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币资本汇率折算差额 是计入资本公积还是财务费用
1、外币资本折算差额计,在“资本公积”下单独设明细核算。
2、《会计制度》规定在存在汇率的情况下,外币资本应按汇率确定,汇率和外币资产入账汇率不同产生的外籂鼎焚刮莳钙锋水福惊币资本折算差额,在“资本公积”下单独设明细核算。
新颁布的《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十条:“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因此,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收到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再采用约定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2. 什么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说的明白点,再给举个例子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例:某企业接受一投资者投入外币资本100000美元,收到投资款当日的汇率为1:8.3,投资合同约定汇率为1:8.5。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00×8.3) 830000
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20000
贷:实收资本 850000
若投资合同约定汇率为1:8,则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00×8) 830000
贷:实收资本 800000
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30000
注:目前,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3. 什么是资本折算差额
外币编制的报表 按规定换算成以人民币表示的报表时候
由于使用的汇率不同 所有者权益填列数据方法不同 是有差额
有二种方法处理 我国规定差额计入资本折算差额
4. 资本汇率折算差额是什么意思
资本汇率折算差额指企业在筹集资本金过程中,收到的出资额,如果需要折合为记帐本位币的,收到时的汇率与投资合同中约定投资者出资的汇率不同时而发生的差额。按照规定,企业收到的出资,其资产帐户应按当日汇率或者当月1日的汇率折合。但实收资本帐户所采用的汇率,如投资合同、协议有约定的,应按合同、协议约定的汇率折合,其发生的差额,为了体现资本不变的原则,不得调整实收资本帐户,而将它作为资本公积金处理。例如某企业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注册资本为3200万元人民币,其中中外各方各占 50%,中方以人民币现金出资1600万元;外方以200万美元现汇出资,合同约定折合汇率为1∶8,折合人民币1600万元。假定企业收到外方出资当日的汇率为1∶8.2。这样就产生了资产帐户折合汇率(1∶8.2)与合同约定资本金折合汇率(1∶8)不同而导致40万元人民币的差额,这个差额,就是资本汇率折算差额,应将它作为资本公积金处理,记入“资本公积”科目的贷方。
5.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吗
1、外币资本折算差额计,在“资本公积”下单独设明细核算。
2、《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存在合同汇率的情况下,外币资本应按合同汇率确定,合同汇率和外币资产入账汇率不同产生的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在“资本公积”下单独设明细核算。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十条:“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因此,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再采用合同约定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6.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可不可理解为外国的母公司向中国的子母公注入资金时产生的汇率差,
不可以,会计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项目,必须按发生时的汇率折算,在资产负债表日不产生汇兑差额