2×L2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以上猜想,甄别那是明显错误的猜想,如①F1+L1=F2+L2 ③F1-L1=F2-L2,力和力臂单位不一样是不能加减的。
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探究②F1/L1=F2/L2 ④F1×L1=F2×L2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装置中力的大小、力臂的大小最好能随时知道。实验探究前,应让学生充分讨论他们的探究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杠杆、铁架台、钩码
实验步骤:
①如图,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出.)
※ 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沉右旋 右沉左旋
②在杠杆两边挂适当钩码,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计算两力的大小,并读出两力臂的值,将力和力臂的数值填入表中;(重复3次)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次数F1/N L1/cm F2/N L2/cm
1
2
3
分析判断:在分析判断过程中有可能出现F1+L1=F2+L2 的结论,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数据,找到出错的原因,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讨论、交流、合作
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你的结论是什么?
(6)得出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