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案例分析 (1)利用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规避汇率风险 (2)利用期权交易规避汇率风险
(1)做远期,到期时收到2000万美元,出售得人民币2000万*8.3649
不做远期,到期收到的美元,兑换人民币:2000万*8.2649
做了远期结售汇业务,多获人民币:2000万*(8.3649-8.2649)=200万
(2)一是远期避险:
日元升值,3个月后现汇汇率为$1=JP¥220,与预期一致,执行期权,即240的价格兑换24亿日元,需要美元1000万
如果远期保值,同样需要美元1000万,相比较,期权保值多付了期权费
日元稳定不变,3个月后现汇汇率仍为$1=JP¥240,放弃期权,按市场购买日元与做远期一样,均支付美元1000万,期权交易多支付了期权费。
日元贬值,3个月后现汇汇率为$1=JP¥260。放弃期权,按市场支付,需要美元24亿/260=923.0769万美元,远期避险需要美元1000万
期权交易比较灵活,对自己有利时执行,不利时放弃,远期交易是锁定将来的支付,防范损失的同时也抑制了收益,且有信用风险的存在。期权交易需要支付期权费,且无论执行与否都不能返还。
② 国际金融外汇期权案例
①GBP1=USD1.8540
看涨期权,高于协议价格,执行期权,即以GBP1=USD1.8240的价格买入英镑25万,以支付货款,共支付美元250000*1.8240+250000*0.020=461000,比不做期权少支付250000*1.8540-461000=2500美元
② GBP1=USD1.8200
低于协议价格,放弃期权,直接从市场购买英镑支付,共支付了美元
250000*1.8200+250000*0.02=460000
③GBP1=USD1.8400
高于协议价格,执行期权,即以GBP1=USD1.8240的价格买入英镑25万,以支付货款,共支付美元250000*1.8240+250000*0.020=461000,比不做期权多支付461000-250000*1.8400=1000美元
③ 外汇期权
外汇期权:
一、外汇期权交易平台显示例举:以USDCHF为例:
(1)买入买权:buy call usd sell call chf (2)卖出买权:sell call usd buy callchf
(3) 买入卖权:buy put usd sell put chf (4)卖出卖权:sell put usd buy put chf
二、解析:
(1)分为(1)A:buy call usd (1) B:sell call chf
(2) 分为(2)C:sell call usd (2) D:buy call chf
(3) 分为(3)E:buy put usd (3) F:sell put chf
(4) 分为(4)G:sell put usd (4) H:buy put chf
三、结论:
可以看出无论是buy打头的4个单项,还是sell打头的4个单项,均无相同的项目。说明8个独立的单项均是独立的,推导出:4种外汇期权的交易行为均为独立的单独项目。但同时又可看出:买入买权和卖出买权、卖出买权和买入卖权具有相同的本质,说明4个单项交易项目均可双双逆转,即:buy call usd sell call chf=sell put usd buy put chf;sell call usd buy call chf=buy put usd sell put chf。
四、定义:(1)、(3)的交易行为方式:支付(定金交易)权费;(2)、(4)的交易行为方式:预付(保证金交易)预计亏损空间额度金额。
五、总结:
无论是欧式期权还是美式期权(1)、(3)的交易法则都是定金交易;(2)、(4)的交易法则都是保证金交易。而(1)和(4)、(2)和(3)都是可以逆转的。 六、个人见解(另类分析,与上述解析无关联):
欧式期权buy call(买入买权)的C(权费)比较低,sell call或sell put的C比较高(但比美式期权低的多),但是T+90或是T+180的交易限制让你欲罢不能。这个问题很要命!所以不能做投机交易,也不能作为投资项目。如果有巨额的外币或外汇资产可以实施零风险的期权对冲交易,让资产保值永不贬值。
美式期权相比欧式期权简便灵活,便于操作。虽然C很昂贵,但是任然可以作为投资项目(甚至可以作为投机项目)。
不建议投资者把欧式期权列入参考的投资项目,同时也不建议投资者进行任何一项卖空的反向交易(欧式美式都一样!),因为那样做风险是无限的,不可控的。(此处不再做详细解释)
二者都具有杠杆效应,一般在3---100倍之间(理论上是0---1000倍之间)。
(附言:目前在中国国内只有招商银行一家可以做多头单项的欧式外汇期权交易,C(权费)比国外高,杠杆低到几乎不存在!)
················· 亲·············祝你好运!···················
金融使命
2012、12、21、
④ 求汇率风险案例分析
1.身边的案例
我所供职的商学院最好、最受追捧的课程是为企业量身定制的top executive课程。去年九、十月份,某超大型国企旗下的人才开发学院来询问了有关定制六天课程的报价,然后向上头去要今年做这个课程的预算。最近,该国企人才开发学院拿到了这笔预算,再来与我们商学院联系,却发现课程价格已从当时预算做的280万RMB上升到了340万RMB。
除了课程本身价格(以瑞士法郎计)上涨10%以外,RMB价格涨幅的另一半来自汇率变动。该国企做预算用的汇率是当时的6.25,而目前瑞士法郎兑RMB汇率已升至超过7,升幅超过10%。该国企人才开发院院长非常希望做成这个课程,但与预算的缺口有60万之巨,令他头痛不已。
既然该国企当时已打算订我们的课程,而瑞士法郎兑RMB在2007年一路升值,如果进行一些避险(hedging)操作,就能把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锁定在一定范围内:
借助银行提供的远期结售汇业务
该国企询价时即期汇率为1瑞士法郎=6.25RMB, 假设当时6个月远期售汇汇率为1瑞士法郎=6.30RMB,该国企与银行做远期售汇交易,那么6个月后的今天,无论瑞士法郎汇率如何变动,该国企都能够按6.30的汇率兑换瑞士法郎,计算下来,成本仅上升两万多RMB。
借助货币市场工具
根据我们学院报价44.8万瑞士法郎,该国企可拆借2,796,504元人民币(=448,000/(1+0.25%/2)*6.25,0.25%为瑞士法郎6个月期存款年利率),兑换成447,440瑞士法郎,并将这笔外汇存6个月。6个月后的今天,447,440瑞士法郎连本带息变为44.8万,付给我们商学院;同时,人民币6个月期贷款年利率为6.57%,该国企需要归还的本金及利息为2,888,369元人民币(=2,796,504*(1+6.57%/2)),也就是说,成本上升仅8万多RMB。在这里,瑞士法郎与RMB存款利率之差达到6.32%(=6.57%-0.25%),如果利率之差小一些,节省的成本会更多。
借助外汇期权工具
该国企可买入6个月期看涨瑞士法郎看跌人民币期权,假设期权的协定汇率为6.30,也就是说,该国企获得了6个月后以6.30的汇率用RMB买入瑞士法郎的权利。6个月后的今天,该国企执行期权并选择实物交割,以2,822,400元人民币购得44.8万元瑞士法郎,加上期权费成本(交易额的1%-3%),仍能节省巨大的汇兑成本。
2.利用贸易融资规避汇率风险
从汇率风险防范的角度看,进口贸易融资可以通过推迟企业购汇时间,避开汇率的高点,先由银行垫付资金对外付汇,待汇率下跌时再购汇归还银行本息,从而降低购汇成本;出口贸易企业在结算货币汇率预期下跌时,可预先从银行取得贷款;办理结汇,待实际从国外收汇时再归还银行本息,从而避免汇率下跌的风险。以进口押汇为例,如某企业A于3月15日需对外付汇100万欧元,进口合同确定的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为993.8/100,付汇当日汇率为1007.6/100,是近期最高点。企业财务人员通过查看近1个月以来的汇率走势,以现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为983.2/100—1007.6/100,而且波动剧烈,因此决定办理进口押汇融资业务,先行付款,待利率回调时再买入欧元,归还银行贷款。可行性分析的结果:银行当期欧元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3.2%,月利率为2.67‰。因此一个月内只要出现一次欧元汇率下调超过2.67‰的情况,融资就有收益。从近期欧元汇率波动来看,日波动幅度最大达到2.42%,波动幅度超过1%的天数超过8天,因此融资是可行的。最终企业办理了一个月期限的全额进口押汇,利息为2,666.67欧元,到4月10日欧元汇率下调至990.8/100,企业立即买进1002666.67欧元,共支付人民币993.44万元,较直接购汇付汇节省人民币100×1007.6/100-994.96=14.16万元人民币。
3.汇率国际结算和信用证结算风险案例
国际结算案例:某公司出口服装到韩国,客人要求做D/P托收,并且指定韩国工业银行作为代收行。由于买卖双方做业务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也通过韩国工业银行托收过,所以此次业务还是重复过去的做法。但是这次单据寄到韩国工业银行之后,却6个多月也没有收到货款,而客人其实早就把货物提走卖掉了。原来是银行私自将提货单据放给了买方。该出口商非常着急,聘请了律师专门飞到韩国,好不容易才把货款追回。后来该出口商仔细核对过去的收款纪录,发现以前历次托收虽然都收到了货款,其实每次都是银行先将单据放给了客人,客人都要滞后至少一个星期才付款。
以上案例其实是跟单托收方式结算的时候指定代收行的问题。很多进出口企业在业务中,会遇到托收结算方式下,进口商指定出口商将托收单据寄到指定的代收行的情形。对于这样的情况,出口商要特别有风险意识,否则后果是很难设想的。对于出口商来说,后果是轻则代收行违反UCP522的规定,被拖延付款;重则出口商根本收不到货款。所以当企业自己作为出口商的时候要谨慎对待进口商指定代收行的要求;而当企业自己是进口商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自己指定代收行。
点评:跟单托收一般都适用国际商会的《跟单托收统一规则》,也就是第522号出版物,简称UCP522,或者URC522。该规则从1996年1月开始生效,其第七款:商业单据的交单(承兑交单D/A和付款交单D/P),附有商业单据的托收,必须在付款时交出的托收指示,不应包含远期付款的汇票。
如果托收包含远期付款的汇票,托收指示应列明商业单据是凭承兑而不是凭付款交给付款人。如果未有说明,商业单据只能是付款交单,而代收行对由于交付单据的任何延误所产生的任何后果不承担责任。
如果托收包含远期付款的汇票,而且托收指示列明应凭付款交出商业单据时,则单据只能凭该付款才能交付,而代收行对由于交单的任何延误所产生的任何结果不承担责任
根据以上的规定,可以看出,如果是D/P托收,后面跟的汇票一定是即期汇票。如果托收含有远期汇票,那么一定是D/A,而不是D/P。换句话说,如果托收声明是按照UCP522规则,那么D/P远期就是不存在的。UCP522的第七款的第三条其实就是说,假设出口方提交的单据是D/P远期,好比D/P60天,那么单据将在付款人付款之后才交给付款人(进口商)。如果因此造成了货物滞留码头之类的风险和费用,代收行将是不负责的。
过去一些银行收到远期D/P的托收单据以后,会发函要求委托方更改托收指示,比如改成D/P即期,或者D/A远期,不然他们将视作D/A远期,而且过去南美的银行会将D/P远期视做D/A。
现在的情形是:D/P一定是即期,只要是远期的,一定是D/A,全世界的银行都这么做。
信用证结算的风险我国的国际贸易商比较倾向于采用信用证的结算方式,特别是出口商,觉得信用证结算最保险。其实信用证结算也有风险,而且很多国际骗子利用人们相信信用证的心理,利用信用证诈骗。
信用证本身必须是真实有效的。这是出口商接到一份信用证以后首先必须确认的问题。
开证行的资信问题信用证是什么?最简单地说,就是开证行的一个有条件的付款承诺。既然信用证是一个付款承诺,那么是谁做出的付款承诺就非常重要。开证行和进口商联合诈骗的事例在一些落后的,混乱的,腐败的国家并不少见。对于信用等级不佳的银行开出的信用证,就要考虑拒绝接受或者一定要求资信很好的银行保兑。
制订合理的信用证条款,保证出口商安全收汇。
信用证既然是开证行的一个有条件的付款承诺,那么具体是什么条件当然也非常重要。出口商收到信用证之后,一定要仔细阅读信用证,了解每个条款的真实含义和用途,及时发现信用证中不合理的条款,自相矛盾的条款,似是而非的条款,做不到的条款,非单据条款,软条款……
软条款信用证问题结构或者内容不完整的信用证;有客检证条款或者其他要求买方提交某种单据的信用证;部分物权凭证直接寄给买方或者卖方根本就不掌握货权的信用证;有自相矛盾的条款或者没法做到的条款的信用证有付款保留条款的信用证。
案例:某外贸公司出口一些运动器材到美国。由于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比较短,另外具体的规格型号在生产过程中也有些调整,所以出口商提交的信用证项下单据有好几个不符点。经过和进口商的磋商,进口商给出口商写了保证函,声明接受单据中的所有不符点,并且将正本的保证函寄给了出口商。那么出口商应该怎么做?
从本案分析可看出:出口商应该牢记信用证的定义———信用证是开证行的付款承诺。如果进口商直接写信给出口商,承诺接受单据中的一切不符点,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于出口商来说,正确的做法是:要么修改信用证,要么敦促开证行作出接受这些不符点的承诺。
对有不符点单据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企业经常发现从业务的一开始就非常小心谨慎,但是对于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在交单的时候,仍然存在不可避免有不符点,这时候我方将怎么处理呢?
应该立即通知国外买方,告知其单据中有不符点了;如果可能要求尽快修改信用证,可以要求我方银行立即发电报给开证行,告知其单据中所有的不符点,并询问是否接受这些不符点,有不符点的单据,尽量不要改为托收方式,因为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假设出口商提交的单据存在不符点,开证行收到这些单据后,要么是拒绝接受单据并且退单,要么就是接受不符点单据并支付货款。这一切,都必须在开证行收到单据后的合理工作日之内,而且肯定必须在7个工作日之内完成这一切。这样出口商知道对方拒收单据之后,还来得及作其他处理,比如退运或者转卖他人。如果改成托收结算方式,国外银行只有义务在7个工作日之内向进口商提示单据,如果进口商迟迟不去银行赎单,那么很可能造成额外的费用,甚至错过处理货物的时机。有不符点的单据,
不要相信客人的同意接受的保证书。信用证是开证行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所以假设出口商提交的单据有不符点,必须让开证行认可才行,进口商的认可是没有实质意义和法律意义的。
转让信用证问题案例:某公司通过韩国的中间商出口服装到欧洲。韩国中间商提出采用D/A的结算方式。该出口商觉得D/A结算方式风险太大,不愿意接受。而后韩国中间商提出要么改成D/P结算方式,要么改成转让信用证的结算方式,韩国中间商是第一受益人,该出口商是第二受益人。该公司就选择了转让信用证的方式,觉得信用证方式的风险总要比托收小。
⑤ 举例说明怎样利用外汇期权进行套期保值(1000字左右)急用!!!高分悬赏!!!
做与不做,冰火两重天
10月份开始,原材料价格不断下跌,同一件事情,对不同的企业来说,冰火两重天。
以铜为例,一个月跌幅达40%。对用铜企业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了。原材料价格不断下降,意味着企业可以减少很多成本。但是,对铜材料供应商来说呢,那就等于是地上有个陷阱,一不小心掉进去,就很难出来。
瑞安塘下的钱先生,从事废铜加工和铜板销售生意。9月份,他加工了100多吨铜板放在仓库里,等待10月份销售。但是10月份开始,钱先生的噩梦开始降临。铜的价格每天都在跌,他想急于脱手,却没人接手。整整一个月,他亏损了200多万元。对于资金本来就不宽裕的小企业来说,这样的亏损额,足以让一个企业彻底破产。
而某制铜冶炼厂的运气就好多了。该公司在9月初从国外购买了200吨废铜准备冶炼铜棒。该企业购买废铜的同时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抛空了40手沪铜0901。通过期货上的套期保值功能有效化解了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铜下跌的风险。该企业负责人说,幸亏他事先做了套期保值,否则损失会十分惨重。
上述两个企业的业务几乎一致,但是在这波行情里,命运却完全不一样。
⑥ 请帮我分析一下外汇期权的盈亏(买入看涨期权,卖出看跌期权)快考试了,这个不会,帮帮忙,谢谢!!!
A公司买入英镑看涨期权,当到期时市场汇率高于协定价格时A可执行期权获利,以弥补现货市场的汇率变动损失。反之放弃期权。该期权有盈亏平衡点为:1.5000+750/25000=1.5300。即当市场汇率大于1.500时执行期权,大于1.5小于1.53时执行时会发生亏损,等于1.53时为平衡点,大于1.53时为获利。小于或等于1.5时不执行期权,损失费为期权费。
卖出英镑看跌期权,则市场汇率为低于协定汇率时执行期权,盈亏平衡点为1.47。
⑦ 买入看跌外汇期权的例子,能举个例子吗
国内没这些交易平台,除非杀猪盘,请远离骗局
⑧ 有没有公司购买外汇期权的实例,老师说要我们讲一个关于外汇期权套期保值的实际例子,还要做有效性分析,
都是公司机密,不会外露的 自己编吧
⑨ 一道外汇期权应用的计算题
1.当USD1= JP¥106.00时,买入美元看涨期权是平价期权,损失的是期权费30万元,同时看跌期权的空头由于汇率上涨而多头方不行权从而取得期权费10000000*1.2%=12万元,共亏损18万元。2.当USD1= JP¥104.00时,买入的看涨期权不行权,损失期权费10000000*3%=30万元,同时看跌期权的空头由于汇率高于执行价102,多头放弃行权从而获利期权费10000000*1.2%=12万元,共损失18万元。3.当USD1= JP¥97.00 时,买入的看涨期权不行权,损失期权费10000000*3%=30万元,同时卖出的看跌期权由于汇率低于执行价102,多头方行权导致的损失(102-97)*10000000-12万元(期权费)=4988万元,共损失508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