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爬行盯住汇率制度
爬行钉住汇率制(crawling peg) 爬行钉住汇率制是 固定汇率制 和 浮动汇率制 的折中, 其含义是一国对货币平价进行细微的、经常性的调整,扭转一国的 国 际收支失衡,是将 汇率 钉住某种平价, 但根据一组选定的指标频繁地、 小幅度地调整所钉住平价的一种汇率安排。 赤字国和盈余国都会一直调整 汇率 水平,直到满意为止。 并且平价的变动分许多小步进行,汇率的调整尽可能地接近连续。 其调整是按照这些指示变量来进行的: 相对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本国价格的变化; 外汇储备 水平; 出口业绩;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状况。巴西、阿根廷、 智利等国家使用该制度。
② 爬行钉住的介绍
爬行钉住指汇率按预先宣布的固定范围做较小的定期调整或对选取的定量指标的变化做定期的调整。
③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起源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adjustable pegged exchange rates)源于1944的布雷顿森林协定(Bretton Woods system)。在这种体制中,各国的汇率既可以保持稳定又可以具有灵活性。在短期,各国可以使用外汇稳定基金把汇率维持在固定的水平;而在长期,则通过贬值和升值保持收支平衡。
④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的特征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的主要特征:各国货币相互联系,为商业和金融交易提供稳定的汇率。当国际收支失衡时,各成员国原则上同意,尽可能长时间地保留现有平价。它们首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矫正收支失衡。但是,如果消除收支的持续失衡意味着要使国内经济遭受严重的破坏,如通货膨胀或失业,那么,成员国可以采用改变钉住汇率的方式,消除这种根本性失衡。钉住汇率变动10%以内,无需经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超过10%则需征得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意。
⑤ 如果我国实行爬行钉住汇率制度,请为人民币设计一个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方案。谁给我一个方案。
都是陆凯旋教得孩子啊。。。。
⑥ 可调节钉和爬行钉之间有什么区别
爬行钉住制
爬行钉住制,汇率制度的一种,指汇率可以作经常的、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它有两个特征:
1、该国负有维持某种平价的义务。
2、这一平价可以进行经常的、持续的、小幅度的调整(如2%~3%)
⑦ 爬行钉住汇率制的实行原因
实行爬行钉住汇率原因之一是因为高通货膨胀率的存在。很多拉美国家都实行该制度,这些国家的通胀率都高达100%,甚至1000%。另一个原因是政治性的。即保持出口产品竞争力。如巴西、阿根廷等国。
⑧ 钉住汇率制的钉住汇率被维持或调整的时机
钉住汇率的崩溃来自国内的原因总是国产品的供给持续地小于需求――或者是需求持续地超过供给即正的需求冲击,或者是供给能力下降即负的供给冲击。
前者包括:
1、政府在经济已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为了刺激经济而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导致经常帐户恶化,引起克鲁格曼(Krugman)1979年模型式的政府在外汇储备枯竭后被迫放弃钉住汇率的国际收支危机的情形;
2、经常帐户恶化表明外债增加,有凯恩斯主义倾向的政府可能会主动贬值希望以此来实现实际贬值,但如果价格呈粘性,则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名义贬值的效果终将为通货膨胀所侵蚀;
3、在惯性通货膨胀环境中私人部门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将迫使政府进行贬值,这是商品市场上的自促成的贬值;
4、政府在治理惯性通胀时要让私人部门相信其反通胀的决心,可引入一种钉住汇率,将其作为反通胀的货币政策的名义锚 。
后者包括:
1、在负的供给冲击下的举债消费使得经常帐户恶化,当外资不再流入时钉住汇率就难以为继,这就是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的情形;
2、银行的存在使得负的供给冲击首先表现为银行呆坏账的上升,银行通常不愿用其资本金冲减,而是举借外债以保证向存款人支付,当银行即将破产时,政府通常会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而这将造成财政赤字,并通过克鲁格曼式的投机冲击的方式危胁到钉住汇率的稳定;
3、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将面临着初期外债增长、经常帐户恶化、实际汇率升值,如果投资项目最终不能产生出口创汇能力,一旦外资不再流入,该国将被迫偿还外债本息,就可能造成钉住汇率的贬值。 假定经济的初始状态是内外平衡或衰退而非经济过热,在以下一些情形中初始钉住汇率将受到危胁:
1、锚币国家的利率水平提高将迫使本币利率也要提高才可以维持钉住汇率,而这将造成衰退,因此政府可能会主动贬值,如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危机;
2、锚币相对于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货币升值将使本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出口竞争国货币相对于本币贬值将通过出口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作用使本国的出口需求减少,这两种情形都可能使本币发生主动贬值或自促成的贬值,这就是1997年的人民币汇率情形;
3、治理惯性通货膨胀时可能会出现滞胀局面――私人部门不肯调低其通胀预期,因而名义工资、产品价格即通胀率也降不下来,一个办法是使通胀预期下降到负值,这就是通货紧缩、萧条,显然其所付出的产出代价太大了;另一种方法即名义贬值、使实际汇率迅速贬值,这样可使产出结构发生转换――生产出口品比生产非贸易品更有利可图、从而使非贸易品部门因需求减少而失业的生产资源转移到出口品部门,达到充分就业,也可使支出结构发生转换――使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将支出更多地用在本国产品上从而改善经常帐户,使经济走出衰退;
4、1997后人民币不贬值使其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出口造成的打击结合其他一些体制性因素共同构成了较严重的负的总需求冲击,甚至使经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之中,解决此问题可用名义贬值的方法,它可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从而扩张总需求;
5、不成功的工业化使钉住汇率下的实际汇率高估,如果引发货币危机,就会使本币过度贬值、资本外流、内需萎缩,此时既需保持软货币以利于出口增长,又需保持低利率以实行扩张性政策,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这是不可得兼的,只有实行资本管制,才可缓解衰退,这可谓正统经济学所反对的异端调整计划,马来西亚在1998年曾用过此方法。
⑨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的介绍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adjustable peg system / adjustable pegged exchange rates / Adjustable Peg)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概述:通常,各国既不会采用完全的固定汇率制,也不会完全让汇率由市场的供求力量来决定,而是有限度地追求汇率的灵活性,就是所谓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