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811汇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② 进口为什么会导致汇率下跌
进口产品需要支付外币,造成外汇储备减少,国内外币供不应求,外币升值,本币相当贬值。
③ 为什么说一国货币汇率下跌,会引起
1. 2. 答案
我有货币A,你有货币B
以前A=B
你生产大米卖给我10A一吨
那么你就相当于赚了10B
有一天货币B下跌了
A=2B
那么你还是卖给我大米10A一吨
那么你就相当于赚了20B
进口就和这个道理差不多
3.
为什么汇率下跌物价上涨呢?
实际是货币贬值了。
原来你我一共有10A和10B。A=B
你又印刷10B出来,那么A=2B。
原来10A和10B都可以买一吨大米,现在需要20B才可以买一吨大米了。
钱,是货币符号。原来人们都是以物易物的,只是用钱来作为一般等价物方便交换。
有一天钱变多了,物还只有原来那么多,那么换一个物,就需要更多的钱了。
4.
储备增加很正常。
主要是为了抵御通胀。
钱越来越多,房子就越来越贵,大米也越来越贵。
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你有一个房子价值1B并且有1B现金,我手里有2B现金。咱们总资产是4B。
我觉得你的房子值2B,我买下来了,那么你有3B现金,我有2B房子,总资产是5B。
依次类推,总资产会越来越大,泡沫就越来越多。
为了限制滚动的速度,自然就要限制货币的流动量。
也就是说,通过储备,让你手里只有1B的房子,我有1B的现金,剩下2B都在储备里,那么再怎么交易,这个房子就是1B了。
5.
货币贬值了,流通的货币多了,大家都有点闲钱做些事情,当然就业就多啦。
就像股份分割了,股东数就越来越多一样。
6.
收入增长其实就是假的嘛。
原来你有1B房子和1B现金,我有2B现金。
现在你有1B房子和10B现金,我有20B现金。
那你的房子1B或者2B还卖给我吗?肯定至少要卖10B嘛。
那你开的地产公司、小卖店等等,是不是收入增加了呀?
7.
资金外逃是因为怕继续贬值。
原来我有1B,你也有1B,当时1A=1B。
我把我的1B换成了1A,你还留着1B。
后来B贬值了,1A=2B了。
那么如果我兑换回来,是不是我就有了2B,你还只有1B?
一般升值贬值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所以,大家发现,2B才可以换到1A的时候,抓紧时间换成A的货币。
更多市场知识,可网络搜索: 我理财小站
④ 811汇改之后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有什么影响
今日实吋汇率:1人民币元=0.1503美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⑤ 专家为何称人民币大幅贬值可能性不大
2018年8月11日消息,人民币即将迎来“811汇改”3周年。过去3年,人民币“汇改”成绩显著,中间价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富弹性。尽管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趋势与彼时“汇改”初期有所类似,但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未来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亦持类似意见。余永定认为,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下跌速度接近“811汇改”后的下跌速度,但市场并没有出现当年的那种恐慌情绪,这说明市场比过去成熟了很多。
余永定进一步指出,2018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的内外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变化,如中美贸易摩擦爆发、经常项目顺差减少等,都对人民币产生较大贬值压力。但总的来说,当前形势比2015年要好。前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贬值已经包含了贬值预期的超调影响,目前的汇率水平应该基本反映外汇供求真实状况,未来人民币发生大幅度贬值可能性不大。
中信建投分析师黄文涛亦表示,尽管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带给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将持续,但是在中国央行的调节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一步下跌乃至跌破7的概率较小。
⑥ 8.11汇改周年 人民币汇率跌破6.70是什么意味
总的看来,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明显,灵活性和弹性也有所加大,贬值压力也明显增大。人民币汇率运行呈现出如下五大特点:
1、“汇率双向波动明显”首当其中。8.11汇改至今年3月初,人民币汇率先后出现两轮影响较大的贬值。今年3月3日以来,汇率总体运行相对平稳,略有回升。
但5、6月份尤其是受英国脱欧事件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又出现新的一轮贬值势头,甚至一度击破1美元兑6.7元。
2、汇率呈现出贬值趋势。总的来看,不论人民币兑美元,还是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都呈现出小幅贬值。
今年8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451元,较2015年末贬值2.33%。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8.11汇改以来至今年6月末,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贬值6.21%,实际有效汇率贬值5.99%。
3、离、在岸人民币价差有所加大,CNH与CNY价差最高时达1300多点,加剧了市场货币投机行为。
4、由盯住单一美元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就是由单一“锚定”美元转向了“双锚”机制,即以美元或一篮子货币作为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锚定物”,使人民币汇率波动摆脱了受单一美元汇率的影响。
但由于美元仍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债务债权的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美元汇率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5、市场贬值预期强化,加剧了人民币汇率贬值,并加大了资本外流的压力。
8.11汇改以来,今年7月7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首次跌破6.7,7月8日和11日分别为6.7018和6.7070。
7月15日再度跌破6.70,为6.7116,18至19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处于6.70-6.71之间波动。
7月18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也曾一度跌破6.70心理关口,这的确加大了市场人民币贬值的心理预期。
实际上,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及其走势的分析和判断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总的来看,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水平的逐步提升,汇率的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一段时间内出现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应该是正常的现象。
⑦ 潘向东:两次熔断后,汇率还会跌多少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两次熔断,市场呈现比较剧烈的震荡。最近我们看到,离岸与在岸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都出现了一轮贬值。
首先,关注流动性,
一是我们认为2016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是偏稳的,经济增速在6.5%-7.0%之间,变化不是特别大,但对于流动性风险要采取一个谨慎的态度。由于美元进入强势周期,联储当前已经进入一个加息周期,并非2015年12月加息一次之后就停止加息行动。加息周期的开启,导致美元偏强势。全球资金可能回流美国。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于去年8月份开启了新一轮汇改,今年10月份人民币正式成为SDR货币篮子中的一员,人民币自由兑换正在逐步实现。在美元偏强势的背景下,很多投资者就会把资金重新配置到美国。这样就容易导致一种局部的市场失衡。虽然有中国央行的干预,大的风险是没有的。但由于干预的滞后性特征,所以短期的局部市场失衡会影响到市场,影响到流动性。
二是我们注意到新兴经济体的风险。回顾历史,历次美元进入强势周期,新兴经济体均产生了危机,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的三次经济危机、巴西的货币危机、阿根廷的债务危机以及墨西哥的金融危机都是在美元进入强势周期的背景下发生的。由此可见,新兴经济体在美元强势的背景下,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很高。当下,美元再次走强,我们有理由担心新兴经济体的金融风险,而且必须注意风险的全球传导,因此也会影响到中国国内的市场,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国内局部的流动性紧张。
三是金融改革带来的一些金融不稳定。从2012年以来,国内市场经历了几次大的波动,2013年6月的“钱荒”,肇因于银行表外业务的迅速兴起扩张,之后2014年金融市场开始加杠杆,2015年上半年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的快速上涨,6月之后又出现了非理性下跌。其实,这些波动都是源于金融改革不断推进过程中释放的局部不稳定性。最近的例子就是熔断机制的推出,这无疑也是金融改革的举措,但它也带来了市场的动荡。换言之,金融改革的过程中金融风险会相伴而生,假若金融监管当局,对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风险,未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良好的应对机制,风险就会在市场上演化、扩散。
其次我们来看汇率,最近,我们注意到人民币汇率的下跌。现在我们看到离岸、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跌。
一是我们应当注意到人民币是一个综合均衡汇率,能够影响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因素很多,比如利率、物价、经济增长、资本流出等原因。近期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方面的因素是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不断回落,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当局有必要启动货币贬值来维系经济增长。因为许多制造业对汇率是相当敏感的,如果汇率适度贬值,对于这些制造企业的订单增加以及利润提升都会有积极的影响。2005年以后,人民币处于不断升值的通道之中,生产要素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被削弱。在这种背景下,这几年来制造业企业开始向东南亚等地搬迁。在这个过程中,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我国的出口出现快速回落,这都使得我国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力有所下降。就一个开放经济体来说,汇率会有一个内在的动能对上述不均衡进行自发调整,也就是说,假若过去几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过度,或者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过度,就导致了进出口加工制造业的搬迁,导致了出口的负增长,那么此时有必要通过汇率贬值的方式对这种不均衡进行校正。
二是从国际收支角度考量,2014年以来我们的资本项目呈现不断流出的态势。市场在用脚投票。第一,大家都感受到经济增长在回落。第二,我们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特别是东部地区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会感受到国内的物价比国外的物价贵。这些人群会把资金兑换成美元或者其他的一些货币。基于以上两个因素,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客观存在。
下面我们对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做一个展望。第一,未来人民币每年贬值的幅度在3%-5%。与之对应的是2005年汇改以后,每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也是3%-5%。第二,汇率的回归均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在1美元兑6.7人民币的位置寻找一个均衡点,这种均衡进程以与去年811汇改类似的一次性贬值形式加以实现的可能性偏小,这种均衡进程应该是贬值-企稳交替出现的渐进过程。
在人民币汇率重新寻找均衡的过程中,市场上对于央行能否有效控制汇率风险产生了一定的担忧,担忧人民币汇率出现当前走势的情况下,资本流出是否会失去控制。当前,我国仍然处于持续的贸易顺差状态。回顾金融危机历史,没有哪个国家在贸易顺差的状态下出现汇率危机。只有一个国家在贸易方面出现持续逆差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才需要举借国际债务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在贸易顺差的情况下,国际资本会通过贸易顺差不断流入国内。国际金融巨鳄也不会攻击一个贸易顺差的国家,特别是贸易顺差大国。当时索罗斯攻击英镑,也是因为英国出现了持续的贸易逆差。根据贸易余额理论,市场会判断该国汇率被高估。同时,一个国家若通过大规模举借外债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市场会对该国主权信用水平产生怀疑,这也会增加汇率危机发生的风险。但如德国、日本等持续产生贸易顺差的国家,其发生汇率危机的风险是很小的。
另外,当前我国出现的资本外流加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源于新年给予人们新的一年的换汇额度,但这并不是一个常态,短期的换汇高点,并不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央行有足够的力量干预,所以未来不会出现持续性的大幅贬值。只要未来中国经济逐步企稳,对人民币的信心自然就会增强。市场担心资金流出的问题难以把控,这显然有点多余。巨额的外汇储备,换汇的有限管制以及连续的贸易顺差,完全可以应对短期内资金的流出。因此,没有必要去过度的担忧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但如同我们年度策略指出的,我们需要注意市场局部的不均衡,对可能产生的局部流动性紧张,还是需要警惕,也需防范。
⑧ 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化有何特点
对美元来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下降的,对人民币来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上升的
⑨ 811汇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015年“811”汇改的具体内容是: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础稳定。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它,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