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探究 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老师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作用点太多,找不到力臂
B.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避免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有关问题, 物理高手回答~~
均匀的杠杆可以在非水平位置平衡,因为还存在摩擦力。你的猜想正确,正是因为没有绝对均匀的杠杆,所以才要实验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C.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原理是什么
运用能量守恒定律。杠杆在平衡时才得出你提问的那个平衡公式。而版力所做的功权(该力产生的能量)等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杠杆左右两端只能做围绕支撑点(可以看作圆心)作圆弧运动,凡是经过支撑点(圆心)的力都不做功,因为支撑点是固定的,力通过该点都不产生位移,能量也为零。所以,运用力的分解原理,杠杆一端所受的力都可以分解成垂直于杠杆的力与平行于杠杆的力,该两个力中,平行于杠杆的力(实际就是沿着杠杆方向的力)因为通过圆心而不做功,而垂直杠杆的力要达到两边平衡(能量守恒):力*位移 两边要相等。位移的大小就是圆弧的长度,因为杠杆两端只能作标准圆周运动:由数学得知,圆弧长度只与半径成正比,那就得出了:力*半径 要两半相等,而该垂直力的力臂就是半径的长度,由此得出该公式的成立。
D.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目的
1、通过本次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了解到设计实验探究的科学思想。
2、获得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3、能够理解杠杆平衡状态的基本含义。
实验器材:杠杆、支架、一盒钩码、固定在杠杆上的挂物环、弹簧测力计。
实验要求:1、会组装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杠杆安装在支架上,使其能灵活地绕支点转动,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使杠杆水平静止。
第二步、先在支点左侧,20cm处挂一个0.5N的钩码,试一试需要在指点的右侧10cm处挂几个钩码,能够使杠杆再一次水平静止,杠杆水平静止后,将实验所测数据填入实验记录的表格内,将作用在杠杆左边的力,作为动力F1,则F1=0.5N,动力臂L1为20cm,F1×L1=10
作用在杠杆右侧的力为F2,F2=1N,阻力臂L2为10cm,F2×L2=10
(改变钩码的位置和钩码的个数,再做一次实验,)
第三步、将支点左侧,距支点5cm处,挂3个钩码,试试看,在支点右边15cm处,需要挂几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再次水平静止。
待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把实验数据填入记录表格内,动力F1,F1=1.5N,动力臂L1为5cm,F1×L1=7.5,作用在杠杆右侧的力为F2,F2=0.5N,阻力臂L2为15cm,F2×L2=7.5.
第四步、通过两次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知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结论:a、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匀速转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静止时的位置不一定是在水平位置。
b、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附表:
实验次数 动力(N) 动力臂(M) 动力×动力臂 阻力(N) 阻力臂(M) 阻力×阻力臂
1
2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E. 杠杆没有平衡就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会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 如果杠杆重心在左侧,杠杆会自动向左偏转,相当于左侧挂了重物,这样,左侧施加的力就会减小,影响对平衡规律的判断.
F. 第三问,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成立'于是
杠杆的重力影响了它的平衡
G.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需注意的操作细节有哪些
可取一均匀的直杆或直尺 中间悬挂起来 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一侧悬挂钩码 在另一侧不同的位置悬挂钩码 使它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调节两侧钩码的位置重新测量 记录两边的钩码重力 两侧悬挂点距旋转点的距离
试验中 注意 要使 直尺保持水平 悬挂点尽量选择整数位置
H.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的有关问题如下:(1)先调节杠杆两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
(1)杠杆水平平衡,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等于力臂,能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2)杠杆的左端偏高,所以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较大,所以应减小右端的力或减小右端的力臂.
(3)由图知,L1=4×5cm=20cm;右端力的大小为:F2=4×0.5N=2N.
(4)F1=1.2N,F2=1.5N,L2=10cm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得:
L1=
F2L2 |
F1 |
1.5N×10cm |
1.2N |
I.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原理是什么急
运用能量复守恒定律。制杠杆在平衡时才得出你提问的那个平衡公式。而力所做的功(该力产生的能量)等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杠杆左右两端只能做围绕支撑点(可以看作圆心)作圆弧运动,凡是经过支撑点(圆心)的力都不做功,因为支撑点是固定的,力通过该点都不产生位移,能量也为零。所以,运用力的分解原理,杠杆一端所受的力都可以分解成垂直于杠杆的力与平行于杠杆的力,该两个力中,平行于杠杆的力(实际就是沿着杠杆方向的力)因为通过圆心而不做功,而垂直杠杆的力要达到两边平衡(能量守恒):力*位移
两边要相等。位移的大小就是圆弧的长度,因为杠杆两端只能作标准圆周运动:由数学得知,圆弧长度只与半径成正比,那就得出了:力*半径
要两半相等,而该垂直力的力臂就是半径的长度,由此得出该公式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