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对外政策的演变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实行向美国一边倒。
战后初期,日本在外无国权、内无实力的境况下,日本对外战略的基本目标就是依附美国的前提下,重返国际社会。1951年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规定美军可以无限期地留驻日本,并可以出兵镇压日本的"内乱",日本实际上仍然处于被美国半占领的状态。为此,日本全盘接受美国在日本进行的一系列政治和经济高歌,同美国结成反共军事同盟。
20C50年代中期,日本为给国内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在经济上也推动重返国际社会,积极开展经济外交。日本在此期间先后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日本的经济外交首先以亚洲为目标,以东南亚为重点,体现了日本意欲提高在亚洲的国际地位,取得"亚洲盟主"资格的用心。同时它还积极扩大同美国、欧洲的经贸关系。
日本谋求外交上的自立,并非是要摆脱美国,而是要既与美国保持密切关系,又不受美国束缚,从而有利于日本提高国际地位。 (二)20世纪70年代推行多边自主外交
日本多边自主外交的核心是,改变盲目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地制订日本的对外战略,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多边往来,发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作用,其主要内容是:(1)以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为基轴,谋求同美国建立"富有成果的伙伴关系"。(2)恢复日中邦交,构筑远东地区日、中、美三角关系。(3)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政治联系。
(三)20世纪80年代提出政治大国战略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一次正式提出日本要做政治大国。其政治大国的基本含义包括:(1)以日美同盟为轴心,以日、美、欧体制为基点,作为西方阵营的重要一员在国际上发挥作用;(2)立足于亚太合作为杠杆,确立日本在亚太的主导地位;(3)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积极扩大在国际社会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影响;(4)积极全面地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机构中发挥作用,增加对国际事务的发言权;(5)在综合安全保障的原则框架内,适度增强军事实力。
20世纪80年代,日本为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采取了以下步骤:
(1)在政治上"战后政治总决算"。(2)在经济上和科技上努力保持国际领先地位,以增强对国际事务的支配能力。(3)在军事上放弃了战后实行多年的"重经济、轻武装"的"军事小国"路线,开始大力扩充军事力量。(4)在外交上,从政治大国目标出发构筑日本对外关系,树立新的国际形象。:A、日美关系为外交基轴,坚持"四方一员"的立场,确立日、美、欧三极体制;B、继续稳定发展日中之间的成熟关系;C、加强与东盟国家关系,促进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重新树立国际形象。
② 日本要把外汇杠杆调至10倍 这正常吗
一般杠杆是固定的,如果调整,这个都是遇到大事情平台都会通知
③ 为什么日本在长期施行零利率的情况下还是通货紧缩,日本的问题和出路是什么
这是因为,日本长期以来一直受困于典型的“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
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解释:
1。由于人们预期国债利率也接近为零,由于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政府很难通过发行国债提高流动性。
2。流到市场上的钱,通常会被存起来而不是投资。银行由于没有利差,反而更加趋向于通过存款来收钱,成为吸收存款的黑洞。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特点:
(1)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
(2)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萧条。
(3)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指的是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的时候,人们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变得很大,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的时候,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没有办法改变市场现状,与此同时,往往还会出现通货紧缩。
日本在很长的时间里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整个社会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基本维持在零利率。值得注意的是,极低的利率和通缩并存的现象从1990年开始在日本出现,到现在已有长达18年的时间。
④ 有个日本华裔在日本杠杆并购,后来崩盘了,叫啥来着
涨到60%以上的人买不起房子了,就崩盘了,炒房客之间是不会互相赚利润的,他们都精明,就转买房住的人,也就是希望崩盘的人的钱,其实崩不崩盘,是买房住的穷人决定的,买不起房子了,七大姨八大姑的凑钱,银行贷款成奴隶,一边喊着崩盘,一边到处看房,准备买,怕再涨了买不起了,这就是一直不崩的原因,有你们这帮笨猪在支持着楼市呢,穷死活该,3个月都不买房,看看会不会崩,不崩的话。你抠我眼珠子,
怪不得我那个哥们手里弄了9套房子再炒,我说会崩盘的,他却说,和一帮只会叫嚷没脑子的猪较量咱还会输?!现在我觉得他的话有道理,穷人,就是希望天上掉馅饼,活在梦想里,期待天王老子给你们做主,其实你们自己就能左右市场,让它崩,必须崩,作出实际行动,为什么穷?因为,又懒,又怕事,又不团结,就希望别人都去强银行,被打死几个,后来银行良心发现给大家降息,给大家发钱,你做享其成,没事还嚷嚷几句,这事可能发生吗
⑤ 日本明治维新的三大政策
三大政策分别是"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和"殖产兴业".殖产兴业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70—80年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新政府取消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效法西方国家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在“富国强兵”政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取消旧的军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
⑥ 日本政府在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时期及明治维新后的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对外政策:
①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②明治维新时,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努力发展教育。
③明治维新后对外实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⑦ 日本有没有外汇管制
日本外汇市场由混乱走向规范化也历经了约20年的时间。日本在外汇市场开放初期出现版的问题与我们国权内投资者目前遇到的问题也极为相似。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日本金融监管厅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监管制度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对于外汇保证金交易杠杆尤为敏感,日本政府在2008年就规定了外汇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比率上限,曾一度不允许出现超过50倍以上的杠杆。从2011年开始,日本监管又进一步收缩,规定最高杠杆不超过25倍。这样的规定对于许多外国经纪商来说无疑是一项打击,导致许多提供高杠杆的外国经纪商很难占据日本市场,目前日本国内的外汇交易大部分都来自于本土的经纪商。日本外汇保证金市场,在政策上的禁止劝诱、信托保全制度、保证金比例制度、自我资本规制比率、广告规定等措施。业务上的网络推广,加强自身平台优势,网络IB,降低交易点差等措施,均值得国内同行业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