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叫"杠杆称"
杠杆秤
申请号/专利号:
93210721
一种用于称量砂、石、水泥、粮食等物料的杠杆秤,包括传力杠杆,固定框架,连接钩,力点刀、环,刀承等。其特征在于:由4根第一传力杠杆、一根第二传力杠杆和一根第三传力杠杆以及秤斗,显示重量的表头构成,它通过杠杆原理,将所需秤量的物料重量依次通过力传递到第一传力杠杆上,再传递到第二、第三传力杠杆上,最后在表头上显示出来重量,它具有称量精确、结构简单,可适用于建筑、运输、仓储、港口等行业称量物料之用。
下面有详细资料
希望帮到你~
2. 大学生健康体质测试毕业时怎样计算最终成绩
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
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特殊学制的学校,在填写登记卡时可以按规定和需求相应地增减栏目。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
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2)校正杠杆秤扩展阅读: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要求规定:
1、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2、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3. 使用杠杆秤称重秤砣向外移动表示物体的重量越重为什么
这是根据物理学的力矩原理,力等于力乘以垂直与力方向的距离。支点两端平衡时,是两边力矩相等,秤砣外移,距离变大,秤砣重量(重力)不变,力矩变大,而另一端距离是不变的的,根据平衡原理,物体重力就越大。希望能帮到你。
4. 儿童杠杆秤校正方法有哪些
杠杆秤的选择应与儿童年龄一致,用前需校正读数。站于站板中央,读出数值。 l身高测量:儿童测量时双眼平视,挺胸抬头,足后跟、臀部、肩胛间均接触立柱或.
5. 杆秤怎么正确使用和看重量
杆秤应该是最老的一种撑了,嗯正确使用方式,用钩子钩住你需要称量的物体,然后用后边儿那个砝码就衬托啊向后移动,然后根据秤杆上的刻度去看他实际的重量。
6. 杠杆秤称东西是贴近人的身体会怎样
这样的称来称东西贴近身体肯定会不准。
这种称的准确性并不是特别高。
手若是不稳它的重量都会有变化。
现在还是用电子秤准确性更高。
7. 机械式台秤由于承重杠杆的杠杆比不一致会有什么误差
电子秤的精度等级在显示器的铭牌上可以直接看出来,检定分度数在100到1000之间为四级秤,1000到10000之间为三级秤,一万到十万之间为二级秤,十万以上就是一级的。
电子秤属于衡器的一种,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工具。电子秤主要由承重系统(如秤盘、秤体)、传力转换系统(如杠杆传力系统、传感器)和示值系统(如刻度盘、电子显示仪表)3部分组成。按结构原理可分为机械秤、电子秤、机电结合秤三大类。
电子秤是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他的合格产品是有检定分度值e和细分值D的标准,是受国家计量法保护的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要求,凡是作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电子秤,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作最高计量标准的电子秤,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电子秤,在使用之前均需经过计量检定合格才可以使用。未按照规定申请计量检定,或者经检定后不合格的,不予使用。
1、按原理分:电子秤 机械秤 机电结合秤
多功能电子秤
2、按功能分:计数秤 计价秤 计重秤 蓝牙秤
3、按用途分:工业秤 商业秤 特种秤
4、按放置位置分类:
桌面秤指全称量在30Kg以下的电子秤
台秤指全称量在30-300Kg以内的电子秤
地磅指全称量在300Kg以上的电子秤
精密天平
5、按精确度分类:
I级:特种天平 精密度≥1/10万 基准衡器
II级:高精度天平 1/1万≤精密度<1/10万 精密衡器
III级:中精度天平 1/1000≤精密度<1/1万 工业.商业衡器
IV级:普通秤 1/100≤精密度<1/1000 粗衡器
6、按资料传输方式分类:
分为RS-232/ RS-485 射频(RF2.4G) 模拟讯号(Analog) 蓝牙(Bluetooth) USB接口 以太网路
防水秤
随着电子秤的发展,以及特殊应用场合的需求,防水秤应运而生。防水称,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防水。防水秤因防水级别的不同,防水性能上也有一定的差异。香山防水计重秤的防水级别达到最高的IP68级别,泡在水中也能称重。
防水秤的内部采用全密封结构,防止有腐蚀性液体、汽体等对传感器弹性体的腐蚀,大大提高传感器的寿命。防水秤的目的就是防水防潮,以应对那些潮湿、盐雾等恶劣环境。防水秤一般分为防水计价秤、防水计重计数秤、防水电子台秤等。
防水计价秤
在原有的计价秤基础上进行防水设计,内部秤体结构重新根据防水级别设计。外部的秤盘,电源线接口,开关等都重新设计。
防水计重秤
防水计重秤取得防水认证全方位立体防水,大视窗,超强防滑抗摔,针对冷库严苛环境而设计。适合水产加工、海鲜加工、渔业生产等。
特点
1.实现远距离操作;
人体健康秤
2.实现自动化控制;
3.数字显示直观、减小人为误差;
4.准确度高、分辨率强;
5.称量范围广;
6.特有功能:扣重、预扣重、归零、累计、警示等;
7.维护简单;
8.体积小;
9.安装、校正简单;
10.特种行业,可接打印机或电脑驱动;
11.智能化电子秤,反应快,效率高;
1、最大称量:一台电子秤不计皮重,最大秤重能力(满载值),即所能称量的
最大的载荷;
2.最小称量:一台电子秤在低于该值时会出现的一个相对误差;
3.安全载荷:120%正常称量范围;
4.额定载荷:正常称量范围;
5.允许误差:等级检定时允许的最大偏差;
6.感量:一台电子秤所能显示的最小刻度;通常用“d”来表示;
7.最小刻度:起跳值,例︰60Kg×5g,5g即为最小刻度,即最小感量;
8.刻度间隔:感量=( e ),表示每一跳会增加多少重量,例如︰300g×0.001g,0.001g即为感量;
9.刻度间隔数:如秤由10g起跳,每10g为一刻度直到最大秤量共为多少个刻度数,
例如︰ 100kg×10g,(100×1000)÷10=10000,10000即为刻度间隔数;
10.精密度:感量与全称量的比值。例:秤量6000g最小刻度(感量)0.5g。即05/6000=1/12000 1/12000即为此秤之精密度;
11.电磁干扰:无线电波所产生之干扰通称之,例如︰大哥大手机所发出的电波。
12.解析量:一台具有计数功能的电子秤,所能分辩的最小刻度;
13.解析度:一台具有计数功能的电子秤,内部具有分辩能力的一个参数;
14.内部解析度:即内部精密度,如5 COUNT 1跳,则5 COUNT即为内部解析度,
例如︰100g(秤重)×0.01g(感量),5 COUNT 1跳,0.01g÷100g=1/10000(精密度),
1/10000÷5=1/50000(内部解析度),内部解析主要为让CPU作运算用。
内部解析度主要常用于计数秤,简单的说即为Counting Scale所能计数分析之最小值。
15.预热时间:一台秤达到各项指标所用的时间;
16.OFFSET值:由COUNT中取一值做为开机零点值,主要为使秤保持在正常运作,以避免有不当情况发生。(count:指内部解析值) 一般秤在设定时,会由软体人对该机型的秤定义-OFF SET值,即零点值,可供调整时的判断及依据。
17.SPAN值:放负载于秤所显示之值,即为SPAN,使秤放多少重量就显示多少重量,使秤不致有太大的误差出现。
18.蠕变CREEP:经一时间负载之测试并记录其结果,看其有无变化,测试之结果,CREEP之大小
将决定于此秤之稳定性。
19.迟滞:取等比例之砝码往上累加放置秤上并将显示之重量记录,再将秤上的砝码等比例取下,看其是否有误差,
有点类似Q15测线性,测试其回复性是否良好。
20.适用温度:-10℃~+40℃。(依OIML之定义,未标明适用温度则以此为依据)。
21.湿度:空气中含水份的相对百分比,湿度过高将影响秤的线性及稳定性,过低、太过干燥将产生静电干扰。
22.电子秤使用环境温度为:-10℃到40℃
23.台秤的台面规格:25cm X 30cm 30cm X 40cm 40cm X 50cm 42cm X 52cm 45cm X 60cm
电子秤的常见两种故障解决方法:
电子秤无法充电或充电指示灯不亮或没反应
1. 请先确定电子秤的110V/220V?电压切换开关是否调到与使用电源一样的电压,并确定充电线已牢固的插在秤上的充电座。
2. 检查充电线是否有外力因素而造成断路。
3. 检查保险丝是否不良。
4. 蓄电池不良。
5. 为第4项原因或非上述因素,建议送回经销站处理。
8. 求杠杆称的家族史发展史简介
简略说一下:
一、最早的杠杆秤是天平。
据记载,最早的秤是埃及人发明的。在7000多年前,埃及人就用一种悬挂式双盘秤来称麦子,这种秤就是用两个秤盘,挂在秤梁的两端,是一种等臂秤,即是原始的天平。
中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黄帝时代发明了这种原始的天平。目前国内保存有战国时代的楚国的天平——木衡,木衡杆长27、铜盘直径4厘米。这是完整的一套权衡器。木衡杆作扁条形,杆正中钻一孔,孔内穿丝线作为提纽。杆两端内侧0.7厘米处,各有一穿孔,内穿丝线以系铜盘。系盘丝线长9厘米。铜盘两个,底略圆,边缘有四个对称的小孔,用以系线。环权重量大体以倍数递增,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半斤。以半斤权推算,一斤合250克。
天平作为一种等臂秤,要称量多重的物品,就必须有多重的砝码,所以只能用来称量一些较轻的物品,像黄金之贵金属之类的。
(楚 木衡)
二、不等臂秤
因为天平在称量上的局限,人们也在摸索着衡器的发展。在中国,天平出现大约两千年后,即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不等臂秤。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两件不等臂秤——“王”铜衡,以其上刻有“王”字而得名。(这个找不到图片)
这两件“王”铜衡传为安徽省寿县出土。衡体扁平,横截面作长方形。正中有鼻纽,纽下形成拱肩,臂平直。甲衡重93.2克,长23厘米,臂高1.22厘米,厚0.35厘米,鼻纽外缘高2.15厘米,纽孔径0.38厘米。正面有纵贯衡面的十等分刻度线。衡长相当战国1尺,每等分相当1寸。纽下居中有尖端向下的60度夹角刻线,第 5寸刻度恰将夹角平分。背面纽下斜刻一“王”字。乙衡重97.6克,长23.15厘米,臂高1.3厘米,厚0.35厘米,鼻纽外缘高及孔径与甲衡同。衡正面也有每寸刻度及居中夹角刻线,除中间二寸外,每半寸处还有刻线。背面中部和一端各横刻一“王”字。两衡表面另有浅刻文字, 尚未能通读。两衡纽孔内有磨损,乙衡纽孔内残留丝线痕迹,表明是悬吊使用的。但其两臂平直,没有固定的天平吊耳痕迹。
衡面刻线是贯通上下,便于准确观察权和物的悬挂位置。“王”铜衡有鼻纽和拱肩,从中间向两端逐渐缩小断面,使衡杆各处有大体相等的抗弯强度,同时也提高了重心,缩短了支点与重心的距离,符合提高灵敏度的要求。实测表明,感量小于 0.1克。“王”铜衡铸造上的这些特点,符合作衡杆用的要求。这类不等臂衡秤不能直接读出所称物的重量,而是通过砝码重量和悬挂位计来进行计算而得出所称重量的,这是从天平向提系杆秤发展的过渡型衡器。
这种不等臂杆秤在耶稣诞生前由游牧部传入了西方,被命名为罗马秤。在许多拉丁语作家的著作中都有关于这种秤的记载。
三、提系杆枰
在不等臂秤发明一千多年后,在南北朝时代(公元420—589年),中国开始出现了提系杆秤,即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手杆秤。
四、案秤
在西方,1670年,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机械设计师吉尔.佩尔索纳.德.洛百瓦尔(Gilles Personne de Roberval,1602—1675)于1670年将他发明的案秤报送巴黎科学院。这是一种等臂双盘案秤(又名磅秤)。秤盘装在秤梁两端,下面装有刚性导杆,可在称座上相应的导孔内上下上下移动。这样,当秤梁绕轴摆动时,在导杆作用下,秤盘可做上下移动,但其水平状态保持不变。直到现在,洛百瓦尔案秤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为普遍的商业秤。
从这以后的秤就是电子秤,弹簧秤之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