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一根硬棒成为杠杆要具备的条件

一根硬棒成为杠杆要具备的条件

发布时间:2021-04-20 07:02:14

杠杆怎么画啊

··(1)杠杆及杠杆要素

一根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能成为杠杆,不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硬棒就不能成为杠杆。例如:汽水扳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因此,一根硬棒成为杠杆时,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①支点:能绕其转动的固定点。用同一根硬棒作杠杆时,使用中方法不同,支点位置也会不一样。如撬石块的过程中支点可在棒的一端[图1(A)]也可在棒的中间[图1(B)]。

··例题··
№4 [例1] 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记,以O点为支点,杠杆的右端挂有重物M,支点左边的A处挂钩码时,杠杆平衡。将重物M浸没在水中,钩码移动到B处,杠杆又平衡。则重物与狗码的质量之比为多少?重物M的密度是多少?
(A在支点O的左端第四格处;B在A点右边一格处,也就是O点左边第三格处;重物M在O点右边第五格处。)
显然可得,重物与钩码的质量之比为4:5(5Mg=4mg)重物入水后,对杠杆的拉力为:
F=Mg-ρVg=Mg-ρ(M/ρ1)g=(ρ1-ρ)/ρ1Mg所以:3mg=5Mg(ρ1-ρ)/ρ1
得:M(ρ1-ρ)/ρ1=3/5m=3/4M
得:(ρ1-ρ)/ρ1=3/4 ρ1:ρ=4:1
所以:ρ1=ρ*4=4*10^3kg/m^3
[例2] 铡刀是省力杠杆,如图所示,如果切开一个物体需要200N的力,铡刀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四倍,使用这个铡刀之需要施加__50__N的力就可以将物体切开?
···希望有用··

②动力和阻力:动力使杠杆转动,阻力阻碍杠杆转动。动力和阻力的区分是根据实际情况或人为因素决定的。例如:剪刀剪布时,需要使刀口合拢,手作用于剪刀的力就是动力;布的作用是阻碍剪刀口合拢,布对剪刀口的作用力是阻力。必须注意,不论动力或阻力,杠杆都是受力体。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体。

③力臂: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即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线段长。所谓力作用线是指沿着力方向上可向两端延伸的一条直线。表示力臂的线段可以在杠杆上,[图2(A)],也可以在杠杆外[图2(B)、(C)]。如果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则力臂长为零。所以有力臂时一定有力,有力却不一定就有力臂。

(2)画杠杆示意图的三个要点。

①找出支点。

②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判断清楚力的方向。如:铡刀铡草时,刀口向下受到草的阻碍,因此阻力是向上的。

③正确画出力臂。要注意的是,不能认为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

(3)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都叫杠杆平衡。一般情况下,从静止状态去分析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证明,杠杆平衡条件是:

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

公式表示为:F1l1=F2l2。

可见,力和力臂的大小成反比,即力臂越长,力就越小。

㈡ 为什么杠杆一定要是硬棒

所谓硬棒,就是杠杆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因外力的作用发生弯曲,可以发生弯曲的棒在转动中的平衡条件非常复杂,中学无法讨论,因此中学规定杠杆为硬棒。中学中的杠杆不一定是直棒,本身也可以是弯曲的,但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进一步的弯曲或变直(变直也是一种弯曲),也就是杠杆做成什么样,转动中还是什么样。

㈢ 杠杆的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变形式:
F1:F2=L2:L1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
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施力的点叫动力作用点)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点叫阻力用力点)
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杠杆平衡,但是杠杆平衡并不是力的平衡。
注意:在分析杠杆平衡问题时,不能仅仅以力的大小来判断,一定要从基本知识考虑,做到解决问题有根有据,切忌凭主观感觉来解题。
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从支点O到动力F1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叫做动力臂
从支点O到阻力F2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做阻力臂
杠杆平衡的条件(文字表达式):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不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硬棒就不能成为杠杆,例如酒瓶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
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力臂的关键性概念:1:垂直距离,千万不能理解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长度。
2: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力臂三要素:大括号(或用|→←|表示)、字母、垂直符号 (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
(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
(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
(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
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又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阿基米德曾讲:“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找不到那么长和坚固的杠杆,也找不到那个立足点和支点。所以撬动地球只是阿基米德的一个假想。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其中公式这样写:支点到受力点距离(力矩) * 受力 = 支点到施力点距离(力臂)* 施力,这样就是一个杠杆。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力臂 > 力矩);但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另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子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 (力矩 > 力臂),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勾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离。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另外有种东西叫做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表现尚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
使用杠杆时,如果杠杆静止不动或绕支点匀速转动,那么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变为F1/F2=L2/L1杠杆的平衡不仅与动力和阻力有关,还与力的作用点及力的作用方向有关。
假如动力臂为阻力臂的n倍,则动力大小为阻力的1/n大头沉
动力臂越长越省力,阻力臂越长越费力.
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省距离。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用它来称量。例如:天平
许多情况下,杠杆是倾斜静止的,这是因为杠杆受到几个平衡力的作用。 杠杆是可以绕着支点旋转的硬棒。当外力作用于杠杆内部任意位置时,杠杆的响应是其操作机制;假若外力的作用点是支点,则杠杆不会出现任何响应。
假设杠杆不会耗散或储存能量,则杠杆的输入功率必等于输出功率。当杠杆绕着支点呈匀角速度旋转运动时,离支点越远,则移动速度越快,离支点越近,则移动速度越慢,由于功率等于作用力乘以速度,离支点越远,则作用力越小,离支点越近,则作用力越大。
机械利益是阻力与动力之间的比率,或输出力与输入力之间的比率。假设动力臂 、阻力臂 分别为动力点、阻力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动力 、阻力 分别作用于动力点、阻力点。则机械利益 为:

㈣ 杠杆计算公式

设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长度L1、阻力臂长度L2,则

杠杆原理关系式为:F1L1=F2L2

可有以下四种变换式:

F1=F2L2/L1

F2=F1L1/L2

L1=F2L2/F1

L2=F1L1/F2

杠杆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

(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阻力臂皆用虚线表示。力臂的下角标随着力的下角标而改变。例:动力为F3,则动力臂为L3;阻力为F5,阻力臂为L5。)

(4)一根硬棒成为杠杆要具备的条件扩展阅读: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变形式:

F1:F2=L2:L1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公式:

F1×L1=F2×L2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不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硬棒就不能成为杠杆,例如酒瓶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

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㈤ 杠杆原理是什么

初中物理学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㈥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______,这根硬棒叫______.杠杆的五要素:______、______、______、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①支点是指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②动力是指使杠杆转动的力;
③阻力是指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④动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⑤阻力臂是指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故答案为:转动;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①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②使杠杆转动的力;
③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④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⑤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㈦ 一根直的硬棒一定是杠杆吗

不一定。。判断杠杆1.是否有一个中心.2.是否绕着中心运动。所以直的硬棒不一定是杠杆。

㈧ 杠杆五要素

杠杆五要素是:

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

2、阻力:专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属F2来表示。

3、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4、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

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8)一根硬棒成为杠杆要具备的条件扩展阅读:

1、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2、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3、杠杆原理 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

4、杠杆原理基本有3种类型,第一类的杠杆例子是天平、剪刀、钳子等,第二类杠杆的例子是开瓶器、胡桃夹,第三类杠杆如锤子、镊子等。

阅读全文

与一根硬棒成为杠杆要具备的条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江阴贵金属交易所 浏览:657
淘客佣金在哪儿 浏览:532
抵押贷款利率银行利率 浏览:722
工商银行卡开了贵金属账户 浏览:771
高杠杆炒股到领航ok放心 浏览:667
6月12人民币兑港币汇率 浏览:245
军医股票 浏览:355
股指期货稳赢方法 浏览:897
肌肉骨骼系统的杠杆 浏览:900
思念水饺股票 浏览:789
腾讯理财通绑定基金 浏览:537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杠杆 浏览:917
支付宝中高收益的理财 浏览:494
保险经纪人佣金税费计算 浏览:168
山东科技融资担保公司 浏览:825
余额理财产品剩余额度不足 浏览:921
edda科技融资 浏览:713
2017年区块链融资额 浏览:926
热门股票股东 浏览:710
股票增持推荐 浏览: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