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原因(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破7.70关口 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人民币实行的是盯住美元汇率制。人民币近10年都处于升值趋势中,人民币升值是以人民币汇率下降形式反映出来的,即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金额减少。1994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8.6212,1995年为8.3490,1996年为8.3143,到2003年为8.2770(国家统计局,2004),人民币汇率近10年下降了4.1%。从2001年开始连续3年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在8.2770,2004年1—5月人民币汇率累计平均仍为8.2770.2003年以来,人民币再一次面临升值压力,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欧盟、日本等不断施压,希望迫使人民币升值。国内外理论界也有人依据各种模型估算出人民币“应升值的幅度”,高的估计达到50%以上,低的估计也有15%以上。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以及外来的压力。内部影响因素有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状况、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和利率水平。从1994年至今,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均为顺差,中国的外汇储备2002年达到2864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了5.55倍。从人民币购买力评价(PPP )看,中国的物价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21%(世界银行,2002)。从通货膨胀率差异看,美国自1998年以来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23%,中国同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CPI )为-0.3%,比美国低2.53%。1978—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年均增长9.3%。这2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无疑是世界上最快的。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异看,中国同业银行拆借利率2002年底为2.7%,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1.25%。中国的短期利率比美国利率高1.5个百分点。在国内,人民币存款利率也比美元存款利率高1.4个百分点。此外,2002年上半年开始,美元由强走弱,人民币跟着美元一起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相背离。在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的情况下(1993—1999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至少比同期美国制造业高1.5个百分点),人民币反而随着美元贬值,使得贸易逆差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这些都构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
(一) 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上讲,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第一,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第三,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第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且不说90年代人民币是不是过度贬值或定价过低,单说近年来其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没有动,仅此一条,就可以判断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有可能低估。
(三) 国际政治分析
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际政治问题。有学者特别指出,一些西方国家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背后还另有原因。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如西方国家简单地将人民币币值水平与其本国制造业的衰退联系在一起,试图强迫人民币升值。造成美国就业机会减少的因素不是中国,而是全球化竞争的无形之手。国外鼓噪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人民币汇率过低。有人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二是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入世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三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廉价产品大量出口导致日本和欧美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
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逆差却创出了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实际上美国外贸逆差剧增的原因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而是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以及美元贬值的J曲线效应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金融霸权作为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的延伸,美国凭借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推行其政策,不断获取霸权利润,维护其“金融霸权国”地位。美国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三分之一,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与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一起,构成了布什政府对华经贸政策调整的新内容。
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近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但更多的还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摩擦。加入WTO以后,中国处于制度大调整阶段,制度性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美日欧等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使得制度性经济摩擦在中国对外经济摩擦中的份额开始加重。
(四)人民币升值的客观作用
1、 加强经济自循环的能力
当汇率变化反映了外币的供求程度之后,企业和家庭就能及时调整其策略,更为有效地利用外币。而且,如果国内企业长期借助有利汇率带来的成本优势,通过出口低端产品赚取利润越容易,国内企业投资于产品研发的动机就越小。这不利于国家的竞争力的长期发展。
2、 增加货币政策的自由度
为了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人民银行必须从市场中买入美元、投放人民币。这使央行难以将货币供应控制在目标区间之内。为抵消外汇占款的影响,人民银行必须进行所谓的“本外币对冲操作”,即在买入美元的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卖出政府债券或央行票据,从市场中回笼资金。适度扩大人民币波动范围能增加货币政策的自由度。
3、 与缓解目前“经济过热”的顾虑相一致
在固定汇率下,升值压力会被转化为通涨压力——外汇占款导致货币供给量上升,带来通涨压力。而通过发放央行票据来回笼外汇占款的做法不具持久性,并将导致政府财务负担的上升。扩大人民币浮动范围会缓解升值压力向通涨压力的转换——人民币升值会对国内价格形成向下的压力,由于:1) 外汇占款减少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2) 货币升值将使进口价格降低,因此可能压低国内价格。
② 人民币汇率“破7”,对哪些人的影响最大
近日,为应对美国越来越频繁加征关税,对冲加征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中国的外贸经济,人民币在岸、离岸兑美元汇率均跌破7元关口。破7只是人们的一个心理关口,对国内普通消费者而言影响并不大,主要影响境外消费。
境外购物,海淘人群:人民币贬值,会使海淘的成本增加,海淘的东西会比以前贵了。
黄金及黄金概念股有上涨趋势:因为黄金相对保值,以及人们的避险情绪高涨,导致黄金股上升,预期金价也会有涨幅。
出口贸易全线利好:出口贸易会直接受益于人民币贬值。纺织、服装、家电、海外承建等都是比较受惠的行业,因为海外合同多以美元计价,以人民币进行会计记账。汇率破7之后,以出口为主的服装鞋帽等纺织股大涨。
汇率的涨跌其实都是正常现象,就像水位的高低一样,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无需太过恐慌,更不要盲目囤积,要相信中国人民银行有经验和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均衡稳定。
③ 人民币汇率跌破7,对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让大家最为担心的问题,就可能是人民币汇率跌破7这件事情了。不过这些问题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好像并没有什么影响,毕竟人民币的汇率也是需要在很多方面才能体现出来的,如果我们不出国不海淘以及对外界国家没有什么任何交集的情况下,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这样才能配合纸币贬值所带来的一些国内商品,更有利于流出祖国走往更广大市场的情况,这样的话他们就必须加大生产,这样也就是可以扩大纺织行业的就业率了。
④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破7被认为那么重要
可能是是汇率下降,一个国家财富缩水
⑤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意味什么
1.其实人民币中间价,就与美元指数和模型有关系。美元指数是大概率走高的,因为目前的基本面、资金面、技术面都给出了支撑。之前制造业数据不好看,美联储不加息,美元走软;但现在,美联储官员接连释放年内加息信号,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就回暖了。此外应该更关注新兴市场的表现,今天的泰铢、韩元都是跌的,美元指数构成了被动走强。
2.中间价走贬,其实是一个市场化的、而且并没有脱离市场预料的结果。美元近期走强,人民币中间价报价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兑美元自然走弱,这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体现。中间价去死守某一固定价位,是无意义的。未来一段时期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改变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3.中长期看,我国经常项目保持顺差、外汇储备充裕、财政状况良好、金融体系稳健的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基础的论调。一个技术面的支撑是,人民币入篮后境外主体将增持人民币资产,由此带来的长期外汇流入也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外汇市场供求,这使得汇率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⑥ 为什么人民汇率破7就表明人民币汇率升高
人民币大于7说明汇率下跌,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小于7说明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或下降对经济影响很大!
⑦ 为什么都怕人民币破7
国际购买力自然会下降。
人民币贬值,其国际购买力自然会下降。为了防止资产贬值,人们会更倾向于兑换成美元,这将导致资本外流。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在当前的环境下,它可以缓解巨大的税收压力。当然,应该承认,人民币汇率破七也会给公众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这几个方面:第一,楼市价格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冲击。因为汇率的贬值会导致国内资产价格的下降,房价也可能下降,这在中国居民的房地产资产中占很大比例,房价的下降可能会导致房地产资产账面价值的下降。
第二,人民币汇率贬值会导致部分居民消费能力下降。近年来,中国居民海外购物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这与人民币的升值和购买力的提高密切相关。人民币汇率跌破7可能会对部分居民的海外购物等高消费产生一定影响。同时,由于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能力下降,也会对人们出国旅游和孩子出国留学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家庭出国旅游和儿童留学支出增加,旅游人数和儿童留学选择减少。
⑧ 人民币汇率会不会破7为什么很多人说一定会
当前人民币汇率仍然存在贬值压力,央行的态度是判断方向的关键。最近央行的行为有两个重大变化,第一,明确表示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第二,通过提高远期售汇准备金,释放汇率稳定的信号。
这表明央行一直在致力于向浮动汇率转轨,但是又担忧市场向贬值方向超调的速度过快。中美贸易战在中间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市场一度认为央行会选择刻意贬值来对抗关税上调。我们认为,央行希望外汇市场自发调整来吸收贸易战冲击,并没有刻意引导外汇市场贬值来对抗美国上调关税。
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来自于外汇市场供求,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下半年经常账户可能会再度出现逆差。二,中美货币政策继续分化。三,第四季度中国经济数据的指标可能出现好转迹象。汇率短期还会有继续贬值的压力,但是在年末可能会获得向上的支撑。
究竟人民币汇率会不会贬值突破7?这个问题取决于当时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般而言,当人民币汇率逼近7这个点位时,会有大量短期资本涌入外汇市场做空人民币汇率。如果当时国内外形势比较严峻,做空资金借助“破7”这个信号引导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那么“破7”之后,可能会出现汇率急速贬值至7.2的情况。为了避免“破7”后的被动局面,央行会提前入市,稳定汇率。
另一方面,经过反复冲击后,人民币汇率再度逼近7这个点位时,如果市场上已经没有大量做空人民币汇率的资金,“破7”的影响不大。那么,在相对平稳的环境下,央行有可能会容忍汇率贬破7。
我们认为,如果经常账户出现持续逆差,人民币汇率遇到必须突破7这个点位的压力,央行会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让汇率在6.9-7盘旋一段时间,在国内外形势相对缓和的时候,再让人民币汇率突破7这个关键点位。
⑨ 人民币汇率“破7”,对平常百姓有什么影响
在今年8月5号的时候,离岸在岸美元兑人民币双双跌破七关口,这也是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首次突破期,虽然在之前的很多时刻,人民币汇率经历的多次敏感时刻,但都没有破题止跌回升,但这次终究是破七了。
如果你要去美国旅游的话,去旅游和购物的钱去之前就瘪了一层,这样可以减小我国去美国等使用美元的国家旅游的人数,把服务贸易逆差降下来,也可以增强中国的商品制造业的竞争力,相应的就业岗位会增加,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旅游业的就业岗位也相应的会增加,这些都是对普通百姓很有影响的。
当然,这些只是我简单的个人观点,可能看不到深层次的东西,但希望会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